第122章 冬枣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哟....瞧瞧...瞧瞧,这牙齿都掉了两颗”宋浅月踢了踢了两颗掉在地上的门牙,一脸的惋惜。“唉,你说你你这又不是小孩子,走路还不看路的呀,怎么这么不小。”
宋浅月的一番炮轰,让李云升顿时哑口无言。
他很想说话,但舌头都麻了,他说不出来。
他心中那个气呀!不知是气得发狠了还是什么,嘴里吐出了一口鲜血,晕了过去。
宋浅月看着只是冷笑一声,这就不行了?
一个脆皮,还学别人污蔑,造黄瑶。
真是活该。
宋浅月头也不回的走远,左右也死不了,如今这样子也算是便宜他了。
等宋浅月再次出现在大街之时,街头的传言变得不一样了。
“那宋家姑娘可怜见的,好好的一个姑娘家种了毒胖成那样”
“好在这姑娘有毅力,听说啊,不过短短半年时间,就瘦了回来”
“那些胡说八道的人,就该撕烂他们的嘴。”
宋浅月嘴皮子抽了抽,瞧瞧,这都是沈老爷子的功劳。
“哎,宋姑娘,是你呀!你家啥时候才出摊子啊!”
胳膊上挎着篮子的老婆婆,笑眯眯的看着宋浅月以。
“对啊,对啊!没做都好些日子没出摊子了,我家老头子的嘴呀,可都馋死了。”
她身边儿跟老婆婆唠嗑的人,也开始了吐槽。
这宋家的摊子都快一个月没有出摊子了。
吃啥啥都没味道。
她们这地冬天本来就寒冷,可不得吃点燥热的东西来开开胃。
宋浅月看着从她们口中吐出来的热气,乐呵呵的道:“为了感谢大伙儿照顾我们家的生意,三日后,来我宋记零食铺,免费领取冬日保暖袋一个。”
“啥?保暖袋”老婆婆戳了戳红肿的双手。
汤婆子可是贵得很,她们这些平民百姓哪里买得起?
如今听说宋家开业竟然还要送暖手袋。
这末不是在开玩笑。
周围的人听着她们这么议论,也纷纷围了过来,宋浅月这来人越来越多,心中想:来的正好,她便趁热打铁,把算计粮食铺要开张的事情散发出去。
不要小瞧了妇人的嘴。
不出三天整个黄花镇都知道。
“真是宋家姑娘说的,您老人家可没听错吧!”
“虽说这暖手袋没见过,可是一听就知道是个好东西。”
宋浅月伸出手掌拍了拍:“乡亲们,这儿呢?”
宋浅月朝着他们挥挥手。
“趁着今日大伙儿都在,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宋记零食铺将在三日后开业,届时每人可以免费领一个热水袋,让大伙儿在今年过个好年。”
“不仅如此,届时大家买东西后,凭借小票,还可以抽奖,至于奖品是何东西,大家伙儿三日后来瞧瞧便是,保管不会让大家空手而归。”
宋浅月这两嗓子吼出来,喉咙都差点破了。
看着大伙儿激动的眼神,今天这一趟来得值了。
不仅看到了沈家老爷子替她破除谣言,又顺便给自己的宋记零食铺做了宣传。
今日的事情既然已经超出了预期,她也没必要再留在这里,这零食铺的那点东西定然是不够卖的,她还得增加好些品种。
果脯,还有瓜子板栗啥的。
后山深处还未曾开发,找空了也得进去瞧瞧,有没有板栗树啥的。
宋浅月心里想着事情,脚步走的飞快,一时间没有注意到前方来人,撞了上去。
就见到洒落满地的野果子,不停的从框里倒了出来。
宋浅月有些不好意思,连忙对着蹲地上捡果子的老人家道歉。
“不妨事不妨事,姑娘以后走路看着点就成”老人家不在意的摆摆手,方才也是他只顾着低头赶路。
哪能全赖人家姑娘身上。
宋浅月也连忙弯着腰也帮着捡,这个不是冬枣吗?
这个头还不是一般的大。
“爷爷,你这果子是拿去卖的?”宋浅月同老汉搭着话。
老汉看着这姑娘斯斯文文,这么有礼,还帮他捡果子。
心中自然是感慨万分。
“是拿去卖的。”他点点头。
家里都快没吃的了,这才大在大冷天的摘了些果子,看看能不能换点铜币,好买点粮食。
“这两筐子果子得有多少斤呀?我都要了”宋浅月看着这冬枣自然是心痒痒的。
这可是难得的东西。
反正她这些日到处闲逛是没见到过的,没想到竟然在这里碰上了。
该不该说她运气好呢?
这老汉一脸吃惊的看着宋浅月,他还以为是这姑娘撞了他,不好意思才说要买这果子的。
“我说姑娘啊!你要这么多也吃不完啊!老头子我没事的,你赶紧回去吧!不用不好意思。”
宋浅月差点破涕而笑,这老爷爷真是可爱的紧,是别人巴不得她全部给买了,说不准唉,还得碰瓷呢。
可是他倒好,同别人反着来。
“我真没开玩笑,我家是做吃食生意的,就差这些果子当个零嘴呢,您老人家就说说,,多少一斤。”
如果还有很多,那就再好不过。
这老头子脸色立马严肃了起来:“这个山上摘的,不值钱,你给个20铜币就成”
20铜币可以买一斤细米粮了。
“哪能这样,我算你3铜币一斤,您帮我挑家里过称去,行吧!”
宋浅月想着也不能给太高的价格,打乱了市场,也得让人家能够吃得起。
3铜币一斤,她也没有压迫人家当免费的劳动力。
“3铜币,姑娘啊!你莫不是在开玩笑吧!”老头子傻眼了,他这是遇到了个傻子吧!
就这果子,1铜币一斤都没人要的,他竟然出3铜币。
“您说笑了,我怎么会开玩笑呢,我家真的缺这个,不信你等会儿问问我爹娘去。”
宋浅月心里哎呦,哎呦,这人怎么这么犟呢。
随意叫了路边赶来的牛车,便同那大爷道:“大爷,带我去破烂村。”
赶牛的大爷停了下来,一眼就能瞧见是怎么回事。
他动作利索的同宋浅月抬起了地上的两筐枣,放在牛车子上。
这下老头子这枣,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
这老头子名为张显贵,家是草药村的,大冬天只穿着两件薄薄的衣裳,腰上系了粗布条,脚上穿着破草鞋,脚趾头长满了冻疮。
他看着正在忙碌的两人张了张嘴:“我说姑娘啊,你这是做什呐?你家要果子,我就给你送去就行了,坐坐马车又是怎么回事儿?”
可不得不得白瞎了这些银子嘛!
宋浅月只是笑了笑,这坐马车的钱对于她来说也算不得什么,不过五个铜币而已。
目前只要是能用银子解决的问题,这都不叫事儿。
宋浅月拉住张显贵的手臂搀扶下上了牛车。
张显贵拗不过这个丫头,便也顺势而上,活了大半辈子,这也是他第二次坐牛车啊。
赶车的车夫驾着牛车摇摇晃晃的来到了破烂儿村口。
大树底下一群贪玩儿的孩子们见了宋浅月立马迎了上来。
“狗蛋儿啦,叫声小姑来听听。”宋浅月看着孩子们不由得逗弄了两下。
“小姑”
“小姑”
一群孩子们奶声奶气的跟着叫了声小姑,宋浅月从兜里掏出一把糖果给他们分了去。
张显贵这才认真的看着这个姑娘,起初他以为这姑娘只是平常人家。
但从她这种大方的程度来看,显然是家中有些殷实,毕竟如今破烂村好几个作坊呢。
在里面上工的人家哪个家境不殷实?
如今外面的姑娘都想挤破头嫁进去。
马车在宋浅月的指挥下来到了宋家院儿门口。
招呼着车夫停下马车。
门口刘大坨早早的就望见有人进了村子,早就守在这了。
见是宋浅月回来了,立马迎了上去。
“浅月,你这是.......。”刘大坨指了指牛车上的东西。
“呵呵,买了点野果子,你进去让人抬了秤出来,哦,还有给这两位大爷倒两碗茶水。”
宋浅月笑呵呵的搭着话,她同车夫两人把这冬枣给抬了下来。
刘大坨应身走了进去,这是又想着其他法子了,她们浅月就是厉害。
老车夫感慨一声,看着宋家的门口:“不知宋姑娘家何时再招人。”
他经常跑这几条路,自然是认得宋浅月的。
“这得明年开春呐,不过一时半会儿了的也不会招外人。”
宋浅月想了想,届时把草鞋村,草药村和黄花镇合并在一起,确实不会再招外人。
但以后可就说不准了。
还得看她货物的销量怎么样。
只是不知徐少云那边到底如何?他身后的靠山到底可靠不可靠?
老车夫一听,本就期待的眼神,一时是非常的失落。
不过想来也是,听说那些同破烂村有亲的人家过来投奔,人家都不带收的。
更别提他们这些外村人了。
宋浅月甩出内心的思绪,见刘大坨手上端着两碗茶水出来,他的身后跟着宋老头子和拖着称的宋怀山。
刘大坨把茶水递给了张显贵和老车夫。
仔细看着这筐里的果子。
这东西她见过,长在深山里,她小时候不听话跑出去,倒是见过一次。
浅月需要这个?
这边张显贵喝着碗里的茶水,忍不住感慨,没想到他竟然遇到的是宋家姑娘。
要知道这姑娘能力可不一般呐,以前听说可是个大胖子,后来瘦了下来。
家中的小吃都是她研究出来的,听传出去的话是说这姑娘大难不死,还得了神仙的眼,会一些常人所不会的东西。
没想到今日竟然被他给遇见了,是做小吃的,那肯定这果子确实是被她给看上眼了。
“二侄子,,把这框子抬上去。”宋浅月指了指身边的大箩筐。
看着秤上的圆盘不停的转动,指尖指到了三十三点五的位置。
“大爷,瞧瞧看,33.5斤,这样吧!我给你凑成个整数,算你34斤。”
张显贵儿看着称上的数字,这称还是他第一次见呢!
宋家人的东西果然同他们这些普通人不一样。
他点点头,把喝完茶水的碗递给了刘大坨。
宋浅月两人又称了另外一筐,差不多也是33斤左右。
“总共67斤果子,3铜币一斤,那便是201个铜币。”
见宋浅月算珠都没扒啦,说出了这个结果,张富贵是服气得不能再服了。
“给我一百五十个铜币就成,这点也裹着,哪里能值那么多钱。”
张富贵儿也是摆摆手,这东西本来就不是他种的,他不过就是费了些力气,哪能坑人家这般多银子。
往年这些日子也才一铜币一斤,他就算是卖两倍的价格,那也到不了两百铜币。
不能看着别人家中有银子就使劲儿坑吧!
宋浅月笑了笑,摆摆手:“咱们说好3铜币,就是3铜币,哪能临时反悔”
宋老头子在一旁点点头。
“那我宋家可不是没有信用可言,这样吧,你瞧瞧你那儿还有没有这样的果子,有多少我就要多少,你就是觉得我收贵了,那你便10铜币4斤卖给我吧!”
宋浅月说到后面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要是有其他果子我这都收,价格反正你放心,不会亏了你们。”
张富贵没想到宋家姑娘这般认真,这可是好人家呀!
他自然是连忙点头,家里孩子都快没吃食了,在冬日的草药又长不出来。
今年拿草药换的银子还不够买米粮的。
好些人都去扒拉着野菜吃了。
顺手数了201个铜币装进了钱袋子,递给了张显贵。
张显贵颤颤巍巍的伸手接过钱袋子,拿着自己的扁担,挑着箩筐,晃晃悠悠的出了村子。
宋浅月着他远去的背影不免有些感慨,她这人果然是瞧不得这些老人家受苦。
许是受了前世外公外婆的影响吧!
让她心中升起了有一种建立养老院的想法。
可她又不愿意当圣母。
罢了罢了,以后再说吧!
“闺女,这又是做啥吃呢这东西?”宋老头反正是无条件支持自家闺女。
只要是闺女做,都是对的,他跟自家老婆这都是一样的想法。
他打心眼儿里觉得这家闺女比这几个儿子都可靠多了。
不不,应该说是可靠多了,而是吊打这几个儿子的程度。
http://www.bixia5.cc/book/10387/2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