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第三百三十二章 六百文的书,带给长安的轰动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三百三十二章 六百文的书,带给长安的轰动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此刻东宫的属官们一个个只觉得热血沸腾。

  什么成本压力,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跟着太子将此书推广至天下,至少还能捞个推行仁政,泽被苍生的美名!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殿内所有官员齐刷刷拜倒。

  声音洪亮,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干劲。

  之前的疑虑和担忧,太子的绝对权威面前,烟消云散。

  李承乾看着阶下俯首的群臣,心中并无多少得意,反而掠过一丝冰冷。

  \"很好。\"

  就在李承乾第二日便在长安掀起一场关于\"科举神书\"的飓风时,

  赵牧已经来到了位于长安西北龙首原上的庄园内。

  这里远离了平康坊的脂粉喧嚣,也远离了皇城的肃穆压抑。

  一座依山傍水,占地广阔的庄园静静矗立在温润的地脉之上。

  庄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上次来过之后,赵牧便斥巨资把这里一些不合心意的地方都改造了一番,又重新引来了温泉谁在精心开凿的沟渠中汩汩流淌,蒸腾起氤氲的白雾。

  空气中弥漫着硫磺混合着兰芷药草的独特气息,宁静而舒适。

  庄园深处,一处被巨大琉璃窗环绕的室内温泉池边。

  池水清澈见底,散发着淡淡的乳白色光泽。

  赵牧整个人惬意地浸泡在温热的泉水中,只露出脖颈以上。

  他闭着眼,头枕在池边光滑的暖玉枕上。

  湿漉漉的黑发贴在颊边。

  蒸腾的热气将他俊逸的侧脸熏染得有些朦胧。

  阿依娜穿着一身轻薄的素纱浴衣,赤着玲珑的玉足,跪坐在池边。

  正用一双柔荑,力道适中地为他揉按着太阳穴。

  她的动作轻柔而专注。

  火红的胡旋舞裙换成了素净。

  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依旧勾人。

  \"嗯…左边再用点力…对,就是这儿…\"

  赵牧舒服地喟叹一声。

  声音带着被温泉泡软了的慵懒。

  \"还是庄子里舒坦。\"

  \"平康坊那地方,待久了,连骨头缝里都透着铜臭和脂粉味儿。\"

  阿依娜抿嘴轻笑,手上的力道恰到好处:

  \"主人说的是。\"

  \"这里的泉水养人,泡上几日,连皮肤都滑嫩了许多。\"

  她眼波流转,带着一丝好奇。

  \"主人,那六个新来的妹妹,底子都不错呢。\"

  \"尤其是那个叫绿萼的,身段儿软得跟没骨头似的,天生就是跳绿腰的好苗子呢。\"

  \"哦?看来你眼光也练出来了。\"

  赵牧闭着眼,嘴角微翘。

  \"绿腰舞讲究的就是一个柔字,媚而不妖,雅而不僵。\"

  \"让她多泡泡这药泉,骨头缝都泡开了才好练。\"

  \"那个雪魄的嗓子清亮,就是少了点气,让云袖有空点拨她一下,别光顾着自己琢磨曲子。\"

  提到云袖时,他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弧度。

  \"是,小的明白。\"

  管事领命,再次躬身,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龙首原那处奢华舒适的温泉庄子里,赵牧正如同一位高明的匠人,精心雕琢打磨着另外六块璞玉,准备着下一场震动长安的盛宴。

  而那位歌喉清越,却只匿于幕后的云袖姑娘,似乎也深得赵牧的\"特别关照\"。

  东宫的动作快得惊人。

  就在李承乾下达命令的第三天,长安城乃至京畿各县的官学,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池塘,彻底沸腾了!

  第一批印着《三年科举两年模拟》字样的书籍,如同雪片般被分发下去。

  国子监的博士,助教们被紧急召集。

  在东宫派出的\"专家\",实则是赵牧当初编纂这些书时负责整理的老书吏们的指导下,囫囵吞枣地学习着书中的内容和\"教学要点\"。

  当那些皓首穷经的老博士们翻开书页,看到那些清晰到近乎刻薄的考点归纳,那些一针见血的真题解析,那些简单实用的方法时。

  脸上的表情精彩万分。

  有震惊于其精妙的。

  有惭愧于自己过去讲学之迂阔的。

  更多的则是看到了标准化教学带来的巨大便利!

  至少,照本宣科也能教出能过县试的学生了!

  这简直是教谕的福音!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飞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飞向了更远的州县。

  \"听说了吗?

  太子仁德!

  弄出了一套神书!

  专为寒门学子考县试准备的!\"

  \"《三年科举两年模拟》?”

  “这名字怎么怪怪的…...真有那么神?\"

  \"何止是神!国子监都当教材了!”

  “听说只要通读三遍,县试闭着眼睛都能过!\"

  \"六百文?一套六本?!”

  “这么便宜?长安书肆里随便一本破书都要三百文啊!\"

  \"千真万确!我邻居家小子就在县学,昨天就领到了!”

  “那纸张,那印刷!”

  “啧啧......比贡院的卷子还清楚!内容更是…简直是给考题扒皮抽筋啊!\"

  \"老天爷!六百文…砸锅卖铁也得给我家小子买一套!”

  “这要是考上了童生…那就是光宗耀祖啊!\"

  “就是不知道.....这书外头有没有卖的!?”

  许多人还担心这书只供应官学,市面上怕是有价无市呢!

  毕竟前些日子那薄薄的一册,如今可是都卖到了快两贯钱!

  但不久之后,很多人发现在京城传说中有着皇家背景的豪商的店铺中,竟然也卖起了这本书,甚至这些店哪怕跟卖书八竿子打不着,竟也大力宣传售卖......

  寒门沸腾了!

  无数挣扎在温饱线上,却又渴望改换门庭的家庭,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指路的明灯!

  六百文,对于殷实之家或许不算什么。

  但对于普通农户,小商贩,这依旧是一笔需要咬牙筹措的巨款。

  然而,与那渺茫的科举前程相比,这六百文仿佛拥有了千钧的重量!

  卖粮,卖鸡,甚至典当家传的一两件旧物…

  无数家庭开始为了这\"六百文\"的希望而奔走筹措。

  书,瞬间成了长安乃至京畿最紧俏的硬通货!

  东宫设在国子监和几个主要官学门口的临时发售点,每日天不亮就排起了长龙。

  穿着粗布短褐的农家少年,青衫洗得发白的寒门学子,满脸焦虑代为排队的父母…
  http://www.bixia5.cc/book/10757/4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