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宋秀 >第六十五章 快去请刘继业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六十五章 快去请刘继业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花开两端,各表一枝。

  在潞州因赵德秀的到来而局势突变时,泽州的局势亦有了新的发展。

  之前李筠率领数万精兵从潞州出发,一路南下至泽州。

  李筠想的是先发制人,尽早率军进入开封府的地界。

  而先行出发的东路宋军,在慕容延钊的带领下一路北上。

  两路大军南北并进,最后在泽州的高平城数十里外相遇。

  猝一相遇,李筠便率军猛攻宋军。

  然慕容延钊是经年老将,加之禁军精锐无双,两军初战李筠就损兵三千败退。

  得亏李筠先前已率兵攻占高平,待退兵至高平城外时,李筠堪堪稳住了颓势。

  经那一战,李筠方如梦初醒,意识到与宋军贸然野战是不利的选择。

  意识到这一点后,李筠决意改变战术,他将军队分为两部分。

  最精锐的部分,由他亲率驻防在城外大营中。

  李筠这是想让大营与城池互为依托,以成掎角之势。

  叛军的掎角之势,让慕容延钊颇为头疼。

  若他率军攻城,则大营的叛军会抄他后路,反之亦然。

  在李筠新的战术下,一时无法的慕容延钊便打算先在高平城外扎营,等待着赵匡胤西路军的汇合。

  一段时日后,赵匡胤率西路军来到了城外。

  率军到来后,察觉到敌军掎角之势的赵匡胤,并未着急命大军猛攻。

  他在等着一人的军情。

  ...

  大宋建隆元年五月下旬。

  泽州,高平城外。

  登上瞭望台,望向远处那连绵的大营,李筠脸色阴沉不已。

  他本以为在赵匡胤亲至后,刚胜过一场的宋军士气会更加旺盛,有着这优势赵匡胤会下令强攻。

  这一点是李筠想看到的。

  先前那一战他未损根本,手中尚有数万敢战精兵。

  数万敢战精兵在手,配合上坚固的工事,哪怕宋军兵力数倍于他,他也有自信能打退宋军的进攻。

  久经沙场的李筠知晓,攻城是最折损士气的战事。

  若宋军久攻不下,士气就会快速消退,一支士气沮丧的军队,人数再多都是纸老虎。

  另外赵匡胤篡位还未半年,他在中原各地的根基并不牢固,李筠认为赵匡胤等不起。

  可让李筠没想到的是,赵匡胤与慕容延钊合兵后,宋军一次进攻都未发起。

  谋算尽皆落空的挫败感,让李筠心中又愤怒又担忧。

  “你到底在等什么?”

  不解地看了一眼远处的宋军大营后,李筠走下了瞭望台。

  李筠不知道的是,今日在他的帅帐外,有一则更坏的消息在等着他。

  当李筠回到帅帐外时,他见到了一位本该在上党城内的人。

  “守义?”

  李守义是李筠的次子,在李筠率大军南征时,他让李守义留下辅佐李守节守城。

  李守义的到来,让李筠的心咯噔了一下。

  先前不乏有上党信使到来,可先前李守节汇报的大多是粮草押运一事,派来的都是寻常官吏。

  李守节突然派至亲前来,加上李筠观察到李守义脸上的忧色,这让他意识到上党城很可能出事了。

  好在李筠是见过风浪的人,他尽量保持着面上的冷静,带着李守义进入了帐内。

  一进入帐内,李筠就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急切。

  “说,上党是不是出事了?”

  急切之下,李筠的语气难免重了些。

  李筠冷厉的语气,让李守义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慌乱,他直接跪倒在李筠身前,带着哭声禀报道:

  “有数千宋军越太行山奇袭壶关,壶关丢了!”

  初闻这噩耗,李筠险些有些站不稳。

  若是潞州其他县丢失,李筠尚能接受。

  可壶关作为重镇,粮草储备充足,那几千宋军拿下壶关后,等于说已在潞州腹地站稳脚跟。

  更重要的是,壶关与上党咫尺之遥,唇亡齿寒,上党接下来将会随时暴露在宋军兵锋之下。

  而上党是绝对不能有事的!

  “李利人呢?”

  在刺激下,李筠不由怒吼出声。

  因反宋复周之事事关重大,李筠不信任外姓人,才将壶关交给了他。

  没想到李利是这么报答他的信任的。

  这一刻,李筠有了想杀李利的心。

  听到李筠的询问后,李守义又将“李利被杀,首传诸县”的事,详细的告知给了李筠。

  待李守义讲述完后,李筠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愤怒之余,忧惧的心思越发浓厚。

  “领兵的敌将是谁?

  你的大兄呢,他做了些什么?”

  问这番话时,李筠的脑海中浮现一位位禁军宿将的名字。

  以李筠的经验,思索过后他便能推断出宋军“传首诸县”的险恶用心。

  在李筠心中,能想出这一招的,应该不会是无名之辈。

  可接下来李守义的回答,让李筠的思绪变得停顿了起来。

  “宋军主将是澶州防御使赵德秀!”

  赵德秀?

  初闻这名字时,李筠一时还未意识到他是何人。

  因他现在的思绪大多在石守信、李处耘、王全斌等人名中流转。

  而几息后,李筠终于想起了赵德秀是何人。

  “他今年才十六岁...”

  错愕的思绪纷至沓来,袭上李筠心头。

  错愕感加上心中对上党局势的担忧,让李筠身形不稳的退后了几步。

  李筠的异常,让李守义大惊。

  李守义连忙上前欲搀扶李筠,却被李筠一把甩开。

  “你大兄不会是他对手的。”

  一位十六年的少年,就能率军翻越太行山奇袭壶关,并想出“攻心之策”,这足以证明赵德秀在军略上的天赋。

  在军略上有天赋之人,绝不能等闲视之。

  当年朱温就是觉得李存勖“年轻可欺”,数次出征下被李存勖打的精锐尽失。

  前人的错误,李筠不会再犯。

  在慢慢稳定住心神后,李筠思考起李守义方才禀告的闾丘仲卿之策。

  “驱虎吞狼,引北汉精兵拱卫上党。”

  哪怕这一策对李筠来说,颇有些饮鸩止渴的意味,可当下为了稳定住后方的局势,他已然没有其他路可走。

  李筠有气无力地说道:

  “你回去告知你大兄,我会派使者去向刘继业求援。”

  刘继业在北汉素有“无敌”之称,想来他应该是能挡得住赵德秀的!
  http://www.bixia5.cc/book/11079/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