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天上白玉京 >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会前瞻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会前瞻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终于回到人间,李青霄如今还是在蓬莱岛的八景别府。

  随着李家兄妹离去,蓬莱岛解除了先前的戒严状态,又回归往日的平静。

  李青霄住在八景别府,基本属于没人管的状态。严格来说,他是李青萍的直系下属,其他人自然不好越俎代庖,旁人看在李青萍的面子上,还要跟李青霄打好关系。

  至于八景别府为什么站队李青萍和李青岚,而不是李青玄。严格来说,八景别府是站队李元会这位二老爷,李氏兄妹只是沾了老爹的光,如果没有这个爹,李家上下肯定要奉大公子为正统。

  这就有点类似大晋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当大晋太宗飙车失踪时,军中将领差点就要拥立太祖之子为帝。

  当然了,不完全一样。

  李家还有一位老太爷在,也就是大掌教。

  从道门层面来说,大掌教还在一线领导位置,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可是从家族层面来说,大掌教已经退居二线了,李家的当家人其实是李元会。

  这在寻常人家也常见,毕竟不是皇权,没必要掌权到死,老辈人年纪大了就差不多退了,把家族方面的具体事务交给子侄辈处理,老辈人只是把握大方向。

  这可以算是一个过渡状态,待到老人离去,子侄辈正式全面接班,不会发生什么变故,毕竟老人很早就不管事了,绝对不会闹出停尸不顾束甲相攻的局面。

  李元会当家的情况下,八景别府也好,南婆娑洲公司也罢,都是李元会的下属,李青玄就很尴尬。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传给李青玄,那就不得不提大魏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了,大魏就坏在两个圣孙上面了。

  当年南洋就是从好圣孙手中丢的,直到几百年后的道门四代大掌教才重新收回了南洋。

  大掌教还是顾虑很多,儿大不由娘,也不由爹,最终只能选择妥协。很多事情,不是武力可以解决。大掌教武力再高,不能把小儿子杀了,也不能让大儿子活过来,这个问题就是无解。

  以前的时候,李青霄可以说这些事情与他无关,现在不一样了,他沾上了李青萍,也势必会被卷到这个漩涡里。

  另外,道门马上就要开换届大会了。

  各大选区已经开始。

  玉京、正一道、全真道、太平道、灵宝道、太一道,总共六个选区,首先选出本届的一百零八位参知真人,然后举行金阙大议。

  一百零八位参知真人通过金阙大议选举出三十六位平章大真人,组成金阙中枢议事。

  三十六位平章大真人再通过金阙中枢议事选举出新一届的太上议事,也就是除大掌教之外的六位副掌教大真人——大掌教是单独选举,要通过大掌教选举委员会监督选举,而且是终身制。

  大掌教和全真道大真人齐万妙不变,那么正一道大真人、太一道大真人、灵宝道大真人也不会动,紫霄宫掌宫大真人和太平道大真人要退了。

  太平道大真人要退不奇怪,这件事早就已经传遍太平道上下。

  关键是紫霄宫掌宫大真人也要退。

  这个位置当然很关键,虽然在太上议事排名最后,但管着整个紫霄宫。

  太上议事是道门的最高领导机构,紫霄宫为执行机构,大掌教和太上议事决定的事情要由紫霄宫负责落实。

  而且紫霄宫掌宫大真人一般还是大掌教的首席秘书,所以这个位置通常由大掌教的绝对心腹担任。

  比如齐大掌教就任命了自己早年的秘书陈剑仇担任这个位置,要知道秘书和首席秘书绝对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位卑权重,权力往往来自依附的人,后者是位高权重,本身就有权力。

  道门的特殊情况就在于,齐大真人和九代大掌教在不动用武力的前提下争权斗法,便是围绕这个位置展开,想要架空大掌教,必须要把紫霄宫掌宫大真人这个位置牢牢握在手中。

  最终齐大真人胜出,亲自兼任紫霄宫掌宫大真人。

  虽然齐大真人后来主动辞去了紫霄宫大真人的职务,只保留全真道大真人的职务,但接任的紫霄宫掌宫大真人是个中立之人,不属于任何派系,既不是齐大真人的人,也不是十代大掌教的人,却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一个人。

  待到十代大掌教上位,当然不能轻动,只是把紫霄宫首席换成了自己人。

  这也在情理之中,司马宣王前车之鉴,齐大真人也不敢肯定十代大掌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不会全面否定自己的路线,还是要留一手,便退得没有那么干净。

  这次换届改选,紫霄宫掌宫大真人也退,在许多人看来,这意味着齐大真人大概率是真打算退了,而且要退得干干净净。

  会是这样吗?

  李青霄不这么认为。

  “天上白玉京”二阶段重启,齐大真人退了之后,道门方面的资源怎么办?

  说不定是以退为进,要卷土重来呢。

  毕竟这位齐大真人可不像好人。把她当作一心为公的圣人,那肯定是找错人了,这家伙从小就黑,心黑手也黑。

  除此之外,一众平章大真人的位置也颇多关注。

  比如婆罗洲的陈大真人,传言这些年来身体不是很好,每况愈下,岁数也快到了,几次都说要退下来,这次会不会退?

  南洋这个地方比较特殊,道门对其治理相当粗糙。

  中原腹地,一州一道府,完全精细化。可南洋呢,那么大的地方,在很长时间里只有一个道府,那就是婆罗洲道府,直到齐大掌教改制,才拆分成南北两个道府。

  不同于西域道府、昆仑道府,这些道府地域广大,可因为地广人稀,还是比较容易治理。南洋的人一点也不少,不逊于中原腹地,这么多的人,这么大的面积,按照中原标准大概要设立七到八个道府,可现在只有两个道府,那么结果肯定是管不过来。

  道门的要求只有两个:第一,保证不造反;第二,保证经济财税。

  这便导致了南洋的乱象,各种牛鬼蛇神层出不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江湖”,无法无天。

  许多天魔信徒都活跃于此。

  如果陈大真人退了,那么谁能接手南洋这个摊子?又要表面稳定,又要经济,不是那么好干的。

  陈大真人最终会不会退,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陈大真人自己的意愿,另一方面是金阙的意思,如果金阙不愿意陈大真人退,那么陈大真人还要接着干。
  http://www.bixia5.cc/book/11151/3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