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第一卷 第244章 重新审视班底的建设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一卷 第244章 重新审视班底的建设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你今年......”

  王振国翻开表格。

  “26了吧?个人问题还没解决?”

  郑仪微微一笑:

  “工作忙,没顾上。”

  “这不是理由。”

  王振国摘下眼镜擦了擦。

  “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既要看工作能力,也要看家庭生活。你工作表现不错,但这方面......”

  他敲了敲登记表:

  “一直空着,不太好。”

  郑仪点头,知道这是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的常规关心。

  “部长说得对,我会注意的。”

  “光注意可不够。”

  王振国放下手中的登记表,目光炯炯地看向郑仪:

  “其实我这里有个合适的人选,是我大学老同学的女儿,27岁,省农科院的副研究员,人品、家世都很不错。”

  郑仪心头一紧,脸上却不露声色。

  王部长居然亲自给自己做媒?

  这背后的用意远比表面看起来的复杂。

  “感谢部长关心。”

  郑仪语气平静:

  “不过感情的事讲究缘分,恐怕急不来。”

  王振国盯着郑仪看了几秒,忽然意味深长地说道:

  “听说你和程秘书长的千金走得很近?”

  郑仪后背一凉,没想到王振国会突然提起程悦。

  “只是普通朋友。”

  “是吗?”

  王振国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程秘书长前不久还跟我提到,说他女儿在你车祸期间经常去探望。”

  郑仪神色如常:

  “我于程悦同志亦是同学,感情不错。”

  “我听说......”

  王振国微微眯起眼睛。

  “程悦那姑娘对你很有好感。”

  郑仪默然,他知道此时任何辩解都可能适得其反,不如静观其变。

  “年轻人啊......”

  王振国突然叹了口气。

  “感情用事很正常,但你不同,郑仪。”

  他站起身来,走到郑仪身边,语气突然变得严肃:

  “你知道为什么李长庚快退休了,却迟迟没有确定接班人吗?”

  郑仪心头一震,没想到王振国会突然提到这个。

  “组织上自然有全盘考虑。”

  “全盘考虑?”

  王振国冷笑一声。

  “那你说说,如果我提名你做干部一处处长,会面临什么阻力?”

  郑仪深吸一口气,这个问题太过直接,几乎是在考验他的政治敏锐度。

  “我资历太浅,经验不足。”

  “还有呢?”

  “年龄也是个问题,26岁的处长太过显眼。”

  “还有呢?”

  王振国步步紧逼。

  郑仪沉默片刻,终于说道:

  “如果我与程秘书长的女儿走到一起,会让人误以为组织部与省委办公厅走得太近。”

  “终于说到点子上了。”

  王振国满意地点点头。

  “程安书是什么人?省委秘书长,你应该也清楚。”

  郑仪这才明白。

  原来王振国担心的不是简单的部门间关系,而是更深层的派系平衡问题。

  如果他郑仪与程悦结合,就会被视为组织部与程安书一系走近,进而打破现有的微妙平衡。

  “部长,我明白了。”

  郑仪抬起头,目光坚定。

  “个人问题不该影响工作大局。”

  王振国摇摇头:

  “我不是反对你和程悦,只是提醒你考虑清楚。”

  他语重心长地说道:

  “高处不胜寒。位置越高,越要懂得权衡。”

  “谢谢部长指点。”

  王振国看了看手表:

  “好了,我还有个会要开。介绍对象的事,你再考虑考虑。”

  郑仪起身告辞,走出办公室后才发现手心全是汗。

  王振国今天的谈话,表面看是关心下属个人问题,实则是一次政治站队的考验。

  他在暗示郑仪:想要接李长庚的班,在组织部更进一步,就要懂得审时度势,不能因为儿女情长影响大局。

  回到办公室,郑仪站在窗前,望着院子里金黄的银杏叶出神。

  程悦确实是个好姑娘,聪慧、善良,在他车祸期间不离不弃。

  但正如王振国所言,政治联姻从来不是两个人的私事,而是两个体系的结合。

  以他现在的位置,如果真的与程悦走到一起,势必会被卷入程安书、乃至书记那条线的漩涡中。

  王振国的意思很明确,他不希望自己与程悦走得太近。

  这不仅仅是出于对组织部门“中立性”的考虑,更是一种政治立场的考验。

  而他,郑仪,确实不得不认真权衡。

  官场中,知遇之恩不可轻负。

  王振国在他一无所有时给予机会,从发改委到青干特训营,再到大塘镇,再调入省直插手华微电子,并且在东海集团案子后破格将他调入组织部……

  这一路走来,没有王振国的栽培,就没有今天的郑仪。

  “咚咚咚!”

  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请进。”

  李长庚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郑处长,临州班子调整的后续报告看完了吗?”

  郑仪连忙接过文件:

  “刚看完,李远的过渡很平稳,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那就好。”

  李长庚点点头,却没有离开的意思。

  他环顾四周,确认办公室门已关好后,突然压低声音:

  “王部长找你谈话了?”

  郑仪一怔,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

  “谈了个人问题。”

  “嗯。”

  李长庚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你怎么想的?”

  郑仪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

  “李处有什么建议?”

  “我没建议。”

  李长庚摇摇头。

  “只是提醒你,官场上有些选择,做了就不能回头。”

  他顿了顿:

  “程秘书长那边自然是不错,但别忘了,你首先是组织部的干部。”

  郑仪点头,李长庚的话与王振国如出一辙,都在暗示他与程悦保持距离。

  “我明白轻重。”

  “那就好。”

  李长庚拍拍他的肩膀,突然转换话题:

  “对了,下个月我要带队去中央党校学习三个月,干部一处的工作就交给你暂时主持。”

  郑仪闻言微微一怔,随即心中了然。

  李长庚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王部长明年可能会有新的安排,这次去党校也算是提前准备......”

  空气一时安静下来,窗外的银杏叶被秋风吹得沙沙作响。

  郑仪明白,李长庚这番话,暗示王振国很可能将进入中组部工作。

  “谢谢李处指点。”

  郑仪语气平静。

  “我会摆正心态,专心做好本职工作。”

  李长庚脸上浮现出几分赞许:

  “这就对了。组织部培养干部,既要看能力,也要看格局。”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道:

  “你现在的位置,不能光盯着江东这一亩三分地,要有更广阔的视野。”

  郑仪郑重地点头。李长庚话中深意很明确:

  以王振国对他的重视和培养,未来他或许有机会进入更高层次的考察视野。

  “李处放心,我不会辜负组织的期望。”

  “嗯。”

  李长庚满意地微微颔首,转而说起工作安排,

  “我去党校期间,干部一处的工作交由你主持。这是王部长的意思。”

  郑仪心头一震:

  “我一定不负重托。”
  http://www.bixia5.cc/book/11509/2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