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第一卷 第257章 我绝不允许孩子们向上的路,就这么被堵死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一卷 第257章 我绝不允许孩子们向上的路,就这么被堵死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三天后,临州市长办公室。

  郑仪站在门前,轻轻叩了叩门。

  里面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

  “请进。”

  推门而入,郑仪看到临州市市长沈明川正站在窗边浇花。

  他五十出头,身材匀称,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上穿着熨烫得极为平整的衬衫和西裤,看不出任何褶皱。

  “郑处长?”

  沈明川回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稀客啊。”

  他放下喷壶,随手抽了一张纸巾擦手,动作优雅得不像一位地方官员,更像一位外交官。

  当然,这很正常。

  因为沈明川本来就是外调干部,中央部委出身,背景深厚,来临州不过是为了镀金,待满一届就会调回京城。

  所以,在临州这两年多,他很少参与具体政务,平时常委会上多数是“听一听,笑一笑,不表态”。

  王学文和李远的明争暗斗,他从不站队。

  张松林案闹得满城风雨时,他也只是轻描淡写地批了个“依法处理”。

  而今天,郑仪要见的,就是这样一个“深藏不露”的市长。

  “沈市长,打扰了。”

  郑仪微笑点头。

  沈明川指了指沙发:

  “坐。”

  他没有问郑仪为什么来,也没有任何客套话,甚至连茶都没让秘书上。

  这说明,他不想绕弯子。

  郑仪坐了下来,目光在办公室内扫了一眼。

  沈明川的办公室很特别,没有堆积如山的文件,没有满墙的合影和锦旗,甚至连一般领导办公室里常见的“领导语录”都没有。

  简约,干净,就像他这个人一样,不带任何地方特色。

  “省委组织部对临州的班子很关心。”

  郑仪开口,没有提到新辉化工,也没有提王学文或李远,只是轻轻点了一句“班子”。

  沈明川微微颔首:

  “应该的。”

  他没有接话,只是看着郑仪,眼神温和却深不见底。

  “这次来,主要是想听听沈市长对临州未来发展的建议。”

  郑仪换了个角度,把话题引向“发展”而非“人事”。

  沈明川笑了笑,终于开口:

  “临州是个好地方,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只是……”

  他顿了下。

  “发展模式还是太依赖传统路径。”

  郑仪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是在批评张松林时期的招商模式,但又没有直接点名。

  “沈市长认为,临州应该往哪个方向转型?”

  沈明川端起水杯,轻轻抿了一口,才说道:

  “绿色发展是国策,数字经济是未来,临州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新路。”

  他在表态了。

  虽然依然没有直接提张松林或王学文,但他的“绿色发展”四个字,已经表明了立场。

  郑仪微微点头:

  “沈市长的思路很有前瞻性。”

  沈明川摆了摆手:

  “前瞻谈不上,只是顺应大势。”

  他的态度依旧淡然,但郑仪知道,这位市长不是不关心临州的政局,而是在等一个真正值得他出手的机会。

  现在,新辉化工事件爆发,正是机会。

  “省委调查组明天就到。”

  郑仪不再绕弯子,直接点明来意。

  “希望沈市长能给予支持。”

  沈明川抬眼,目光第一次带上了一丝严肃:

  “支持没问题,但调查要有底线。”

  他担心郑仪和李远会借机把火烧得太广,影响到临州的稳定。

  郑仪立刻接道:

  “当然,省委的指示很明确,实事求是,依法依规。”

  沈明川点了点头,似乎放下心来。

  两人又聊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题,氛围轻松了许多。

  临走前,郑仪忽然问了一句:

  “沈市长在临州这边,还习惯吗?”

  沈明川笑了:

  “挺好的。”

  他没有多说,但郑仪已经得到了足够的信息,他不在乎临州的短期震荡,只要不影响他的履历,他不会干涉。

  走出市政府大楼,郑仪长舒一口气。

  沈明川这一关,过了。

  他虽然不参与斗争,但他背后的能量不可小觑。

  而现在,他已经默许了调查组的工作,甚至隐约流露出对李远的支持。

  回到车上,郑仪拨通了王振国部长的电话。

  “部长,刚见过沈明川。”

  电话那头,王振国声音低沉:

  “他什么态度?”

  “不反对调查,但也暗示我们要把握分寸。”

  王振国轻哼一声:

  “他这个‘不反对’就是最大的支持了。明天调查组进驻,你负责对接李远和临州市委。”

  “明白。”

  郑仪顿了顿。

  “王书记那边……?”

  “他暂时回不去。”

  王振国干脆利落地说。

  “你在临州多待几天,盯紧点。”

  调查组的进驻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第二天上午,省委调查组正式进驻临州。

  省纪委王副书记亲自带队,阵容庞大,连省环保厅、公安厅都派了专家协助。

  李远在市政府会议室主持接待,态度恭谨却不卑微。

  “欢迎调查组指导临州工作,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王副书记点点头,面色严肃:

  “这次事件性质很恶劣,省委高度重视。希望临州市政府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配合调查。”

  会议结束后,调查组直接前往东城工业园,开始对新辉化工展开全面调查。

  而郑仪则主动找到了林雅。

  市委宣传部的小会议室里,林雅给郑仪倒了杯茶,眼神里带着询问。

  “郑处长,有什么指示?”

  郑仪笑了笑:

  “别紧张,我只是想了解一下媒体的报道方向。”

  林雅微微一笑:

  “按照李市长的要求,全程公开透明,实时跟进调查进展。”

  “有深度报道的计划吗?”

  林雅顿了顿,目光坦然:

  “有。我们准备做一个系列报道,不仅聚焦新辉化工的问题,还会回溯整个开发区的环保历史。”

  郑仪轻轻敲了敲桌面,似乎在思考什么。

  片刻后,他开口:

  “开发区的问题,牵涉面广,不宜一下子铺开。我建议先集中火力在新辉化工,等调查有了阶段性进展,再逐步深入。”

  林雅目光一闪:

  “郑处长的意思是……?”

  “报道要准,更要稳。”

  郑仪看着她。

  “你是聪明人,应该明白。”

  林雅沉默了片刻,随即点头:

  “我明白了。”

  她没说破,但郑仪知道她懂了,临州的这场风波,不能失控。
  http://www.bixia5.cc/book/11509/2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