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第一卷 第259章 政治斗争之后是事业斗争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一卷 第259章 政治斗争之后是事业斗争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三天后,香港海域发现一具浮尸。

  死者面部被鱼类啃食严重,但dNA比对确认,正是从临州出逃的原副市长张松林。

  尸检报告显示,死于枪伤。

  然而,诡异的是,香港警方调查后认定,这是一起“帮内讧”,无人立案。

  这个结果送到临州,李远、郑仪、甚至省委调查组都沉默了。

  他们都知道,张松林不会无缘无故死在香港。

  但问题是,谁杀了他?

  与此同时,省委调查组对新辉化工的调查已经有了初步结果。

  一份份详细的证据摆在桌面上:

  新辉化工长期违法排放,导致周边地下水严重污染,影响三个村庄、上千人健康;

  企业行贿开发区官员,获取“免检”资格;

  三年前的特批文件确实出自张松林之手,但时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现任市工信局局长刘平也参与其中;

  更令人震惊的是,财务审计发现,新辉化工近两年曾向境外隐秘账户转账超5000万元,资金去向不明……

  这些证据,足以让张松林判死刑,如果他活着的话。

  但张松林死得太过蹊跷,反而让案子变得复杂起来。

  李远在办公室里,看着面前的调查报告,眉头紧锁。

  “这笔境外资金,查到接收方了吗?”

  公安局的负责人摇头:

  “账户在开曼群岛,层层嵌套,很难追踪。但我们发现,这笔钱的转出时间,恰好是张松林逃往香港前一周。”

  “开曼群岛……”

  境外账户、隐秘资金、突然暴毙的张松林——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结论:在这场临州招商乱象背后,还藏着一条更庞大的利益链,而张松林仅仅只是其中一环。

  但问题是,他死了,线索断了。

  “报告里还提到一个人。”

  公安局负责人低声道:

  “刘平。”

  刘平,现任市工信局局长,三年前正是新辉化工落地时的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松林的左膀右臂。

  “立刻控制刘平。”

  李远冷声道。

  “他必须开口。”

  夕阳西下,省委招待所的窗棂洒下一片斑驳的光影。

  郑仪推门走进茶室,王副书记正坐在窗边的藤椅上,悠然品着一杯龙井。

  听到脚步声,他抬头微笑,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小郑来了?坐。”

  比起省纪委其他雷厉风行的领导,王副书记总是显得不急不缓,面带和煦。但郑仪知道,这位看似温和的领导,当年经办过多少轰动全省的大案。

  “王书记。”

  郑仪微微颔首,在他对面坐下。

  服务员送上茶点后悄然退去,留下满室茶香。

  王副书记慢条斯理地给郑仪倒了杯茶:

  “香港那边的事,听说了吧?”

  他指的是张松林的死。

  郑仪接过茶杯:

  “听说了,很意外。”

  “意外?”

  王副书记轻笑一声,目光却锐利了几分:

  “我看是意料之中啊。”

  郑仪没接话,只是抿了一口茶,等对方继续。

  “小郑啊,”

  王副书记靠回椅背,语气依旧平和:

  “你觉得,张松林这种人,为什么会突然死在香港?”

  “表面看,是有人灭口。”

  郑仪斟酌着词句:

  “但更深层的用意,恐怕是想断掉线索。”

  “不错。”

  王副书记的眼睛微微眯起:

  “张松林虽然贪腐严重,但他也不过是条小鱼。他背后的人……才是真正的大鱼。”

  阳光渐渐昏暗,茶室里的气氛有些凝重。

  “这次调查新辉化工,动静闹得很大。”

  王副书记话锋一转:

  “部里、省里的领导都很关注啊。”

  他这话说得云淡风轻,但郑仪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暗示,有人在给调查施加压力。

  “王书记的意思是……?”

  “按程序办,实事求是。”

  王副书记放下茶杯,目光深邃:

  “但是……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他指了指茶杯:

  “这茶,要慢慢品才有味道。查案子也是一样,太急,反而品不出真味。”

  郑仪了然。

  王副书记这是在提醒他,调查可以继续,但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我明白。”

  郑仪点头:

  “省委组织部的态度很明确,支持纪委调查,但也强调要维护临州的稳定。”

  “嗯。”

  王副书记满意地笑了笑:

  “李远同志最近表现不错,敢于碰硬,也懂得分寸。”

  他似是无意地提了一句:

  “老书记对他评价很高。”

  郑仪眼神微动。

  “李市长确实有想法。”

  郑仪顺着话头道:

  “这次新辉化工事件,他处理得很妥当。”

  “是啊。”

  王副书记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晚霞:

  “临州要发展,需要这样的干部。”

  他转过身:

  “对了,王学文同志最近在省城学习,你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问得突然,但郑仪早已有所准备:

  “王书记在临州工作多年,贡献很大。年纪大了,也该动一动了。”

  “嗯……”

  王副书记若有所思:

  “他找过老书记……你知道吧?”

  郑仪心里一惊,但面上不显:

  “听说了,但具体谈什么不太清楚。”

  “老书记说……”

  王副书记意味深长地看着郑仪:

  “王学文太‘稳’了,稳到别人挑不出毛病,但也想不起他。”

  这句话的分量极重,等于是彻底否定了王学文的政治前途。

  郑仪心中一震,但很快反应过来:

  “王书记的意思是……?”

  “临州的事,该了结了。”

  王副书记的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

  “新辉化工案,该查的查,该结的结。至于临州的新班子……该调整的要调整。”

  他重新坐回藤椅上:

  “小郑啊,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郑仪点头:

  “明白。”

  他彻底懂了。

  王副书记今天约他谈话,实际上是在传达老书记的态度。

  王学文必须离开临州,李远要重用,新辉化工案的调查,必须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不能再扩大化。

  “时间不早了。”

  王副书记看了看表:

  “晚上还有个会。”

  郑仪识趣地起身:

  “那我先告辞了。”

  临走前,王副书记突然又问了一句:

  “对了,你觉得临州的宣传部长人选……怎么样?”

  郑仪脚步一顿:

  “林雅同志能力很强,是合适的人选。”

  “嗯。”

  王副书记点点头: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

  这句话看似褒奖,但郑仪听出了弦外之音,林雅到此为止了。
  http://www.bixia5.cc/book/11509/2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