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62章 先把学生当人看待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郑仪回到了松林县。

  这座位于江东省北部的小县城,远不如临州那样繁华。

  灰扑扑的街道,低矮的楼房,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煤烟味,一切都有种朴素的真实。

  他没有提前通知家里,自己拎着公文包,沿着记忆中的路慢慢走回了家。

  父母租住的房子在县机械厂家属院,是一栋八十年代的老式单元楼,外墙斑驳,楼道里堆满了各家杂物。

  他站在门口,听见里面传来炒菜的声音和父母低声交谈的话音。

  是熟悉的乡音。

  郑仪敲了敲门。

  “谁啊?”

  父亲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门开了一条缝,父亲戴着老花镜,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疑惑地抬头看向来人,随即怔住了。

  “小……小仪?!”

  父亲的眼睛一下子瞪大,手微微发抖,急忙拉开门:

  “你怎么回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母亲听见声音,匆忙从厨房跑出来,手里还攥着锅铲:

  “小仪?!”

  郑仪微微一笑:

  “爸,妈,我回来看看。”

  “快进来!快进来!”

  母亲激动地眼眶泛红,赶紧拉他进屋。

  “你这孩子,回来也不提前说,我什么菜也没准备……”

  客厅很小,一张老旧的木质圆桌,一台小电视机,墙上贴满了奖状。

  父亲搓了搓手,有些局促:

  “小仪,你坐,我给你倒茶。”

  郑仪坐下后,环顾四周,心里略微一叹。

  父母是热爱劳动的农村人,一辈子扎根土地,勤劳朴实。

  郑仪原本想让他们搬到县城更好的小区,安享晚年,可两位老人固执地拒绝了。

  “我们还能动,用不着你花钱租什么好房子!”

  父亲摆手,语气不容商量。

  “机械厂的活儿不重,我俩干得动,还能赚点钱供你弟弟读书。”

  母亲也附和道:

  “就是,你在城里不容易,别花冤枉钱。等小浩考上大学,我们再享福。”

  郑仪知道拧不过他们,便不再坚持。只是每次回来,看到他们住在这种简陋的房子里,心里总不是滋味。

  郑仪看着父亲有些拘谨地端来茶杯,粗糙的指节上还带着工厂里蹭上的机油痕迹,心里微微一酸。

  “爸,我来吧。”

  他起身接过茶杯,不让父亲忙前忙后。

  母亲已经急匆匆地从厨房里端出刚炒好的青菜和腊肉,又手忙脚乱地翻出几个鸡蛋:

  “你先吃点垫着,我再去炒两个菜……”

  郑仪伸手拦住她:

  “妈,不用忙,这些够吃了。”

  父亲坐在对面,搓了搓手,像是不习惯和儿子这样面对面坐着,半晌才开口道:

  “工作……挺忙的吧?”

  郑仪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嘴里,熟悉的味道让他恍惚了一瞬:

  “还好,最近不忙,才请了假回来。”

  “那、那挺好……”

  父亲点了点头,嘴唇动了动,似乎想问什么,但最终只是又重复了一遍。

  “挺好。”

  母亲给他添了饭,絮絮叨叨地嘱咐:

  “在外面照顾好自己,你从小就不知道吃饭,胃都不好……”

  郑仪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他知道父母一直以为他只是省里一个普通的公务员,甚至连名字都很少在电视上出现。这对他们来说反而更安心。

  厂里的工友们问起“你儿子做什么的”时,父亲只会笑笑:

  “在省里上班,坐办公室的。”

  这样就好。

  他不希望那些官场上的风云诡谲影响到这个小小的家。

  父母不必知道那些明争暗斗,也不必为了他的前途提心吊胆。

  他只需要让他们看见,自己在城里过得很好、很安稳就够了。

  “对了,小浩快要高考了吧?”

  郑仪放下筷子问道。

  “快了快了,那小子最近天天学到半夜。”

  母亲说起小儿子,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班主任说能考个好大学。”

  郑仪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信封:

  “这里有点钱,给他请个家教或者买点营养品。”

  父亲立刻摆手:

  “不用不用!你自己留着!我们这有钱……”

  “收着吧,”

  郑仪把信封压在茶杯下面,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

  “我津贴够用。”

  吃过饭,郑仪陪父亲坐在小阳台的藤椅上喝茶。

  夕阳的余晖透过纱窗洒落进来,给简陋的屋子添了几分温暖。

  “爸,”

  郑仪抿了口茶,缓缓开口。

  “我打算结婚了。”

  父亲握着茶杯的手顿了顿,有些惊讶地抬头看向他:

  “结婚?什么时候的事?”

  “最近。”

  郑仪语气平静。

  “认识了一个姑娘,工作关系接触的,家里是知识分子。”

  他没提秦月的家世、学历,也没提这门婚事背后的盘算,只简单地说:

  “性格很好,独立理性,和我合得来。”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她……知道你家庭情况吧?”

  郑仪唇角微微弯起:

  “她知道,并不介意。”

  父亲叹了口气,粗糙的手指摩挲着茶杯边缘:

  “我们家条件不好,你从小懂事,没让我们操过心,你弟弟还在读书,我和你妈也给不了你什么支持……”

  “爸,”

  郑仪打断他。

  “我不需要家里准备什么。”

  父亲望着他,眼神复杂。

  郑仪知道父亲在想什么,儿子在省城当公务员,如今要娶一个家境优渥的女孩,父母心里总会有几分忐忑,怕对方嫌弃他们的出身,怕儿子以后为难。

  “她不会在乎这些。”

  郑仪淡声道:

  “她是那种……看人看本事的人。”

  父亲嘴唇动了动,最终点了点头:

  “你自己觉得合适就行。”

  母亲从厨房探出头,听到他们的对话,立刻擦了擦手跑过来:

  “怎么突然要结婚了?姑娘多大了?做什么的?家里如何?”

  郑仪轻描淡写地应付了几句:

  “27岁,搞科研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

  “大学教授!”

  母亲一下子紧张起来。

  “那……那人家能瞧得上咱家吗?”

  郑仪没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

  “我们相处得很好,婚事是她父母先提议的。”

  母亲和父亲对视一眼,似乎不敢置信,但儿子如今沉稳淡然的样子,又让他们说不出质疑的话。

  他们这个儿子从小就有主见,从不做没把握的事。

  “那就好……那就好……”

  母亲搓着手。

  “那什么时候带回家看看?”

  “定下日子后,我会安排。”

  郑仪又和父母聊了很多,窗外的天色逐渐暗淡了起来。

  他看了眼墙上挂着的时钟,弟弟郑浩应该快放学了。

  “我待会儿去接小浩吧。”

  父亲一愣:

  “你知道他在哪上学?”

  郑仪微微一笑:

  “松林县一中,高三八班,对吧?”

  母亲惊讶地张了张嘴:

  “你、你这都记得?”

  “记得,”

  他站起身,拿起外套往门口走去。

  “我记得很多事。”

  包括那些他从未说出口的、也不会让父母知晓的,他所站的这个位置,究竟是用什么样的代价换来的。
  http://www.bixia5.cc/book/11509/2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