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栽灯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八步沙杯”“幸福武威  诗意凉州”

  征文大赛获三等奖作品

  栽灯

  正月十五新寨村栽灯。玉娘的娘家就在新寨村。玉娘的母亲早就代话给玉娘正月十五逛灯会时拉上些稳子(小麦壳)填炕。

  晨夕和晨宏高兴坏了,手里拿着三叔发的二毛钱的福钱嚷嚷着要去,三叔说:

  “我们只是送稳子,不逛灯!”

  三叔和玉娘忙着向大大的网兜子里装稳子。

  玉娘与三叔蹲在草房边,身旁是一个大大的细绳网兜,里面已经装了薄薄一层白哗哗的稳子(小麦壳),闪烁着微光,像是冬日里的一抹暖阳。玉娘的手灵巧地在稳子中穿梭,她的眼神专注而温柔,仿佛在为寒冷的夜晚编织着一份对母亲特别的期待——妈妈有热炕睡了,不怕没有填炕的稳子。三叔则在一旁不时地调整着网兜的角度,确保稳子能够均匀地堆积,他的动作虽显粗犷,却也透露出对这份任务的认真与重视。两边网绳用力一拉,稳子堆就形成一特大的包裹。套好驴车一装,就可以出发了。

  晨夕和晨宏死缠烂打,最终玉娘把他俩抱在稳子包裹上,爬在上面向五坝河滩进发。一路上,到新寨村逛灯的人络绎不绝,骑自行车的,坐驴车的,赶牛车的,步行的,他们向稳子投来异样的目光,其中有个年青小伙子就问:

  “过年还有送稳子的,别人送油果子,炉盔子,你们送稳子?”小伙子感觉很可笑。

  “我妈妈没些填炕的,冬天冷的很,稳子让我妈妈填热炕哩,这不是油果子,炉盔子都有哩!”玉娘提了提驴车上挂的花布堤包,示意有油果子。

  “嗯……这些稳子填炕就好地很。填上炕热地很,你们太有孝心啊!”小伙赞许的目光洒满五坝河滩。

  五坝河滩的寒风带着刺骨的凉意,河面虽已结冰,却仍透着幽幽的寒气,仿佛能穿透厚重的衣物直抵骨髓。毛驴子踏着碎步,四只蹄子不时在冰面上打滑,每一次站稳都显得异常艰难,鼻息间喷出的热气迅速凝结成白雾,又迅速消散在冰冷的空气中。它的耳朵紧紧贴着脑袋,眼中满是恐惧与不安,不时发出低沉而颤抖的嘶鸣,似乎在诉说着对这片寒冷之地的畏惧。玉娘见状,连忙从车上解下一条旧毛毯,轻轻披在驴背上,用温暖的手轻轻拍打,试图给予它一丝安慰与力量。三叔则在后面用力的推着驴车。而晨夕和晨宏,坐在稳子包裹上,紧紧依偎在一起,小脸蛋冻得红扑扑的,却兴奋得忘了寒冷,眼睛闪烁着对即将到来的灯会的无限憧憬。

  终于上了大干坡,看到了稀疏的村落。

  稀疏的村落里,灯火逐渐阑珊,家家户户门柱上都贴着大红春联,鲜红的光影,给这村落添了几分温馨与神秘。远处,几声鞭炮的脆响飘过,随即是孩子们嬉戏的欢笑声,在空旷的田野间回荡,显得格外清脆悦耳。

  玉娘一家人的驴车缓缓驶入村口,两旁是低矮的土坯房,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与天空中的白云交织成一幅宁静的乡村风情。村头的老槐树下,几位老人围坐一起,抽着旱烟,谈论着往昔与今夕,见驴车经过,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仿佛这简单的送稳子之举,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与温暖。

  三叔和玉娘卸下稳子,三叔向二老打过招呼问好,随便吃了些获茶油果子就赶着驴车回金家磨村了。

  夜色浓稠。

  玉娘领着晨夕和晨宏还有娘家的亲戚一伙十几个人去逛灯。

  灯场设在新寨村空旷的田野里,新寨村村民齐心协力从正月十二日就开始栽灯。栽灯,又称“九曲黄河阵”灯,取黄河九曲十八弯之意。

  相传是《封神榜》中姜子牙所创的布阵图,此阵非常迷奇,据说人和神仙都破不了。

  用山药一切为二,中间挖空,加上清油,棉花捻成灯芯,每一个灯杆上钉个四四方的小木框,外面糊上白纸,黄纸,红纸等五颜六色的纸,上面留开,下面钉块板,放入山药灯,便于添油换灯芯。灯阵栽灯面积十二亩地,象征一年十二个月,整个灯阵共有三百六十五个灯桩,桩上有灯,象征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灯阵一般坐北朝南,阵形为方形,共分九个区阵,按周易九宫八卦之方位,以富贵不断头传统图案九曲而成。分上下两个阵区,左右各三个阵区,正中为中阵区。阵内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宫和中宫共九宫,象征中华九洲。

  每个阵区都有灯桩,灯桩与灯桩之间都用醒目的红色细绳相连,围成迷宫一样的通道,阵阵相联。阵门有两个,一般左为进阵门,右为出阵门。进入阵门只能顺着阵道往前走,才能走到中央区,也就是中宫阵,在整个灯阵的正中心点,正中心点有一个大粗桩,桩上顶着最大的油灯。称为“老杆”,是祈福所在地,只要摸到“老杆”,一年之中才会无灾无难,顺顺利利,健康平安!离开“老杆”,不能回头走,继续沿着阵道指引,走完剩下的各阵区,如果不顺着阵道走,是走不出阵门的,只有走完所有的阵区,就从出阵门出来了。

  一张门票五毛钱,新寨村村民手里都有赠票,因为他们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出财物,山药呀,清油呀,木头桩桩呀,都是自愿奉献,才能办起这一场特大的灯会,还有灯阵内外戴着红袖章执勤的人,他们都是自愿的,服从村长安排。

  玉娘他们还没走到灯阵入口,只见灯阵内外人山人海,五彩斑斓的灯光交织成一片梦幻的海洋,映照着每一张兴奋而期待的脸庞。孩子们手牵着手,在人群中穿梭,不时发出惊叹与欢笑,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大人们则或低语交谈,或驻足观赏,每个人都被这古老而神秘的灯阵深深吸引。远处,一盏盏山药灯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夜空中最温柔的星辰落入凡间,为这寒冷的冬夜增添了几分暖意与光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油香与纸灯笼特有的气息,混合成一种独特的年味,让人沉醉不已。

  近处,摊位上热气腾腾,色彩斑斓。卖冰糖葫芦的小贩手持长杆,上面插满了晶莹剔透的糖葫芦,红彤彤的山楂外裹着一层金黄色的糖衣,在夜幕的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围着摊位不肯离去,小脸蛋上洋溢着纯真的渴望。不远处,爆米杆五颜六色的在袋子里直直的站着,白雾缭绕中,爆米杆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引得众人纷纷侧目,孩子们更是兴奋地拍手叫好。而另一边,沙枣摊前,一串串深棕色的沙枣挂着薄薄的糖霜,甜中带酸,是冬日里不可多得的美味,吸引着过往行人停下脚步,品尝这份独特的甜蜜与温暖。整个场景热闹非凡,充满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

  晨夕和晨宏拿着两毛钱一人买了一根粉红色的爆米杆,满脸都是笑容。不远处停着好多友谊中巴客车,好像是外地人包车到这儿逛灯的,驴车,牛车,马车,自行车,手扶子拉满人,一波又波向灯阵赶来,来的来,回的回,热闹非凡。整个灯阵,尘土满天,土眯眼窝。

  尘土在昏黄的灯光下起舞,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与络绎不绝的人们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孩子们的欢笑声中夹杂着几声咳嗽,小手不时地挥动,试图驱散眼前的迷蒙。大人们则用手帕或衣袖遮挡口鼻,眼神中既有对这份传统盛会的热爱,也不乏对尘土飞扬的小小无奈。灯光下,每一粒尘埃都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边,缓缓旋转、升腾,为这古老的灯阵增添了几分朦胧而神秘的美感。灯阵入阵门和出阵门的几盏大红灯笼在尘土中若隐若现,如同守护者一般,静静地注视着这片欢腾的土地,将这份年味与乡愁,牢牢地锁在了这片灯火阑珊之中。

  玉娘的手紧紧着晨夕和晨宏的手递了一张门票,小孩免费,和亲戚们进了阵门。执勤人员再三嘱咐:“领好孩子,不要乱跑,顺道走,一直往前走,不要回头,就走出来了!”

  入阵门和出阵门就在一起,左入右出。阵门其实就是又粗又长的树杆搭建而成,门楼顶部用柏树枝编剩成牌楼形状,翠绿鲜艳。左牌匾写着“入门”,右牌匾写着“出门”。

  玉娘领着晨夕和晨夕宏顺道走在人群中,宛如进入了迷魂阵,四周灯火辉煌,光影交错间,路径变得既熟悉又陌生。每一步踏下,都仿佛踏在了时间的涟漪上,周围的景象开始缓缓变幻。灯桩高悬,红黄蓝绿交织成一片梦幻的海洋,光影在古老的灯桩间跳跃,将一切笼罩在一种不真实的温柔之中。晨夕和晨宏的小手紧紧抓着玉娘,眼中闪烁着既好奇又紧张的光芒。他们穿过一个弯又一个弯,他们向前走,对面的人群迎过来却在他们隔道,他们向左走,迎来的人向右走,一道红绳便把他们隔开,心中一直向前,就会畅通无阻,倘若回头就东西不知道南北,永远走不出来,走的每一步都似乎触发了某种机关,让周围的景致不断变换,时而是一串串的的红色灯时而又变为繁花似锦,五颜六色的人间仙境。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与欢声笑语,让人恍若隔世,不知今夕何年。玉娘轻声细语地指引着方向,三人的身影在人群的光影交错中渐行渐远,仿佛正步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之中。

  晨宏走不动了,玉娘弯下腰,轻轻地将晨宏背起,她的背虽不宽阔,却异常坚实温暖。晨宏的小手紧紧环抱着玉娘的脖子,小脸蛋贴在她肩上,感受着那份安心的依靠。随着玉娘一步步稳健地前行,周围的灯火仿佛也变得更加柔和,为这温馨的一幕添上了几分暖意。昏黄的灯光洒在她们身上,拉长了影子,在地面上缓缓移动,与周围熙熙攘攘的人们交织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晨宏在玉娘的背上,偶尔抬头望向四周,眼中满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惊叹,小小的身躯随着玉娘的步伐轻轻摇晃,仿佛乘坐着一艘穿越时空的舟,向着未知而绚烂的梦境驶去。

  终于走到灯阵的正中心,一个两人连手才能抱住的大木桩上,放着一个特大的半个南瓜做成的大油灯,用粗粗的麻绳做灯芯。照亮整个中心灯阵。

  那盏特大的南瓜油灯,在昏黄而温暖的光芒中缓缓摇曳,如同古老传说中的神祇之眼,静静凝视着这片被光影编织的梦境。油灯四周,细碎的金色光点如同精灵般翩翩起舞,与南瓜的橙黄交相辉映,将整个中心灯阵染上了一层梦幻而祥和的色彩。油灯之下,人们的脸庞被柔和的光线勾勒,显得格外温馨与和谐,仿佛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在这一刻被温柔地化解。空气中,南瓜特有的清新香气与灯油的淡淡馨香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美好,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宁与洗涤。

  “妈妈……你看……大大的卧葫芦(南瓜)灯……”晨夕眼神一惊。拉着玉娘的手,眼眸中闪烁着兴奋与好奇的光芒,仿佛被那盏南瓜油灯中跃动的火焰所吸引,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更多未知的奇迹。他们穿梭在光影交错的阵道中,脚下的泥土路因逛灯人的洗礼而显得斑驳,每一步都踏出了塘土飞扬的回响,与周围低语般的欢声笑语交织成一首古老而悠扬的乐章。玉娘被晨夕拉着,嘴角挂着温柔的笑容,眼中满是宠溺,她任由孩子引领,仿佛回到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四周的灯火随着他们的奔跑,似乎变得更加灵动,光影在她们身后拉出一道道长长的、摇曳不定的影子,如同追逐着时光的精灵,为这趟梦幻之旅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刺激。

  玉娘放下晨宏,看到已到此处的人,都在恭敬的看着这个大油灯磕上三个头,双手合十许个愿,祈祷一番。再摸一摸大油灯,就一直向前而去。此处有执勤人员指引,不能回头走,防止走错相互碰撞踩踏。

  玉娘轻抚着晨宏和晨夕的头,引导他们一同站定在南瓜油灯前。三人缓缓闭上双眼,双手轻轻交叠于胸前,心中涌动着各自不同的祈愿。晨宏的小脸上一片纯真,或许他正默默许愿能拥有更多探险的机会,与玉娘和晨夕一同走遍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晨夕的眼中则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未来的憧憬,他希望自己能解开世间所有的奥秘,成为保护家人的英雄。而玉娘,她的心愿最为深沉而温柔,她愿家人平安健康,愿这份难得的温馨与幸福能永远伴随他们左右。在昏黄而温暖的灯光下,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宁静而虔诚,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只为聆听这些简单而真挚的愿望。

  “来……夕儿……宏儿……磕头……”玉娘拉着他们跪在南瓜灯前。

  玉娘轻柔地拉着晨夕与晨宏,三人缓缓跪在南瓜灯前,那盏巨大的油灯仿佛成为了他们心中最神圣的存在。晨夕的小手紧紧抓着衣角,眼神中既有敬畏又充满了好奇,他学着大人的模样,认真地磕下第一个头,小身子微微颤抖,却显得格外坚定。晨宏则是一脸懵懂,却也模仿着哥哥,动作虽显笨拙,却满含纯真与虔诚。玉娘双手轻触地面,眼神温柔而深远,她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这份传统仪式的尊重与珍视。周围的灯火似乎在这一刻更加明亮,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与南瓜灯的温暖光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又神圣的画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南瓜香与灯油的气息,让人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安宁。

  玉娘抱着晨夕和晨宏也摸了摸南瓜灯。

  玉娘轻抚过南瓜灯粗糙而温暖的表面,那质感仿佛能传递岁月的故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透过掌心,温暖了她的心房。晨夕和晨宏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小手轻轻触碰着南瓜灯上雕刻的纹路,每一条线条都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与祝福。灯光下,他们的脸庞被染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眼眸中闪烁着对这个世界无尽的好奇与向往。南瓜灯上的火焰跳跃着,映照在孩子们清澈见底的眸子里,仿佛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梦想与希望,让这一刻的温馨与幸福定格成永恒。玉娘希望晨夕和晨宏还有自己和家人们这一年无病无灾无难,顺顺利利,平安健康!

  他们跟着人群继续向前走……前面的人一波又一波,后面的人一波又一波,宛如波涛汹涌,一浪跟着一浪。

  人潮涌动,宛如一条蜿蜒的河流,在狭窄的通道内缓缓前行。尘土与油灯交织出的光影,在人群间跳跃,为这漫长的队伍披上了一层神秘而温暖的纱幔。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哭喊声,鞭炮声,呦喝声,吵杂声与大人间的低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悠扬的生活乐章。

  玉娘一手牵着晨夕,一手搂着晨宏,他们的小脸在光影交错中忽明忽暗,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兴奋。四周是各种颜色的的山药油灯,将夜色装点得既梦幻又温馨。人们肩并肩,脚碰脚,却都保持着一份默契与和谐,仿佛这股力量足以驱散一切黑暗与恐惧,寒冷与疲倦,引领着他们向着光明与希望迈进。

  “妈妈……我走不动了……”晨夕拉着玉娘的手。

  “再走一会儿就出去了!”

  “妈妈……我们朝这边翻出去走吧!”

  “不行……那边执勤的叔叔骂哩,再说也走不出去,过来的人就挡住了……你看……这么多人,走丢了咋办?听话……抓紧妈妈的手!”

  玉娘紧紧握着晨夕的手,晨宏在玉娘怀里又睡着了。

  晨宏在玉娘的怀里渐渐沉入梦乡,小小的身躯随着玉娘稳健的步伐轻轻摇晃,宛如摇篮中的婴儿。月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他稚嫩的脸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银边。他的呼吸变得均匀而悠长,嘴角还挂着一抹满足的微笑,似乎梦里正经历着什么美好的事情。玉娘的脚步更加轻柔,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她的目光不时温柔地落在晨宏安详的睡颜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柔情与温暖。夜风拂过,带来一丝丝凉意,玉娘轻轻调整了一下姿势,用自己的体温为晨宏筑起一座温暖的小巢,让他在梦的世界里继续遨游。

  一个小时后,他们终于跟着人群从出阵门走了出来,可走出来还是进的那个地方,只不过稍微扁了一点。

  灯阵门口。有找小孩的,喧谎儿的,哭爹喊娘的,神婆子疗病的,算卦的等和鞭炮声连在一起,夜空仿佛被点亮了无数颗璀璨的星辰。金色的光芒划破夜幕,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也映衬出他们眼中的喜悦与激动。鞭炮声中,既有清脆的噼啪声,也有震耳欲聋的轰鸣,它们交织在一起,如同乐章中的高潮部分,激昂而热烈。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火药味,与南瓜灯的暖香、山药油灯的清新相互融合,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节日氛围。孩子们兴奋地捂着耳朵,却又忍不住透过指缝偷看那绚烂的一幕,眼中闪烁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玉娘望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中的温暖与幸福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人困马乏,圆月当空。

  亲戚们的声音在热闹中显得格外温馨,他们簇拥着玉娘,手搭着肩,轻声细语地引导着她穿过人群,仿佛是在护送一件珍贵的宝物。月光洒满了回家的路,将灯阵前地上的小路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银白。空气中还残留着鞭炮燃放后的清新与喜悦,偶尔几声远处的欢笑随风飘来,更添几分节日的温馨。

  玉娘怀中的晨夕已经困得不行,小脑袋歪在玉娘的肩膀上,呼吸均匀而香甜。晨宏虽已醒来,但眼中仍带着几分梦里的笑意,小手紧紧抓着玉娘的衣服,似乎生怕再被卷入那汹涌的人潮。玉娘微笑着,一手轻拍着晨夕的背,一手牵着晨宏,步伐轻快而坚定。

  新寨村栽灯从正月十五开始到正月十七结束,连栽三天,十二亩地上的栽灯阵道被人踩踏得比柏油马路还硬……但脚踏到上面,塘土却呼呼的向空中飞,尘土飞扬,土眯日眼……
  http://www.bixia5.cc/book/11709/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