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秋风萧瑟枫叶红 >第四十四章 儿时好友聚武汉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四十四章 儿时好友聚武汉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罗掌柜收拾好账本笔墨,叮嘱店员小魏子,注意百货公司来往的客人有无异常,如果发现异常立刻弃店撤离不要犹豫。罗掌柜隐入商场内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见了,他从一楼的小仓库的窗户中跳出百货公司,骑上脚踏车走了。

  罗掌柜穿过几条小巷七拐八拐到了一家医院:武昌东吴医院。他没有直接走进医院,而是骑着脚踏车绕着医院周边小街巷转了几圈,确定没有什么异常现象这才进了医院。在医院看病的人很多,罗掌柜停好车,他掐着腰,手捂着肚子,看上去好像很不舒服的样子。他抬头看了看医院大楼又四下瞅了瞅,没发现异常,便慢慢地走进门诊楼。

  这座医院由六栋小楼组成,楼与楼之间由建在第二层的长廊连接,也就是每栋楼的第二层都可以通过廊桥通行到其他楼。医院的医护人员以及病患者其他人员来来往往,使得医院要比其他地方显得拥挤繁杂。

  罗掌柜在门诊楼转了一圈,挂号的人,取药的人,排着长队,他没发现有鬼鬼祟祟的人在闲逛,心里有了一丝的安全感。他沿着廊桥走到住院楼,又乘电梯走到的最高一层,那是医院的院长办公区域。

  这里很安静,雪白的墙壁,还有淡淡的来苏水的味道,提醒着人们这里是治病疗伤的地方,是不能大声喧哗的地方。罗掌柜轻轻走到挂着院长接待室牌子的房间门口,他四下看了一下,静悄悄的没有人。他轻轻敲了一下门,里面没有反应,罗掌柜又敲了一下门,里面有人答应:

  “谁?请进。”

  罗掌柜推门进去,里面迎来一个穿白大褂的大夫。

  “赵院长”,罗掌柜叫了一声。

  赵院长是地下党湖北省委副书记,赵院长一看是罗掌柜,赶紧说:

  “请进,请进。”

  赵院长开门看了看房间外面,回身把门关上。

  “罗书记,你来得正好,我正想找你呢,里面坐吧。”

  赵院长赶紧把罗掌柜请到里面的套间里,套间里面还坐着两位青年男女。赵院长对罗掌柜说:

  “罗书记,你上星期五告诉我说上级给我们派来的两位新同志,他们都到了,他们的有关手续我都经过核实验证可以确认是我们自己的同志。”

  罗掌柜跟新来的两位同志一一握手:

  “欢迎你们来到武汉,又给我们增加了新的革命力量。”

  “这是咱们的罗书记,由他向你们布置任务。你们向罗书记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我先说吧。”

  男青年看了看那位女青年,冲她微微一笑,女青年点了点头回应。

  “罗书记,我叫于戈鲁,齐东日兆县人,今年二十四岁,来自山东胶澳市(现:青岛市),毕业于胶澳市邮电学校,一直在胶澳市邮局工作,是邮局电报发报员,接到上级的命令来武汉为党工作。我刚到这里才几天,是赵院长安排我临时住处,还没有安排具体做什么工作,上级组织通知我时告诉我,我来武汉就要是做党的服务员。我满嘴的山东口音不知道在武汉是不是会有些不方便。”

  “你好小于,湖北地下党组织非常欢迎你来武汉,这里需要报务员,需要像你这样的年轻同志。工作问题我们会给你安排的,不用着急。口音吗?你说话我们听得懂,跟外界接触交流,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在武汉三镇,说浙江话,上海话,安徽话,广东话的人非常多,赵院长是上海人口音是上海腔,我是武汉人口音是地道的武汉腔,交流没有问题。不过,鉴于你的工作性质,你以后尽可能不要跟外界打交道,我们会给你设计一个合适的身份。”

  “罗书记,我虽然学的是电子机电制造维修,会安装修理收音机,会收发电报。但在我小的时候,读过私塾,教我念书的先生是我们当地有名的中医郎中,所以我也会中医号脉诊病,会开中药药方,也算是我的业余特长。”

  “是吗?太好了,没想到你还是个多面手,你的工作方式我会考虑的。”

  罗掌柜真心高兴上级会派来这么优秀的同志来武汉工作。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眯眯地看着有些羞涩的姑娘:

  “姑娘,该你介绍自己了。”

  “你好罗书记,我叫邵百丽,也是山东日照人,二十三岁,跟于戈鲁是老乡还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

  “真的?!太巧了!你也来自山东胶澳市?”

  “不,我来自山东济南,毕业于齐东齐鲁学院,学习医外科,在山东省省立医院外科工作。”

  “哈哈!真是太让我高兴啦,你们是人才呀!你们两个人是一起来武汉的吗?”

  “不是,不是一起来武汉的,我是接到命令后从济南赶来武汉,没承想竟然会遇见我的日照老乡,我也是很意外的。我和于戈鲁小时候都拜一个老师读私塾学习,一边学文化一边学中医,我的中医专长是针灸。后来我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离开了老家山东日照。中学毕业后又在济南考入齐鲁学院,毕业后留在济南。而我还在老家日照县读书的时候,于戈鲁因为家庭原因,就离开日照县两城镇去了山东胶澳市,我们有好几年没有联系,不知道彼此在干些什么,真没想到会在武汉遇见,而且没想到他也是在为党工作。”

  “我也是没想到会在武汉遇见海蛎子,而且还是个西医大夫。”

  “你叫她什么?”

  “我叫她海蛎子,她小名叫海蛎子。”

  “哈哈,海蛎子?真好!一听就知道你们是海边长大的。”

  “罗书记,我们两个祖祖辈辈都是在海边长大的。”

  “好,不说这些了。今天内线的同志通知我们,敌人明天晚上有行动,但是细节不知道。为了咱们这些幸存下来的同志们的安全着想,从现在起,所有的同志立刻停止任何行动,马上隐蔽起来,直到警报解除。赵院长,他们两位的住处安全吗?”

  “很安全,除了我,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的住处,也没有人认识他们。”

  “那好!小于、海蛎子,你们两个立即回住处,不要上大街,不要跟任何人接触,在住处闷几天,耐心等待我们的通知,如果你们等不到我们的通知,你们两位马上返回山东,千万不要打听任何消息,这是纪律。赵院长,你给他们准备点儿钱,不要让他们困在武汉。”

  “好的罗书记,我马上办。”

  “你们在回住处的路上多买点吃的用的,做好长期不能出门的打算,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罗书记!”

  赵院长嘱咐他们:

  “你们稍等,我去一趟财务科,我马上回来。”

  不一会儿,赵院长给他们两人每人一部分钱。罗书记又说:“你们两人一前一后分开走,一定观察周边有没有鬼鬼祟祟可疑的人,确定安全后再走。”

  “是,罗书记!”

  于戈鲁跟海蛎子一前一后,离开了医院。

  罗书记看着他们充满激情的身影,心里很感慨:“革命的大旗还需要年轻人跟咱们一起扛啊!”

  “那是,革命需要前仆后继,不能没有年轻人。”

  “赵院长,你也需要暂时隐蔽,你赶快通知其他人也转移。”

  “罗书记,我马上通知他们。”

  “我们的党,我们的同志再也不能遭受损失了,我们还要继续完成牺牲了的同志没有完成的任务。”

  “是啊,罗书记,我想起那些牺牲了的同志心里就非常难过。”

  “赵院长,告诉汉阳兵工厂的同志们,关于运送武器弹药的任务暂时放一放,人也避一避。如果我们还能有幸活着,我们当然必须完成它!你马上带着老婆孩子到备用地居住,千万不要回家,说不定密探们在家里正等着咱们呢。”

  “那就让他们等白了头发吧!我去通知兵工厂的同志们暂时取消相关行动,等候通知。”他们两人一起笑了起来。

  清晨,太阳早早地挂在东方的天际边,虽然太阳还在草房后面吃力地往上爬,可是灿烂的阳光已经把武汉的天空照耀得湛蓝湛蓝的,棉絮般的云朵映衬着蓝天飘散在空中。对多雨的武汉来说,鲜亮的晴天真是太难得了,翠绿的常青藤枝叶、翠绿的牵牛花枝叶、翠绿的爬山虎枝叶,以及那些魁梧的梧桐树娇小的丁香树,嫩嫩的花花草草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鸟儿们兴奋地亮开高亢的嗓子全都在起劲地鸣叫着欢呼着,在天空中相互追逐着嬉闹着。也有些白鹭及灰雁好像是厌倦了在湖面江面捕食小鱼儿小蟹儿的辛苦劳作,它们成双成对地栖息在树杈上,降落在茅草屋上,贪婪地享受着阳光,雄鸟不住地向雌鸟献着殷勤,雌鸟戏精似的假装羞羞答答故意为难急不可耐的雄鸟,其实早已旁若无人的卿卿我我秀恩爱。在草巢里躲避的小鸟宝宝们,一个个都张着大嘴,争先恐后地从巢里探出头来,寻找自己疯疯癫癫的爸爸妈妈。老百姓家家户户也把自己的衣服呀被褥呀等晾晒在竹竿上,晾晒在窗台上,借助阳光驱赶恼人的潮气霉气。
  http://www.bixia5.cc/book/11744/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