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废土边境检查官 >第一百五十六章 班底组成,轻工业计划!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一百五十六章 班底组成,轻工业计划!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拆迁典礼的热闹还在继续。

  社区里藏着不少能人,有人抱着破旧的手风琴弹唱,有人翻着跟头耍杂耍,锣鼓声、笑声混在一起,气氛越来越热烈。

  但三位区老却没再在台上坐着,而是结伴回到了天元商城。

  宋老年纪最大,吹了一个多小时冷风,脸色有些发白,另外两位老人也怕他着凉,便一起陪着回来了。

  “老喽,身子骨不行了啊。”坐在会客区的破沙发上,宋老捧着搪瓷杯喝了口热水,脸上的表情才生动了些。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以前在雪地里执勤,蹲一天一夜都不觉得冷,现在就吹这么会儿风,寒气直往骨头缝里钻。”

  程野坐在他对面,看着老人鬓角的白发,心里有些感慨。

  宋老这代人,是从更残酷的旧时代熬过来的,身上的伤病早就落下了根。

  往后能活多长时间,全靠个人信念撑着。

  他笑着岔开话题,眼神扫过焕然一新的商城,“宋老,商城已经翻修完了?”

  “前两天就结束了。”提到这个,宋老的眼睛亮了亮,放下搪瓷杯,语气里多了几分自豪,“正好,我也得跟您汇报一下这段时间的社区工作。”

  “您可别,以后我还指望着您给我继续带队伍呢。”程野嘿嘿一笑。

  宋老立刻听出了话外音,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却没立刻接话茬,而是站起身带着程野在商城内转了起来。

  商城的一层,原先因受潮翘起来的木地板全被换掉,铺上了光洁的浅灰色瓷砖,踩上去再也没有“咯吱咯吱”的响声。

  外面几棵斑驳残破的承重柱,被刷上了一层生机勃勃的绿漆,连带着整个空间都显得有了活力。

  “之前最头疼的就是线路问题。”

  宋老带着程野走到一楼角落的总输配电箱前,指着崭新的金属箱体说,“以前这箱子里的线路乱得像蜘蛛网,经常跳闸,现在换成了完整的控制单元,整个商城的电路也都重新规划整理过,分了照明、设备两路,再也不怕超负荷了。”

  程野凑过去看了看,箱体内加上了闪烁的指示灯,旁边还贴着一张线路图,标注得清清楚楚,确实比之前规整太多。

  “水路也做了更新。”宋老又带着他往楼梯间走,“以前只有一楼和五楼有两个取水点,大家打水要排老长的队,现在每一层都重新架设了水管,还装了简易的过滤装置。”

  蓝色的输水管裸露在外面,似这样的旧时代建筑,不可能再走暗埋线。

  不过整体走的很规整,看起来也不难受。

  除此之外,连之前高峰期总要排队的厕所也做了改进,每一层的坑位从十个增加到了二十个,竖起了简单的遮挡板,墙面被刷得雪白,甚至贴了几张“保持卫生”的标语,比之前干净整洁了不少。

  但最显眼的变化,还是商城里那些曾如九龙城寨般密集的架高铺位。

  之前这些铺位用烂铁架层层堆迭,最高处几乎顶到天花板,铺位之间只留一条窄得能过人的缝隙,又乱又压抑。

  现在,所有腐朽的铁架全被换成了崭新的银色钢管,破破烂烂的被褥、床垫也统一换成了深蓝色的新被褥。

  而且铺位高度也做了严格限制,只保留了原先的三分之二,改成了类似火车卧铺的上中下铺,既节省空间,又不会让人觉得压抑。

  “商城原本登记的常住人口有四千二百人。”

  宋老站在铺位区中间,语气里带着几分欣慰,“哪怕有一部分人在外务工不常回来,挤三千五百人也还是太勉强。正好前段时间,民生署协调了菜市场那边的空区,让社区低价买了下来,现在已经把两千人安置过去了。”

  “哦,是之前那个果蔬市场?”

  “对,之前感染潮过后,还有现成的通风和排水设施,我们简单翻修了一下,住着也挺舒服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们优先安排了有孩子的家庭,和对社区做过贡献的个人,现在两边睡着都舒服,很多人还都不愿意搬走呢。”

  这就是改变。

  是比外面步行街还要能带来幸福感的改变。

  几个因为感染风寒,有些感冒的中年人躺在床上,看到程野走过来,连忙坐直了身子,脸上露出些许不好意思,但又无比真诚的笑容。

  “宋老,您做的太好了。”

  程野由衷地赞叹道,“分配可是一个大问题,能让社区这么多人愿意听话,每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这可不简单。”

  宋老听到这话,终于笑了,转头看向程野,“程检查官,您有什么需要我这老头子做的,直接说就行。”

  “别说是我,社区哪个都不会拒绝您呢。”

  话音落下,身后另外两个区老也赶紧点头表态。

  “那好!”

  一行人又回到会客区,二龙带着几个之前的民兵骨干,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过来了,站在门口。

  “大人,我哥说让我先过来等您,他处理完拆迁礼的收尾工作,马上就来。”二龙连忙上前,语气恭敬。

  程野笑着点头,先聊了些闲话。

  关于空雾带来的变化,缓冲区外面的流民营地,又提了提白水河的鱼获储量有多惊人。

  不多时,大龙果然带着几个人快步走了进来。

  一时间,会客区里围了二十多人,大龙一一介绍,有社区管理民生的干部,有负责安保的民兵骨干,还有之前翻修商城的工人代表,全都是天元社区里能扛事的人。

  显然是意识到了程野接下来即将要说什么。

  至于王康,倒是没有凑热闹,带着人去后面处理鱼获去了。

  等所有人坐定,程野清了清嗓子,开门见山:“关于卫星城建设,大家应该都听说了吧?”

  “听说了!”大龙第一个点头,语气里带着兴奋,“这两天广播总台一直在造势,听说第一批要开设12个卫星城一起建设,后续的卫星城也将在一周之内陆陆续续展开。”

  “是,大龙说的没错。”

  程野点点头,从兜里掏出一张折迭的周边地图,铺在桌上,指尖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现在卫星城建设,就是幸福城下一步的核心发展计划。未来,我们会沿着整个川市废墟,往周边延伸,建起一圈卫星城,形成一个大的包围防御圈。”

  其实这个防御圈概念,上面并未明确提及,是他根据卫星城的布局逻辑自己推测的。

  毕竟卫星城的核心意义就是“多点联动防御”,以后必然会划分一级、二级、三级防御圈。

  最外围的卫星城之间会自动形成隔离带,把荒野里的感染体、变异生物挡在最外面。

  再往内,一级级卫星城层层过滤危险,等传到幸福城时,剩下的威胁早已微乎其微。

  也正因如此,三座检查站的规模才会逐步缩减,不会影响到基本盘工作。

  “而我,接下来可能会选择其中一个点位,带队去建设卫星城。”

  程野开门见山,指尖直接落在地图上标注着“大波镇”的小点,语气坦诚。

  对上面的人或许需要权衡话术,但对眼前这些要跟着他干活、甚至可能卖命的人,必须足够真诚。

  没人愿意平白离开安全的缓冲区,去荒野里面对随时可能丧命的危险。

  尤其是在场不少人都是当年拓荒兵团的退役老兵,比谁都清楚在外建城意味着什么,要是遮遮掩掩,他们第一个就能听出破绽。

  而想让人跟着你闯,一要靠真诚,二要靠实打实的利益交换。

  没等众人消化完这个消息,程野继续说道,“我选大波镇,不是随口定的。一来,这里的地理环境能赚钱,白水河的鱼获储量惊人,单靠渔业就能攒下一笔宝贵的发展资金,不用一直依赖上面的拨款,二来,大波镇能和咱们天元社区的步行街联动,形成‘渔产供应 商贸流通’的闭环,收益能翻倍。”

  “为什么这么说?”

  程野把地图翻到背面,上面是他之前画的三个大框架,字迹工整。

  他指着左边第一个框。

  【手工业】

  “先说说手工业,在我看来,咱们社区里这么多妇女和孩子,每天闲着没事做,只能靠社区补贴、靠家里男人外出做工养活,这是很不合理的社区结构。他们不是没有劳动力,只是没找到合适的活计,总不能一直被养着,或者去做些零散的杂活,既浪费时间,也赚不到多少。”

  “而我要安排给他们的,是难度不高、重复性强,但收益却很可观的稳定工作。”

  话音落下,程野的指尖滑向框架下方,那里画着一个简单的门头插图,旁边写着几个粗黑的字。

  【大波鱼产加工厂】

  “这是大波镇的第一个产业布局。”

  他指着插图解释道,“从白水河里捞上来的鱼,不会直接运去步行街或者其他地方再处理,那样太浪费时间、也会增加运送的成本。我们会建一个加工厂,对鱼获进行批处理:统一清理内脏,然后根据需求切片、分块,再按照‘新鲜食用’、‘腌制保存’、‘制作鱼干’三种规格包装。”

  “程检查官。”宋老左侧的区老开口了。

  他是掌管社区工作分配的人,自然比其他人更清楚程野在说什么。

  “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

  “周老您说,不用客气。”程野侧身看向他,语气依旧平和。

  “您说的这个鱼产加工厂,是建在大波镇,还是在缓冲区内?”周老的目光微微闪烁,语气里带着几分谨慎。

  这是所有人都关心却没好意思直接问的事,毕竟大波镇在荒野边缘,要是让家里的女人孩子去那边干活,风险实在太大。

  “当然是建在缓冲区内。”程野忍不住笑了笑,语气笃定,“怎么可能把工厂建在外面?让女人孩子去荒野冒险,这不符合咱们做事的规矩。”

  话音刚落,场中原本紧绷的气氛明显松了下来。

  男人们出去冒险没有问题,可没人愿意让家人也暴露在感染源、变异生物的威胁下。

  要是工厂在缓冲区内,这份工作就彻底没了“性命之忧”,只剩下实打实的收益。

  程野看在眼里,又接着问道:“我刚刚听宋老说,社区已经把菜市场那边的空区拿下来了?”

  “是。”周老点头,解释道,“我们从民生署手里承包了整个果蔬市场,价格确实便宜,但有个附加条件,要承担B-7区所有的基础维护工作,比如扫大街、清理垃圾、检修管道这些,活大多不重,安排女人和孩子去做刚好。”

  “收入不高吧?”

  “是的。”周老脸上露出几分尴尬,“一共需要两百人轮班,每个人的月工资是10枚幸福币。”

  月工资,10?

  一个月就赚5包营养浆?

  怪不得周老不好意思说出口,这哪是工资,顶多算是象征性补贴,减少一些社区和家庭的压力。

  不过他也没否定这份安排,反而点头道:“菜市场的地形确实不错,面积大、又空旷,还有旧时代留下的通风和排水设施。”

  “但加工厂肯定不能放在菜市场里,人多眼杂,加工产生的废水、鱼鳞也不好处理。我打算把加工厂设在南郊,找一块空地承包下来,往后不管是扩建厂房,还是增加生产线,都方便调整。至于菜市场,可以在那设几个鱼档,专门零售新鲜的鱼产品,让居民买着方便。”

  说着,程野伸出手,比出一个“2”的手势:“这个加工厂,我初期至少要招这个数。”

  “二十人?”周老下意识猜测。

  在他看来,缓冲区内的小作坊大多是十几二十人的规模,两百人的话,未免太夸张了。

  “错了,是两百人!”程野摇了摇头,语气认真,“你们可能没概念,白水河的鱼储产量有多惊人,只要安排好捕鱼队,每天捞三五万条鱼根本不是问题。按每人一天处理两百条鱼算,两百人也只是刚够周转,后期要是扩大捕捞规模,还得再招人。”

  按照每人处理两百条,也需要两百人起步。

  周老心下一计算,小心翼翼道,“程检查官,社区里能踏实干活的女人、老人和孩子,加起来有八百多人,就算刨除负责B7区基础维护的两百人,剩下的六百多人里挑两百个,完全没问题,就是不知道.这加工厂的收入,具体是怎么算的?”

  相比宋老重情义、讲情怀的风格,周老显然更务实,更精明。

  但这,正是程野想要的。

  他并不想塑造一个挟恩图报的形象,而是真切的希望和天元社区达成平等、共赢的合作,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能得到什么,这样才能让合作长久。

  “初期是计件收入,每处理20条鱼就给1币,等后期渔产市场打开了,生产线理顺了,就改成按天发工资,每人每天10枚幸福币,保证不低于这个数。”

  每天10币?

  嘶。

  场中瞬间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个收入虽然不多,但那是和缓冲区男人的收入相比,去干脏活累活。

  应该对比的,是B7区的基础维护工作,一个月才给10币,差了30倍。

  “光说数字大家可能没概念。”程野看众人眼神里还有些不敢置信,便转头对大龙道,“小康应该带人把鱼获处理得差不多了,你去叫两个干活的人进来,让她们说说处理一条鱼的难度和时间,大家心里也好有个数。”

  “好!我这就去!”大龙应声就走,脚步飞快。

  不到一分钟,他就从商城后院领来两个年轻女人,两人手上还沾着鱼鳞和水珠,指尖冻得通红,但脸上却挂着笑容。

  “大人,这是我老婆白巧,那是二龙的老婆姜兰兰。”大龙指着两人介绍,语气里带着点憨笑,倒是一点不避嫌,直接把自家亲属推到了前面。

  这在其他地方可能会涉及谋私嫌疑,但天元社区的氛围不同,反而让自家人先来现身说法,更能让大家信服。

  “程检查官好。”白巧和姜兰兰连忙问好,虽然有些拘谨,却还算落落大方,没有扭捏躲闪。

  “麻烦你们了,想问下,处理一条鱼麻烦吗?”程野温和地问道,尽量让两人放松。

  “还好,不算麻烦。”白巧先开了口,指尖无意识地蹭了蹭衣角,“我们以前在外面也处理过鱼,就是这些年没怎么弄,手生了点,但熟了就快了。”

  “那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处理一条?”程野又问,目光看向姜兰兰。

  “这个.没特意算过。”姜兰兰想了想,认真回答,“要是连刮鳞、开膛、摘内脏,再切成块洗干净,一条鱼最多也就五分钟吧?遇到大鱼慢的时候可能六分钟,快的时候小鱼三分钟也能弄完。”

  这个时间,比程野预想的还快。

  四大鱼还好说,但黑白条是真难杀,鱼皮表面非常滑溜,还会弹刀。

  而且这可不是简单杀鱼,而是包括了后续的分割和清洗。

  虽然比专业的“杀鱼佬”慢些,但对普通妇女来说,这个速度已经很可观了。

  周老一听,心里立刻算了起来,脸上忍不住露出惊喜:“按五分钟一条算,一个小时能处理12条;两个小时就是24条,拿1币收入,要是一天干12个小时,岂不是能赚6币?”

  这算法虽然有些理想化。

  长时间重复同一个动作,后面速度肯定会慢下来,人也会累。

  但反过来,等大家熟练了,处理一条鱼的时间可能缩到三分钟,效率还能再提上去。

  这么一增一减,每天的收入保底也能有5币以上。

  对只能靠社区补贴过活的女人来说,这足够她们自己养活自己,甚至还能给家里添点补贴。

  可惊喜过后,周老心里又冒出新的顾虑,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心翼翼问道:“程检查官,这鱼.能卖得出去吗?请这么多工人,一天工资都要上千币,一个月三四万币,要是最后亏了本”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看向程野。

  周老的担心,也是所有人的担心。

  万一刚开了个好头就亏本打住,女人们又失业不是问题,但要是坏了程野和社区的情谊就问题大了。

  “放心,我既然敢开工厂,怎么可能算不准收益和销路?”

  程野倒不意外这个问题,当下手又指向第二个小框。

  【商业】

  和在场所有人不同,他最担心的其实是第一环,也就是捕捞这个环节。

  这是整个产业链里最危险的一环,白水河虽有丰富鱼获,却也藏着变异生物、感染源,一旦出现死伤,感染体爆发,不仅会让工人恐慌,更会打击所有人对大波镇的信心。

  相比之下,销售反而是最容易解决的环节。

  他没有先讲自己的规划,反而看向周老,抛出一个问题:“周老,您觉得咱们的鱼,该卖给谁?或者说,谁是眼下最有消费能力的人?”

  周老几乎没犹豫:“那肯定是各署的大人啊!他们有编制,工资稳定,手里有钱,也舍得消费这些东西。”

  “错了。”程野轻轻摇头,又把目光投向其他人,“大家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

  场中陷入短暂的沉默,众人都在琢磨“消费能力”这四个字。

  宋老右边的区老思索一阵,忽然开口道,“程检查官,您的意思,莫非是外面那些新来的迁徙者?”

  “嗯?”程野意外了下,“何老这是怎么说?”

  何老笑了笑,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带着几分回忆的神色:“我以前是带拓荒兵团的,运气好混了个连长。大龙、二龙,还有社区里的这些民兵,都是我当年带过的兵。”

  何老平时看着寡言少语,没想到才是更加深藏不露的那个。

  “当年拓荒的时候,不管是当地的聚集地还是庇护城,主力消费人群其实是我们这些拓荒兵。”

  何老继续说道,语气里带着点自嘲,“倒不是因为我们多有钱,而是因为我们有稳定的军饷,而且干活累、随时可能遇到危险,所以大家都不介意花钱,累了就想吃点好的,渴了就想喝点顺口的,哪怕月底攒不下钱,也想让当下过得舒服些。”

  他说着,大龙、二龙和几个民兵都忍不住笑了,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红晕。

  当年的日子确实苦,风餐露宿是常态,可每次领到军饷,都会约着去聚集地的农家馆子搓一顿,哪怕只点一盘炒蚁狼肉、一碗浑浊的烈酒,也觉得痛快。

  现在回想起来,苦是真的苦,可那份及时行乐的逍遥,也是真的难忘。

  “何老说对了。”

  程野不再卖关子,语气变得郑重,“卫星城开启建设后,幸福城短期内会重点补贴外面的迁徙者,只要他们肯去卫星城干活,就能拿到稳定的工资,而且比在缓冲区当临时工高不少,这些人,就是眼下最有消费力的群体!”

  “他们刚从荒野过来,没什么积蓄,但有稳定收入,又刚脱离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肯定愿意花钱改善生活,买条新鲜的鱼比顿顿吃营养浆强。我们把鱼卖给他们,既能赚回工资成本,也能让他们过得舒服些,同样算是互惠互利。”

  关于销售,肯定没有程野说的这么简单。

  怎么把鱼运到各个卫星城?是设固定摊位还是流动售卖?定价多少才能让迁徙者接受又保证利润?

  这些都是问题。

  但显然,这会不是谈这些细节的时候,得先启动大波镇的建设再说。

  见场中众人的眼神越来越亮,显然已经被说动,程野手指立刻转向第三个小框。

  【轻工业】

  “大波镇有一座水电站,能够提供近乎于无限的电量,这是发展工业的基础。而我要做的,就是依托前期渔业的收入,将轻工业发展起来。”

  “你们注意到一件事情没有,幸福城的基础工业虽然起来了,但关于生活消费品这一方面,几乎还是空白。例如杂货店最便宜的笔记本,也要25个币,铺开产业链后完全可以压缩到10币。又例如建设卫星城后的房间装修,我们做一个电灯工厂,会有多少人找我们消费?只要能抢先占据市场,哪怕一个细分市场,往后就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来发展镇子、发展社区。”

  关于最后的大饼,程野语速极快,几乎不给其他人反应时间。

  这是用来促成合作的,坚定大家决心,而非短期内能落地的计划。

  说真的,他还想在幸福城做电视机,而不是只有一个收音机,让人们下班能看会儿节目放松。

  想组建剧组,拍些记录感染源特征、荒野生存技巧的纪录片,帮更多人在废土活下来。

  甚至想搞汽车制造、研发智能设备,幸福城的基础工业已经有了雏形,只要卫星城能铺开,消费人群到达一个量级,这些都不是天方夜谭。

  但这些,对还没完全脱离“温饱线”的社区众人来说,太遥远了!

  说出来反而会显得不切实际。

  不如先把“轻工业”的种子种下去,等大波镇真的发展起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程哥,鱼都杀完了!”王康擦着手,从商场侧面的入口走进来,语气里带着点意犹未尽的遗憾,“本来还想多练练就手,结果大家一人分个四五条,没一会儿就处理完了,我这刀刚磨快呢!”

  这话听着是汇报鱼获处理的进度,可程野嘴角却不由勾起一丝笑意。

  小康啊小康,你小子还来的真是时候。

  果不其然,这句话彻底击中了所有人的心底。

  三位区老面色微微一动,眼神里的犹豫彻底消失,其他人也跟着攥了攥拳头。

  “程检查官,我们跟您干!”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紧接着,其他人纷纷附和,“对!我们跟您去大波镇!”、“只要能赚钱、能安家,再苦再累都不怕!”

  此起彼伏的响应声,在会客区里回荡,连空气都变得炽热起来。

  “好!有大家这句话,我心里就踏实了!”程野脸上的笑容更甚,却话锋一转,“但丑话说在前面,我可得约法三章,跟着我干,就得守我的规矩。”

  说着,他从兜里又摸出一张迭得整齐的纸,显然是早有准备。

  “这是我参照当年拓荒兵团的规则,结合大波镇的情况改的,补充了一些细节。何老,您帮我掌个眼,看看合不合理?”

  何老连忙接过,展开纸张仔细看了起来。上面的规则不算多,一共十条,大多和拓荒兵团的纪律相似。

  比如服从指挥、不得私藏物资、出任务时互相照应等等。

  但有两点明显更优厚,一是抚恤,不仅会优先安排家属进加工厂工作,牺牲后还会发放足够多的补偿,解决后顾之忧。

  二是功勋奖励,只要在建设、捕鱼、防御中表现突出,就能获得功勋,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兑换物资,甚至优先分配更好的工作,早点退休。

  唯一和兵团规则不同的,是最后一条。

  程野明确要求,所有跟着他去大波镇的人,必须“绝对听话”。

  哪怕是看似违背常理的命令,也要先执行,事后再询问原因。

  不过后面也补充了说明:所有命令均以‘不牺牲人命、不损害集体利益’为前提,只为规避短期风险、保障长远发展。’

  何老看完,果然忍不住点头称赞:“程检查官,您这规则定得实在!尤其是抚恤和功勋这两条,比当年兵团的待遇还好,大家肯定愿意遵守。至于绝对听话这一条,我觉得没问题,大波镇是新地方,情况复杂,要是人人都有自己的主意,反而容易出乱子。”

  他顿了顿,又看向在场所有人,“你们都是我带出来的,应该清楚服从命令的重要性。程检查官不会让大家去送死,咱们只要跟着好好干,肯定能有好日子过!”

  “是!何老说得对!”大龙、二龙率先应声,其他民兵也纷纷点头。

  “那我就放心了。”程野心中一定,最难的一步总算是走完了。

  或许落在其他人眼里,他招揽天元社区的人是靠着身份顺理成章。

  但只有他自己清楚,这一步有多难。

  要让一群习惯了缓冲区安稳的人,重新走向荒野,并且是出去踏实干活,这和带出去还要擦屁股完全是两码事。

  “何老,后续挑人的事,就麻烦您多费心。优先选那些家里有牵挂、做事踏实、能服从安排的人,咱们不求人多,只求心齐。”

  “您放心!”何老拍着胸脯保证,“我这就去统计名单,三天之内,肯定给您凑齐三百个靠谱的人手开始恢复训练,有我在,保证每个人都能遵守规则,绝不让您操心!”

  周老也连忙补充:“加工厂的工人我也来安排,明天就跟居民们说清楚待遇和规则,一个个面谈筛选,保证挑出来的都是手脚麻利、能踏实干活的,绝不掺水分!”

  在场的人见状也跟着开口,都在忙着接下任务,唯独宋老一直没说话。

  末了等到事情差不多敲定,程野起身离开时,才悠悠道,“程检查官,我这老家伙,身子骨已经经不起荒野的折腾了,大波镇那边,就不跟着您去添乱了。”

  “但您放心,步行街这边,我会帮您守好,一定会!”
  http://www.bixia5.cc/book/11755/1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