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组装买车,青萍商队!(有图)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早上还在谈投资商铺,中午立马签商队投资合同。废土里的合作,远比程野想象中直接,没有冗长的谈判,没有复杂的条款,两人直奔公证处。
在这间只有三张桌子、六把椅子的简易平房里,拿起工作人员递来的投资模板,提笔就签了字。
因为不涉及到什么上市,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监管。
投资协议简单得近乎粗糙,核心作用只是作为从银行提取贡献点的凭证。
不过协议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楚,李马太一次性投入两万贡献点,享受商队未来40%的收益。
20%收益作为商队运营资金,用于车辆维修、队员工资、应急物资等。
剩下40%则归程野所有。
在外人看来,程野似乎只凭一个“点子”就换来了与两万贡献点对等的收益,稳赚不亏。
但两人都清楚,这笔账不能这么算。
商队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的项目,队员需要程野一个个挑选、培训,路线需要他不断规划、调整。
李马太投资的这一笔,也不代表他能未来全程无忧的躺赚收益。
一旦遇到麻烦,两人必须要同时去面对。
包括初期的带队踩点,也少不了李马太这个三期检查官的帮助。
“得给商队起个名字吧?”签完协议,李马太拿着申请表,看向程野。
程野几乎没怎么想,脱口而出:“就叫‘诚信商队’吧。”
“这么简单?”李马太愣了一下,反复念了两遍,“这名字也太普通了,听起来跟那些只租一辆车、跑短途的小商队没区别,一点都不威风。”
“咱们要的不是威风,是接地气。”程野笑着解释,“商队刚起步,要跟卫星城的居民、其他商队打交道,名字太花哨反而显得疏远。诚信两个字,一听就靠谱,能让人放心跟咱们合作。”
说着,他把填好的申请表递进去。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名字竟然早就被人给注册了。
“你看,我就说吧!”李马太立刻接话,带着点得意,“诚信、团结、先锋这些名字,每个庇护城都能找出十几支,早就烂大街了。以后咱们商队有名气了,别人一提诚信商队,都不知道说的是哪支,多掉价。”
“不如叫野马商队!取你名字里的野,我名字里的马,又响亮又气派,一听就不好惹!”
“也行啊。”程野点点头,把名字改成野马商队,再次递进去。
工作人员手指在终端上敲了几下,抬头道:“抱歉,这个名字也被注册了。”
“哪个人注册的,让他把名额给我让出来!”李马太惊了。
“是黎明检查官注册的。”工作人员立刻回道。
“呃”李马太的气势瞬间泄了,悻悻地坐回椅子上,小声道,“你们东人的四期检查官,也是咱们检查站的赚钱天才,最近几年的收入都在检查官前五,手底下有十多支商队,路子野得很”
说完又喃喃自语,“他咋给商队取这个名字呢?”
程野忍不住笑了,琢磨了一会儿,忽然有了想法:“不如就叫青萍商队吧。”
既然大众名字都被抢了,干脆走小众高端路线。
有时候,不普通的名字反而更显眼,也能从一开始就和那些小商队区分开,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接地气”?
“风起于青萍之末的那个?”
“你还知道这个?”
“我家里的旧时代书籍可不少,有机会带你去见识一下。”他说着,指了指内城的方向,脸上露出程野从未见过的温和笑容。
“是给孩子准备的?”
“嗯啊。”李马太点头,语气里满是期许,“我打算培养他去当研究员,以后别接我这个检查官的烂摊子了,要么在站里和感染源斗智斗勇,要么出去跟人勾心斗角,太累。而且他要是去做研究,也能给站里腾一个检查官的分配名额,算是两全其美。”
是吗?
程野笑了笑,却是没有完全相信李马太说的。
幸福城的研究员也不是一条康庄大道,研究所内部也有着繁琐的各种规则,是一个只讲产出、不谈贡献的地方。
除非李马太的孩子特别有研究天赋,否则去了也只是从一个牢笼,跳到了另一个牢笼内。
但一个懂研究、懂技术的检查官,这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尤其是秦峰说了,检查站还要创办自己的研究所。
正想着,申请表递了出来,这个名字总算没人取,顺利通过。
程野接过申请表,看着上面打印出来的“青萍商队”四个字,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踏实感。
从一个模糊的想法,到敲定方案、签订协议,再到有了名字。
青萍商队,成了他在废土上落地的第一个创业项目。
“青萍.”李马太看着名字,轻声念了几遍,眼里的笑意越来越浓,“真是好名字啊!一开始可能不起眼,可只要风一吹,就能扩散到整个缓冲区、所有卫星城。咱们这商队,说不定以后真能成大气候!”
“不是说不定,是一定!”
程野语气坚定,抬手拍了拍李马太的肩膀,“多年以后,你肯定会庆幸今天做了投资的决定。”
“是吗?”李马太挑了挑眉,没完全接话,却把自己那份申请表小心翼翼折好,放进背包里,还骚包地抓了抓被风吹乱的头发,语气里带着点轻松的调侃,“看来我这包干点是不用惦记了,李检查官找到为幸福城做贡献的新路子了!”
“那宋检查官、顾检查官可得偷着乐了,少了你这么个强劲对手。”程野笑着打趣。
“嘿,你这话我爱听!算便宜他们了!”李马太哈哈笑着。
从公证处出来,阳光正好,洒在两人身上暖洋洋的。
李马太掏出防务通,打了个电话,确认对方在单位后,两人并肩往工业署走去。
车架子需要预定,两三天才能从工业区送过来,得提前定下来。
工业署位于缓冲区中央城区西侧。
是一处独立的院落,院墙刷着银灰色的涂料,门口还设了岗亭,站岗的民兵穿着配有“工业署”标识的制服,比检查站的警卫也不逞多让。
作为幸福城“科技派”直接管辖的部门,工业署的地位能排进前三。
尤其是当下的卫星城建设背景下,工务署的权力更是一扩再扩,位列检查站之下,排在第二。
不过就像检查站的权力只在检查官手里,工业署的权力集中在少数技术骨干身上,以及上面研究所过来任职的“大人”手里。
普通工作人员更像是检查站的观察员,没什么对外调度的权限。
两人刚走到院门口,就见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男人快步迎了出来。
诶,怎么看起来有点眼熟啊?
程野脚步微顿,忽的怔住。
老孙!
啊?
眼神一对视,老孙也愣住了,只剩下李马太一脸兴高采烈。
等到有些懵逼的走近,李马太还没说话,老孙目瞪口呆的开口,“程先生?”
“老孙,你在工业署上班啊?”
“嗯,你们认识?”李马太愣住了,见到程野和老孙打着招呼。
“认识认识!李检查官,程先生和我是一栋楼的住户,他在五楼,我在一楼,他是”老孙话说到一半,忽然想起自己好像从没问过程野在干什么,黄升三人对外宣传也没说清楚。
难道
“重新认识一下,程野,检查站的见习检查官。”
“啊?”
程野伸出手,老孙晕乎乎的抬起手,两人握在一起。
只剩下李马太反应过来后,一脸姨母笑的站在旁边,似乎在脑补两人之间的故事。
“行了行了,别愣着了。”李马太拍了拍手,打破了尴尬,“既然都是熟人,那事儿就更好办了!老孙,咱们进去说,东西的事得麻烦你多上心。”
“好,李检查官、程检查官,请进!”
老孙这才如梦初醒,连忙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引着两人往院子里走去。
工业署从外面看着普通,可一踏入其中,却别有洞天。
院内十分清静,道路两旁栽着缓冲区罕见的绿植,上面还挂着雪花。
放眼望去,一共有四栋三层高的小楼,错落有致地分布着。
老孙一边走,一边指着楼群介绍道:“一号楼是研究所大人们的办公室,二号楼是技术骨干的办公室,三号楼是我们处理各部门业务往来的地方,像和检查站对接采购需求、给物资站调配零件,都从这儿走流程,四号楼是零散的业务处理。”
工业署的核心主体,还是在工业区那边。
在每年工业区的候鸟没有回迁之前,这里冷清也是正常的。
三人来到四号楼,老孙领着他们走进一间单独的会客厅。
会客厅布置得简洁大方,一张木质茶几搭配着几张沙发,墙壁上挂着一些工业署过往成果的照片。
老孙转身出去,不一会儿,端着三杯热气腾腾的茶进来。
不是之前的云雾茶,而是普通的绿茶,但也足以表明对两人的恭敬和重视。
程野接过茶杯,轻抿一口,忽然有些好奇老孙和李马太到底怎么认识的。
但转念一想,自己第一次见老孙的时候,老孙就因为不上班还能领薪水表现的兴高采烈,难道是混子之间的惺惺相惜?
李马太似乎看穿了程野眼中的疑惑,主动开口解释道,“老孙的儿子是站里的文员,中央站后勤上的,就那个高高瘦瘦带黑框眼镜的年轻人,你有印象不?”
“哦,是他啊?”程野顿时反应过来。
站里的工作人员也不是无根浮萍,在缓冲区内有关系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程野此前一心扑在检查上,从来没有过问过,也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现在想来,关系网不就是这么形成的吗?
“另外,老孙和我也是认识多年的朋友了,我买很多东西都是走他的渠道,站里的大宗采购我也给他介绍了不少订单,价格这方面,老孙给的实在。”
“李检查官这是哪里的话,要不是您,我这采购员早就被裁了!”
“哈哈,知道就好,废话不多说,赶紧把优惠价拿出来。”李马太嘿嘿笑了笑,在程野面前没有什么压迫感,但面对外人却进攻性极强。
老孙不敢怠慢,连忙摸出平板,划拉着给两人介绍道。
“因为你们打算用二代电池,所以这些适配三代电池的车架,咱们就全部略过不提了。”
“来,这是二代车架的价格详情,您请看”
李马太却没有伸手去接,而是微微侧身,眼神看向程野。
老孙见状,微微一愣,眼底瞬间闪过一丝惊讶。
不过他反应极快,立刻将平板转向程野,笑着说道:“程检查官,您看看。”
“我看看。”
程野眉头微微一挑,伸手接过平板。
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只见平板上密密麻麻地呈现出各种车架的信息。
光是最普通的车架,就细分了四个版本:
短途、长途、战斗、侦查。
前两者对车架的构造做了一定变化,牺牲了整体强度,增大了储物空间,适合在相对安全、路况较好的路线上。
后两者则是材料的不同,战斗版本更侧重于刚性,车架采用了高强度、耐冲击的合金材料,侦查版本则更侧重灵活性,选用的材料较轻,但强度也没有太大差距。
而在价格上,四种车架的比例刚好是1∶1.5∶2.5∶3,对应后互相差0.5。
侦查最贵,短途最便宜。
点进短途车架内,各式各样的车架形式缓缓刷新,看的程野一阵眼热。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方砖运输车。
因为不用适配三代电池的大尺寸箱体,一、二代方砖运输车的车头设计得格外内收。
没有了三代车大金杯似的臃肿感,反而有点像是神车五菱宏光。
下面分别有三个版本,3.8米、4.5米、5.2米。
考虑到商队主要跑卫星城之间的短途运输,程野略过前两者,确定目标为最长的5.2米。
他点开参数详情,车身长宽高5250×1870×1960,轴距为3450。
按照预估,能拉11方的物资。
另外,车架预留了一代电池的安装位。
虽说一代电池续航不如二代,也跑不了烂路,但商队跑短途用足够了,预算又能再压一压。
“三辆五米二的方砖。”
“好,这都是800点的基础款!”老孙立刻掏出笔和单子开单,喜滋滋的将程野的需求记录下来。
这一单他用的是工业署的成本价开单,赚不了什么提成。
但工业署对采购员有单量奖励,只要完成,年底的奖金跑不了。
更重要的是,手里握着大单子,在其他采购员面前说话都硬气,不用总被人挤兑没业绩。
“对了,要不要加些改装件?”老孙一边写单,一边问道,“比如加固货厢栏板、加装侧防护网,都是跑运输常用的。”
“加个顶部的固定滑槽就行。”程野轻声道。
运输车嘛,主要就是装载为主,遇到战斗了也不指望着能有什么用。
车顶的滑槽可以用来固定一些装不进去的大件货物,能直接固定在车顶,比后期焊接的支架更稳固,还不会破坏车架结构。
“好的,这些都是免费项目。”老孙记录下来。
除过运输,接下来要解决的,是商队的护卫问题。
程野原本打算挑一辆灵活的小车,用来在运输车队周围巡逻、预警,可翻遍了二代车架的列表,却没找到合适的。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适配一二代电池的车型,根本做不到体积小 续航长。
小车倒是灵活,可电池仓容量有限,满电最多跑一百多公里。
想续航长,就得装大容量电池,可电池一大会直接把车身撑大,灵活性又没了。
只有三代电池能做到小体积高容量,让小车也有三四百公里的续航,但价格太贵,只能换个思路。
“看来得再加两辆,凑够五辆。”他看向李马太。
“五辆就五辆呗,安全要紧。”李马太满不在乎地摆手,还不忘提要求,“既然是护卫用,就得整点威风的!让人一看就不敢惹的那种,预算多了我买单。”
这还叫没有物欲?
而且没想到李马太对威风总是有着不小的需求,程野被他逗笑了,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动,最后停在一张工程图上:“你看这个怎么样?”
屏幕上显示的是‘武装皮卡二代车架’。
车身比普通皮卡还要额外加长五十厘米,货仓预留了装甲板安装位,车头还能加装防撞杠。
货箱内部还有左右四个、前后两个,总共六个可拆卸的枪架座,能架轻机枪,正好满足护卫需求。
美观度考虑不了一点,主打一手‘傻大黑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撞。
最重要的是,它适配二代电池,满电续航能到270公里,跑卫星城之间的短途完全够用。
“这玩意儿行啊!”李马太凑过来一看,眼睛立马亮了,“就它了!两辆武装皮卡,装甲板和枪架座都加上,钱不够我再补!”
“还有武器,都给我拉满,不对枪你不用管了,正好有人欠我人情,我让他给我们准备一点好东西过来。”
“不用补,预算够。”
程野算了算,武装皮卡的基础车架1200点,加上装甲板、枪架座这些改装件,一辆得1400点,比普通车架贵了600点。
更关键的是,为了保证战斗时的瞬时爆发力,需要装两个电机带动,成本又往上提了提,算下来一辆武装皮卡的总成本达到3300点。
老孙在旁边听得眼睛发亮,手里的笔几乎要飞起来,飞快记录下所有需求。
见程野的茶杯空了,他立马拎起桌上的热水壶,小心翼翼地添满,脸上的笑容格外殷勤。
大客户啊。
单单五个车架,这都已经5200点了,一般人哪有这个消费力?
程野则在心里算出了目前的总支出,三辆运输车两辆皮卡,至少花费13500点。
真是烧钱啊!
可再一对比,买一辆100kwh版本的三代大金杯要一万五,这五辆车的价格还不够一辆,瞬间又觉得划算多了。
到了给自己挑车的时候,程野忽的感觉有些心虚。
或许是从小省吃俭用长大,哪怕有钱了,花给自己,也觉得很有罪恶感。
再加上用车队的资金给自己购置载具
“该花就花,花钱花爽了,才有赚钱的动力。”
李马太拍了拍他的肩膀,“再说了,你还没找你大B哥融资呢。”
“也是。”
程野忍不住笑了笑,在一众车架成型图中,很快挑定了自己的座驾。
造型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常见的越野SUV。
区别在于整车的离地间隙非常夸张,哪怕加装一代电池,也可以走很多泥泞的烂路,不会磕到底盘。
二是轴距紧凑,比普通SUV短了近20厘米,牺牲了后排空间,却换来了极强的灵活性,在狭窄的山路或废弃建筑里穿梭时,能少很多麻烦。
这两点,正好契合他未来去包干点的需求。
必须拉满通过性和效率,至于舒适性配置,能省则省。
“必须赚钱了!”
敲定六个车架的需求,程野长舒一口气,抬手揉了揉太阳穴。
贫穷的滋味,果真不好受啊。
一想到待会还要去检查站的废旧车厂,在一堆破铜烂铁里挑能用的电机、电控,就更觉得赚钱迫在眉睫。
可转念一想,再过几天,他就能拥有一辆完全属于自己的车。
不是租的,不是借的,是自己一点点规划、一点点攒钱弄来的。
这种感觉,竟比之前买房还要激动的多。
毕竟一辆车,可以载着他去荒野很多地方,看更多的世界!
http://www.bixia5.cc/book/11755/1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