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第175章:超燃剧情:三年之约,一上云岚宗。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75章:超燃剧情:三年之约,一上云岚宗。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国家作协那边通过了申请名单,陈扬的名字赫然在例。

  按惯例,国家作协官网将会向大众公示,要是一个星期之内没有什么问题,则正式入会。

  陈扬的名字出现,亦是小小的在媒体界,引起了一波流量。

  不过不同于前世浅浅姐。

  陈扬出现在国家作协公示名单当中,并没有引起大众的反对。

  反而因为有了陈扬,让不少人对国家级作协进行了点赞。

  他们认为国家级作协终于做了一件好事情,吸收了这样的一位优秀人才进入。

  “不扬神,恭喜,恭喜加入国家级作协。”

  “据我所知,好像不扬神是我们圈内第一个加入国家级作协的网络作家。”

  “又创了第一。”

  起点一众同行作者,纷纷向陈扬道喜。

  陈扬向大家表示感谢。

  其实内心还是有些激动的。

  记得前世。

  圈内第一位网络作家身份加入国家级作协的是唐三。

  他是在2010年加入的。

  陈扬比之唐三提前了两年,2008年加入。

  如果从国家级作协人员来看。

  陈扬的加入并不算什么。

  因为每年国家级作协都会有几百位作者加入其中。

  甚至有很多实力不怎么样的,都是国家级作协成员。

  更有一大堆自费出版的作者,也成为国家级作协成员。

  不过凡事都极为重视第一。

  第一位加入国家级作协的网络作家。

  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位会员的身份。

  但再过几年。

  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就会成为拥有决策权力之一的人。

  正如现在。

  中楠大学那边就向陈扬发出了邀请,邀请陈扬参与网络文学评论体系的交流与探讨。

  陈扬参加了。

  前来接机的是中楠大学的欧阳教授。

  欧阳教授是国内第一批研究网络文学的学者。

  陈扬为代表的网络作家名声大兆之即,他也是第一批提出要建立网络文学评论体系的学者。

  对于欧阳教授,陈扬还是很有好感的。

  “陈扬同学,终于见到你了。”

  看到陈扬,欧阳教授激动的与陈扬握手。

  随后。

  欧阳教授带着节扬来到了中楠大学,并对中楠大学进行了参观。

  不少中楠大学的学子听说陈扬来到,一时纷纷前来与陈扬合影,签名。

  欧阳教授说道:“我看什么时候再请陈扬同学来我们中楠大学开一场讲座,我想,那时绝对是轰动全校。”

  这不是欧阳教授有意给陈扬带高帽。

  要知道。

  此前邀请陈扬前来,这只是单纯的学术探讨,并没有对外太过于公示。

  但仍是有一些学子打听到了消息。

  同时。

  这也让他更为看到了网络文学的大众属性。

  “从人群众中当中而来,到人民群众当中而去,真好。”

  欧阳教授看着陈扬和中楠大学一众学子打成一片。

  心下间却想到他们传统文学发展史,或者称之为现当代文学发展史。

  传统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为代表的作品,以纯文学或者叫做严肃文学为主。

  纯文学的历史,又要追述到新文化运动。

  第一部白话文的出现,为纯文学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不过回首往事。

  当年白话文的出现,也是被一众人指着鼻梁骨来骂。

  说白话文写得白,白的有辱斯文。

  真正的文学,应该是知乎者也,哪里能像你这样的随口大白话。

  从这来看。

  其实网络文学与纯文学,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要是能理解这一段历史。

  当你发现传统作家骂网络作家写得白的时候,那就真的很具有讽刺意味了。

  熟不知道,现当代文学的开山鼻主就是写小白文的啊。

  只不过现在的网络文学又更进了一步,写得更白了。

  而如果以通俗文学来研究的话,那网络文学更是继承了通俗文学的精髓。

  也正是对于现当代文学的深刻研究,欧阳教授才认为网络文学就是继承与发展了中华文学。

  所以尽管学校以及其他地方有各种反对的声音,但欧阳教授仍是第一个表示支持网络文学,并提出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文学评论体系。

  ……

  下午。

  陈扬正式参加了中楠大学举行的网络文学评论体系的研讨会。

  比较喜剧的是。

  在坐这里基本上都是50岁以上的学者或者是教授。

  陈扬是最为年轻的。

  欧阳教授也是在开场之时,很是惭愧的向陈扬说道:“其实我们都不算是最为正统的网络作者,按理来说,我们应该多请一些网络作者前来参加今天的研讨会,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只先请了陈扬同学您。”

  陈扬表示理解。

  他能够感受到欧阳教授对于他的真诚。

  陈扬也是开诚布公的回道:“第一个教大学的人肯定没有读过大学,网络文学评论体系以前从来没有,这是一个开天劈地的大事件。其实邀请我过来,我也很惭愧。因为我只会写,至于网络文学怎么评论,我其实也不懂。”

  这是实话。

  不只是陈扬不懂,几乎整个圈子里面一众网文作者,都没几个懂的。

  当然。

  有的时候大家会很不理解。

  写就写,为什么要文学评论?

  但说实话。

  文学评论就相当于各种奖项,各种提高你逼格,各种进入主流的声音。

  光靠,没有人给你抬轿子,那怎么行。

  陈扬的话让现场一众教授都是暗暗点头。

  他们来之前想过陈扬会是什么样的人。

  比如像郭小四,韩韩……

  他们原以为。

  陈扬会是如他们一样的。

  但看起来并不是。

  不但不是。

  好像看起来,陈扬就像一位普通学生一样,那么的好说话。

  怎么说呢。

  陈扬本来个性就是这样,也不见得就喜欢与别人争论,更不喜欢没事去找风头。

  他也没有什么好骄傲的。

  他取得一些成绩也是前世一大堆牛逼的作者。

  另一个。

  陈扬深刻的知道。

  要想让网络文学发展的更好,要想让自己赚得更多钱,那就必需打入主流内部。

  就像何闯会长,张元平,朱昆他们想进入网络文学一样。

  传统作家看中了网文这一块市场。

  而陈扬,看中的是他们的话语权。

  两者各取所需罢了。

  一番开了两个小时的会。

  陈扬和现场一众教授都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最终。

  这场会议结束。

  ……

  另一边。

  从黄山回来的逍遥万里,却是第一时间打开电脑。

  他在word上将自己在黄山上的那一丝感悟写下来。

  感悟的内容不多,只有几行字。

  但这几行字,却让逍遥万里无比的珍惜。

  随后。

  逍遥万里没有再想写书这一块。

  他的书前不久完本了。

  虽然前一段时间,他一度纠结新书写什么才好。

  但现在。

  他不纠结了。

  不但不纠结。

  他还让自己的心态完全的放空。

  他早上送女儿上学,晚上接女儿回家。

  中午则去钓鱼。

  过着中年汉子看起来很无聊的生活。

  但逍遥万里一点也不觉得无聊。

  反而。

  这样的生活他还乐在其中。

  一个星期之后。

  中午一直钓鱼的逍遥万里似乎想到什么。

  他回到家中,开始码字。

  一口气。

  逍遥万里写了一天一夜,整整3万字。

  “老伙计,未来是生是死,就看你了。”

  检查了一下错别字。

  逍遥万里给陈扬发了一条信息。

  ……

  “终于开完了。”

  回到震旦,陈扬松了一口气。

  那啥会议,陈扬开的头痛。

  倒不是讨厌这样的会,主要是像陈扬这种非体制内的自由网络作家,真的有些不太习惯。

  好在整个会议开得还不错。

  至少陈扬的身份摆在那里,哪怕就是一众教授,对于陈扬也是足够的尊重。

  这也是之前陈扬码字这么久,取得的影响力。

  “不扬神,有没空看一下我的新书开头。”

  这时。

  陈扬收到了逍遥万里的信息。

  陈扬微微一笑。

  他知道。

  有可能逍遥万里突破了。

  “Ok。”

  陈扬点头:“你发到我邮箱。”

  几分钟之后。

  陈扬在邮箱里收到了逍遥万里发来的新书开头。

  仅仅只是一扫。

  陈扬就知道逍遥万里的新书,非常有搞头。

  这是一种直觉。

  从开头当中,陈扬看到了逍遥万里新书的气象。

  所谓的气象,也是比较玄的东西。

  陈扬不知道怎么解释。

  要解释。

  那就如陈扬第一本书,收到的第一条评论一样。

  嗯。

  这一条评论,陈扬也发给了逍遥万里:“逍遥兄,恭喜,白金之姿。”

  嗯。

  这一次,陈扬不是客气的道喜。

  陈扬真的认为。

  逍遥万里只要保持新书开头的气象,真的有白金之姿。

  “谢谢,谢谢不扬神。”

  逍遥万里很是激动:“不打扰不扬神你了。”

  “去睡吧。我觉得,这个新书你一定是一口气写的,中间没有一丝停留,应该累得够呛。”

  “不扬神,你果然是神。”

  给陈扬竖了一个大拇指,逍遥万里佩服的五体投地。

  过了一会,逍遥万里的头像随之暗了下去。

  陈扬看着逍遥万里的头像,这时也是雄心万丈。

  每个人都在成长。

  不只是陈扬。

  包括千千万万一直在努力的其他作者。

  如逍遥万里,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路。

  说不定某一天,他就真的证道白金。

  这也给了陈扬一定的压力。

  既然个个白金之姿,那……我就超白金吧。

  想罢。

  陈扬打开word,开始了码字,呃……借鉴。

  嗯。

  今天陈扬借鉴的这一章剧情,说的是萧炎第一次前往云岚宗。

  完成他与纳兰嫣然的【三年之约】!

  这也是斗破苍穹里面最为经典最为燃烧的剧情之一。
  http://www.bixia5.cc/book/11795/1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