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抉择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第二天早晨,起床号还没响,秀丽就出去,顺着玉军说的那条路去跑步,刚跑了几百米,就遇到跑回来的政委:“秀丽,你也跑步?”“是啊,习惯了。”
“我带你去那边,那里都是森林,空气清新。”
“好的。”
“你每天跑多远?”
“大约四五千米。”
“厉害,女同志能跑这么远的不多。”
秀丽听到政委夸她,更来劲了:“我上高中的时候,长跑比赛那些男生都是我手下败将。”
两人跑的速度越来越慢,后来就变成散步聊天了,秀丽又问政委:“您爱人平时常过来吗?”
政委道:“很少,周末我一般都回去。”
“嫂子是不是特漂亮?”
“还行,就是太瘦,得过肺结核。”
“这个病传染吧?”
“小时候得的,后来已经治好了。”
“听说这种病不好根治,您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要找个病人?”
“首长亲自出面做工作,说他女儿非我不嫁,我只好答应了。”
“你喜欢她吗?”
“说不好,主要是太瘦了,一米七的个子,才八十多斤。”
“上次玉军找您借了那么多钱,您就不怕他还不上?”
“养甲鱼是个不错的投资项目,前景看好,应该问题不大。”
吃早饭时,秀丽对玉军说:“早晨跑步时,遇到你们政委了,和他聊了一会,觉得他不像你们说的那么厉害。”
“你不是我们单位的人,又是老乡,他跟你没必要那么严肃,但跟本单位的人就不一样了,你们都聊了些什么?”
“聊了些家乡的情况,他和县里的好多领导,包括县委的陈书记都认识。”
“他父亲也在县委工作,陈书记也是部队转业的,所以,肯定认识。”
“听说你姐跟陈书记关系不一般。”
“别听他们瞎说,陈书记喜欢京剧,我姐京剧唱得好,有时在一起唱上两段,别的也没什么。”
“你错了,有一天晚上,她和陈书记在王红兵的书房,到了半夜都没回,孩子要喝奶,还是你嫂子把她喊回来的。”
“我嫂子说话没谱,你别听她的。”
“你妈跟油坊李尚虎的事,你知道吗?”
“什么事?”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糊涂?”
“你是不是听三大头他妈说的?”
“你大嫂也说过,而且,我还亲眼见过,你妈真够风流的,你二叔一个还不行,还要两个男人轮流着来,真是老不正经。”
玉军脸一沉,愤怒地吼起来:“你要再敢胡说,我抽你信不信?”
秀丽没想到玉军也会急,赶紧闭上嘴不吭声了。
其实,玉军也知道这些事,但他觉得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并不影响母亲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他仍然认为,自己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一个月后,玉军希望秀丽尽快回去,便问她:“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去?”
“怎么?要撵我走?”
“不是,时间长了,领导会有意见,别人也会说闲话,影响不好。”
“你就不怕我回去受气?”
“妈是长辈,你就看在我的面子上,对她好一点,妈不是那种不顾大面子的人,只要你做到位了,妈不会对你怎么样。”
“你是说我做得不好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
秀丽没等玉军说完,就急了:“你就是这个意思,结婚之前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现在跟我来这一套,没门,我就是不回去了,看谁能把我从这赶出去?”
“好,先不回去,我跟孙助理说一下,住一段时间再说。”
晚饭后,秀丽问玉军:“我们一起去游泳池转一转吧?”
“你去吧,我还有好多事急着要处理。”
“你整天泡在修理室,鼓捣你那些破玩意,是不是上瘾了?”
“我那个项目,在临床试验中发现许多问题,需要尽快找出原因,进行改进。”
“你这个人真没劲,一点情调都没有。你看你们政委,打球、游泳、跑步、登山、练哑铃、唱歌、跳舞,爱好广泛,样样在行,哪像你,什么都不会。”
“你不是说,喜欢有事业心的男人吗?怎么现在又觉得没劲了?”
“什么事都有个度,像你这样,就不应该结婚娶老婆,嫁给你,在家时守寡,来了以后,每天深夜才回去,倒到床上呼呼大睡,还是个男人吗?”
“我看你睡得正香,不忍心惊动你。”
“天都快亮了,再折腾就别睡了。”
没几天,玉军收到母亲的来信,说秀丽生气回娘家后一直没回,让他写信劝她回去。玉军这才得知秀丽这次来,母亲并不知道,还以为她在娘家。
玉军问秀丽:“你过来为什么不跟妈说一声?”
秀丽道:“我找我男人来了,跟她说得着吗?”
“妈是长辈,家里的人去哪了,她不该知道吗?”
“她巴不得我永远都不回去才好呢。”
“你怎能这么说呢?妈在信中说,现在已进入农忙季节,两个鱼塘的甲鱼都要喂养,家里人手不够,希望你尽快回去。”
“现在想起我了,早干嘛去了?”
“我看你还是回去吧,家里需要你。”
“少废话!说什么我也不回那个家了。”
第二天早上,秀丽跑步回来后,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跟玉军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把你高兴成这样?”
“政委说,只要你同意,我就可以去医院洗衣房工作,你说是不是好消息?”
“你还真不回去了?”
“又来了,我都说了多少遍了,你快去跟政委说一下,这事就算定了。”
“你去上班,树熙怎么办?”
“树红马上就要毕业了,让她过来带树熙。”
“就怕我嫂子不同意。”
“你嫂子听你哥的,你哥听你妈的,所以,给妈写封信,只要妈同意就行了。”
“你这小算盘打得不错啊,行,就依你的。”
玉军的表态,让秀丽高兴坏了,搂着玉军的脖子,在他脸上使劲亲了两下,“亲爱的,你真好!”
六月底,玉军接到大哥的电话,说树红已经上了火车,第二天上午到燕北,他和秀丽到火车站接回了树红。
医院的洗衣房在住院大楼东侧,是一排平房,这里正好有一个十几平米的大房间,只放了一些杂物,院里同意借给他们临时居住。玉军买了一张双人床,又借了一张行军床,两个床之间拉了一个布帘,还买了一个煤炉,可以开始在里面做饭了。
玉军问秀丽:“你用过煤炉子吗?”
“没有。”
玉军对树红说:“你也过来,我告诉你们俩煤炉的使用方法。实际上很简单,用的时候,将炉膛下面的通风口打开,用完后,将通风口关好,用火钳子把里面的煤块全部夹出来,将最底下的一块扔掉,另外两块按原顺序放进去,再在上面放一块新煤.三块煤的煤眼要对齐,以保证通风.需要使用时,再把通风口打开即可。”
树红问:“夹碎了怎么办?”
玉军道:“夹时动作要轻,万一碎了,就要清除干净才行。”
“姐,我给你夹。”树熙拉着姐姐的手说。
秀丽道:“这可不行,小孩子不许动这个。”
玉军对树红说:“你来的任务就是带树熙和做饭,不会的地方,问你二婶,要听你二婶的话。”
“我知道,奶奶都跟我说了。”
秀丽道:“还有,要继续学文化,争取达到高中毕业的水平。”
“还要让我上学啊?”
“不用,跟你二叔学就行。”
玉军道:“对,我教你,高中课本我这都有。”
“让你过来,你妈乐意吗?”秀丽问。
“我妈一开始不同意,奶奶说,你们一家三口在一起,才像一个家,劝了我妈半天才勉强同意了。”
“礼拜天,我带你到城里看一看,可热闹了。”
“行,我就喜欢跟您在一起。”
洗衣房只有一名护士是部队干部,其余的都是临时工。秀丽的工资是每月四十八元,由于她住在洗衣房这里,所以,值班的事她全包了,每月补助十五元,这样,两人每月的工资合计就是一百三十多元。
玉军上电大的一切费用都是个人自理,只有拿到毕业证书后,有票据的费用单位可以报销百分之八十。
他的科研项目,既不是上级下达的,也不是单位领导安排的,全是个人自选的,既没有科研经费,也不能报销,一切费用都由个人承担。获奖后,也只是发给一个证书,没有物质奖励,所以秀丽极力反对他干这种费力费神又赔钱的“蠢事”。
可玉军没想这么多,他就喜欢钻研和挑战,每当他为临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就会感到无比的快乐。
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每遇到一个拦路虎,都能激发他的斗志,每攻克一个难关,他都兴奋不已。他的快乐不仅仅局限于研究的成果,而是贯穿于项目研究的全过程。
秀丽上班后,分配给她的工作就是每天收发外科、烧伤科和传染科的衣物,包括工作人员的工作服、住院病人的病号服、被套、床单、枕套等。这三个科室的活平时谁都不愿接,秀丽新来的,就安排给她了。
秀丽觉得能在部队工作,已经心满意足了,至于干什么,都不重要。所以,她没有考虑这些,很高兴地接受了任务。
医院的传染科是一个独立的二层楼,就在医院的东南角,秀丽每天都要推着车去那边收发衣物。
七月中旬,正值暑假期间,玉军电大的物理和化学实验课均安排在市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做。第一天的实验课,上午是物理,下午是化学,他带了两个馒头作为午餐用。
上午的实验课结束后,同学们大都到附近的饭馆吃饭去了,他就坐在校园内的树荫下啃起了自带的凉馒头。第一个吃下去感觉还行,吃第二个时,感觉嗓子太干,咽不下去。
他来到校门外不远处的一个冷饮摊位,见两个穿着时尚的姑娘正在买北冰洋汽水,他掏出一毛钱来,也想买一瓶,可听说一毛五一瓶,他又把钱装进了口袋里。
他站到一旁,闭住嘴,用舌头在里面搅一搅,然后做吞咽动作,觉得嗓子那里好像湿润了一些,而且有了想吃东西的感觉,于是,他想返回校园,试着把那个馒头也吃下去。
快到校门口时,他见那两个姑娘,将北冰洋汽水瓶扔进了垃圾箱,而且有一瓶好像还没喝干净,便立即冲过去,将那个没喝完的汽水瓶捡起来。
“你看,那个当兵的捡我们扔的汽水瓶干什么?”
玉军听到这个声音,抬头一看,发现那两个姑娘正望着他,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穿着军装,便迅速将那个汽水瓶掉进垃圾箱里,抬头望着天空,似乎在思考什么。
当他的余光发现那两个姑娘已经拐进另一条街时,又快速转身回去,捡起那个汽水瓶,夹到腋下,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仰起头,迈着悠闲的脚步,悄然离开了这里。
下午的化学实验课不到三点就结束了,他来到马路对面的一家新华书店。书架上一本《最新晶体管手册》吸引了他的眼球,他拿下来翻了翻,感到很高兴,觉得内容非常丰富,是本难得的好资料,再看价格是八元,他犹豫了。
虽然两人每月工资一百多,可四人的生活开支,加上他上电大和搞科研的费用,还是感到手头拮据,他只好将书放回原处,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里。
走了没多远,他突然止住了脚步,咬了咬牙,攥紧了拳头,做出一个决定:“买!”
为了防止中途动摇,他边走边默默地念叨着:“买!买!买!……”
来到书架前,他毅然决然地拿下那本书,走到收银台前,将钱使劲一拍:“买!”
正在发愣的收银员,被他这一举动吓了一跳,姑娘见他穿着一身军装,便冲他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收了款,盖了戳。
他从城区坐公交下车后,还要倒一次车才能到达医院附近。但他觉得花一毛钱坐三站地不划算,便步行朝回赶。
郊区公交车站的站距比市区要大很多,他走了约一刻钟才走了一站地,虽然是下午四点左右,但太阳仍像一个大火球,把柏油路面烤得发软发烫,整个大地热浪袭人,使人仿佛置身于蒸汽房中。
玉军感到嗓子眼好像在冒火,嘴唇发干发苦,全身都在不停地流汗。这时,迎面来了一位骑自行车卖冰棍的,便立即截住他:“有小豆冰棍吗?”
那人道:“有,一毛钱一根。”
“怎么比城里的还贵?”
“你要还是不要?”卖冰棍的显然有点不耐烦了。
“来一根。”玉军知道儿子就爱吃小豆冰棍,他本想买两根,给自己犒劳一根,可觉得这价格就是借机敲诈,他无法接受,所以,只给儿子买了一根。
http://www.bixia5.cc/book/11859/2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