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集:新页的晨光
推荐阅读:
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
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
网游之剑刃舞者
梦幻西游之重返2005
我一个法爷,无限禁咒很正常吧?
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
网游:开局大秦,我反手举报玩家
人生副本游戏
小小寻仙路
三国神话世界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第一章:雪落前的汽笛腊月廿八的风裹着碎雪粒子,砸在红星机床厂家属院的玻璃窗上,发出沙沙的响。林秀芝把最后一笼馒头从蒸笼里端出来,白汽腾得满厨房都是,模糊了窗台上那盆半枯的吊兰。
“妈,我爸咋还没回?”十四岁的女儿陈曦扒着门框,棉袄领口沾着团雪,“厂门口的广播都说了,今天提前放工。”
秀芝拿手帕擦了擦额角的汗,朝墙上的挂钟看了眼——五点半,比往常晚了一个钟头。她心里犯嘀咕,却还是伸手拍掉女儿肩上的雪:“准是车间又留他修机器,你爸那人,眼里容不得半点故障。”
话音刚落,院门外传来熟悉的自行车铃铛声。陈曦先跑了出去,没过一会儿就扯着嗓子喊:“妈!我爸带了个人回来!”
秀芝擦着手迎出去,只见丈夫陈建国推着辆半旧的“永久”自行车,车后座上坐着个穿灰布棉袄的年轻人,手里拎着个鼓囊囊的蓝布包,脸冻得通红,却笑得腼腆。
“秀芝,这是刚从省机床研究所调过来的技术员,叫周明远。”陈建国把自行车支稳,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老家在南方,第一次来北方,行李还没地方放,我先把他领咱家了。”
周明远赶紧把布包往身后挪了挪,局促地笑了笑:“陈师傅,林阿姨,给你们添麻烦了。厂宿舍还在腾,我想着先找个地方凑合一晚,没想到麻烦您家……”
“客气啥!”秀芝把人往屋里让,“外面天寒地冻的,先暖和暖和。陈曦,把你爸的棉鞋拿出来给周同志穿,别冻着脚。”
屋里的煤炉烧得旺,铁壶在炉子上咕嘟冒着热气。周明远喝了杯热茶,脸色才缓过来。他看着桌上摆着的白面馒头,还有碟炒白菜,眼神里多了些暖意:“我来之前还担心,北方冬天冷,吃饭也不习惯,没想到您家这么热闹。”
“热闹啥,就我们娘俩跟老陈。”秀芝笑着往他碗里夹了块白菜,“你别客气,就当在自己家。对了,你这次来,是负责厂里新引进的那台数控机床吧?”
周明远点头,眼里亮了些:“是啊,那台机器是德国进口的,厂里没人会操作,研究所派我来负责调试和培训。陈师傅是厂里的老钳工,以后还得请他多帮忙。”
陈建国摆摆手:“我就懂点老手艺,你们这些年轻人懂技术,该是我们跟你学。”他喝了口酒,忽然叹了口气,“说起来,这机床要是能玩转,咱们厂明年的生产任务就能提前完成,说不定还能评上先进。”
秀芝看了丈夫一眼,没说话。她知道,丈夫心里一直憋着股劲——去年厂里因为设备老旧,好几批零件都不合格,被外贸公司退了货,年底评先进的时候,输给了隔壁的农机厂。
那晚周明远睡在陈曦的小床上,陈曦跟秀芝挤在里屋。夜深了,秀芝还能听见外屋传来翻书的动静,她轻轻碰了碰身边的陈建国:“你说这年轻人,能帮上厂里的忙不?”
陈建国翻了个身,声音里带着点笃定:“看他那样子,是个踏实人。再说了,研究所派来的,技术肯定差不了。咱们厂啊,说不定真能借着这股劲,翻开新的一页。”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把家属院的屋顶盖得严严实实。第二天一早,周明远跟着陈建国去了工厂,远远地,就看见那台银色的数控机床立在车间中央,像个沉默的巨人。
第二章:卡壳的齿轮
正月十五刚过,机床厂就开工了。周明远带着车间里的几个年轻人,围着数控机床转了快半个月,却卡在了编程这一步。
“周技术员,这代码输进去,机器还是没反应啊。”年轻的工人小李擦了擦额角的汗,手里的操作手册翻得卷了边。
周明远盯着屏幕上的报错信息,眉头皱得紧紧的。他从包里掏出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参数,都是他这几天反复演算的结果。“按理说不该这样,我在研究所的时候,用同样的参数试过,没问题啊。”
陈建国端着个搪瓷缸子走过来,凑到机器跟前看了看:“是不是机器本身有问题?要不要拆开看看?”
“不行。”周明远赶紧拦住他,“这机器是密封的,私自拆开容易损坏零件,到时候更麻烦。”他蹲在地上,手指在地上画着流程图,“可能是这里的逻辑出了问题,我再重新算一遍。”
这一算,就到了下班时间。车间里的人都走光了,只剩下周明远和陈建国。窗外的天渐渐黑了,车间里的灯泡忽明忽暗,映着两人的影子。
“周同志,要不先回去吃饭?”陈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饭不吃饱,脑子转不动。有啥问题,明天再想。”
周明远抬起头,眼里布满了红血丝:“陈师傅,我心里急啊。厂长说了,要是三月底之前调不好机器,咱们厂就接不了外贸的订单了。”
陈建国叹了口气,把搪瓷缸子里的水递给她:“急也没用,饭还是要吃的。走,跟我回家,秀芝今天炖了萝卜排骨汤,暖和。”
回到家,秀芝见两人脸色不好,也没多问,只是把汤盛得满满的,往周明远碗里多放了几块排骨:“多喝点汤,补补身子。你们搞技术的,费脑子。”
周明远喝着热汤,心里暖了些。他看着桌上的饭菜,忽然想起了远在南方的父母,眼眶有点发热:“我妈也喜欢炖萝卜汤,不过她喜欢放玉米,跟您这味道不一样。”
“那下次我也放点玉米试试。”秀芝笑着说,“等过段时间天气暖和了,我托人从乡下买点新鲜玉米,到时候你再来尝。”
吃完饭,周明远就回了宿舍——厂里的宿舍已经腾出来了,就在家属院隔壁,一间小单间,虽然简陋,但总算有了自己的地方。他把笔记本摊在桌上,借着台灯的光,又开始演算。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传来了敲门声。周明远抬头一看,是陈曦,手里拿着个热水袋。
“周大哥,我妈让我给你送个热水袋,说晚上冷,别冻着了。”陈曦把热水袋递给他,眼睛好奇地盯着桌上的笔记本,“你还在算题啊?很难吗?”
周明远笑了笑,把热水袋放在手里捂着:“有点难,不过慢慢来,总能算出来的。你呢?作业写完了吗?”
“早写完了!”陈曦挺了挺胸,“我这次期末考试,数学考了全班第一!我爸说,以后我也能跟你一样,搞技术。”
周明远看着她眼里的光,心里忽然一动。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对着书本里的公式充满了好奇,想着以后能靠技术改变点什么。
“那你要好好读书,”他摸了摸陈曦的头,“以后肯定比我厉害。”
陈曦笑着跑了出去,临走前还不忘说:“周大哥,你别熬夜太晚,我妈说熬夜对身体不好。”
周明远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暖暖的。他重新拿起笔,看着笔记本上的公式,忽然觉得没那么难了。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周明远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是机器的传感器出了点偏差,导致代码无法识别。他和陈建国一起,小心翼翼地调整了传感器的位置,再输入代码时,机器终于发出了轻微的嗡鸣声,屏幕上的指示灯变成了绿色。
“成了!”小李兴奋地喊了起来,车间里的人都围了过来,脸上满是笑容。
陈建国拍了拍周明远的肩膀,眼里满是赞许:“好小子,没白熬那么多夜。咱们厂,有希望了。”
周明远看着运转起来的机器,心里也松了口气。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培训工人、制定生产流程等很多事要做。但他不怕,因为他知道,身边有一群踏实肯干的人,陪着他一起,翻开这新的一页。
第三章:春雨里的新芽
三月的雨,淅淅沥沥的,把机床厂的院子浇得绿油油的。车间里,周明远正在给工人们培训数控机床的操作,黑板上写满了代码和操作步骤,工人们听得认真,不时有人举手提问。
“周技术员,这个代码要是输错了,机器会怎么样啊?”一个年纪稍大的工人问道。
“会报错,机器会自动停机,不会损坏零件。”周明远耐心地解释,“不过大家还是要仔细点,输完代码后,一定要再检查一遍,避免浪费时间。”
陈建国站在角落里,看着这一幕,心里很是欣慰。这几个月,周明远不仅把机器调试好了,还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工人们。现在,车间里已经有好几个工人能独立操作数控机床了,生产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培训结束后,周明远被厂长叫到了办公室。厂长递给他一杯茶,笑着说:“明远啊,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昨天外贸公司的人来看了咱们的样品,很满意,已经跟咱们签了订单,比去年多了三成。”
周明远心里一喜:“真的?那太好了!”
“是啊,这都是你的功劳。”厂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跟厂里的领导班子商量了一下,想让你担任技术科的科长,负责厂里的技术研发和设备维护。你看怎么样?”
周明远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厂长会这么器重他。他想了想,说:“厂长,我刚来厂里没多久,经验还不够,担任科长有点太勉强了。我觉得,还是先跟着大家一起干,等我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再考虑这个职位。”
厂长没想到他会拒绝,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年轻人不骄不躁,是个好苗子。那我就不勉强你了,不过技术科的工作,你还是要多操心。”
从厂长办公室出来,周明远心里有点激动。他知道,厂长的信任是对他的肯定,他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回到车间,陈建国正在跟工人们一起装卸零件。周明远走过去,帮着一起搬。
“怎么样?厂长找你有事?”陈建国问道。
周明远点点头,把厂长让他当科长的事说了。
陈建国笑了:“这是好事啊,你咋还拒绝了?”
“我觉得我还不够格。”周明远说,“我刚来厂里,很多事情还不熟悉,要是当了科长,万一做不好,会影响厂里的工作。还是先把技术搞好,等以后有能力了再说。”
陈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能这么想,说明你成熟了。不过你放心,有我们这些老工人在,肯定会支持你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机床厂的生产越来越顺利。四月初,第一批用数控机床生产的零件顺利出厂,送到了外贸公司。没过多久,外贸公司就传来了消息,零件全部合格,而且精度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厂里的工人们都很高兴,大家都觉得,今年评先进,肯定没问题。
秀芝也替丈夫和周明远高兴。她知道,为了这一天,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每天晚上,陈建国回来,都累得不想说话,周明远也经常在车间里加班到深夜。
这天晚上,秀芝做了一桌子菜,还买了瓶酒,叫上了周明远。
“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们庆祝一下。”秀芝给周明远和陈建国各倒了杯酒,“庆祝咱们厂的零件合格出厂,也庆祝明远你技术越来越棒。”
周明远端起酒杯,跟他们碰了碰:“谢谢林阿姨,谢谢陈师傅。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也做不好。”
陈建国喝了口酒,笑着说:“以后咱们厂还要引进更多的新设备,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明远,你可得多带带年轻人,把你的技术传下去。”
周明远点点头:“我会的。我打算跟厂长提议,办个技术培训班,让更多的工人学习新技术。这样,咱们厂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秀芝看着他们,心里很是欣慰。她觉得,这个家,因为周明远的到来,多了很多生气;这个厂,因为有了这些踏实肯干的人,也迎来了新的希望。
窗外的雨还在下,院子里的小草冒出了新芽,嫩绿嫩绿的,充满了生机。秀芝知道,就像这春雨里的新芽一样,机床厂的新一页,已经在晨光中缓缓展开,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四章:夏夜里的星光
六月的夏夜,格外闷热。机床厂家属院的操场上,挤满了人,大家都拿着蒲扇,坐在小马扎上,等着看露天电影。
陈曦拉着周明远的手,挤在人群前面,兴奋地说:“周大哥,今天放的是《英雄儿女》,我最喜欢看了!”
周明远笑着点点头,手里拿着秀芝给他的蒲扇,帮陈曦扇着风。他刚来的时候,还不太习惯北方的夏夜,觉得又热又闷,现在却觉得,这样的夜晚很热闹,很温馨。
不一会儿,电影开始了。操场上安静下来,只剩下电影里的声音。周明远看着屏幕上的画面,心里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那时候,村里也经常放露天电影,他总是早早地搬着小板凳去占位置,跟小伙伴们一起,看得津津有味。
“周大哥,你怎么了?”陈曦注意到他在发呆,小声问道。
周明远回过神,笑了笑:“没什么,就是想起了我小时候看电影的事。那时候,村里的电影都是黑白的,哪像现在,还有彩色的。”
“真的吗?”陈曦好奇地问,“那你们村里有没有像王成那样的英雄啊?”
周明远想了想,说:“有啊,我爷爷就是。他年轻的时候,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跟王成一样,很勇敢。”
陈曦眼里亮了起来:“哇,周大哥,你爷爷好厉害!那他现在还在吗?”
周明远摇摇头,眼神暗了些:“我爷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走之前,还跟我说,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所以我才选择了学技术,想靠自己的本事,为国家的发展出点力。”
陈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周大哥,你放心,我以后也会好好学习,跟你一样,为国家做贡献。”
周明远摸了摸她的头,笑了:“好,那咱们一起努力。”
电影散场后,大家都陆续回家了。周明远和陈曦走在后面,陈建国和秀芝跟在他们旁边。
“明远,你爷爷是英雄,你也是咱们厂的英雄。”陈建国笑着说,“要是没有你,咱们厂也搞不定那台数控机床,更接不到外贸的订单。”
周明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陈师傅,您过奖了。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再说了,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也做不好。”
秀芝看着周明远,心里很是喜欢。她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仅踏实肯干,还很谦虚,是个难得的好苗子。她忽然想起了什么,说:“明远,你今年多大了?有没有对象啊?”
周明远愣了一下,脸一下子红了:“林阿姨,我今年二十五了,还没有对象。我以前在研究所的时候,天天忙着搞研究,没时间谈恋爱。”
秀芝笑了:“二十五了,也该找对象了。你要是不嫌弃,阿姨帮你介绍一个?咱们厂有个姑娘,叫张岚,在检验科工作,人长得漂亮,性格也温柔,跟你很般配。”
周明远更不好意思了,挠了挠头:“林阿姨,谢谢您的好意。我现在还不想谈恋爱,想先把厂里的技术工作搞好。等以后稳定了,再考虑个人的事。”
秀芝见他这么说,也不再勉强:“好,那阿姨不催你。不过你要是有喜欢的姑娘,可别不好意思说,阿姨帮你撮合。”
回到家,周明远躺在床上,心里还在想着秀芝说的话。他不是不想谈恋爱,只是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厂里的技术工作还在关键时期,他想先把工作做好,等厂里的发展稳定了,再考虑个人的事。
窗外的星光很亮,透过窗户,照在他的脸上。他想起了爷爷的话,想起了自己的梦想。他知道,自己选择的路是对的,虽然会很辛苦,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国家的发展出一份力。
他翻了个身,闭上眼睛,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他觉得,这个夏夜里的星光,格外明亮,就像他心中的希望,指引着他,一步步向前走。
http://www.bixia5.cc/book/13952/4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