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第806章 苏武精神,刘邦骂战,朱棣西征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806章 苏武精神,刘邦骂战,朱棣西征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当苏武再度看到长安城的时候,他的心情无以言表。

  十九年前,苏武带着常惠等人离开长安时,他是真的没想过,自己竟然会在这么久之后才能重归长安。

  走的时候上百号人,而回归之时,只剩十人。

  看着越来越近的长安城,苏武突然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家中的兄弟都已经死了,也不知道那些姑嫂侄儿,他们是如何支撑到现在的?

  他们如果见到了苏武,会不会责怪他这么多年来始终毫无音讯?

  近乡情怯。

  常惠等人,大抵也和苏武一般想法,越是靠近长安,反而变得越发局促起来。

  “那里,是来迎接苏大人的人!”

  苏武抬头看去,果然看到在城门外的驿站处,一群大汉的官员正在等候。

  这些人当然都是在等待苏武归来的。

  出使匈奴时,苏武就已经是“比两千石”的大汉中郎将了。

  用现代的说法就是“副部级官职,享受正部级待遇”。

  那可是十九年前的事情!

  两千石,是大汉公认的“高官重臣”门槛。

  这也是为何历代单于都舍不得杀苏武,极力拉拢他投降的原因。

  像这样的大臣归来,有人迎接理所当然。

  苏武刚刚下马,一个熟悉的温和声音就传入耳中。

  “子卿兄,好久不见。”

  苏武身体一震,抬头迎上了霍光的视线。

  “子孟,呃,大司马!”

  苏武赶忙下马,对霍光拱手为礼。

  霍光上前两步,握住了苏武的手,拦住了苏武打算弯下来的腰。

  “子卿兄,你我二十年不见,还需要这些繁文缛节吗?”

  “走,随我入宫,陛下已经等不及要见你了。”

  看着比二十年前成熟许多的霍光,苏武心中也不由感慨万千。

  苏武和霍去病是同龄人,比霍光要大一些。

  当年大家都是侍中,但苏武的排名是比霍光要更靠前的。

  不曾想,一别二十载归来,当年那个沉静温和的小兄弟,如今已经是大汉首席执政大臣了。

  霍光微笑道:

  “子卿兄,你的家人如今都很好。”

  顿了顿,霍光略微有些歉疚地开口:

  “长君和孺卿两位的事情,光虽也在场,但委实做不得什么,还请子卿兄见谅。”

  苏武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霍光的意思。

  “我亦随侍先帝多年,自然知道大司马的难处。”

  在那位大帝面前,谁都只是一颗棋子罢了。

  突然,外面一阵喧闹。

  “苏大人!”

  “欢迎苏大人归来!”

  苏武愣了一下,打开了马车的车窗。

  大街的两旁,挤满了无数百姓。

  人们热情欢呼,对着苏武招手示意。

  苏武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霍光温和地笑着,注视着这一切。

  镜头一转,苏武跪在了小皇帝刘弗陵的面前。

  “罪臣苏武无能,困于匈奴十九年,今得归来,向陛下请罪!”

  说话时,苏武忍不住哽咽,难以成言。

  在苏武身后,常惠等九人亦同时跪地。

  少年皇帝刘弗陵看着苏武,脸上也是止不住的赞赏。

  “苏卿言重了!汝等陷于匈奴十九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实乃大汉一等一的忠臣,何罪之有?”

  “来人啊,给苏卿等赐座!”

  苏武坐下后,将这些年的经历一一道来。

  大汉君臣听完,又是震撼,又是感慨。

  桑弘羊叹息道:

  “苏大人能在北海独自一人牧羊十九年,老夫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场群臣,同样赞誉声一片。

  刘弗陵同样动容,赞叹不已。

  “苏卿坚贞不屈,真大汉之楷模也!”

  四十年的汉匈战争,许多匈奴人投降大汉,也有很多大汉人投降了匈奴。

  唯有苏武,能在死亡的威胁下绝不屈服,在艰难的环境下坚持了漫长的时光。

  这是何等让人感动的精神!

  刘弗陵看向一旁的霍光,道:

  “大司马,你觉得,朕该如何奖赏苏卿的忠义?”

  霍光起身,弯腰恭敬作答:

  “陛下,臣以为,可晋苏卿为二千石,赐下田地、宅邸等物。”

  “常惠等八人,同样有功于国,也当各有封赏。”

  刘弗陵点了点头,道:

  “好,那就由大司马拟旨吧。”

  【刘弗陵封苏武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

  【随苏武归汉的常惠、徐圣、赵终根都官拜中郎,赐丝绸各二百匹。】

  【其余六人因年老而返乡,各赐钱十万,终身免徭役。】

  镜头一转,苏武来到了一座刚刚建成不久的祭庙中。

  他颤抖着身体,一步步走入庙宇大堂。

  正中央,挂着一幅画像,正是大汉上一任皇帝刘彻。

  苏武俯身拜倒,嚎啕大哭。

  “陛下,臣……回来了!”

  【苏武持节不屈,不畏强权,坚守信念,忠于祖国,他是华夏文明爱国精神的最好体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

  【先有张骞,再有苏武。这两位伟大的汉朝外交官,都在华夏文明的外交史上写下了独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不由感慨。

  【秦始皇嬴政:汉武大帝,果然了不得啊。】

  【汉高祖刘邦:你说啥呢,这明明要归功于朕建立了大汉!】

  【汉武帝刘彻:呃……高祖皇帝说得对。】

  【宋太祖赵匡胤:拉倒吧你刘邦,就你那个时代培养出什么好的臣子来了?上梁不正下梁歪不知道啊,领导不行小】

  【宋太祖赵匡胤:兵当然也不行!就你那个水平,能有个韩信萧何都烧高香了,还搁这说什么张骞苏武!】

  刘邦看到这条弹幕,顿时勃然大怒。

  【汉高祖刘邦:你还有脸说朕?朕的大汉后代把匈奴给打赢了,你的后代呢?给金国皇帝下跪去了!】

  一场异常激烈的骂战顿时爆发。

  朱元璋有些无语地揉了揉太阳穴。

  “这个刘邦是真能吵啊,和谁都能吵起来。”

  朱高炽沉吟片刻,道:

  “按照史书记载,汉高祖好像确实是一个非常喜欢热闹的人。”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

  “这家伙就和你那个爹一样,天天大着嗓门叽叽哇哇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长了一张嘴。”

  “对了,你爹现在死哪去了?”

  朱高炽呃了一下,开口道:

  “最近传回来的情报来看,应该是马上就要到撒尔马罕了。”

  撒尔马罕城。

  朱棣站在一辆敞篷汽车中,注视着面前的撒尔马罕,呵了一声。

  “就这种小国家,也敢远征大明?”

  在撒尔马罕城外,密密麻麻倒着无数帖木儿帝国骑兵的尸体。

  高大的城墙上有多处倒塌,残垣断壁,极为凄惨。

  城中,无数浓烟滚滚而起,将半个天空都给遮蔽了。

  上千辆大明汽车正在朝着前方进发。

  张玉站在朱棣的身边,闻言笑道:

  “帖木儿帝国还活在上个时代,对咱们大明来说,他们已经不构成什么威胁了。”

  朱棣唉了一声,有些无奈。

  “其实有些时候你说这机械化加上热兵器也挺不好的,走哪就横扫到哪里,基本没有苦战获胜的快感。”

  “张玉啊,下次本宫拿把狙击枪上前线耍耍?”

  张玉大惊失色,赶忙阻止道:

  “殿下,此举万万不可啊。”

  狙击枪虽然射程挺远的,但还是有可能会被对方的强弩给命中。

  更何况,帖木儿帝国也是有大炮的。

  蒙古帝国横扫世界,除了强悍的骑兵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蒙古帝国的攻城炮是当世最高水平。

  除了南宋那基本是古代防御力巅峰的城墙之外,无论是金国、西夏、大理还是中亚、西亚乃至东欧的诸多国家,他们的城墙在蒙古人的大炮面前都是渣渣。

  帖木儿本身就是蒙古四大帝国中察合台汗国贵族出身,自然也继承和改良了蒙古大炮。

  这种炮的射程可比明军的狙击枪远多了!

  诚然,敌人发现朱棣身份并远程发炮命中的可能性相当低。

  但朱棣的身份摆在这里,张玉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朱棣去冒险的。

  朱棣大怒,对着张玉喝道:

  “你这混账东西,敢对大明太子吆五喝六?”

  张玉看了朱棣数秒,无可奈何地从怀中拿出了一份圣旨。

  “殿下,这是陛下的旨意。”

  “上面明说了,若是在战斗结束之前,殿下进入战线一千步以内的地方,就会把我张玉一家全部斩首。”

  朱棣怒道:

  “张玉,你每次都拿这旨意出来,有意思吗?”

  张玉呃了一声,道:

  “其实臣也觉得挺没意思的,但这可是臣一家老小的性命啊。”

  “……无趣。”朱棣怏怏地放弃了和张玉继续争执的念头。

  不过等看到帖木儿帝国的皇宫后,朱棣的心情又一次地兴奋了起来。

  “走走,我们看看这个所谓的大帝帖木儿,究竟能给大明贡献哪些战利品?”

  张玉也来了精神,凑近朱棣轻声道:

  “殿下,据说这边的女子和西域那边类似,都是长得高鼻深目异域风情,您看……”

  朱棣嫌弃地摆了摆手,道:

  “这些女子体味太重,熏都要熏死咱了!”

  张玉沉默片刻,道:

  “臣还以为殿下憋了好几个月,已经需要释放了呢。”

  朱棣沉吟数秒,开口道:

  “等会咱挑几个,让城里的女仆把她们洗干净些,再弄个香水给她们洒上,再送过来给咱吧。”

  “嗯,几个估计也不太够,先来一百个吧。”

  张玉震惊地看着朱棣:

  “一百个?殿下,注意节制啊。”

  朱棣一巴掌拍在张玉的后脑勺上,没好气地开口道:

  “你在想什么东西?咱是要让兄弟们一起爽爽!”
  http://www.bixia5.cc/book/13962/8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