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3章 斡道冲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叮,使用西夏专属召唤卡进行召唤,召唤中......恭喜宿主召唤出西夏名臣斡道冲,植入身份为:司马徽的学生之一,现正在担任洛阳书院的老师。】

  【叮,扫描完毕!

  斡道冲

  武力值:37

  统帅值:55

  智力值:94

  政治值:95

  文学值:100

  神兵利器:无

  神驹宝马:无

  技能一精通:斡道冲在读书学习时,智力值提升3点,文学值提升3点,斡道冲在着书翻译时,智力值提升3点,文学值提升3点。

  技能二辅佐:斡道冲在辅佐君主时,智力值提升3点,政治值提升3点,斡道冲在处理政务时,智力值提升3点,政治值提升3点。】

  斡道冲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史韵悠长的家族,自其先辈起,便肩负着掌修夏国史这一神圣而重大的使命,家族中严谨的治学风气与深厚的历史责任感代代传承,为斡道冲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自幼便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慧与天赋,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和极高的领悟力。

  八岁时,当其他孩童尚在懵懂嬉戏之际,斡道冲已凭借对《尚书》的深入研读与精通,在童子举中力压群雄,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瞩目的神童,其才华初露便令人赞叹不已。

  天盛三年(1151年),斡道冲凭借自身的学识与才华,被朝廷任命为蕃汉教授。

  这一职位不仅是对他学识的认可,更是他仕途生涯的重要开端。

  从此,他正式踏入官场,开启了为夏国效力、施展抱负的征程。

  在朝为官期间,斡道冲始终坚守刚正不阿的原则,秉持直言敢谏的勇气。

  彼时,外戚任得敬妄图凭借权势专权乱政,甚至暗中策划分国的阴谋,妄图将夏国分裂,以满足其一己之私。

  斡道冲深知此举对夏国危害极大,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与御史中丞热辣公济、翰林学士枢密都承旨焦景颜携手并肩,组成正义之师。

  他们不惧任得敬的权势威胁,在朝堂上据理力争,以确凿的证据和坚定的态度揭露任得敬的阴谋行径,坚决抵制其专权与分国活动。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斗争,任得敬的阴谋最终被彻底挫败,其本人也受到了应有的惩处,被依法诛杀,夏国的政局得以稳定。

  乾佑二年(1171年),斡道冲凭借多年来在抵制外戚专权、维护国家稳定等方面所立下的卓越功绩,以及自身卓越的才能与高尚的品德,被擢升为中书令,随后又担任国相一职。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一心辅佐仁宗皇帝,以稳定政局为首要任务,积极协调各方势力,化解朝廷内外的矛盾与纷争。

  同时,他大力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深知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性。

  在他的积极倡导与支持下,许多重要典籍正是在他辅政期间得以精心刊印流传,为夏国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乾佑十四年(1183年),这位为夏国鞠躬尽瘁、殚精竭虑的贤相斡道冲,在长期的操劳与奉献中,身体不堪重负,最终溘然长逝,结束了他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斡道冲身居相位十余载,始终保持着两袖清风的高尚品质。

  他一生廉洁奉公,家中没有丝毫私蓄,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唯有藏书甚丰。

  这些藏书不仅是他个人学识的积累,更是他传播文化、启迪后人的宝贵财富。

  他不仅精通儒家五经,对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与独到的见解,还积极投身于文化传播与创作之中。

  他精心翻译《论语注》,将儒家经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更多人。

  着成《论语小义》二十卷,对《论语》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解读,为后人研究儒家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他又撰写《周易卜筮断》,以蕃字书写,使得这部作品在夏国境内广泛流传,深受民众喜爱,为促进夏国文化的多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

  【叮,使用金国专属召唤卡进行召唤,召唤中......恭喜宿主召唤出金国名臣李革,植入身份为:大秦户部官员!】

  【叮,扫描完毕!

  李革

  武力值:35

  统帅值:87

  智力值:95

  政治值:97

  神兵利器:无

  神驹宝马:无

  技能一清廉刚直:李革在为官后,智力值提升3点,政治值提升3点,李革在处理政务时,智力值提升3点,政治值提升3点。

  技能二整顿吏治:李革在奉命办事时,智力值提升3点,政治值提升3点,李革在整顿吏治时,智力值提升3点,政治值提升3点。】

  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科举的考场之上,李革凭借着满腹经纶、过人才华,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一举高中进士。

  初入仕途,他被委以真定县主簿之职。

  在这个岗位上,他勤勉尽责,处理政务井井有条,展现出了非凡的工作能力,很快便赢得了上级的赏识与认可,旋即升任韩城县令。

  彼时,同知州事为一己私利,竟公然接受富商贿赂,丧心病狂地将富商应缴纳的赋税强行分摊给各县。

  此等行径严重违背公正原则,让百姓苦不堪言。

  李革目睹这一切,心中义愤填膺,他深知此举不仅损害了百姓的利益,更破坏了官场的清明。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坚决拒绝执行这一不合理指令,以实际行动扞卫了公平与正义。

  此后,他凭借着刚正不阿的作风和卓越的政绩,在仕途上一路顺遂,先后升任河北东路转运都勾判官、太原推官、大兴县令、中都左警巡使、南京提刑判官、监察御史、同知昭义军节度事、签南京路按察事等职,在各个岗位上都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泰和六年(1206年),金朝为扩张疆土,出兵伐宋。

  战争的烽火燃起,后勤保障与吏治清明成为军事行动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

  李革临危受命,全力投入到沿途吏治的整顿工作中。

  他明察秋毫,果断淘汰那些尸位素餐、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选拔贤能之士充实到各个岗位,确保军务后勤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为金兵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此后,他又相继担任刑部员外郎、观州刺史兼提举漕运、陕西西路按察副使、大兴府治中等职。

  无论身处何地、担任何职,他都始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贞佑二年(1214年),李革凭借多年在官场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升任户部侍郎。

  此后,他的仕途更进一步,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先后担任行河北西路六部事、知开封府事、河南劝农使、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以及陕西行省参议官等重要职务。

  在这些关键岗位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能,积极为金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出谋划策,在金朝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金朝统治阶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贞佑四年(1216年),李革被授予参知政事这一要职,这是对他多年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的高度肯定。

  同年,他又出任绛阳军(治所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节度使。

  在绛阳军,他积极推行仁政,关心百姓疾苦,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加强军事防御,为当地的稳定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兴定元年(1217年),李革调任知平阳府事,并暂代参知政事,驻守平阳府。

  平阳府地理位置重要,是金朝抵御外敌的重要屏障。

  李革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日夜操劳,加强城防建设,训练士卒,为守护一方安宁不遗余力。

  兴定二年(1218年)十月,蒙古军队如汹涌的潮水般围困了平阳府城。

  面对强敌的疯狂进攻,李革毫不退缩,他振臂高呼,率领城中军民奋起抵抗。

  在激烈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然而,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城池最终被攻破。

  李革望着破败的城池和伤亡惨重的军民,心中悲愤交加。

  他不愿屈服于敌军,更不愿看到金朝的尊严受到践踏。

  于是,他毅然选择自杀殉国,以生命扞卫了金朝大臣的尊严与气节,他的英勇事迹也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http://www.bixia5.cc/book/14027/26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