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第439章 人工降雨,欲立鸭军(三)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39章 人工降雨,欲立鸭军(三)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水域范围内的老百姓们,终于把压在心头的大石头落了地。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轻松和喜悦,仿佛重获新生一般。

  而且,各县都得到了皇帝陛下赐予的银钱,用于改善民生。

  这些银钱就像春天的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田,种下了希望和幸福。

  老老少少都满脸喜意,眼巴巴地等着粟米成熟。

  在等待的这段日子里,他们也没有闲着,每日都会虔诚地对着皇家的方向拜上一拜,以表达对圣皇的感恩之情。

  京城里的民众们也很快知道了水患不会再来的消息。

  他们回想起端午时节,皇帝陛下与民同乐的热闹场景。

  那欢乐的氛围仿佛还在眼前,皇帝陛下亲切地与百姓们互动,让大家感受到了皇家的温暖和关怀。

  如今,陛下又倾尽内帑建造蓄塘,解决了一大难题。

  这让京城里的民众们身心都是愉悦的,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不自觉地挺起腰杆,有了万历朝之前的底气。

  大家心里还在默默期盼着,如果老天爷能再赏一场雨,那就更加完美了。

  毕竟从四月中旬到现在,都还没有见到雨水的身影。

  一场甘霖不仅能滋润大地,让庄稼茁壮成长,也能洗去人们心中的燥热和担忧,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生机。

  整个京城都沉浸在对雨水的期待之中,仿佛那是大自然给予他们最珍贵的礼物。

  九月初六那场雨,洋洋洒洒地下了两个多时辰。

  京城里的孩童们兴奋得不行,连晚饭都顾不上吃,一个个光着脚丫,像欢快的小鹿般在雨里蹦蹦跳跳。

  那清脆的笑声,仿佛是这雨中奏响的最美乐章。

  京城内外城都沉浸在欣喜之中。

  老人们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笑眯眯地说:

  “崇祯十七年可真是个好年辰啊!

  四月的时候,咱就把闯贼给解决了,那可是大快人心。

  五月又过了个好端午,大家热热闹闹的。

  六月至八月,虽说在河汛里一直提心吊胆的,可咱们皇帝陛下神通广大,居然把河患给解决了。

  今天居然还下了雨,看来今年不会有大旱啦!”

  其他老人也纷纷附和,眼中满是希望与喜悦。

  更令人欣喜的是,去岁那场瘟疫死了许多人,今年却没有一丝迹象,想来瘟疫不会再来了。

  亥时,御书房的烛火依然明亮,没有丝毫熄灭的迹象。

  鲁总监、许大匠、陈大匠、卢大匠,还有造轨车的刘大卫匠、李卫匠、刘二卫匠、徐卫匠,都端坐在书房之中,个个神情恭敬,静候主子的安排。

  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温和而又带着几分赞许。

  他首先肯定了众人的努力:

  “朕对你们这段时间的付出,十分满意。

  你们的每一份努力,都为大明江山添砖加瓦。”

  说罢,口头给他们做了嘉奖。

  随后,皇帝又郑重地宣布:

  “你们改良炮及弹的事,朕已将它纳入功勋积分之中,之后会按照相关条例进行计分。

  你们的功劳,朕不会忘记。”

  接着,皇帝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而坚定:

  “不过,朕希望你们能再接再厉。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再制作出十五门朝天炮。

  还有弹头,一千枚是基本要求,甚至要制作出更多。

  虽说糖粉入火药,确实能增进发射药的能力,但朝天弹的要求更高。

  这炮弹要能冲破云霄,精准打击目标。

  所以,定要加强相关参数的准确性,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众位匠人纷纷起身,齐声应道:

  “遵旨!”

  从他们坚定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皇帝的期望。

  皇帝坐在御书房的高背椅上,目光沉稳而深邃,扫视着跪在殿下的臣工们。

  他的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批准了鲁总监提出的扩大工坊建设的建议:

  “准!鲁监所奏工坊扩建之事,着即刻着手办理。

  扩工坊乃利国利民之举,万不可懈怠。”

  随后,皇帝的声音微微上扬,带着几分赞许:

  “许大匠精于造船之术,朕准你进一步改良船体龙骨。

  望你悉心钻研,早日将龙骨改良成功,为水师增添利器。”

  陈大匠提出多铸造炼钢高炉的要求,皇帝略作思忖,便欣然应允:

  “陈大匠之请,朕允了。

  多铸高炉,增炼钢铁,此乃强国之基。

  你需全力以赴,勿负朕望。”

  对于卢大匠,皇帝更是大加赞赏:

  “卢大匠技术精湛,通晓火药之理,自今日起,正式担任火研工坊主。

  下设研药工坊与炼药工坊,引领火药研发之重任,管理那群炼药太监。

  朕信你有此能耐,定能不负朕托。”

  在场的卢大匠赶忙叩首谢恩,心中满是使命感与担当。

  皇帝又转头看向四位卫匠,对他们这段时间在轨车制造上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

  “你等四人,为轨车制造尽心尽力,朕都已知晓。

  朕准你们尽管放手去办,弄出什么东西,朕亦不会治罪。

  望你们加紧轨车制造,早日完工。”

  皇帝的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语气郑重而充满期许:

  “如今,朕期望你们精诚合作。

  寻些阴云天,多做实验。

  待增雨队正式进入山西之后,诸事皆要万无一失,莫要掉链子。

  务必早日解决山西大旱之患,稳定民心,保大明社稷安稳。”

  众人齐刷刷地跪下,郑重表态:

  “请圣主放心,老奴等定当为实现大明伟大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声音震天,回荡在御书房的上空,彰显着臣工们的赤胆忠心与坚定决心。

  狸花猫自始至终都未阖眼,慵懒地趴在御案之上,耳朵微微转动,似是在倾听众人的交谈。

  众人表态之后,它喉咙里发出“喵喵—呜,喵喵—呜”的叫声,声音清脆又带着几分俏皮。

  朱有建见状,不禁笑道:

  “乖宝贝说的对,大明当兴!

  承恩,上奶芋!”

  这奶芋乃是御膳监新研制出来的吃食,模样有些像冰淇淋。

  它以酸奶精心制作而成,再洒上橙汁冰渣,入口香甜可口,细腻润滑。

  只是因其量多为狸猫专有,此前从未赏赐过旁人,今日算是头一回赏给各位大匠。

  一群大匠见此情形,脸上顿时堆满了谄媚之色,那模样活脱脱一副奸佞之态。

  他们齐刷刷地对着狸猫弯腰行礼,口中高呼:

  “谢小主赏!”

  狸猫被他们的反应逗得极为受用,尾巴欢快地摇来摇去,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
  http://www.bixia5.cc/book/14053/4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