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天幕通古代,给帝王一点震憾! >第457章 长江下淹没的,是回不去的故乡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57章 长江下淹没的,是回不去的故乡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黄河肘击中原5000年战绩可查。”

  “而长江肘击中原5000年的战绩去地府也可以查。”

  “其他河闹脾气人口-20,咱们母亲河黄河闹脾气人口-20%,长江闹脾气动辄毁村灭门。”

  “三峡大坝建立之前,长江被称之为天险啊。”

  黎洛的话,通过天幕传递到了各个位面。

  历朝历代帝王眼睛一亮,敏锐地抓住了黎洛话中的关键信息。

  “三峡大坝?”

  “一座三峡大坝就能扭转乾坤吗?”

  各个位面古人有惊喜,有期盼,他们纷纷望向天幕,迫不及待想一睹三峡大坝的全貌。

  画面一转,一座横跨江面的超级大坝,就这样猝不及防出现在天幕上。

  这一刻天地失色,古人眼里再也容不下其他东西了。

  ……

  大秦位面。

  看着宏伟的三峡大坝,听着大坝泄洪时恐怖的轰鸣声,嬴政再次被震撼到了。

  “这三峡大坝的规模,远超寡人所知道的任何水利工程。”

  “它无疑是水利工程中的巅峰之作。”

  嬴政盯着三峡大坝,身子因过分激动而微微颤抖了起来。

  若大秦也能建造三峡大坝,那将是怎样的一番光景。

  “它会是长江上的水上长城,大秦创造的另外一个奇迹。”

  “从此长江天险将不复存在。”

  就在嬴政陷入美好的幻想之时,视频开始播放。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它坝高185米,耗资2200多亿建造,用掉2,700万吨混凝土】

  【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度】

  看着天幕上一个个恐怖的数字,历朝历代的古人直接被震撼到失语。

  ……

  大明位面。

  潘季驯激动地站了起来,双手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

  他曾4次任总理河道大臣,主持治理黄河、运河。

  面对黄河时不时的肘击,他自认为有几分本事。

  可看到三峡大坝水利工程,他才知道,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潘继驯情不自禁伸出双手,想要触碰天幕上那座雄伟的大坝。

  “三峡大坝,能防洪、能发电,更能让长江水患得到根治!”

  “若我大明能建造出这样的大坝,黄河、长江之水患,便迎刃而解了。”

  但现实却给潘继驯一记沉重的打击。

  他发出一声叹息,遗憾地摇了摇头。

  “这种级别的水利工程,哪怕大明朝倾尽举国之力也难以建造。”

  潘继驯重新将目光移向天幕,心中暗自惋惜。

  “后世这种基建狂魔恐怕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吧。”

  ……

  【建立三峡大坝之前,光论证就花费了40年之久】

  【后来更是倾尽举国之力,花费11年才建成】

  ……

  东汉位面。

  水利专家王景再次被天幕上的这组数据震惊得瞠目结舌。

  “后世堪称基建狂魔的存在,倾尽举国之力建立这座大坝都要花费11年才建成。”

  “若是放在我朝,从建国之初开始修建,修到亡国,恐怕都建不完。”

  “更别说修建大坝需要2,700万吨混凝土。”

  “我们连混凝土都还没研究出来。”

  ……

  【三峡大坝建成之后,更是有外国网友大言不惭放话】

  【三峡大坝即将成为我国弱点】

  【若三峡大坝被摧毁,华夏将损失惨重】

  听到这里,各个外面的古人并无太大反应。

  光认证就花费40年,建立大坝之前,后世肯定想到了应对办法。

  ……

  大明位面。

  吴承恩唇角微微勾起,这个建议听着挺好。

  他翻开《西游记》某一页,看着人参果三个字笑了。

  “《西游记》中所有的人都知道吃人参果能长生不老。”

  “那么为什么那些妖怪还天天追着唐僧不放呢?”

  “人参果是素的,但人家元镇子可不是吃素的呀。”

  吴承恩的声音逐渐消散在风中。

  “如果真有国家这么做了的话,那么恭喜他,他将见到天地同寿的奇观。”

  ……

  大清位面。

  和珅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这是哪个大聪明想出的办法,可乐死他了。

  “你以为我不知道钱庄的钱很多吗?”

  “露出来的,那能是弱点吗?”

  ……

  【我国早就在联合国发布了声明】

  【三峡大坝是核绑定工程】

  【即天地同寿按钮】

  【换句话说,表面上它是一个大坝,实际上是重启世界的按钮】

  【三峡大坝上一秒被瞄准】

  【世界地图下一秒更新】

  【炸毁三峡大坝的确可以给予我们重创】

  【毕竟三峡大坝最高储水量可达395亿立方米】

  【一旦大坝被炸毁,洪水倾泻而出,数小时内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化作一片汪洋】

  【数亿人将无家可归】

  ……

  听着大坝被毁的后果,原本胸有成竹的古人们这下也坐不住了。

  他们知道后果很严重,但没想到这么严重。

  基本大半个华夏都被淹没了。

  万一有国家犯糊涂,拼着亡国灭种的危险,非要把华夏拉下水。

  那后世可就危险了呀。

  ……

  大唐位面。

  群臣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他们分成了两个派系。

  一派认为建立三峡大坝利大于弊,另外一派则持反对意见。

  李世民站在大殿之上静静看着,他双手叉腰,满脸不屑。

  “不慌。”

  “都说了,表面上它是一个大坝,实际上是重启世界的按钮。”

  “朕相信三峡大坝不会那么轻易被炸毁的。”

  “2,700万吨混凝土,不是2,700万吨沙子。”

  “如果当真轻易被炸毁,朕倒是要怀疑后世基建狂魔的名号了。”

  ……

  【外国网友的建议终究是幻想】

  【首先大坝建成之前,我国专家早就想到了】

  【三峡大坝作为世界级的超级工程本身非常坚固】

  【它是混凝土重力坝,光大坝就用掉了2,700万吨混凝土】

  【29万吨钢筋,25.5万吨钢铁】

  【重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000万吨】

  相比于古人的忧心忡忡,后世网友丝毫不担心。

  “三峡大坝核武开关,俗称s3赛季开始。”

  “重力坝有多牛?普通导弹过来就是给大坝扫扫灰。”

  “有这个想法的人,他是不是想徒手接东风快递?”

  “三峡大坝又名天地同寿。”

  “我就住在大坝这里,你猜我为什么不慌?”

  “大坝已毁,是非对错我已无心分辨,天地同寿。”

  “但凡瞄准,我们家的邱小姐已经出嫁了。”

  “咱妈:你的死了么订单已接单。”

  “我们三峡大坝真能扛住核弹,你最好也能扛住核弹。”

  ……

  【建造之时,我们就进行了多次导弹试验】

  【常规导弹射击,顶多能激起大坝上的一层灰】

  【若真想炸毁大坝,需同一时间内投下60枚核弹】

  弹幕:

  “放心,人嘎了坝还在。”

  “一坝传N代。”

  “总之比长城还难炸。”

  “露头就秒,绝不含糊。”

  ……

  大唐位面。

  李世民眼睛微微眯起,他双手抱臂,重新坐到自己位置上。

  “朕说什么来着?”

  “基建狂魔怎么会建造豆腐渣工程。”

  “常规导弹轰炸,也不过是给大坝挠痒痒。”

  “至于核弹,朕记得世界上只有5个国家能合法拥有核弹。”

  长孙皇后连连点头,笑盈盈说道:

  “臣妾记得,除了华夏,另外四个是漂亮国、毛熊国、高卢鸡和约翰牛。”

  李世民赞赏地看了长孙皇后一眼,继续说道: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剩余几个国家应该不至于那么蠢吧。”

  ……

  天幕视频还在继续。

  【三峡大坝周边还布置了12个师】

  【以及数百枚防空导弹】

  【更有雷达系统24小时工作】

  弹幕:

  “别说炸三峡大坝了,他能跑到那里都费劲。”

  “这是天地同寿工程。”

  “大坝是上一秒瞄的,东方快递是下一秒到达的,世界地图是第3秒改版的。”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不仅包邮,还包售后。”

  ……

  大明位面。

  “12个师?”

  “那安全了。”

  朱元璋完全不慌了,淡定坐下喝起了茶。

  “谁命这么大,下死了么订单。”

  “我们有天地同寿。”

  “这次没法投降了哦。”

  ……

  视频继续播放。

  【我们在联合国曾经发表过声明】

  【三峡大坝是核绑定工程】

  【任何国家发动对三峡大坝的攻击,我方都会开启核反击】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一旦发货,概不拒收】

  ……

  大秦位面。

  李斯看着天幕上宏伟的大坝,眼中闪着别样的光芒。

  “真想知道三峡大坝和秦始皇陵哪个工程更大?”

  ……

  画面一转,一阵苍凉的钟声传了出来。

  很快,一座地下古城建筑模型出现在古人面前。

  古城的左边是水位刻度线,水正渐渐没过建筑,从90逐渐攀升,92米,95米,100米……最后攀升至135米。

  ……

  大汉位面。

  刘彻看着水位攀升至135米便停了下来,眼神中流露出不解的神色。

  “135米?”

  “这个数字有何深意?”

  ……

  天幕一侧文字缓缓浮现。

  2003年6月10日,三峡坝前蓄水位达到135米。

  这一行文字,如一记重锤,重重砸在各位面古人的心上。

  众人再次看到135米的水位线时,早已没了先前的轻松。

  刘彻叹息一声:“刚才看到的便是因为三峡大坝而被淹没的家园。”

  【长江下淹没的古城,是回不去的家乡】

  【这是湖北三峡水下博物馆】

  【透过玻璃能看到城墙古门,石雕牌坊和层层叠叠的青石】

  【这个场景是秭归人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记忆】

  【1993年为了建设三峡大坝】

  【百万人民开始背井离乡】

  【水库淹没涉及湖北、重庆20个区县,270多个乡镇】

  【1500多家企业,3400多万平方米的房屋】

  【这群被迫背井离乡的人,他们叫做三峡移民】

  ……

  天幕之上密密麻麻飘起了“去过”的弹幕。

  有的网友甚至在评论区晒出了水下博物馆的照片。

  看着一张张被淹没古城的照片,许多人侧过身去,鼻头一酸。

  “看哭了,可能是我太感性了。”

  “看不得人背井离乡。”

  ……

  视频还在继续。

  【为了大家,他们舍下了小家,离开故乡】

  【从1993年到2005年,每年有10万人告别故乡】

  【三峡移民累计110多万人】

  【要走的时候,有的人带上祖宅前的一捧黄土】

  【有人抱着熟睡的婴儿回望家园】

  【还有人背走了家门口的几枝桃花】

  【尽管万般不舍,他们还是走了】

  ……

  大唐位面。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密密麻麻迁移的人群,心头一震。

  他甚至看到有些老人连棺材都带上了。

  “对他们来说,这一走,便是永别了。”

  ……

  画面一转,一张照片出现在天幕上。

  一个农民在与故乡永别时,背篓里带走了家门口一枝桃花。

  他说:“院子里的桃树开花了,我舍不得它,想把它一起带走。”

  背篓里那支桃花开得鲜艳,却看得人心里发酸。

  ……

  大宋位面。

  苏轼鼻头一酸,此刻,灼灼桃花有了特殊的含义——乡愁。

  “往后虽是有家可回。”

  “却再无故乡可恋。”

  “故乡从此就留在了背上的那一枝桃花里了。”

  张怀民同样点了点头。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华夏人不会轻易背井离乡。”

  “他们牺牲太大了。”

  ……

  大明位面。

  马皇后眼眶湿润了。

  “从此以后,故乡的所有美好,都在背上,随自己流浪。”

  朱元璋揽过马皇后的肩膀,轻轻拍了拍,安慰道:

  “以后虽无故土可恋,但他却带走了故土的春天。”

  ……

  【在那个不富裕的年代】

  【有的村庄百姓把所有的猪牛宰杀,全村吃了最后一顿团圆饭】

  【从此各奔东西】

  【他们要去别人的地盘生活】

  【习惯语言差异,生活差异】

  【他们的故乡在水下】

  【永远保留了记忆中的模样】

  ……

  弹幕:

  “三峡移民真的很伟大,舍小家为大家。”

  “国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一群伟大的人民。”

  “那是他们的家,是他们土生土长的地方,他们用另外一种方式铸就了世界第一坝。”

  “从此,华夏有了自己的亚特兰蒂斯。”

  “真的,我哭死。那支桃花连接着他再也见不到的故乡。”

  “只能留在记忆里了。”
  http://www.bixia5.cc/book/14062/4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