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扩军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王凌在馆陶扩挥三个师,一作战师,一民兵师和一个宣教师。

  王凌将郝泉师带上一起驰援临清,将贾开宗和王龙的民兵师、新成立的吕世倩的宣教二师都留下来保卫馆陶和开疆拓土。

  这边王凌在打军,他不知道的是张名镇、李二贵、周川,甚至几个侦察班都在自发扩军。

  搁下王凌驰援临清不提,且把日子提前几天,周川和郝泉分手后,便带领四百特战队战士星夜兼程,奔向临清。

  一路上,路过的村庄,都已被鞑子劫掠一空,到处是残垣断壁,烟生四野,日蔽黄沙。男啼女哭,万户惊惶。一处处死尸白骨,横三竖四;一攒攒折刀断剑,七断八截。个个携男抱女,家家闭门关户。十室九空,不见从前的乡村城郭。

  周川等特战队士兵,一路行军,个个恨的咬牙切齿,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临清,杀光这些惨无人道的禽兽。

  一路上但见到处是惊惶失措、四处奔逃的人群,有死里逃生的,也有被掳后逃生出来的。

  周川只有将这些情况不断派出通信兵通报给王凌,请求抓紧派援兵过来安置这些难民,不然这些难民又难逃被屠杀,被掳为奴隶的命运。

  另外,周川让特战团副团长杨虎负责收拢并挑选难民中的青壮再组织一支队伍,边行军边训练。

  根本不用收拢,这些难民见是自己人的队伍,不由的跟随在队伍后边。

  杨虎让他们逃向南方,并告诉他们是去临清杀鞑子的。

  谁知,却有三分之二的人继续跟随。

  杨虎没有办法,挑选了一万青壮,组成特战团二团。

  这团可真够大的。

  兵器?盔甲?自己想法。

  战争刚过,鞑子还未打扫战场,或正在打扫,总之,到临清时,这一万人个个有盔甲,个个有刀、枪等武器。

  剩余将近五万人,也不愿离开,因为大家都认为离开便是死亡,跟着队伍,或许有活路。

  杨虎将这五万人也全部按军队进行整编,称作民兵团。

  这样便于管理,既是鞑子来也便于保护自己。

  杨虎编出了青年团、中年团、娘子团、儿童团、勤务团、医疗团、担架团、护士团、运输团等等。

  各团各负其责,布署的井井有条。

  这么多人有粮食吃吗?

  临清可是全国数一数二的粮食集散地,怎么会没有粮食?

  那些粮食在鞑子手里?

  错了,那是鞑子替我们看管。

  周川的行军,却成了扩大队伍的行军,根本没有遇到鞑子。

  鞑子哨骑那么密集,都去哪儿了?

  别说鞑子哨骑,便是有几千鞑子的队伍,也得死!

  谁弄死的?这么牛!

  周川的六支侦察分队。

  到了战区,首先是徐清耐不住寂静,开始小打小闹发展成二十六人,到了临清,立即变为五百六十人的侦察团了。

  其他五支,也不是笨蛋,全都发展成了五六百人的侦察团。

  侦察班变为侦察团!

  没办法,临清到处是难民。

  鞑子对临清汉人的大屠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城破之时对反抗者的屠杀,已经屠杀了二十万人了。

  第二阶段是劫掠时的滥杀无辜。第三阶段是离开前对掳来的几十万汉民的集体屠杀。

  当周川及各侦察团到来之时,鞑子对临清的大屠杀正处于第二阶段。

  周川非常满意六支侦察队的表现,凭空也多了一个骑兵特战师,周川能不高兴吗?

  周川拼命将武器弹药送到六个团手里,对他们只有一句话:放手去打!

  六支特战侦察团也没过多要求。

  战马?不要,鞑子那里有。

  盔甲、弓弩、刀、枪?不要,鞑子多的是。

  要什么?

  当然是手榴弹、火箭弹、复合弓、斩妖伏魔刀了。

  六支特战侦察团变成了侦察作战团,侦察兼作战。

  这一自然的转变,却是临清战场形势的需要。

  正是这一转变,六支侦察班,现在的侦察作战团在临清战场大发神威。

  他们这六支侦察作战团神出鬼没,机动灵活,互相协调,互相支援,杀敌于无形,三千多特战兵把三万余鞑子打得鬼哭狼嚎,疲于奔命。

  这正是:三千汉儿冲天勇,敢叫鞑子吓破胆。

  (未完待续)
  http://www.bixia5.cc/book/14105/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