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轻取颍川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袁家四世三公,汝南顶流。

  袁术行事又常常不拘一格,对封建礼教有灵活变通性,可以说是当时名义最大的两个诸侯之一,排第一的便是袁绍。

  颍川和汝南一带的葛陂黄巾军经过多年的征战,损耗很大。

  加上周边的黄巾军基本都已经被镇压或清理,导致他们孤立无援,成为了居中在内的孤军。

  所以依附袁术已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袁术而言,乱世之中能有一股力量并肩作战,而且又没有野心,何乐不为呢?

  况且颍川之地经过先前李郭的掠夺,几乎没有什么资源。

  正好交给黄巾军处理,还能成为南北面各路诸侯的缓冲地带。

  黄巾军原本只是寻常百姓,朴实的农民,被逼无奈才走上反叛之路。

  如今能有颍川之地交于他们管理,随便耕种,自然不会放过。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颍川慢慢得到了恢复。

  曹操领军而来之时,颍川已经有了起色。

  寻常突袭,理应偃旗息鼓,悄无声息,以到达出其不意的地步。

  可曹操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大军到了陈留郡之后便开始大张旗鼓,甚至都要敲锣打鼓,生怕袁术不知道他要来打颍川了。

  大军刚进入颍川地界,便选择在版梁驻扎,拉出口号讨伐黄巾军刘辟、黄邵等部。

  当天晚上,黄巾军的黄邵便趁夜色朦胧,领军袭击曹操大营。

  结果居然扑了个空,黄邵压根都没有看到曹操的身影。

  正当他意识到中计之时,身后杀来一员大将,乃于禁也。

  黄邵慌不择路,大军很快陷入困境,人马自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

  于禁看准时机,勒马领着亲信冲到黄邵跟前,一枪刺落马下。

  其余黄巾军全部投降。

  黄邵人头落地那一刻都还没有明白,明明自己来得十分隐蔽,为何曹操还能发现其中端倪。

  原来在陈留郡之时,曹操采纳了程昱的建议,故意大张旗鼓行军,为得就是要让黄巾军来偷袭。

  黄巾军乃盗贼,善于躲藏,想要挨个去剿灭十分困难,倒不如打出明牌,让黄巾军主动来找,以便一举歼灭。

  曹操熟悉颍川的地形,又熟悉黄巾军的打法,自然同意程昱的观点。

  果不其然,进入颍川的第一天,黄巾军的黄邵便领军前来夜袭。

  首战高胜的曹操很快就朝着许县、颍阳、阳翟、阳城等地推进,同时还让毛玠和程昱二人去接触颍川的门阀士族。

  一方面为今后人才招募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想要利用颍川当地的门阀士族,对盘踞在此地良久的黄巾军彻底打击。

  黄巾军的出现已经影响到了颍川门阀士族的利益,所以这一举动可以说铁定成功。

  也如曹操所料,颍川的门阀士族举双手双脚赞成曹操的提议,协助曹操击破黄巾军。

  何仪、刘辟怎么也没有想到曹操会来这一招,使得黄巾军无处藏身。

  索性何仪、刘辟领着大军到曹操的营寨前挑战。

  曹操哈哈大笑,命夏侯渊、曹仁、曹洪、乐进等人各自领军,主动出击。

  何仪和刘辟也丝毫不惧,积极迎战。

  结果曹操大军更胜一筹,何仪和刘辟大军被夏侯渊和乐进的步骑兵组合冲散,黄巾军的将领何曼还在战斗中被曹洪以“拖刀计” 斩杀。

  经此一战,何仪、刘辟领军投降。

  颍川和汝南一带的黄巾军在曹操进入颍川后的一个月内全部平定。

  曹操的大军也收到了不少物资,其中便包括军粮。

  见曹操势如破竹,袁术的部将苌奴不战而撤,颍川彻底落入曹操手中。

  取颍川后,曹操召开了一次正式的讨论大会,商议迎接汉献帝之事。

  果然不出曹操所料,大事必须开小会,开大会人多口杂,难以统一意见。

  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很多人都反对。

  理由很简单,就是汉献帝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倒不如任由他在雒阳城受难。

  其实他们更多的是想要让曹操彻底独立起来,今后能够发展成皇帝,如此一来,他们都是开国功臣,也能有一个良好的归宿。

  发展成皇帝自然是好事,但这句话不能从曹操口中说出来,否则就成了天下公然的反贼,人人得而诛之。

  周边的诸侯也会十分欢喜,说曹操主动送上了一个理由,能让他们出师有名,来瓜分曹操的地盘。

  所以,不管怎么样,就算是曹操想,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好在曹操身边有荀彧。

  荀彧一心向汉,迎天子与其本意十分吻合,自然是极力支持。

  凭借他的身份和地位,在曹军中也能服众。

  若是荀彧能出面为曹操说话,便是再好不过。

  曹操思索了片刻,将目光投向荀彧。

  荀彧是聪明人,自然能理会曹操的用意。

  他站出来发表了长篇大论,简单的说就是迎天子符合当前曹操的利益,能助力曹操平定天下,放弃天子便会被其他诸侯利用,处处受制于人。到时候听天子号令还是不听天子号令,就成为一个为难之事。

  众将士被荀彧这么一说,便明白了其中要害。

  关键迎天子有利于曹操发展,便是他们最希望看到,也最支持的。

  既然提议全票通过,接下来的工作重点自然是要做好迎接天子的准备。

  准备工作复杂繁多,包括朝廷设在何处(具体哪个郡哪座城池),天子的用度钱粮出自何处,朝廷中各大臣的府邸如何分配,服侍天子和大臣的下人(实际是监视人员)如何安排,守城将士如何选择等等各类。

  一应事宜都当与雒阳和长安两地相同,至少不能相差甚远。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第一项,朝廷将来要设在何处。

  这关系到未来曹操的发展和后方稳定。

  纵观整个兖州和颍川、梁国、陈国等豫州郡县,都没有现成的皇宫可以用。

  换言之,没有皇宫自然就没有办法上早朝,天子也没有地方住。

  总不能天子接来了,却与寻常百姓混在一处。

  如此无法体现天子之威,也就没有利用价值。

  故而城池选择,至关重要。
  http://www.bixia5.cc/book/14117/1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