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曹操那些事 >第140章 让大将军之位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40章 让大将军之位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曹操抛给郭嘉的面试题,看似随口一问,实际上反应着曹操内心的真实想法。

  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袁绍与曹操的关系,面上风平浪静,没有变化,依旧是曹操依存袁绍。

  但暗中二人关系已经波涛汹涌,袁绍南下取兖州都是迟早的事。

  袁绍在平定臧洪之乱后,几乎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取北面的公孙瓒。

  忽然听到天子被曹操接走了,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

  袁绍就是这样的人,他可以不要,但你也不能要。

  你要了,就是不给他袁绍面子。

  特别是身份一直比他低的曹操,做任何事都不能排在他前面。

  恰在此时,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十一月,袁绍收到了一份恩赐和一封问责诏书。

  就这两东西,气得袁绍半夜睡不好觉,私底下臭骂。

  恩赐乃汉献帝任命袁绍为太尉。

  问责诏书乃汉献帝责备袁绍不勤王。

  说到这就要有疑惑了,恩赐为太尉明明是一件好事,袁绍为何会气个半死,还坚决不接受呢?

  只因为袁绍得知消息,曹操被任命为大将军了。

  先前聊过,东汉之时,朝廷中地位最高的是三公(司徒、司空、太尉)。

  当初曹操的父亲曹嵩便是通过西园卖官鬻爵,得到了最高的军事职位,便是太尉。

  太尉一职,掌控着天下军事条线的官员任命,以及考核评审。

  所以权力是很大的。

  但到了东汉末年,各地起义爆发,朝廷对于领军将领的需求直线上升,能征善战者更是弥足珍贵。

  天子便将大军中的各路军职地位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以便激励领军将领奋勇杀敌。

  将领中最高职位便是大将军。

  故而,东汉末年开始,大将军的地位逐渐就超过了三公。

  这边是为何当初何进执掌朝廷,领大将军一职,而非三公。

  董卓掌控朝廷之时,对于三公也并没有十分渴望,一方面是不放军权,另一方面是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才有了太师官职。

  朝廷将太尉之位交给了袁绍,而将大将军之位交给了曹操。

  显然,就是意味着曹操爬到了袁绍的头上去了。

  袁绍怎么可能接受,一直以来都是自己小弟的曹操,地位在自己之上。

  这是典型的侮辱!

  因而收到消息的袁绍,私下里大骂:“曹操多少次差点要完蛋了,都是我救了他,如今他忘恩负义,拿天子来压我吗!”

  外人看来,这不是汉献帝的任命么,关曹操什么事?

  要知道,现在汉献帝在曹操手中。

  任何从朝廷出来的指令,肯定要经过曹操的同意。

  所以袁绍非常清楚,这样的安排是曹操故意的。

  他没有骂曹操乃宦官之后,已经是对曹操客气了。

  骂完之后,袁绍当众拒绝太尉之位,并推说要给陈纪。

  陈纪何许人?

  或许单说陈纪,不一定熟悉,但提到另一个人,定然会恍然大悟。

  此人便是陈群也。

  陈纪乃陈群之父,字元方,颍川郡许县人,出身颍川陈氏。

  董卓把持朝政之时,陈纪为五官中郎将,后为平原相。

  面对袁绍推过来的太尉之位,陈纪可是聪明人,哪里会接受。

  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事的背后,明显是袁绍与曹操在斗气。

  两大王斗气,受伤的都是周边的小鬼,就如江湖中两大高手过招,被误伤的基本都是小鱼小虾。

  好好的太尉,居然送都送不出去。

  当然,明面上的工作还是要做的,袁绍虽然当众拒绝,只是想要向众人展示他对圣旨的抗议,但不管如何,现在刘协还是天子,袁绍绝不会做出叛逆之事。

  他借助问责诏书,顺道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意思。

  袁绍说,天子啊,他对天子和朝廷一直以来都是忠心耿耿,可惜先前幽州公孙瓒不断骚扰冀州,他势力弱小只能全力应对,没有多余的力量相应诏书勤王,这都是他袁绍的不是。如今皇恩浩荡,恩赐太尉之职。但他袁绍没有任何功劳,肩负不了这么高的位置,还请天子明察。

  这样的话放在东汉初期,那基本就是抗旨,杀头之罪。

  但现在的汉献帝羸弱,根本无法对袁绍产生任何影响。

  也不知道当初袁绍造谣汉献帝不是灵帝之子,想要另立刘虞为天子之事,是不是真的忠诚。

  所以,两边都是在装糊涂。

  汉献帝也没有真的要质问袁绍,袁绍也不是真的忠诚。

  袁绍能认认真真地回复汉献帝的诏书,也是一种态度的转变,双方都十分知足。

  诏书和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

  曹操对自己这个儿时的小伙伴十分的了解,他是不甘心屈于自己之下罢了。

  就如当初西园八校尉,袁绍说什么也要排在曹操之前。

  更别说后来联军对抗董卓,一个是盟主,一个连正儿八经的诸侯都算不上。

  袁绍看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便建议曹操将天子迁到鄄城。

  曹操一看就看出了袁绍的用意,自然拒绝。

  袁绍的谋士田丰甚至还建议袁绍直接进攻许县,不过袁绍没有采纳。

  此时此刻的袁绍势力之强,曹操是清楚的,否则也不会拿谋取袁绍作为面试题来考郭嘉了。

  因此,曹操明白,他现在还不能与袁绍翻脸。

  故而,当郭嘉提出建议,请曹操让出大将军之位。

  曹操欣然接受,将大将军让给了袁绍,自己领了司空,行车骑将军事,开始总揽朝政。

  车骑将军,仅仅略低于大将军,排名第二位。

  也是给足了袁绍面子。

  袁绍自然很满意,不过其封拜工作是到了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三月才完成的。

  朝廷派将作大匠孔融持节,奉送大将军及邺侯两个印绶前往冀州邺城封拜袁绍。

  袁绍接受了大将军之位,并获得都督冀、青、幽、并四州的军事权,然后袁绍又故作谦虚,推辞了邺侯。

  这一切,都是曹操的意思。

  经过这一番操作,曹操成功缓和了与袁绍的关系,也为他下一步取吕布奠定基础。

  说到吕布,同年同月,吕布起兵击破刘备。

  只因为刘备屯兵小沛之后,渐渐聚拢散兵,很快有了约万人。

  陈宫建议吕布不可让刘备做大,刘备非池中鱼。

  吕布从之,领军击破小沛。

  刘备只好撤离,并于次年,来到曹操所在的许县。

  兜兜转转,刘备不仅丢失了徐州,没了落脚之地,还失去了很多将士,实力大大减弱。

  只因为他没有听一个人的话,这个人还与曹操有着密切的联系。
  http://www.bixia5.cc/book/14117/1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