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曹操那些事 >第143章 一炮害三贤(下)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43章 一炮害三贤(下)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话说张绣和胡车儿联手将典韦灌醉,并悄悄潜入其营帐,成功偷走了典韦的铁戟,完成了反叛计划的第一步。

  此时此刻,曹操正一身疲惫,缓缓进入梦乡。

  张绣抓住时机,立刻率领亲兵悄悄来到曹营外。

  一声炮响,左右人马同时发起进攻,张绣亲自领大军对曹营发起突袭。

  曹营压根没有准备,都在迷迷糊糊躺着休息,被张绣大军冲击,一下子就陷入混乱。

  杀喊声此起彼伏,火箭长剑四处可见,营地里很快就燃起了熊熊大火。

  曹操前一秒还在梦中嘻嘻哈哈,下一秒就被营帐外杀喊声惊醒。

  一名亲信从营帐外冲进来,大喊:“主公不好了,张绣领着人马杀过来了,已经到了营地外。”

  就这一呼喊,如同喇叭,让曹操从美梦中清醒过来。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身上挂彩的亲信,难以置信。

  “谁领军杀来了?”

  “主公,是张绣!”

  曹操刚睁开眼睛,刚关机的大脑还在强制开机。

  亲信则拼命地喊:“主公来不及了,速速上马!”

  曹操这才反应过来,看了一眼身边的邹氏,都来不及穿上铠甲,直接被亲信架上了绝影。

  营帐外早已火光冲天,曹操的出现给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此刻典韦也从梦中惊醒,杀喊声窜入他的脑海中驱赶了醉意。

  他本能的反应伸手去取铁戟,谁料架子上空空如也。

  “谁,谁拿了铁戟?”

  营帐外护卫队亲信来汇报情况,说营寨被张绣的大军包围了,主公此刻被困主帐。

  典韦迟疑了片刻,放弃寻找铁戟,连盔甲都没有穿,赤手空拳冲了出去。

  “叫几个兄弟跟上我!”

  说完,便朝着曹操的主营帐而去。

  此刻,张绣的大军已经从营寨正门蜂拥而入,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将整个营寨填满。

  典韦急中生智,看清曹操的位置,一把躲过旁边的长戈,击退了前来骚扰曹操的张绣将士。

  曹操见典韦杀来,心中一喜:“某有救也!”

  可见典韦手中并没有铁戟,只有一把寻常的长戈,曹操内心暗叫不好。

  “莫非张绣已经对典韦动过手了?”

  他还来不及深入思考,典韦便冲到他跟前,说道:“主公从北面撤离,我去挡住南面的敌军。”

  说完,也不等曹操回应,一拍绝影的屁股,转身便朝营寨南门而去。

  绝影仿佛听懂了典韦的话,撒腿就朝着北门而去。

  北面人少,曹操挥舞着倚天剑左右砍杀,终于看到了漏洞。

  他指挥着亲信瞄准方向,集中力量突围,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此刻的典韦,已经领着护卫队杀到了南门口。

  张绣的大军抵挡不住,不得不退出营寨,在营寨外用乱箭射击,掩护其他将士推进。

  典韦丝毫不惧,长戈挥舞地飒飒作响,一戈砍下去,瞬间就折断数把兵器。

  张绣将士见状,无不吃惊,纷纷后撤。

  营寨外指挥的张绣只好让进攻南门的将士兵分三路,一路堵在南门口拖住典韦,另外两路从营寨的东西两面突袭。

  很快,东西两面的大门被张绣大军攻破。

  众多将士再次涌入营寨,从典韦背后将他包围。

  此刻,跟随典韦的护卫队已经所剩无几。

  典韦凭借着过人的力量和高超的武艺,支撑到了最后一刻。

  直到数十人持戈将其包围,典韦折断了手中的兵器,这才倒下。

  张绣将士割下了典韦的头颅,互相传看。

  等到这时,众人才敢过来围观典韦的遗体,各个惊叹,天底下还有这般猛士。

  再看曹操,从北门杀出一条血路之后一路狂奔,连头都不敢回。

  但张绣的大军可是来自西凉,比骑术,曹操及其身边的青州兵并不是他们的对手。

  虽然曹操击退了数轮追击,但始终没有摆脱。

  飞奔没有多远,路两边忽然杀出来两路人马,再次将曹操等人包围。

  一支暗箭射来,正中曹操的坐骑绝影。

  长子曹昂见状,立刻将自己的坐骑让给了曹操,自己则步行跟随,不断与身后的追兵对抗。

  步行怎么可能跑得过西凉战马,没有坐骑的曹昂很快被张绣大军包围。

  曹安民领着一支人马前来营救,不是敌手,也陷入包围圈中。

  二人见状,相视一眼,索性就吸引火力。

  曹操这才骑马逃脱。

  但曹昂和曹安民均战死宛城。

  至此,曹操的各处营寨都已经被张绣大军攻破,各路将士纷纷溃散。

  唯独于禁,严整部下,组织大军一边战斗一边后撤。

  大军没有丝毫慌乱,即使众多将士在战斗中牺牲,于禁也能保持阵型不乱。

  在回撤的途中,于禁遇见了十余名衣衫不整的青州兵,一问才发现,原来青州军趁着混乱之际打家劫舍,掳掠百姓。

  青州兵本就是黄巾贼,曹操收编之后采用宽宥政策,这些青州兵非但没有改掉盗贼的习性,反而越加严重,时常肆无忌惮劫掠百姓。

  这也是为何曹操的大军在东汉末年名声不太好的原因之一。

  于禁了解情况后,便下令追讨。

  这些青州兵竟然选择跑到曹操面前嚼舌根,说于禁打算叛变。

  于禁身边的亲信也劝说他先向曹操报备此事。

  于禁却说,张绣的大军近在咫尺,当先抗敌,至于曹公,他是明智之人,谣言止于智者,不用怕。

  于是,他先在淯水南岸筑起防御工事,然后才派人向曹操解释情况。

  曹操一路撤回舞阴大本营后,听说此事,当众褒奖于禁:“淯水之败,孤几为所困,而将军在乱军之中能整肃部伍,此古名将之风也。”

  此举既为稳定军心,也显示曹操对军纪的重视——他意识到,若不是于禁的冷静,溃败可能演变成全军覆没。

  至此,宛城之战在曹操彻底失败中结束。

  曹操损失惨重,一炮害三贤也成为了典故。

  如果曹操没有感到疲惫,又如果曹操没有与邹氏相遇,再如果曹操事先征求张绣的意见,甚至如果曹操没有魏武遗风,是不是这宛城之战便可避免,大护卫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是不是便可以继续陪伴曹操左右,曹操与丁夫人的关系也不会闹僵,整个东汉末年的历史也会被改写,兴许荆州就会提前落入曹操手中,也不会有后续孙刘联军对抗曹操的赤壁之战了。

  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有的只是遗憾。
  http://www.bixia5.cc/book/14117/1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