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庐江之争(下)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从臧霸驻守舒县这一刻起,其实庐江之争已经有了结果。曹操赢了。
尽管曹操在对庐江郡的统治中还没有做到百分百,但江东孙权的人马再无插手之力。
曹操此次南下的第一个目的已经达到,将庐江郡和九江郡彻底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
如此便可占据长江中下游的北岸,即使江陵城失守,也能不失南下江东的有利条件。
从这一点来看,曹操对于曹仁放弃江陵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所以到了十一月左右,曹仁不得不放弃江陵之时,曹操也没有任何的怪罪,甚至都没有对江陵过多的支援。
孙权见曹操在庐江郡中横行霸道,心中很是不悦,又见韩当未能成功支援陈兰,便亲率一万大军顺江而下,从潜山附近登入,营救陈兰。
大军刚到舒口,便听闻臧霸到了舒城,孙权自知打不过,立刻率军返回。
臧霸得知消息,引军乘夜追赶。
一路追了百余里地,直到天明之际,臧霸前头部队已经超过了东吴大军,后续人马也已经摸到了孙权的大军,于是前后夹击孙权。
孙权窘急不堪,不得上船撤离,很多将士纷纷逃离。
另一边,张辽等人率军到达天柱山。
天柱山所在的大别山脉延绵百里,高山峻岭众多,道路险狭,易守难攻。
山路险峻,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粮草的运输。
陈兰和梅成等人采用的坚壁清野政策使得张辽和于禁两路人马推进十分困难。
毕竟没有补给的大军很容易军心涣散。
双方在天柱山相持不下。
于禁意识到问题不妙,便对张辽说,粮草补给不可乱,他亲自来领军押送粮草。
张辽听了,便放下心来,准备进入天柱山追剿敌军。
但军中诸将皆说:“此山道路险恶,我军兵少,很难可以深入用兵。”
张辽却说:“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
意思就是只有勇敢之人才能前行,没有了粮草之忧的张辽发扬出当年白狼山对战乌桓那样的勇猛果敢,直接进驻天柱山安营,随后便发兵强攻上山。
陈兰和梅成经过多日的对峙已经松懈下来,总是觉得张辽等人也不过如此,是不会深入天柱山的。
结果面对张辽大军的突然杀到,丝毫没有察觉。
直到张辽领军到了大营前,二人才反应过来,匆忙应对。
张辽率军冲进营帐,很快就斩杀了陈兰、梅成,其他叛乱的部众也都尽数俘虏。
战后,曹操论诸将功劳,说:“登上天柱山,踏过险峻,成功讨取陈兰、梅成,都是荡寇将军张辽的功劳。”
于是增加了张辽的食邑,给予张辽假节的权力。
于禁也因协助张辽而增加食邑二百户,连同以前的共计一千二百户。
可惜,张辽这一次剿贼并没有彻底。
雷绪见形势不妙,便偷偷率领亲信撤离了天柱山。
没过多久,雷续再次聚集了数万部众,在庐江郡和九江郡一带作乱。
曹操让夏侯渊统领众将领进军清剿雷绪。
夏侯渊大破雷续,雷绪率领部曲数万逃向荆州,投靠了刘备。
曹操升夏侯渊为征西护军。
至此,曹操算是彻底掌控了九江郡和庐江郡,打通了南下的第二条路。
只可惜仅仅过了数日,曹操都还来不及实施牵制孙权和周瑜的计划,以保住江陵城,江陵城内资源耗尽,曹仁不得不放弃江陵,撤回襄阳。
曹操此次南下的第二个目的算是无法再达成。
他设置了扬州的郡县各路官员,并命他们实施救济政策,对于那些无家可归和吃不饱饭的百姓始终都要救济,不能停歇,想要以此来巩固两郡的人口,以免再次流失。
同时曹操还做了他十分擅长的事,兴修水利,以便肥沃周边的土地。
扬州别驾蒋济一一遵照执行。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十二月,曹操撤军回谯,留下臧霸与夏侯惇等屯兵居巢,使张辽与乐进、李典等率七千余人屯兵合肥。
同年,赤壁之战前便已经病重的荆州刺史刘琦去世。
刘备自领荆州牧,改油口为公安,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张飞为宜都太守、赵云为桂阳太守。
加上雷续的投靠,刘备手中人马倍增,实力大大增强。
刘备的举动很快就引起了周边人马的关注,包括孙权在内。
诸葛亮便建议刘备上表朝廷举荐孙权为车骑将军、领徐州牧。
面上看,这是给孙权的军权连升三级,从原先的讨虏将军、会稽太守,越过四镇将军和四方将军,直接来到车骑将军,行政权力也从原先的太守升到了州牧。
但实际看,两个位置都是名义上的。
车骑将军没有朝廷的支持,压根没有实际权力,最多也是在江东地区有威望。至于徐州牧,无异于荀彧的驱虎吞狼之计,徐州在曹操手中,孙权别说去上任,连染指都不可能。
这是东汉末年很常用的计谋,孙权自然也能看懂。
既然刘备能给他升职,便是好事,孙权当即接受。
但这个举动并没有消除孙权对刘备的忌惮。
碍于当前形势还需要孙刘联盟,孙权便将妹妹孙尚香嫁予刘备以巩固关系。
刘备欣然接纳,并顺江而下,来到吴郡迎娶孙尚香。
这一路远去,刘备算是彻底远离了刚刚建立的势力地盘,进入到充满危险的吴地。
当然,刘备冒险入吴地,自然不仅仅是为了娶妻,孙尚香再漂亮也不至于刘备放弃一生坚持的梦想,更何况刘备压根没有见过孙尚香。
刘备有自己的目的,他想要请求借荆州数郡以都督荆州事务。
不过这个说法是给孙权面子,实际上是用原先刘琦的江夏郡换取周瑜占据的南郡部分地盘。
一来一去,基本上是扯平的。
不然竞争如此激烈的东汉末年,哪有诸侯愿意接触一个州的地盘。
刘备来到江东之后,周瑜和吕范看到了机会。
他们力劝劝孙权软禁刘备,方法很简单,就用新婚和优越的居住条件来留住刘备。
这便是《三国演义》中最为经典的桥段,小说中有赵云的提醒,刘备幡然醒悟。
但实际历史中,刘备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牢记此行的目的。
鲁肃则以 “共拒曹操” 为由主张放走刘备,并承认其对荆州江南四郡的占领。
孙权思索良久,采纳了鲁肃的建议。
双方暂时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http://www.bixia5.cc/book/14117/2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