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第59章 小米加步枪,战士的荣耀,军工人的耻辱!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9章 小米加步枪,战士的荣耀,军工人的耻辱!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李厂长!”

  “恭喜恭喜啊!”

  “这回你上了《时代》封面!这可是为我们整个系统争了光,添了彩!”

  “市里领导高度重视!”

  “这简直是放了一颗大卫星啊!你看,这宣传报道的规格,我们初步考虑……”

  李小川握着听筒,一句未发。

  但对方听到他已接通,便开始自来熟地滔滔不绝,一顿猛夸了。

  然而李小川的视线掠过桌角那份摊开的、关于新型合金材料耐疲劳极限的测试报告。

  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才是他此刻真正关心的东西。

  “王秘书长,感谢你们的关心。”

  “厂里当前生产任务很重,几个关键型号的攻关都到了节骨眼上,陆、海、空三军都在催促,一分一秒都耽误不起啊。”

  电话那头明显愣了一下。

  显然没料到这位新晋的“国际名人”会是这种反应。

  短暂的沉默后,王秘书长的声音再次响起,热情似乎被浇熄了不少,多了些官腔式的谨慎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

  “李厂长的考虑很周全,大局观强!”

  “那么这个饭局,就等有时间再请了。”

  “请李厂长放心,宣传方面,市里一定把握好尺度,突出成绩,也严守纪律!”

  “成绩是您的,也是集体的嘛!”

  “对了,饭局我就先替你延后一下,不过市里电视台和日报的同志,下午想过来做个专访,您看时间上……”

  “抱歉,王秘书长。”李小川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回旋余地,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硬。

  “下午厂党委和技术委员会有关于核心项目推进的闭门会议,非常重要,事关重大型号节点。”

  “采访,请帮我婉拒。”

  他语气稍微缓和,但那份疏离感依旧清晰,“替我谢谢媒体同志的厚爱,我工作挺忙的,实在抽不开身。”

  没等对方再说什么场面话,李小川平静地道了声“再见”,便干脆利落地挂断了电话。

  听筒放回机座。

  发出“咔哒”一声轻响。

  然后李小川靠回椅背,轻轻闭上眼睛,抬手用力捏了捏紧锁的眉心。

  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感,如同冰冷的潮水,悄无声息地漫上心头。

  李小川觉得,这喧嚣的名利场,哪怕只是隔空的试探和应酬,其消耗的心力,竟也不亚于在试验台前连续鏖战十几个小时。

  别人喜欢应酬,乐在其中。

  但他可想浪费光阴。

  他重新睁开眼,目光再次落在那本《时代》上。

  他拿起杂志,随手翻到内页。

  一篇评论文章被特意划出,冰冷的英文单词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

  “……在可预见的未来,龙国军队的主要构成,依然将是那些来自最底层乡村和工厂的青年。”

  “他们或许拥有无与伦比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但无疑缺乏现代战争所必需的装备和系统性训练……”

  ……

  “勇气……牺牲精神……”

  李小川无声地咀嚼着这些词。

  不过他品尝到跟别人可不一样,那不是热血也不是荣耀,而是浓重得化不开的铁锈般的苦涩。

  下一秒。

  上一世的记忆碎片,带着浓烈的血腥味和硝烟气息,汹涌地撞击着他的意识壁垒。

  ……

  西南边境。

  阴冷潮湿的猫耳洞。

  空气污浊,弥漫着硝烟、汗臭、伤口腐烂和血腥混合的刺鼻气味。

  昏黄的煤油灯光摇曳不定,勉强照亮一个被炮弹震得半塌的掩体角落。

  一张年轻的,沾满泥污和血痂的脸映入眼帘。

  那是个顶多十八九岁的通讯兵。

  嘴唇干裂起皮,眼神因为失血过多和剧痛而涣散,却依旧用尽最后力气死死抱着怀里那台老式的,外壳已经严重变形,沾满他暗红色血液的步话机。

  他的左腿从膝盖以下被炸没了。

  简陋的止血带被浸透成了深褐色。

  “……首……长……信号……断……断……”

  通讯兵的声音嘶哑微弱,每一次艰难的呼吸都伴随着身体痛苦的抽搐,额头上全是冰冷的汗珠。

  “……三连……三连被……被……火力点压住了……坐标……坐标……”他每吐出一个字,都像耗尽生命最后的火星。

  李小川(那时他走的不是军工之咱,也不是307厂的厂长,只是一个随队的技术参谋)伏在他身边,耳朵紧贴着那布满裂纹的听筒,试图从那片刺耳尖锐的电流噪音中捕捉任何一丝微弱的信息。

  他记得自己对着话筒嘶吼着什么。

  旁边卫生员手忙脚乱却徒劳地试图重新包扎那可怕的伤口。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绝望和焦灼。

  “再坚持一下!兄弟!告诉我坐标!”他记得自己几乎是咆哮着,声音在狭窄的空间里回荡。

  通讯兵的眼神似乎因这吼声清明了一瞬。

  嘴唇剧烈地翕动着,艰难地报出了一串数字。

  几乎是同时,他身体猛地一挺,眼睛骤然瞪大,瞳孔瞬间扩散,随即那点微弱的光彻底熄灭,头无力地歪向一边。

  怀里那台沾满他生命热血的步话机,只剩下单调刺耳,如同丧钟般的忙音……

  那串用生命传递的坐标数字,冰冷地刻进了李小川的灵魂深处。

  ……

  又一次惨烈的攻坚拔点任务。

  敌军占据有利地形,依托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交叉火力网如同死神的镰刀,疯狂地收割着冲锋的战士。

  装备的代差在这一刻显露无疑。

  他所在的连队奉命强攻。

  冲锋号响起。

  他亲眼看着冲在最前面的战友,那个憨厚壮实、总爱吹嘘自己家乡面食多么筋道的山东兵柱子,刚跃出战壕不到十米,就被一串从暗堡射出的重机枪子弹拦腰扫中……

  那高大健壮的身躯如同被无形的巨锤瞬间砸碎的泥偶。

  在李小川的视野里爆开一片刺目的猩红……

  温热的,带着浓重腥气的液体甚至有几滴溅到了后面李小川的脸上……

  前一秒还鲜活的生命,下一秒就成了散落在焦土上的破碎残骸。

  他们有什么?

  除了年轻的生命和一腔赤诚的热血,有什么?

  是那膛线都快磨平了的“56冲”?

  是打几发就卡壳、威力不足的“40火”?

  还是靠人肩扛背驮,在复杂地形下机动性极差的迫击炮?

  他们用血肉之躯,去填平敌人火力优势的鸿沟!

  用生命去消耗敌人的弹药!

  每每想起这些,李小川都会失眠……

  “战争,便是……政客提供弹药,富人提供资金和食物,穷人提供孩子……”

  这句他在前世无数个被噩梦惊醒的深夜里反复咀嚼、最终刻入骨髓的箴言,此刻带着滚烫的烙印,再次灼烧着他的神经,几乎要将理智焚毁。

  战争机器一旦开动,最昂贵的“燃料”,永远是最底层人民的孩子。

  他们的生命,像廉价的柴薪,被投入名为“胜利”的熔炉。

  而最终,政客坐稳了江山,富人攫取了更多的资源和财富。

  留给那些失去孩子的穷苦父母的,只有漫山遍野、冰冷沉默的墓碑和无尽的哀伤。

  ……

  “咔哒”一声轻响。

  伴随着纸张被揉皱的细微撕裂声。

  沉浸在血色回忆中的李小川悚然一惊。

  低头看去,原来是他无意识攥紧的拳头,指甲已经深深掐进了掌心,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

  而握着杂志的那只手,竟将那份摊开的《时代》周刊内页,捏得皱起、撕裂了一角。

  那篇带着傲慢点评的文章,在褶皱中扭曲变形。

  如同一个丑陋的伤疤。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带着307厂特有的机油、金属粉尘和劣质茶叶混合味道的空气涌入肺腑。

  强行压下心头翻涌的血色浪潮和那几乎要破体而出的暴怒。

  那光滑的铜版纸封面,代表着西方世界的“认可”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喧嚣与潜在的危险。

  他伸手拿起一支绘图铅笔。

  笔尖悬在图纸上一个关键的能量传递结构节点上方,凝神思索。

  片刻后,HB笔芯在粗糙的图纸上落下第一笔,发出细微而坚定的“沙沙”声。

  这声音,微弱却清晰。

  瞬间压倒了窗外隐约传来的、关于他“荣耀”的广播余音,也驱散了脑海中那些血色弥漫的幻影。

  这才是他这一世的战场。

  没有镁光灯;

  没有鲜花掌声;

  没有虚与委蛇的应酬;

  只有冰冷的钢铁,复杂的公式,永不妥协的精度要求和夜以继日的枯燥演算。

  他要锻造的,不是自己头上的光环。

  而是能让那些像柱子、像那个小通讯兵一样的龙国普通士兵,在未来的战场上使用的武器……

  李小川希望他们不再是只能靠血肉之躯去填补性能代差的。

  “小米加步枪”,不是荣耀!

  而是龙国军工人的耻辱!

  铅笔在图纸上游走,线条流畅而精准……

  图纸一角,一行他亲笔写下的、力透纸背的小字,在灯光下清晰可见:

  “为人民立命,铸护国神剑。”

  “人民万岁!”
  http://www.bixia5.cc/book/14141/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