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除夕祥和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南国的海风,在腊月二十九的黄昏,终于拂去了苏媛身上最后一丝来自川西雪域的凛冽寒意。

  飞机降落在海口美兰机场,湿润而略带咸腥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热带特有的、慵懒而温润的暖意。

  阔别经年,熟悉的乡音在耳边流淌,道路两旁高大笔直的椰子树在晚风中摇曳着巨大的羽状叶片,路灯早早亮起,洒下橘黄色的光晕,映照着行色匆匆、脸上洋溢着节日气息的人们。

  文昌,这座位于海南岛东北角的滨海小城,正沉浸在小年夜特有的、忙碌而温暖的氛围中。

  苏媛没有通知母亲具体归期,想给她一个惊喜。

  她拒绝了基地安排的车辆,自己叫了一辆出租车,报出那个刻在骨子里的地址——

  市人民医院家属区。

  车子穿行在熟悉的街道上,路边的年货摊摆得满满当当,金桔盆栽、红艳艳的对联、造型各异的灯笼、还有空气中弥漫的炸年糕和海鲜干货的混合香气,无不提醒着她,年关已至,万家团圆。

  车子在略显陈旧的家属区门口停下。这片建于上世纪末的楼房,红砖墙面被岁月和海风侵蚀得有些斑驳,但家家户户阳台上晾晒的衣物、窗台上摆放的绿植,以及此刻窗户里透出的温暖灯光,都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苏媛付了车钱,提着简单的行李袋,走向自家所在的单元楼。

  楼道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邻居们隐约的谈笑声。

  她一步步踏上熟悉的台阶,心绪却如同海潮般起伏。

  离家求学、战场搏杀、雪原淬炼、冰河惊魂……

  短短一年,却仿佛经历了半生。

  家,这个字眼,此刻显得如此温暖又如此沉重。

  终于站在了熟悉的绿色防盗门前。

  门楣上方,一左一右,钉着两块小小的、却异常醒目的金属铭牌。

  左边那块,金属边缘已有些氧化发暗,红底金字清晰地镌刻着:

  “一等功臣之家”,落款是西部战区陆军。

  那是属于父亲的永恒荣光,也是这个家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右边那块,崭新锃亮,同样是红底金字:

  “一等功臣之家”,落款是国防科技大学。

  这是属于她苏媛的,用科尔松的冰与火铸就的勋章。

  两块铭牌,一新一旧,在楼道昏黄的声控灯下,无言地诉说着两代军人的忠诚与牺牲。

  苏媛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抬手,轻轻敲响了家门。

  “谁呀?”

  门内传来母亲熟悉而温和的声音,带着一丝忙碌中的询问。

  “妈,是我。”

  苏媛的声音有些微哑。

  门内瞬间安静了一下,紧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

  防盗门被猛地拉开!

  门口站着的,正是苏媛的母亲——

  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林静岚。

  她身上还系着沾着油渍的围裙,手里拿着锅铲,鬓角已染上些许风霜,但眉眼间那份知性和温柔依旧。

  当看到门外风尘仆仆、穿着便装却身姿挺拔的女儿时,她眼中的惊讶瞬间被巨大的惊喜和如释重负取代,随即涌上了朦胧的水汽。

  “媛媛!”

  林静岚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手中的锅铲“哐当”一声掉在地上也浑然不觉。

  她猛地张开双臂,一把将女儿紧紧搂进怀里!

  “妈!我回来了!”

  苏媛也用力回抱住母亲,将脸深深埋进母亲带着油烟味和淡淡消毒水气息的肩窝。

  母亲的怀抱依旧温暖,带着她童年记忆里最安心的味道。

  所有的疲惫、委屈、惊险、荣耀,在这一刻仿佛都找到了归处。

  她贪婪地呼吸着母亲的气息,眼泪无声地涌出,濡湿了母亲的衣襟。

  这一刻,她不再是雪原上孤身奋战的战士,不再是冰河里舍身救人的英雄,她只是妈妈的孩子。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林静的声音哽咽着,一遍遍抚摸着女儿的后背,仿佛要确认这不是梦。

  “瘦了……也黑了……吃了不少苦吧?”

  她捧起女儿的脸,仔细端详着,心疼地拭去她眼角的泪痕,自己的眼泪却止不住地流。

  “没有,妈,我好着呢。”

  苏媛努力挤出一个笑容,也抬手擦去母亲脸上的泪,“你看,这不全须全尾地回来了?”

  母女俩在门口相拥良久,直到楼道里的声控灯熄灭又亮起,才依依不舍地分开。

  林静岚这才注意到地上的锅铲,连忙捡起来,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笑容:

  “瞧我,正炸鱼呢!快进来,外面冷!”

  她拉着苏媛的手,像怕她跑了似的,把她拽进温暖明亮的家门。

  家的气息扑面而来。

  熟悉的家具摆设,窗明几净,阳台上几盆绿萝长得郁郁葱葱。

  厨房里飘来浓郁的炸鱼香味和炖肉的香气,锅里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客厅的电视开着,正播放着喜庆的春节节目。

  一切,都和她记忆中的除夕前夜一模一样,温暖,祥和,充满了家的味道。

  “饿了吧?饭马上就好!你先歇会儿!”

  林静岚把苏媛按在沙发上,又急匆匆钻进厨房,“给你炸了你最爱吃的带鱼!”

  苏媛没有坐下,她放下行李,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客厅正中最显眼的位置。

  那里,摆放着一个擦拭得一尘不染的深色木质神龛。

  神龛里,没有神佛,只有一张放大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的男人,穿着笔挺的陆军军官常服,面容刚毅,眼神坚定,嘴角似乎还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

  正是她牺牲在加勒万河谷的父亲。

  照片下方,是一方小小的、覆盖着红绒布的灵位。

  一股酸楚瞬间涌上苏媛的心头。

  无论离家多久,无论获得多少荣誉,这个空位,永远是这个家最深的痛。

  “妈,我来贴春联吧。”

  苏媛深吸一口气,转移自己的情绪,也转移母亲的注意力。

  她看到桌上放着一副崭新的、洒着金粉的红底春联。

  “哎,好!浆糊在电视柜

  林静在厨房里应着,声音带着忙碌的轻快,“今年特意选了副好的,‘国泰民安’、‘家和万事兴’!咱们家,就得贴点喜庆的!”

  苏媛找出浆糊和小板凳,走到门外。

  她小心地刷上浆糊,将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端端正正地贴在门框左侧。

  贴下联“春满乾坤福满门”时,她的目光再次掠过门楣上那两块沉甸甸的“一等功臣之家”铭牌。

  阳光透过楼道的窗户照在铭牌上,折射出金红的光芒。

  她的手停顿了一下,心中默念:

  爸,妈,我们都在努力,让这个家,万事兴。

  贴好横批“喜迎新春”,又在大门正中贴上一个倒着的、金灿灿的“福”字。

  红彤彤的春联,瞬间给这扇承载着荣誉与伤痛的门扉,增添了浓烈的节日色彩。

  回到屋里,年夜饭的香气更加浓郁了。

  林静岚的手艺一如既往的好:

  清蒸石斑鱼、白切文昌鸡、蒜蓉粉丝蒸扇贝、红烧猪蹄、炸得金黄酥脆的带鱼、还有一盆热气腾腾的冬瓜海白汤。

  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是地道的海南风味。

  然而,在这丰盛的餐桌旁,靠近父亲遗像的位置,却空着一个座位。

  林静岚默默地在那空位前,摆放了一副干净的碗筷,一个斟满白酒的小酒杯。

  气氛,在饭菜的氤氲热气中,变得有些凝滞。

  窗外,已能零星听到远处传来的鞭炮声,更衬得屋内的安静有些沉重。

  苏媛没有说话,她走到父亲的灵位前。

  神龛前的香炉里,三支线香正静静地燃烧着,青烟袅袅。

  她从贴身的衣袋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两枚用软布包裹的勋章。

  一枚,是沉甸甸的、金光璀璨的一等功奖章,星芒锐利,这是科尔松冰原上,她用生命换来的证明。

  一枚,是崭新的、同样闪耀着金光的个人三等功奖章,这是雪域冰河中,她为守护生命而得到的认可。

  她将两枚勋章,并排轻轻地放在父亲灵位前的红绒布上。

  金色的勋章在香烛的光晕下,闪烁着内敛而庄严的光芒,与父亲照片上那身军装的肩章,仿佛穿越时空,遥相呼应。

  她拿起三支新的线香,就着烛火点燃。

  双手持香,高举过头顶,对着父亲的遗像,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爸,”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我回来了。今年……女儿也拿了一等功,和您当年一样。还……多拿了一个三等功。”

  她顿了顿,看着香炉里袅袅升起的青烟,仿佛在向父亲低语:

  “我去了很远的地方,做了该做的事,没有给您丢脸,也没有给党和国家丢脸。”

  青烟缭绕,模糊了父亲照片上温和的笑容。

  苏媛将香稳稳地插入香炉中,与之前的三支香并列。

  新香燃烧的红点,在香灰中显得格外明亮。

  林静岚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女儿做完这一切,眼中噙满了泪水,却努力不让它落下。

  她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膀:

  “好了,你爸都看着呢。吃饭吧,菜都快凉了。”

  母女俩在餐桌旁坐下。

  林静不断地给苏媛夹菜,询问她在学校的生活(避开了战场细节),询问她训练累不累。

  苏媛也挑着轻松的话题回答,讲述威龙的陪伴,基地的趣事,李凌风的直爽,雷宇中校的严厉。

  餐桌上的气氛渐渐活络起来,食物的温暖驱散了些许哀思。

  饭吃到一半,苏媛放下筷子,犹豫了一下,开口道:

  “妈,过两天……我想去看望一个朋友。他……他家里出了点事,亲人病重,在西部战区总医院IcU。我……不知道该带点什么去看望合适?”

  林静岚夹菜的手顿住了。

  她抬起头,看向女儿。

  苏媛的眼神里带着一丝关切和不易察觉的紧张。

  作为母亲,作为医生,林静岚瞬间明白了这个“朋友”在女儿心中的分量,也明白了女儿此刻的忐忑。

  她没有追问是谁,也没有问具体病情,只是温和地笑了笑:

  “看望重症病人啊……送心意最重要。鲜花水果太普通了,IcU也未必方便。这样吧,妈明天帮你准备点东西。我们医院药房有上好的野山参切片和灵芝孢子粉,都是温补元气的,对术后恢复有帮助。再包个红包,表表心意。你看行吗?”

  苏媛心头一暖,母亲的理解和支持让她松了口气。

  “嗯,谢谢妈!听您的。”

  “傻孩子,跟妈还客气。”

  林静岚嗔怪地看了她一眼,又给她碗里夹了一大块鸡腿肉,“快吃,多吃点,补补身子。”

  年夜饭在温馨与淡淡的思念中结束。

  母女俩一起收拾了碗筷,泡上一壶清香的鹧鸪茶,窝在沙发里,等待着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

  窗外,小城的夜空已经被此起彼伏的烟花点亮。

  绚丽的色彩在夜幕中炸开,如同盛开的花朵,瞬间的璀璨后化作点点星雨坠落,随即又被新的光芒取代。

  鞭炮声由远及近,渐渐连成一片,如同密集的鼓点,宣告着旧岁的离去和新年的来临。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混合着家家户户飘出的饭菜香,这是独属于中国除夕夜的、喧闹而祥和的气息。

  时间指向晚上八点整。

  电视屏幕上,熟悉的春晚开场歌舞在一片欢腾中拉开序幕。

  华美的舞台,热闹的歌舞,喜庆的主持人,瞬间将节日的氛围推向高潮。

  苏媛和林静岚依偎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里的欢声笑语。

  苏媛剥开一个红毛丹,晶莹剔透的果肉放入口中,清甜的汁水在舌尖化开。家的温暖,母亲的陪伴,让她紧绷了许久的神经终于彻底放松下来。

  她暂时抛开了吉布提的风沙,抛开了空降兵的使命,只想享受这片刻的安宁。

  歌舞节目过后,主持人庄重的声音响起: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非常荣幸地连线到一位特殊的嘉宾。他将代表GtI联合指挥机构,向此时此刻,仍然坚守在全球各条战线上的GtI特战干员们,以及所有并肩作战的盟友伙伴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新春问候!让我们有请——GtI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兼军委副主席,陆军上将,陈源将军!”

  电视画面瞬间切换。

  背景不再是绚丽的舞台,而是一间庄严肃穆、充满科技感的作战指挥大厅。

  巨大的弧形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球态势图,各种代表GtI与哈夫克军事力量部署的符号在闪烁。

  大厅里光线明亮却柔和,巨大的指挥台前,一位身着笔挺陆军上将常服、肩章上三颗将星熠熠生辉的军人,正襟危坐。

  他大约六十岁年纪,头发花白,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容刚毅如刀削斧劈,眼神锐利而深邃,仿佛能穿透屏幕,直视人心。

  正是陈源上将。

  整个指挥大厅安静得落针可闻,只有设备运行发出的轻微嗡鸣。

  陈源上将对着镜头,缓缓开口,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统御全局的威严,又蕴含着对前线将士的深切关怀,清晰地传遍千家万户:

  “同志们!战友们!所有坚守在全球各条战线上的GtI特战干员们,以及我们忠诚可靠的盟友伙伴们!”

  他的目光如同实质,扫过无形的镜头,仿佛在注视每一位身处前线的战士。

  “值此中华民族传统新春佳节,万家团圆、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GtI联合指挥机构、军委,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你们——此时此刻,为了和平与秩序,为了守护人类文明的灯火,依然在冰原、在深海、在沙漠、在城市废墟、在一切需要你们的地方,枕戈待旦、无私奉献的勇士们——致以最崇高的军礼和最诚挚的新春祝福!”

  陈源上将站起身,对着镜头,庄重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刚劲有力,充满了军人的铁血与忠诚。

  指挥大厅内所有可见的工作人员,无论军衔高低,也同时肃立敬礼!

  画面无声,却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过去的一年,”陈源上将的声音带着历史的厚重感,“是充满挑战与牺牲的一年。哈夫克的阴云并未消散,和平的曙光仍需我们奋力争取。从东欧的冰封平原,到北大西洋的惊涛骇浪;从东北亚的紧张对峙,到东南亚的雨林烽烟;从巴尔干的断壁残垣,到北非的无垠沙海;从中东的古老战场,到西亚的战略枢纽;从北美的前沿哨所,到大洋洲的辽阔海疆;再到此刻,在东非吉布提保障基地,为维系生命线而昼夜奋战的勇士们……”

  随着他的话语,他身后巨大的弧形屏幕上,分屏快速切换着各个战区的实时或象征性画面:

  风雪中的坦克集群在广袤的东欧平原上驰骋;

  巨舰劈波斩浪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北大西洋;

  东北亚各大工业城市灯火管制下的肃杀;

  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特战干员们在泥泞中跋涉;

  巴尔干被炸毁的桥梁旁警戒的特战干员;

  北非沙漠中伪装网下的雷达站;

  中东城市废墟间巡逻的装甲车;

  西亚山脉隘口处的防御工事;

  北美边境线上风雪哨塔的灯光;

  大洋洲海岛上飘扬的旗帜;

  东非吉布提军港繁忙的装卸场景……

  最后,画面定格在一片深邃的星空,象征着无处不在、默默守护的隐蔽战线。

  “还有那些,在无声战线上,以智慧与勇气与敌周旋的无名英雄们!”

  陈源上将的声音充满了敬意。

  “你们的身影,遍布全球十二大战区!你们的名字,或许不为世人所知,但你们的功绩,将永远镌刻在人类扞卫和平的史册上!你们用忠诚、热血和生命,构筑起共和国坚不可摧的‘绝对国防圈’,守护着我们身后的家园,守护着亿万人民的安宁!”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激昂的力量:

  “是你们,在世界屋脊的冰峰上,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界碑!是你们,在东欧的暴风雪中,用钢铁意志粉碎了敌人的铁蹄!是你们,在城市的废墟里,用无畏的冲锋撕开了黑暗!是你们,在每一次危机降临的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每一个地名,都像是一枚勋章,敲击在苏媛的心上!

  加勒万河谷……

  父亲长眠之地!

  科尔松……

  她浴血之地!

  贝尔格莱德……

  威龙奋战之地!

  一股滚烫的热流瞬间涌遍全身,她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背!

  “同志们!”

  陈源上将的声音变得更加深沉,饱含情感,“我深知,在这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除夕之夜,你们或许正潜伏在寒冷的观察哨里,警惕地注视着黑暗;或许正驾驶着战机,巡航在寂静的夜空;或许正坚守在嘈杂的指挥台前,分析着瞬息万变的敌情;或许正默默舔舐着伤口,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你们的年夜饭,可能只是一份冰冷的单兵口粮;你们的春晚,或许只有呼啸的风声和电台的电流音为伴。”

  “但是!”

  他话锋一转,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和信心:

  “请你们记住!你们并不孤单!祖国和人民的心,与你们同在!十四亿同胞的万家灯火,就是为你们而点亮!此刻,每一张团圆的餐桌旁,都有一个空位是为你们而留!每一杯祝福的美酒里,都饱含着对你们最深切的思念与最崇高的敬意!”

  “你们舍弃了小家的团圆,换来了大家的平安!你们用孤独的守望,点亮了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这,就是军人的使命!这,就是GtI的担当!”

  陈源上将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如同出鞘的利剑:

  “新的一年,挑战依然严峻,前路依旧崎岖。但我坚信,在GtI所有成员国和盟友伙伴的精诚团结下,在你们——这些最忠诚、最勇敢、最坚韧的战士的守护下,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我们扞卫和平的决心!任何敌人的阴谋诡计,都将在我们钢铁般的意志面前碰得粉碎!”

  他再次站起身,神情庄重无比:

  “在此,我号召!GtI全球各条战线上的全体将士们!继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用你们的忠诚和热血,守护好每一寸阵地!维系好每一条生命线!为最终赢得这场扞卫人类文明未来、彻底打垮哈夫克的伟大斗争,贡献你们全部的力量!”

  “最后,”陈源上将的声音缓和下来,带着真挚的祝福,“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请允许我再次代表联合指挥机构和军委,也代表所有被你们守护的人们,向你们以及你们的家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美好的新春祝愿!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平安凯旋!”

  “待到胜利凯旋日,我们再举杯,共庆这用忠诚与热血换来的——盛世太平!”

  画面定格在陈源上将再次庄重敬礼的身影上,背景是巨大的全球态势图。

  指挥大厅内,掌声雷动(尽管电视里没有声音,但能感受到那份肃穆与激昂)。

  画面切回春晚舞台,主持人激动地表达着敬意和感动。

  苏媛坐在沙发上,久久不能平静。

  陈源上将的话语,像重锤敲击着她的心灵,又像暖流温暖着她的血液。

  她胸前的两枚军功章,仿佛在微微发烫。

  窗外的鞭炮声和烟花更加密集了,绚烂的光芒映亮了文昌小城的夜空。

  电视里,春晚的歌舞依旧喜庆欢腾。

  林静岚轻轻握住了女儿的手,温暖而坚定。

  苏媛回握住母亲的手,目光望向窗外璀璨的夜空,望向遥远的西方。

  万家灯火在她身后温暖地亮着,而她的心,已有一部分飞向了那座笼罩在消毒水气味中的西部战区总医院,飞向了那个此刻正守护在病床前、承受着巨大压力的身影。

  除夕的钟声,即将敲响。
  http://www.bixia5.cc/book/14161/6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