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翻山越岭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暴风雪不再是单纯的阻碍,它变成了唯一的掩护,唯一的盟友。

  缴获的BTR-80装甲运兵车如同钢铁铸造的雪橇,在厚重的积雪和崎岖的山路上发出沉闷而持续的咆哮。

  履带碾过冻硬的冰层和深埋的碎石,车身在剧烈的颠簸中呻吟,每一次震动都让车厢内的人五脏六腑仿佛移了位。

  引擎盖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嘶吼,是这片白色死寂中唯一粗粝的生命脉动。

  车厢内,温度比外面高不了太多,但至少隔绝了那如刀割般的寒风。

  露娜背靠着冰冷的金属厢板,裹紧了从哈夫克尸体上剥下的厚实雪地伪装外套,警惕的目光透过布满冰霜的防弹观察窗缝隙,死死盯着车外混沌翻滚的白色世界。

  她的外骨骼系统头盔放在脚边,能量在之前的战斗中已消耗殆尽,此刻只能依靠肉眼和经验。

  蜂医半跪在车厢中央,借着车内一盏摇摇欲坠的应急灯微弱光芒,检查着乌鲁鲁的状况。

  乌鲁鲁依旧昏迷不醒,呼吸微弱而急促,脸上毫无血色,嘴唇干裂发紫,每一次微弱的吸气都伴随着胸腔深处破碎风箱般的杂音。

  蜂医小心地更换着乌鲁鲁胸口渗血的绷带,动作尽可能轻柔,但紧锁的眉头和眼中的凝重透露出情况的不妙。

  深蓝蜷缩在副驾驶位置的后方角落,脸色同样苍白如纸,左胸的伤口在颠簸中不断传来钻心的刺痛,失血和寒冷让他眼前阵阵发黑。

  他紧咬着牙关,用意志力对抗着眩晕和痛苦,双手无意识地摩挲着放在膝上的速射机枪冰冷的枪身,仿佛那是他唯一的依靠。

  驾驶舱内,夜莺玛丽卡全神贯注。

  她戴着“神盾”头盔,面罩上流淌着淡蓝色的HUD数据流,显示着模糊的地形轮廓、车辆状态和仅存的短距雷达扫描信息。

  她的双手稳稳地操控着方向盘和复杂的仪表盘,动作流畅而带着超越年龄的沉稳。

  风雪和崎岖的地形严重干扰着驾驶,但她纤细的身影在宽大的驾驶座上显得异常坚定,如同一根定海神针。

  每一次颠簸都让车厢内发出金属扭曲般的呻吟。露娜紧握着冰冷的扶手,身体随着车身剧烈晃动,目光透过布满冰霜和泥污的观察窗,死死盯着前方那片在风雪中若隐若现的、如同地狱门户般的区域——

  什切潘波列隘口。

  “减速!保持距离!”

  露娜嘶哑的声音在车厢内响起,穿透了引擎的轰鸣和风雪的呜咽。

  驾驶位上的夜莺立刻做出反应,装甲车的速度降了下来,隐藏在风雪和前面一支哈夫克小型运输车队扬起的雪雾之后。

  风雪似乎短暂地减弱了一瞬,如同厚重的幕布被掀开了一角。

  地狱般的景象扑面而来。

  曾经扼守要冲的GTI防线,此刻已化作一片焦黑、破碎的炼狱。

  连绵的铁丝网被炸得扭曲断裂,如同被巨人蹂躏过的蛛网。

  混凝土碉堡和掩体被大口径武器轰开了狰狞的豁口,钢筋如同断裂的肋骨般裸露出来,上面还挂着冻僵的破布和难以辨认的焦黑物质。

  积雪被爆炸的高温融化又冻结,形成一片片肮脏、暗红色的冰壳,覆盖着无数弹坑和燃烧的残骸——

  被击毁的GTI轮式步战车、扭曲的装甲运兵车骨架、甚至还有半埋入雪中的火炮残骸。

  刺鼻的硝烟混合着焦糊的尸骸气味,即使隔着厚厚的装甲板,也仿佛能丝丝缕缕地渗入车厢。

  而在这片狼藉的废墟之上,新的秩序正在被哈夫克以钢铁和鲜血强行建立!

  哈夫克“雨云”伞兵旅的特种兵们如同忙碌的工蚁,正冒着风雪疯狂地加固阵地、架设武器。

  沉重的MBS-9M.50“九头蛇”重机枪被固定在炸塌的掩体豁口处,粗壮的枪管如同死神的獠牙指向GTI可能反扑的方向。

  更令人心寒的是几座被安装在简易旋转基座上的MBS-22A自动哨戒炮塔。

  这些方头方脑、布满传感器探头的钢铁造物,正由哈夫克工程兵紧张地连接着线缆,它们冰冷的“目光”(扫描雷达和红外探测器)如同探照灯般扫视着风雪弥漫的前方,随时准备泼洒出致命的弹雨。

  远处,靠近隘口后方相对平坦的区域,一个被炸得坑坑洼洼的小型野战机场正灯火通明。

  哈夫克的工程车辆如同钢铁甲虫般在跑道上忙碌,巨大的探照灯刺破风雪,工兵们正争分夺秒地铺设着临时钢板跑道,修补着巨大的弹坑。

  更令人窒息的是,就在机场边缘的低空,一架庞大的C-21“龙”式突击舰正缓缓降低高度。

  它庞大的身躯在风雪中如同移动的山岳,幽蓝色的等离子尾流将地面的积雪卷起狂澜。

  几架涂着雪地迷彩、造型狰狞的“毒蝎”式武装炮艇机如同忠实的猎犬,在“龙”的周围盘旋警戒,多旋翼的轰鸣震得空气都在颤抖。

  “龙”式突击舰巨大的腹部舱门轰然开启。

  更多的哈夫克士兵,如同黑色的潮水,顺着滑降索汹涌而下。

  同时,几辆XM1299轻型无人战车也被快速卸下,履带卷起雪浪,闪烁着冰冷的传感器光芒,迅速散开形成警戒圈!

  “老天……”

  深蓝在副驾驶后座,透过缝隙看到了这一幕,倒吸一口凉气,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惊骇,“他们……他们这是要把这里变成进攻波黑的桥头堡!”

  “不止是桥头堡,”露娜的声音冰冷,带着洞察的绝望,“是跳板!是后勤中枢!拿下什切潘波列,打通隘口,黑山的‘雨云’旅和后续部队就能源源不断涌入波黑东部!福查……萨拉热窝……”

  她的话语如同冰锥,刺穿了车厢内短暂的寂静。

  夜莺紧咬着下唇,操控装甲车的双手指节微微发白。

  “神盾”的AR视野里,代表敌方单位的红色标记密密麻麻,几乎覆盖了整个隘口区域,并且还在不断增加。

  能量扫描显示,前方道路上哈夫克的哨卡和巡逻队密度极高!

  “硬闯就是送死。”

  蜂医低沉的声音响起,他结束了乌鲁鲁的检查,用一块干净的纱布擦拭着手上的血污,动作依旧沉稳,“我们这身皮(缴获的BTR-80和哈夫克涂装)是唯一的护身符,但经不起细查。必须趁着夜色和风雪最浓的时候,混进去,再找机会脱身。”

  “夜莺,关掉所有非必要灯光,保持低速,跟上前方那支返回补给的车队!”

  露娜果断下令,指着雷达屏幕上离他们不远、正缓缓驶向隘口内部的一支由几辆雪地卡车和装甲车组成的哈夫克车队。

  “明白!”

  夜莺立刻执行。BTR-80的外部灯光瞬间熄灭,只保留最低限度的仪表盘微光。

  引擎的轰鸣也被她刻意控制在最低转速,庞大的车身如同融入阴影的巨兽,悄无声息地加速,缓缓汇入了那支哈夫克车队的尾部。

  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每一秒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

  装甲车紧贴着前方一辆运载着沙袋和建材的雪地卡车,利用它的车身作为掩护。

  风雪是此刻最好的盟友,能见度低得可怕,探照灯的光柱在雪幕中只能穿透短短十几米。

  车厢内一片死寂。

  只有引擎低沉的呜咽和外面风雪的咆哮。

  露娜屏住呼吸,透过观察窗缝隙死死盯着外面晃动的哈夫克特种兵身影和那些冰冷的自动哨戒炮塔。

  蜂医的手按在腰间的手枪上,眼神锐利如鹰。

  深蓝紧握着速射机枪,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伤口的疼痛似乎都被极度的紧张压了下去。

  夜莺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在冰冷的头盔内衬中凝结,她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操控车辆和扫描周围环境上。

  车队缓缓驶过被炸毁的检查站废墟,驶过架设着重机枪的街垒,驶过那些如同沉默巨兽般的自动哨戒炮塔。

  每一次经过,露娜都能感觉到无形的、冰冷的扫描射线从装甲车外壳上掠过。

  每一次,她都以为下一秒刺耳的警报就会撕裂夜空,密集的弹雨就会将他们撕成碎片。

  时间仿佛凝固。

  每一米的前进都无比漫长。

  终于,车队驶入了隘口内部相对开阔的区域,靠近那个忙碌的野战机场边缘。

  前方出现了岔路,主路通往灯火通明的机场和正在扩建的营地,一条被积雪覆盖、看起来少有人迹的支路则蜿蜒伸向西南方向的黑暗山林。

  “就是现在!右转!进支路!”

  露娜压低声音,果断下令。

  夜莺没有丝毫犹豫,方向盘猛打。

  BTR-80庞大的车身在厚厚的积雪中划出一个惊险的弧线,履带卷起漫天雪浪,咆哮着脱离了缓慢前行的车队,一头扎进了那条被黑暗和风雪笼罩的支路!

  “那辆车!停下!”

  后方隐约传来哈夫克士兵惊疑的喊声探照灯的光柱慌乱地扫了过来!

  “加速!全速!”露娜厉喝!

  夜莺一脚将油门狠狠踩到底。

  引擎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

  履带疯狂地卷动积雪和冻土,装甲车如同受惊的钢铁巨兽,在崎岖狭窄的支路上狂奔。

  车身剧烈地颠簸摇晃,几乎要散架!

  哒哒哒哒——!

  后方响起了急促的枪声。

  子弹打在车尾装甲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和火星。

  显然,他们的突然脱离引起了怀疑!

  “坐稳!”

  夜莺大喊,同时猛打方向盘。

  装甲车冲下路基,碾过一片低矮的灌木丛,冲进了更加茂密、地形也更复杂的雪山林地。

  密集的树木和起伏的地形暂时阻挡了追兵的视线和火力。

  “甩掉了吗?”

  深蓝喘息着问,紧张地回头张望。

  “暂时!”

  夜莺的声音带着喘息,“但他们肯定会追!而且会通知前方拦截!我们必须尽快深入山林!”

  BTR-80在茂密的松林和深及膝盖的积雪中艰难穿行。

  粗壮的树干如同天然的屏障,但也极大地限制了速度和视野。

  履带碾压着冻硬的灌木和树根,发出刺耳的断裂声。

  车身不断被低垂的、挂满冰凌的树枝抽打着,发出噼啪的脆响。

  夜莺凭借外骨骼系统的地形扫描和HUD导航,在几乎无法辨认方向的风雪林海中寻找着可行的路径,如同在迷宫中穿行。

  时间在绝望的逃亡中流逝。

  油表指针在颠簸中,坚定而残酷地滑向代表着枯竭的红色区域。

  引擎的咆哮声越来越嘶哑,越来越无力。

  “油料……快见底了!”

  夜莺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的颤抖,打破了车厢内压抑的沉默。

  仿佛是为了印证她的话,引擎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和震颤,排气管冒出一股浓黑的烟雾,随即彻底熄火。

  失去了动力的庞然大物,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又向前滑行了几十米,最终沉重地陷进一处厚厚的雪窝里,彻底不动了。

  只有涡轮增压器冷却时发出的“滋滋”声,以及风雪拍打车身的呜咽,宣告着这短暂的钢铁庇护所的终结。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了车厢。

  只有外面风雪的呼啸和车内几人粗重的喘息。

  “熄……熄火了?”

  深蓝的声音干涩,带着难以置信的绝望。

  “嗯。”

  夜莺的声音低沉下去,她疲惫地摘下头盔,露出一张被汗水浸湿、写满疲惫却依旧倔强的年轻脸庞,“油……彻底没了。”

  露娜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刺痛了肺叶。

  她推开车厢后门,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雪片狠狠灌了进来。

  她跳下车,双脚瞬间陷入及膝深的冰冷积雪中。

  环顾四周,只有无边无际、被风雪笼罩的黑暗森林。

  参天的松树如同披着白袍的巨人,沉默地矗立在铅灰色的天穹下。

  夜莺迅速从车上卸下所有能携带的物资:

  宝贵的武器弹药(包括那挺沉重的FT-M3A1喷火器,虽然燃料不多)、剩余的药品、压缩口粮、几壶冻得结冰的水、以及最重要的——

  一套从哈夫克军士长尸体上扒下来的、还算完好的HvK-003外骨骼系统备用能源包。

  “背上乌鲁鲁!深蓝,换上能源包!夜莺,你负责探路和警戒!蜂医,照看伤员!快!”

  露娜的声音在风雪中如同刀锋,简洁有力地分配任务。

  没有时间犹豫,没有时间恐惧。

  杜米托尔山白雪皑皑、陡峭险峻的山脊线,如同巨大的白色屏障,横亘在他们与生存之间。

  接下来的攀登,是意志与自然的残酷角力,是血肉之躯对抗极寒地狱的悲壮史诗。

  夜莺穿着外骨骼走在最前。

  外骨骼的动力在崎岖地形和深厚积雪中提供了宝贵的支撑和机动性,腿部关节幽蓝的光芒在雪地上留下短暂的足迹。

  她手中的RC-15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的风雪和密林,HUD视野穿透雪幕,标注着潜在的危险地形和可能的追踪信号。

  她的动作轻盈而精准,如同雪原上的精灵,为队伍开辟着生命的通道。

  蜂医和露娜轮流背负着昏迷的乌鲁鲁。乌鲁鲁沉重的身躯压得他们步履蹒跚,每一次在陡峭冰坡上的滑倒都惊心动魄。

  露娜的左肋伤口在重压下如同火烧,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血腥味。

  蜂医的右胸旧伤也隐隐作痛,汗水浸透内衣又在瞬间冻成冰壳,紧贴着皮肤。

  深蓝换上了新的能源包,外骨骼发出低沉的嗡鸣,分担了他左胸的部分压力,但失血和严寒依旧让他脸色惨白如纸,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他紧紧抓着那挺沉重的速射机枪,仿佛那是支撑他不倒下的精神支柱。

  风雪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能见度低得可怕。

  裸露的岩石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滑不留足。

  看似平坦的雪面下,可能隐藏着深不见底的雪窝或尖锐的岩石。

  巨大的冰挂从悬崖垂下,如同死神的獠牙。

  空气稀薄而冰冷,每一次吸气都像吸进冰碴,灼烧着肺叶。

  时间失去了意义,只剩下无尽的攀爬、滑倒、挣扎、再前进。

  “坚持……翻过去……就是波黑……”

  露娜的声音在呼啸的风雪中断断续续,既是鼓励同伴,更是催眠自己。

  她的嘴唇冻得发紫,睫毛上挂满了冰晶。

  “妈的……这山……比哈夫克的机枪还难啃……”

  深蓝喘息着,吐出的热气瞬间变成白雾。

  蜂医抹了一把脸上的冰霜,声音带着一丝难得的、近乎黑色幽默的调侃:

  “至少……这里的‘敌人’……不会开枪……”

  每一步都异常艰难,刺骨的寒冷仿佛要冻结血液。

  太阳转向,他们的队列顺序也换了。

  露娜走在最前面,用缴获的哈夫克工兵铲艰难地开路。

  深蓝拄着一根临时削制的木棍,每一步都牵扯着左胸的伤口,脸色惨白如纸。

  夜莺还是端着RC-15,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的风雪和密林。

  蜂医背着乌鲁鲁,每一步都深深陷入积雪,呼吸粗重,呼出的白气瞬间凝结在胡须和眉毛上。

  他们如同渺小的蝼蚁,在巍峨的雪山面前艰难跋涉。

  风雪无情地抽打着他们的身体,寒冷侵蚀着他们的意志。

  不知道过了多久,露娜一脚踏出,脚下不再是松软的深雪,而是一个向下的陡坡。

  现在,他们几近耗尽,意识因寒冷和缺氧而开始模糊。

  但是,夜莺的声音如同天籁般传来:

  “长官!前面!边界线!”

  众人精神一振,奋力向上爬去。

  夜莺站在一块相对开阔的岩石上,指着前方。

  风雪似乎小了一些。

  一道低矮的、早已被炸毁、只剩下半截残骸的石制界碑,歪斜地插在厚厚的积雪中。

  界碑上,模糊的刻痕依稀可辨——

  一面是黑山的双头鹰徽,另一面则是波黑的蓝底金三角和白色星星!

  他们碾过了边界线!踏入了波黑!

  没有欢呼,只有如释重负的粗重喘息和几乎虚脱的踉跄。

  露娜双膝一软,跪倒在界碑旁的雪地里,冰冷的雪刺激着她滚烫的伤口,带来一丝清醒。

  她回头望去,杜米托尔山巨大的、被风雪笼罩的黑色山体如同沉默的巨人,将他们九死一生的逃亡路彻底隔绝在黑山方向。

  “我们……出来了……”

  露娜喃喃自语,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见。

  眼前的地形豁然开朗,却又危机四伏。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灰白色的石灰岩山体裸露着狰狞的褶皱,如同大地被撕裂的伤疤。

  巨大的落水洞如同大地的眼睛,深不见底,边缘覆盖着危险的雪檐。

  稀疏的针叶林顽强地扎根在岩缝中。

  视野开阔,便于观察,但也意味着他们同样暴露在可能的追踪者视线下。

  冬季厚厚的积雪覆盖了崎岖的地表,掩盖了无数陷阱,也让任何补给运输变得如同噩梦。

  一条被积雪半掩埋、蜿蜒如蛇的简易公路,是他们唯一的指引方向。
  http://www.bixia5.cc/book/14161/7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