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肃反行动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屏幕上,首先出现的是一张证件照。

  照片上的男人大约四十岁上下,剃着精神的短发,脸庞方正,线条硬朗,眼神锐利而坚定,嘴角微微向下抿着,带着军人特有的坚毅和一丝不苟。

  肩章上是中校军衔。

  照片下方是他的名字:

  瓦西里·格奥尔基耶维奇·彼得连科。

  “认识他吗?”

  彼得罗夫的声音低沉下来。

  佐娅凑近屏幕,仔细看了看,蓝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回忆,然后点了点头:

  “有点印象。瓦西里中校,FSb的老人了,好像是阿尔法小组出来的?以前在图拉训练基地给我们上过几节近距离防卫课程。力气很大,教的东西……还算实用。后来听说调去负责某个重要部门的安全了?怎么?他出事了?”

  她的语气带着一丝好奇。

  彼得罗夫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用手指在屏幕上向右滑动。

  下一张图片,是瓦西里·彼得连科穿着便装,与家人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公园里的合影。

  他搂着一个笑容温婉的妻子和一个大约十几岁、穿着漂亮裙子的女儿,看起来完全是一个幸福的普通中年男人。

  再下一张,画风突变!

  是数张复杂的银行流水截图和加密通讯记录的解析图!

  流水显示,数个位于开曼群岛、瑞士的隐秘账户,在过去一年半里,收到了数笔来源不明、但金额极其巨大的汇款,总计超过两千万哈夫币!

  这些钱经过了多层复杂、专业的洗钱操作,最终流向被标注为“清洗完成”。

  紧接着,是几张卫星监控截图和特写照片。

  照片上,一个年轻靓丽、穿着时尚的俄裔女孩,出现在日本东京最繁华的涩谷区和奢华的银座商业街,出入高档餐厅、奢侈品店,甚至驾驶着一辆限量版的粉色法拉利跑车!

  照片旁边有文字标注:

  艾尔米拉·彼得连科,瓦西里之女,青山学院大学商科在读。

  其留学开销及奢靡生活费用,与彼得连科夫妇公开收入严重不符。

  资金源头追溯,高度疑似哈夫克相关渠道。

  最后,是几张通讯元数据分析图,清晰地标注出几条从车里雅宾斯克GtI技术分析中心内部服务器,流向境外未知Ip地址的、经过高度加密的数据流通道。

  追踪结果显示,这些数据泄露的时间点,与中心几次关键情报被哈夫克截获、导致GtI东线行动受挫的时间点完全吻合。

  而所有的技术证据链,在经过FSb最顶尖的网络专家和反间谍专家数月的艰苦排查后,最终都顽固地、确凿地指向了同一个人——

  拥有最高安全权限、负责整个中心物理及网络安保的安全主管,瓦西里·格奥尔基耶维奇·彼得连科中校!

  佐娅看着这一张张铁证如山的图片,脸上的轻松和不耐烦渐渐消失了。

  她的眉头越皱越紧,蓝色的眼眸中,那跃跃欲试的兴奋光芒逐渐被一种冰冷的、难以置信的愤怒所取代。

  “……这不可能!”

  佐娅猛地抬起头,看向彼得罗夫,声音因为震惊而显得有些尖锐,“瓦西里中校?叛徒?他可是FSb的老兵!阿尔法出身!他教过我们忠诚高于一切!他怎么可能……”

  她的话语戛然而止,因为她看到了彼得罗夫将军脸上的表情。

  彼得罗夫将军的脸庞,如同西伯利亚永冻层般冰冷坚硬。

  他那双灰蓝色的眼眸深处,不再是平日的锐利和洞察,而是翻涌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深沉的痛苦、被背叛的愤怒,以及一种……

  难以言喻的疲惫和失望。

  他左脸颊那道狰狞的疤痕,在实验室冷白色的灯光下,显得愈发深刻刺目。

  “瓦西里……我的老部下……”

  彼得罗夫的声音沙哑得厉害,仿佛每个字都带着血丝。他的手指无意识地、用力地摩挲着电子终端屏幕上瓦西里那张坚毅的证件照,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我们一起在巴赫穆特的废墟里啃过冻土豆,一起在库尔斯克的体育馆里流过血……我提拔他,信任他,把他放在最关键的位置上……‘不可能’?”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同冰冷的刀锋,刺向佐娅,“电子证据不会说谎!他女儿在日本纸醉金迷的生活不会说谎!那些因为情报泄露而白白流血的特战干员们的冤魂,更不会说谎!”

  彼得罗夫的胸膛微微起伏着,他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情绪,将终端扔在实验台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他转过身,背对着佐娅,望向实验室窗外那片被阳光照耀的、充满生机的训练场,声音低沉而压抑:

  “老伙计……他终究还是没能抵过哈夫克的银弹和对他女儿未来的‘承诺’……他背叛了他的誓言,背叛了FSb,背叛了GtI,也背叛了……我们所有人。”

  实验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通风系统依旧在不知疲倦地嗡鸣着,吹散着空气中残留的化学试剂味道,却吹不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沉重得令人窒息的背叛感。

  佐娅站在原地,看着彼得罗夫将军那高大却在此刻显得有些佝偻的背影,她能感受到这位铁血将军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任务会被称为“非常特殊”和“非常困难”。

  这不仅仅是一次追捕叛徒的行动,更是一次必须由最信任的人,去亲手斩断昔日袍泽之情、清理门户的残酷任务。

  几分钟后,彼得罗夫缓缓转过身,脸上已经恢复了惯常的冰冷和坚毅,只有眼底那抹深藏的痛楚,证明着刚才的失态并非幻觉。

  他重新看向佐娅,目光锐利如初:

  “就在四天前,FSb内部调查组准备对他实施秘密逮捕时,他消失了。像人间蒸发一样。我们动用了一切手段,最后只能追踪到,他使用了一个精心伪造的、几乎无法识别的身份,通过地下渠道,已经潜逃出了国境线。”

  彼得罗夫的手指在终端屏幕上一点,调出了最新的情报:

  “目的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我前段时间去那里处理大学骚乱,结果还没完全出来,局势依旧敏感复杂。我现在不方便再次亲自前往,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外交猜忌和舆论风波。而且……”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冰冷,“……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我需要一把绝对可靠、绝对锋利,并且……足够了解FSb内部行事风格的‘手术刀’。”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佐娅,那眼神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任和沉重的托付:

  “佐娅·庞琴科娃卫生勤务上尉!”

  “我命令你:立刻准备,前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你的任务:找到瓦西里·格奥尔基耶维奇·彼得连科,这个背叛了祖国和战友的叛徒!”

  “将他活着带回莫斯科,接受军事法庭最严厉的审判!或者……”

  彼得罗夫的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冷酷的寒光,“……如果他负隅顽抗,无法活捉,我授权你,就地处决!清理门户!”

  命令如同冰冷的铁锤,重重砸在实验室冰冷的地面上,也砸在佐娅的心头。

  佐娅猛地挺直了脊背!

  所有的散漫、不耐和火爆脾气在这一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的眼神瞬间变得如同西伯利亚万年寒冰般冰冷、锐利、充满了纯粹的杀意!

  那张恢复血色的俏脸上,笼罩着一层令人心悸的寒霜!

  她没有丝毫犹豫,右脚靴跟猛地并拢,发出清脆有力的碰撞声!

  右手抬起,敬了一个无比标准、带着凛冽杀气的军礼!

  “是!将军!保证完成任务!”

  她的声音清亮、冰冷、斩钉截铁,如同出鞘的军刀划破空气!

  她蓝色的眼眸中燃烧着熊熊的怒火和一种被信任所激发的、近乎虔诚的使命感:

  “我会找到他!我会把这个叛徒的每一根骨头都拆散!把他的灵魂彻底碾碎!然后……”

  佐娅的嘴角,勾起一个冰冷而残酷的弧度,如同嗜血的微笑: “……把他的人头,或者他那颗还在跳动的、肮脏的心脏,献给您,我的老师!”

  彼得罗夫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言。

  有欣慰,有担忧,有嘱托,更有一种……

  仿佛送自己最锋利的刀刃去执行一项必然染血任务的决绝。

  他缓缓抬起手,回了一个军礼。

  “去吧,佐娅。记住,你不是一个人。GtI驻阿拉木图站的所有人都会给你提供必要的支援。但最终,要靠你自己。”

  “把属于GtI的耻辱……清洗干净。”

  佐娅放下手,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转身就朝着实验室外走去。

  她的步伐坚定而迅猛,带着一种迫不及待要去撕碎猎物的气势。

  那身尚未脱下的5“神盾”外骨骼,在实验室冷白色的灯光下,反射着冰冷而致命的金属光泽。

  彼得罗夫站在原地,默默地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消失在走廊的尽头。

  实验室里,只剩下那个还在微微旋转的反应烧杯,以及空气中弥漫着的、越来越浓的、仿佛预示着一场血腥风暴即将来临的冰冷杀意。

  窗外,莫斯科五月的阳光依旧明媚,但在这间实验室里,却仿佛提前进入了严冬。

  相反五月的阿拉木图,与莫斯科温润的春日迥然不同。

  这里的阳光更加直接、炽烈,仿佛带着某种中亚草原特有的粗犷与焦灼,毫无遮拦地倾泻在这座天山北麓的城市。

  空气干燥,风卷起街道上的尘土,带着细微的沙粒感,拍打在行人的皮肤上,带来轻微的刺痛。

  对于习惯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湿冷气候的佐娅·庞琴科娃来说,这种干燥炎热仿佛一种无形的蒸笼,让她感觉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火辣辣的温度,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在抗议般地收缩,试图锁住那点可怜的水分。

  她刚刚搭乘着恢复通航后首批从莫斯科飞来的民航航班,降落在阿拉木图国际机场。

  混在熙熙攘攘、各种肤色的旅客中,她步履平稳地走出廊桥,刻意收敛起军人特有的笔挺步伐和锐利眼神,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普通的旅行者。

  机场大厅里混杂着各种语言、汗味、香水味和消毒水的气息。

  巨大的玻璃窗外,可以看到远处连绵起伏、山顶依旧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天山山脉,还有同样在满功率运行的泡防御主塔,在炽热的阳光下闪烁着刺目的冷光,与机场内的燥热形成鲜明对比。

  广播里交替播放着航班信息,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

  佐娅没有停留,直接走向洗手间。

  在隔间里,她迅速而熟练地完成了变装,脱下了那身便于行动但略显扎眼的深色旅行装,换上了一套质地普通、款式低调的浅灰色亚麻西装套裙,脚上是一双中跟的黑色皮鞋。

  她将那头淡金色的短发仔细梳理得一丝不苟,戴上了一副能遮住小半张脸的茶色墨镜,镜片很好地掩饰了她那双过于锐利的蓝色眼眸。

  最后,她拿出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皮质公文包,里面装着听诊器、血压计和一些常见的医疗手册——

  这是她此刻的伪装身份:

  卡米莉娅·伊万诺娃,一名来自新西伯利亚、受邀参加阿拉木图一场区域医学研讨会的普通内科医生。

  这个身份,连同护照、邀请函、酒店预订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都是由GtI技术部门精心伪造,几乎天衣无缝。

  尽管哈萨克斯坦在名义上属于GtI的核心控制区,但经历了年初那场险些颠覆政权的大暴乱后,谁都清楚,这片土地早已被哈夫克的情报网络像蛀虫一样渗透得千疮百孔。

  任何直接与GtI沾边的行动和身份,都可能瞬间暴露在无数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之下。

  彼得罗夫将军的警告言犹在耳:

  “……你不是去打仗,佐娅。你是去狩猎。猎人最重要的,是隐蔽和耐心。”

  拎着公文包,佐娅融入机场涌动的人流,表情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学者特有的、略显疲惫的漠然。

  她通过海关检查时,那位年轻的哈萨克斯坦官员只是随意地翻看了一下她的“医生”护照和会议邀请函,便盖上了入境章,甚至没有多看她一眼。

  “祝您在阿拉木图愉快,伊万诺娃医生。”

  官员例行公事地说道。

  “谢谢。”

  佐娅微微点头,声音刻意放得柔和了些,带着一点西伯利亚口音。

  走出机场大厅,热浪夹杂着汽车尾气的味道扑面而来,让她微微蹙眉。

  她招手叫了一辆黄色的出租车,报出了市中心一家四星级酒店的名字——

  那是根据GtI情报处加密频道传来的最初线索,显示瓦西里·彼得连科昨天刚刚入住并短暂停留过的地方。

  出租车行驶在阿拉木图的街道上。

  这座城市依旧残留着不久前骚乱的伤痕。

  一些建筑物的外墙上还能看到烟熏火燎的痕迹和被砸碎后临时用木板封死的橱窗。

  街道上巡逻的军警数量明显增多,他们穿着外骨骼系统,手持R14术步枪,眼神警惕地扫视着过往的行人和车辆。

  空气中似乎还隐隐弥漫着一丝紧张不安的气息,与明媚的阳光和试图恢复正常的市井生活形成一种诡异的割裂感。

  佐娅透过墨镜,冷静地观察着窗外的一切,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将所见所闻与出发前记下来的的城市地图和情报要点一一对应。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公文包,那里面,除了医生的道具,还藏着经过巧妙伪装的加密通讯终端和一把紧凑型电击手枪。

  出租车在一座看起来还算豪华的酒店门前停下。

  佐娅付了车费,拎着公文包走进酒店大堂。

  空调的冷气让她稍微舒服了一些。

  大堂装修得富丽堂皇,光滑的大理石地面反射着璀璨的水晶吊灯光芒,与窗外那个刚刚经历创伤的城市仿佛两个世界。

  她走到前台,脸上露出一个程式化的、略带歉意的微笑。

  “下午好,我想查询一下,一位来自喀山的瓦西里·格奥尔基耶维奇先生是否还住在这里?我们原本约好今天讨论一些事情,但我忘记了他的房间号。”

  佐娅的语气自然流畅,仿佛真的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与会医生。

  前台是一位妆容精致的哈萨克族姑娘,她熟练地在电脑上查询了一下,然后抬起头,露出职业化的笑容:

  “抱歉,女士。您说的这位瓦西里先生已经在昨天下午办理了退房手续。”

  “哦?这么快?”

  佐娅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惊讶和失望,“他说他会多住几天的……那您知道他有没有留下什么口信或者转向哪里了吗?”

  “非常抱歉,没有留下任何信息。”

  前台姑娘摇摇头。

  “好吧,谢谢您。”

  佐娅笑了笑,转身看似无奈地走向大堂的休息区,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沙发坐下。

  她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本医学杂志,假装翻阅,眼角的余光却如同最精密的雷达,快速扫视着整个大堂:出入口、电梯间、楼梯间、监控摄像头的位置……

  同时,她放在杂志下的左手,极其隐蔽地操作着藏在袖口里的微型控制器,激活了加密终端。

  终端屏幕在眼镜片上投射出幽蓝色的、只有她能看到的光晕。
  http://www.bixia5.cc/book/14161/7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