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1109集:解释说明积极展开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109集:解释说明积极展开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镜头停在“先改再讲”四个字上,刘好仃的手指还搭在手机屏幕边缘。他没关录像,只是轻轻把手机翻了个面,屏幕朝下扣在桌上,像给想法按了个确认键。

  “现在,轮到外面看了。”他说。

  小王正低头整理昨天拍的维修现场照片,听见这话抬头:“那咱们怎么说?开发布会?发公告?还是再拍个视频合集?”

  “都做。”刘好仃拉开抽屉,取出一沓打印纸,是财务小李前晚整理的支出明细,每一页都贴了便签,标着“可公开”“待确认”。他抽出几页放在桌上,“但不说虚的。谁问钱去哪儿了,咱们就拿单子给人看。谁问为啥现在才修,咱们就放工人蹲在水里换管子的视频。”

  行政翻着笔记本:“可万一记者问‘早干嘛去了’,咱们总不能每次都认错吧?”

  “就认。”刘好仃点头,“错就是错。咱们又不是神仙,哪能事事都想到前头?但改了,也是真的改。认错不丢人,装没事才丢人。”

  小王忍不住笑出声:“您这思路,跟咱们厂门口那块‘安全第一’的牌子一样直。”

  “直点好。”刘好仃也笑了,“弯来绕去,自己都绕晕。咱们现在要干的,不是说服谁,是让大伙儿看清——我们在动,每一笔账、每一滴汗,都经得起看。”

  他起身走到白板前,拿笔在“资金透明度”批发,每次十条,带发票截图;第二,维修进度每天拍三十秒,不剪不配乐;第三,下周开个通气会,请记者和工人代表来,咱们当面讲。”

  行政皱眉:“那要是问得太狠,答不上来怎么办?”

  “答不上来,就说‘回去查,明天回话’。”刘好仃把笔帽咔哒一声按上,“咱们不玩话术,但也不硬撑。真话可以慢点说,但不能瞎说。”

  小王打开手机,新建了一个相册文件夹,打上名字:“每日实录·对外版”。

  通气会定在周三上午十点,地点就设在厂区会议室。刘好仃特意让行政把绿植架挪开,腾出投影位置。来的人不多,本地产业报的记者、社区公众号运营员,还有六个车间推选的职工代表。

  投影一亮,画面是维修组老陈在食堂后厨蹲了四十分钟的延时摄影。水管拆开,锈渣哗啦啦掉进桶里,他拿刷子一点点清接口,袖口全湿透了。视频最后定格在新管接上、试水成功的瞬间,水柱稳稳冲进水槽。

  记者最先开口:“为什么之前没发现这个问题?”

  刘好仃没绕:“我们做过排查,但漏了这段老管。责任在我们,不推。”

  “那绿化项目暂停,是不是说明当初决策有误?”

  “是。”他点头,“我们太专注种东西,忘了厂子本身也有‘病’要治。现在调优先级,不是放弃,是补课。”

  职工代表老李举手:“我想问,账目真能公开到什么程度?会不会挑着发?”

  财务小李接过话筒,打开平板,调出一张表格:“这是从三月一号到现在的全部支出,共三十七项。每一笔都有采购单、发票、验收人签字。如果您需要,我们可以现场打印。”

  会场安静了几秒。

  记者低头记了点什么,抬头问:“你们不怕这些信息被断章取义,拿来炒作吗?”

  “怕。”刘好仃说,“但更怕因为怕,就不敢亮出来。真东西经得起看,假东西才怕光。”

  当天下午,厂区公众号推文上线,标题是《我们慢了一步,正在追上来》。正文没写一句口号,全是图:维修前的锈管、换下的旧零件、支出明细截图、绿化延期通知单。评论区很快热闹起来。

  有人留言:“今天打水,水压稳了。”

  也有人嘲讽:“演得挺像,下一步是不是要拍工人哭?”

  小王刷到这条,眉头一皱。刘好仃凑过来看了一眼,反而笑了:“让他演去。咱们又不靠点赞活着。”

  他打开手机相册,找到刚拍的一段视频:财务小李站在档案柜前,一页页翻支出记录,镜头晃得厉害,背景音是隔壁车间的机器声。他没剪,直接发了出去,配文:“第三批明细,共八条,发票齐全。”

  晚上七点,团队聚在办公室核对数据。行政突然指着手机:“你看这个。”

  是一条转发量破两千的短视频,画面是维修组中午吃饭,老陈端着饭盒坐在刚修好的水管旁,笑着说:“这水,我喝得安心。”

  底下热评第一:“看着是真在干。”

  小王咧嘴笑了:“声量在降。”

  “不是降,是开始有人愿意看了。”刘好仃纠正他,“以前是骂,现在是看。下一步,是信。”

  他们决定把“三十秒现场”做成固定栏目。每天下午四点,准时发一条无解说视频:今天换了几个灯泡,补了几处墙皮,账本更新到第几页。镜头不稳,画质一般,但时间、地点、人物都清清楚楚。

  第五天,刘好仃照例在视频末尾出镜。他站在食堂门口,袖口还是破的,手里捏着一张刚签完的维修验收单。

  “人在,活在,改也在。”他说完,把单子举到镜头前,轻轻晃了晃。

  视频发布一小时后,评论区出现一条新留言:“昨天我骂过你们作秀。今天路过食堂,看见工人在修窗框,顺手帮我抬了箱子。我想说,对不起。”

  小王截图发到工作群,没说话。

  刘好仃看了眼,回了个字:“好。”

  第二天通气会复盘会上,行政翻开记录本:“这周共回应质疑二十三条,其中十七条来自网友直接提问,六条是媒体引用。负面评论占比从最初的百分之六十八,降到现在的百分之四十一。”

  “不是我们说得多了。”小王总结,“是他们看得多了。”

  刘好仃点头:“信任不是靠嘴堆出来的,是靠一天天攒出来的。咱们不求快,只求稳。”

  他翻开笔记本,夹着的那片薄荷叶还在,边缘更干了,但叶脉清晰。他没拿出来,只是用手指轻轻点了点封面。

  下午三点,新一期“三十秒现场”准备拍摄。小王架好手机,对准财务小李正在更新的账本。刘好仃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刚签完的采购单。

  “开始?”小王问。

  刘好仃点头,刚要说话,手机响了。

  他看了眼来电显示,是行政部。接起来,听了几秒,眉头微微一动。

  “好,我马上过去。”他挂了电话,对小王说,“先拍你那段,我有点事。”

  他转身往外走,走廊灯光打在他肩上,袖口的破洞随步伐轻轻晃动。

  他脚步没停,右手伸进口袋,摸到了那片干枯的薄荷叶。
  http://www.bixia5.cc/book/14167/11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