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1145集:全员参与成效显着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145集:全员参与成效显着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刘好仃把登记本合上,顺手在桌角磕了磕边角翘起的塑料封皮。回音角那台平板刚播完一段视频,屏幕暗下去的瞬间,映出他半张脸。他没看太久,只瞥见自己鬓角沾了点灰,像不小心蹭上的粉笔末。

  他起身时碰了下桌腿,轮值小林正低头抄数据,头也不抬:“再碰一下,这表格就得歪成斜塔。”

  “那你就别老把本子放桌边。”刘好仃把保温杯搁在空位上,“午休前把上两周的闭环建议理出来,十二条,一条不落。”

  小林抬眼:“真要算这个?”

  “不是算,是看。”刘好仃指了指墙上新贴的统计图,“咱们得知道,大伙儿提的,到底改了多少,又改得怎么样。”

  老周端着饭盒从b线过来,听见这话,把筷子往饭盒上一搭:“你还真打算给这些‘小事’立个碑?”

  “不是立碑,是记账。”刘好仃从抽屉里抽出一份草稿,“谁提的,怎么改的,花了多少时间,省了多少料,废品率降没降——都得算明白。不然,再有人提,心里还是打鼓。”

  阿珍抱着一摞打印纸进来,边分发边笑:“你们当这是写论文?工人又不考职称。”

  “可他们得知道,自己说话算数。”刘好仃把草稿推到中间,“咱们不搞大会汇报,也不写八股报告。就一句话:你们提的,我们改了,还改出效果了。”

  小林翻了翻数据,忽然“啧”了一声:“c-7台照明改造后,夜班那周的废品率从1.8%掉到1.1%,三班加起来少报废十七片钢化板。”

  “一片板子多少钱?”老周问。

  “按边角料折算,六百八。”

  老周愣了两秒:“那这灯,不光亮了,还赚了?”

  阿珍在本子上划拉几笔:“更衣室挂钩加了二十个,维修组省了两小时工时,因为没人再报‘工服被压坏’的故障。”

  “充电架装完三天,休息区地面玻璃渣少了七成。”小林补充,“手机划伤投诉清零。”

  刘好仃没笑,也没点头,只把这几行字抄到一张新纸上,标题写得直白:“你们提的,不是小事。”

  午休铃响前,他们分好了工。小林负责核对技术数据,老周去夜班组转一圈,听听大伙儿怎么说,阿珍则把每条闭环建议的前后对比整理成短记录。

  “别整得太正式。”刘好仃叮嘱,“就当是聊天,记下来就行。”

  第二天早上,匿名问卷发出去第一轮,回收率低得可怜。八份,不到十分之一。

  有人在休息区嘀咕:“填这个,跟往井里扔石头似的,听个响就没了。”

  “上回提照明,是真改了。”另一个声音接上,“可这回是问‘你满不满意’,谁信能听见?”

  刘好仃没急。他让小林把食堂那三天的包子馅改动记录调出来,连同厨房的采购单一起,做成一段三十秒的语音,背景音是蒸笼“噗噗”冒气的声音。

  “肉末加量试点已完成,三期共用去鲜肉四十二斤,成本上浮百分之三,满意度调查支持率百分之八十一。”他亲自录了结尾,“这不是许愿池,是回音壁。”

  语音一放,当天中午,餐盘垫纸换了新样。每张纸上印着二维码,菜。”

  下午三点,回收率跳到七十六。留言栏里开始冒话:

  “原来真有人记着。”

  “下次我想提安全鞋的事。”

  “我提过调岗,批了。孩子上学不耽误,谢谢。”

  老周拿着登记本回来,笑得合不拢嘴:“夜班老李说,现在上工前都要去回音角看一眼,‘万一有新消息呢’。”

  “这不是制度,是习惯。”阿珍翻着新收的反馈,“有人开始用代号互相打招呼,‘你是‘晾不干’吗?’‘你是‘想吃肉’吧?’”

  小林做了个ppt,图文并茂,曲线清晰,连动画都配了。他往回音角一放,老周瞥了一眼就摇头:“谁午休看这个?还不如放食堂电视上。”

  “对。”刘好仃点头,“别整花的,就放视频,三分钟,轮着播。”

  他们把c-7台改造的现场画面剪进去,前后照度对比,废品率曲线,连工人蹲着接线的手都留了两秒。最后是回音角建议箱的特写,一只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推入纸条,画面定格,字幕浮现:“第23条,已受理。”

  午休时,食堂电视开始滚动播放。有人抬头,有人停下筷子,有人笑了:“这不就是我那天录的?”

  没人说话,但下一轮餐盘垫纸回收率到了百分之九十。

  厂办来人要报告时,刘好仃把那份ppt改成了简报。有人翻了两页就皱眉:“食堂加肉这种事也写进去?”

  “写。”刘好仃把一张便签照片贴在首页,字迹工整:“我提了个小事,没想到真有人看。谢谢。”

  “这不是数据,是心声。”他没抬高声音,“删了它,剩下的数字就只是数字。”

  报告交上去那天,批示回来四个字:“此即人心之效。”

  阿珍看见时愣了下,回头找刘好仃,他正蹲在回音角换电池。

  她走过去,轻声说:“他们认了。”

  “认不认不重要。”他拧紧最后一颗螺丝,“重要的是,大伙儿觉得,自己说话有用。”

  老周路过时,顺手把新一期的建议清单贴上墙。小林在平板上点了发布,一条新消息弹出:“d线小李与c线老赵换岗协调完成,今日生效。”

  阿珍在登记本上画了个勾,忽然听见广播响了。

  午休时段,食堂电视再次亮起。

  还是那个标题:《你们提的,我们改的》。

  画面里,c-7台的灯光洒在检测面上,清晰得能数清刻度线。

  接着是更衣室,挂钩整齐,工服垂挂。

  然后是休息区,充电架上十几部手机静静充电,屏幕亮着,没有划痕。

  最后一个镜头,是回音角。

  一只布满老茧的手缓缓抽出一张新纸条,展开,写下几个字。

  镜头拉近,字迹清晰:

  “第24条,已提交。”
  http://www.bixia5.cc/book/14167/11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