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集:市场反馈收集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幕墙洒在空荡荡的展厅地面上,像给地板镀了一层金箔。刘好仃站在展区中央,手里还握着对讲机,但频道里已经没了声音。

  他低头看了眼表,五点四十分。活动结束了,可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小林呢?”他环顾四周,发现她正蹲在角落里收拾散落的宣传册。

  “在这儿!”小林抬头应了一声,把几本折皱的资料塞进纸箱,“这些还能用吗?”

  “能。”刘好仃走过去,顺手帮她压了压箱子口,“不过咱们接下来的重点不是整理场地。”

  “你是说反馈收集?”小林一边贴标签一边问。

  “没错。”刘好仃点头,“客户来过了,体验了,也下单了。现在得听听他们怎么说。”

  小林愣了一下:“我以为活动结束就完事了。”

  “哪有这么简单。”刘好仃笑了笑,“产品好不好,市场说了算。反馈就是市场的声音。”

  小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我们从哪儿开始?”

  刘好仃拿起手机翻了翻今天的订单记录和现场问卷数据:“先设计一份统一的问卷,再分头行动。你负责重点客户走访,我来盯线上反馈和匿名意见。”

  小林一听要跑客户,眉头微皱:“可有些客户今天都没怎么说话,会不会……不愿意开口?”

  “那就得看你怎么问了。”刘好仃拍拍她的肩膀,“别急着上问题,先聊聊他们的使用场景、关注点,再自然过渡到反馈。”

  小林点点头,眼神坚定了一些:“明白了,我这就去准备一下。”

  刘好仃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心里踏实了不少。这姑娘虽然年轻,但做事认真,肯动脑筋。

  他转身走向办公室,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份文档,标题写着:市场反馈问卷(初稿)。

  设计问卷的过程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员工们围坐在会议桌旁,七嘴八舌地讨论内容设置。

  “‘您觉得我们的产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个问题是不是太泛了?”小赵皱眉,“客户可能会直接写‘都挺好’。”

  “那改成‘最希望我们优先改进的产品功能是什么?’”小张建议,“这样更具体。”

  “也不够直观。”刘好仃插话,“不如列出几个选项,比如隔音效果、颜色选择、安装便利性,让客户勾选。”

  “那要是客户想提别的怎么办?”小李问。

  “加个开放式问题呗。”刘好仃笑了笑,“‘是否有其他建议或需求?’放在最后,既不干扰主流程,又留足空间。”

  大家纷纷点头,气氛活跃起来。

  但随着讨论深入,分歧也逐渐浮现。

  “这个‘满意度评分’是1-5分还是1-10分?”小赵问。

  “我觉得5分就够了。”小林说,“太细的话,客户可能随便填。”

  “但太粗的话,信息量不够啊。”小张反驳。

  争论持续了好一会儿,刘好仃终于出声:“统一用5分制,简洁明了。我们不是学术研究,是实用型调查。”

  众人这才达成一致。

  接着又是语言风格的调整——

  “‘是否满意本次服务流程?’这种说法太正式了。”小李指出,“客户看了会打哈欠。”

  “改成‘你觉得我们这次接待怎么样?’”小林提议,“更口语化。”

  “再加个表情符号栏,笑脸、普通脸、哭脸,视觉引导。”刘好仃补充。

  最终,问卷定稿:

  感谢参与本次活动!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请花两分钟填写以下简短反馈:

  您对我们产品的整体满意度如何?(1-5分)

  哪些方面让您印象最深刻?(多选)

  □ 外观设计

  □ 安全性能

  □ 环保材料

  □ 使用场景展示

  最希望我们优先改进的产品功能是?

  □ 隔音效果

  □ 安装便利性

  □ 色彩选择

  □ 其他(请说明)

  对下次活动有什么期待?

  (开放回答)

  是否愿意接受后续回访?

  □ 是

  □ 否

  “搞定。”刘好仃按下保存键,转头看向众人,“明天早上九点前,每人领二十份任务,电话 微信双线推进。”

  小赵苦着脸:“刘哥,能不能少一点?”

  “不行。”刘好仃斩钉截铁,“时间紧任务重,客户热度不会保持太久。”

  小林忽然举手:“那个‘色彩选择’的问题,好像很多人跳过没答。”

  “注意到了。”刘好仃点头,“等数据出来,我们再分析原因。”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刚到厂门口,就看见小林一脸郁闷地站在意见箱旁边。

  “怎么了?”他问。

  “没人投。”小林耸肩,“连个纸条都没有。”

  “昨天不是贴了标语吗?”刘好仃走近箱子,上面写着“您的声音,我们听见”。

  “可能是怕被认出来。”小林低声说,“大家都担心实名反馈会被针对。”

  刘好仃沉吟片刻,走进食堂,在公告栏上写下一张便签:即日起至本周五,所有意见箱内留言将由专人统一整理,全程匿名处理,欢迎大胆建言。

  他还特地在“匿名”两个字

  午饭时间,饭堂里人声鼎沸。

  有人指着那张便签议论:“真的假的?”

  “试试呗,反正不用署名。”

  下午三点,小林兴冲冲地跑来找刘好仃:“刘哥!意见箱收到第一张纸条了!”

  “快拿来。”

  小林递上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没有署名,但内容很详细:

  “建议增加定制化服务选项,比如刻字、图案雕刻,或者根据客户建筑风格推荐搭配方案。另外,上次活动宣传物料确实有点花哨,让人分心。”

  刘好仃看完,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不错,这建议很有价值。”

  小林凑过来:“要不要回复?”

  “暂时不。”刘好仃摇头,“既然匿名,就尊重对方的选择。我们只需要记住——客户的每一个声音,都是改进的方向。”

  傍晚时分,刘好仃坐在办公桌前,桌上堆满了当天的反馈汇总。

  他翻开笔记本,看到一页页记录:

  “客户A表示喜欢环保理念,但希望提供更多实际应用案例。”

  “客户b建议增加视频讲解环节,图文并茂更好理解。”

  “客户c提出价格透明度有待提升,希望能在线查看不同配置的价格差异。”

  刘好仃一一记下,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

  门被轻轻推开,小林探头进来:“刘哥,还有最后一组数据。”

  她递上一张表格,上面显示问卷回收率比预期高出17%,其中关于“产品颜色偏好”的问题依旧被大量跳过。

  “看来客户对颜色不太敏感。”小林分析道,“要么是现有色调满足需求,要么是他们根本不关心。”

  刘好仃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也可能,是我们还没找到打动他们的表达方式。”

  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照着厂区的玻璃幕墙闪闪发亮。

  刘好仃合上笔记本,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那一片灯火通明的厂房。

  他知道,这场营销战役还没有结束。

  而市场的声音,才刚刚开始清晰。
  http://www.bixia5.cc/book/14167/2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