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891集:故事内容创作推进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891集:故事内容创作推进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刘好仃把文件夹夹在腋下,快走到厂门口时,工装裤膝盖蹭在铁栏杆上,发出沙沙的声响。那块玻璃粉尘的印子又深了一点。他刚拨完电话,生产部小张答应查排班记录,找那个每周三凌晨2:15准时上线的夜班工人。

  第二天一早,培训室的灯刚亮,小周就看见刘好仃坐在老位置,手里拿着一支蓝笔,在一张大纸上画格子。纸上已经标了四栏:信任、体谅、坚守、恐惧。每栏。

  “开始了?”小周把包放下。

  “嗯。”刘好仃没抬头,“方案签了,就得动起来。不然,那些声音就白等了。”

  小王进来时带了三杯豆浆,递给老李一杯,自己喝了一口,皱眉:“今天真要写?我昨晚翻了翻录音,越听越像在整理遗物。”

  “不是整理,是转译。”刘好仃把方案封面摆在桌中央,便签还在上面,字歪歪扭扭,“我们不编故事,只把他们说过的话,变成别人也能听懂的样子。”

  老李坐下来,盯着白板:“可这些录音东一句西一句,怎么串?总不能一句‘早安’接一句‘玻璃碎了’吧?”

  “那就按心跳来。”刘好仃拿起红笔,在“恐惧”那一栏圈出第一段录音,“从最重的开始。谁先怕,谁先说。”

  小周翻开笔记本:“你是说,用情绪当主线?”

  “对。”刘好仃点头,“不是按时间,也不是按国家,是按心怎么跳的。怕的时候跳得快,信的时候跳得稳,沉默的时候,跳得准。”

  小王嘀咕:“听着像心理课。”

  “咱们本来就在治心病。”刘好仃打开电脑,调出第一段音频,“过去我们只修系统,不修人心。现在得补课。”

  他按下播放键,女人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响起:“你们……还在吗?”背景里有婴儿哭、水滴声、碎玻璃的摩擦音。

  屋里没人说话。

  小周轻声问:“这章……怎么写开头?”

  “别写她哭。”刘好仃说,“写她问。她没骂,没挂,她问了。这就是信的开始。”

  小陈翻着记录:“可这声音太乱,国际团队怕是听不清重点。”

  “重点不是清楚,是真实。”刘好仃把音频暂停,指着波形图上的一段起伏,“你们听,她问完之后,停了两秒。那两秒,她在等。就像打电话给老朋友,拨完号,手心出汗。”

  小周低头记下:“写‘她在等’?”

  “写‘她在等’。”刘好仃点头,“不是等系统回复,是等一个‘在’字。就像你半夜发消息,不一定要回,但你知道对方看到了,就够了。”

  老李搓了搓脸:“可这算故事吗?没情节,没转折。”

  “有。”刘好仃把波形图放大,“转折就在她问出口的那一刻。她本来可以挂掉,但她没。这就是转。”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第一句:“她说‘你们还在吗’,不是因为系统坏了,是因为那一刻,全世界只有这句话能抓住。”

  小周抄下来,念了一遍:“……有点狠。”

  “生活本来就狠。”刘好仃说,“但我们得让她问得值。所以接下来,不是讲我们多快修好,是讲我们一直都在。”

  小王皱眉:“可后续录音里,她再没打过电话。”

  “那说明我们答对了。”刘好仃关掉音频,“她问完,听见了。就够了。”

  小陈犹豫:“那这章结尾写什么?”

  “写安静。”刘好仃说,“她问完,我们回了‘在’,然后,世界安静了两秒。这两秒,比什么都响。”

  小周在文档页脚加了一行小字:“本段文字经三次删减,最终保留原始语序与停顿。”

  刘好仃看了一眼,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中午饭后,大家回到培训室,继续整理剩下的录音。刘好仃把深圳夜班那段调出来,47秒,无语音,只有一次按键音。

  “这段……真要放进去?”小陈看着屏幕,“播出去,听众以为设备坏了。”

  “那就让他们以为坏了。”刘好仃打开登录日志动图,屏幕上出现一排红点,整整齐齐,每周三凌晨2:15,误差不超过三分钟,“他三年零八个月,一次没落。这不是用户,是心跳。”

  老李盯着那排红点:“可他没说话啊,怎么写?”

  “写他的准时。”刘好仃说,“写他比闹钟准,写他从不留言,但从不缺席。”

  小王摇头:“光写登录时间?太干了。”

  “不干。”刘好仃打开厂区排班表,“他每次上线,都是刚接班。换完工装,坐下,第一件事就是测试系统。他不是在工作,是在打招呼。”

  小周突然说:“就像德国老人说‘早安’一样。”

  “对。”刘好仃点头,“一个用嘴说,一个用行动说。都是在说‘我在’。”

  小陈还是不甘心:“可观众听不到声音,怎么感受?”

  “那就让文字替他发声。”刘好仃拿起笔,写下第一句:“他从不说话。但他比谁都早到。在每一次系统更新后,第一个测试的人,总是他。”

  屋里安静了几秒。

  小周轻声念了一遍:“……这句行。”

  “就用这句。”刘好仃说,“不加形容词,不加感叹号。他什么样,文字就什么样。”

  老李看着文档:“那背景音呢?就放47秒静音?”

  “放。”刘好仃说,“静不是空,是满了。他三年来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按键、每一次抬头看屏幕,都在里面。”

  小王叹了口气:“可这太冒险了。没人说话的章节,万一播到一半,听众关了呢?”

  “那就关。”刘好仃说,“我们不是讨好所有人。我们只对得起那个一直没关的人。”

  小周在文档末尾插入一张照片——厂区夜景,远处一排夜班灯亮着,像没睡的眼。

  刘好仃看了很久,没让删。

  下午四点,第一阶段文案初稿完成。四章结构清晰:恐惧开场,信任延续,体谅升温,坚守收尾。每一章都以真实录音为锚点,文字克制,像在替人低声说话。

  刘好仃把文档打印出来,纸张刚出打印机,还带着温热。他拿起一叠,放进文件夹,封面朝外。

  小周看着那张贴着便签的封面,问:“这稿子……直接交?”

  “交。”刘好仃说,“不改,不润色,不加口号。”

  老李翻着稿子:“可这太素了。国际团队怕是觉得没‘爆点’。”

  “我们不是爆破队。”刘好仃合上文件夹,“是修路的人。路修好了,人自然会走。”

  小王盯着“沉默的坚守”那一章:“可这章,连一句人声都没有。”

  “有。”刘好仃说,“你看那排红点,哪个不是心跳?”

  小陈低头看稿子,突然问:“那个巴西妈妈说‘算了,我知道你们也忙’,这句放哪儿了?”

  “放在体谅那一章开头。”刘好仃翻开文档,“她说这话时,本来要投诉的。但她没骂,因为她觉得我们也在忙。这不是宽容,是共情。”

  老李点点头:“……这句得留。”

  “都得留。”刘好仃说,“每一句,都是用户给我们的信任积分。我们不花,只存。”

  小周看着文档最后一页的标题:《听见·在》。

  “这名字……真不改了?”

  “不改。”刘好仃说,“听见,是他们在说。在,是我们在答。”

  小王把笔搁下:“可这方案,太安静了。”

  “安静才听得清。”刘好仃站起身,把文件夹夹回腋下,“太吵的地方,反而没人说话。”

  他走到门口,停下,从工装裤口袋里掏出那张便签,看了看,又塞回去。

  小周追上来:“刘师傅,后续……还查那个夜班工人吗?”

  “查。”刘好仃说,“生产部说今晚给排班记录。”

  “要是找到了,要不要联系他?”

  刘好仃站在走廊灯光下,膝盖上的粉尘印子又被蹭出一道新痕。

  他抬头看了眼远处那排夜班灯,说:“先不急。等稿子再读一遍。”
  http://www.bixia5.cc/book/14167/8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