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集:数据收集推进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保温杯搁在桌角,盖子开着,茶凉了。刘好仃没喝,手指在键盘上敲下“003a-方案执行追踪表”第一行日期:今日起,五项数据首周采集。

  群里消息弹出的瞬间,小王正啃包子。他咬住最后一口,腾出手点开文档,看见自己的名字挂在“设备数据 舆情”那一栏,嘴角一抽。老陈翻着新巡检表,抬头问:“这回真不考核?”

  “不考核。”刘好仃站在设备组门口,把打印版递给老周,“但得记实话。”

  老周接过纸,扫了一眼,嘀咕:“这表比工资条还细。”

  刘好仃没接话,只指着其中一栏:“谁拆的,几点开始,几分钟装好。不写心得,不写感悟。”

  “行。”老周塞进工作服口袋,“回头让小陈他们照做。”

  上午九点,镀膜车间。

  小陈一边开机一边跟同事吐槽:“拍视频?当我是网红?”

  同事笑:“你那手速,拍出来全是残影。”

  他嘴上说着,还是掏出手机架在支架上,点了录制。

  断电、拆模块、换备用板——动作利落,三分钟搞定。

  视频上传后,小王后台一看,眉头皱成疙瘩:断电前没验电笔测试,关键步骤漏了。

  他立马拨通刘好仃电话。

  十点三十分,刘好仃站在车间监控屏前,画面里小陈的操作被慢放三遍。

  “他没按规程来。”刘好仃指着屏幕,“断电前没确认线路状态。”

  小王点头:“视频也缺这段。”

  两人走进车间时,小陈正擦工具。

  “视频重拍。”刘好仃说。

  “啊?”

  “不是演戏,是留底。”刘好仃声音不高,“哪天半夜报警,你不在,别人靠什么修?”

  小陈愣住,手里的扳手停在半空。

  “规程走全,时间水印带上。”刘好仃说完,转身走了。

  小王在追踪表备注栏敲下一行字:“建议增加视频完整性自动校验功能。”

  中午饭点,冷却塔机房外。

  刘好仃蹲在通风口边,掀开滤网盖板。灰尘扑簌簌往下掉,半边网面发黑结块。

  他掏出手机拍照,发进工作群,附一句:“匿名邮箱第一条,查实了。”

  群里静了两秒。

  小王回:“真有人敢写?”

  刘好仃回:“敢写,就该有人敢查。”

  他在追踪表“复合环境耐受性”一栏新增记录,来源标注“shuiian@liuhaotg”,备注打上星标:“可信度★☆,需交叉验证。”

  下午两点,售后办公室。

  刘好仃把厂长签批的授权书拍在桌上:“只看批次,不看客户名。”

  主管翻着文件,迟疑:“可这流程……”

  “出了问题我担着。”

  对方终于点头。

  小李立刻调出近三月返修单,筛选关键词“起雾”“脱膜”“边角发白”。

  屏幕跳转,两起案例亮起黄标,批次号:B2307。

  “同一批。”小李标记关联。

  “再查电商。”刘好仃说。

  IT那边刚回话:爬虫被封了。

  “频率太高,平台反爬。”

  “降频,错峰。”刘好仃说,“今天能抓多少是多少。”

  小李打开浏览器,手动录入近两周差评。

  一条跳出:“用了一个月,玻璃边缘发白,像长霉。”

  发布地:曼谷。

  小李把信息填进追踪表,顺手备注:“疑似与B2307返修案例相关。”

  四点十七分,会议室。

  五项数据陆续归集。

  刘好仃一条条过:

  设备演练重拍完成,视频完整上传;

  应急响应记录开始每日提交;

  气候数据同步更新;

  断能演练排进下周计划;

  技术依赖名单启动梳理。

  小王看着表格,忍不住问:“这些数据堆着,真能发现问题?”

  刘好仃没答,只问:“还记得白板上第一条问题吗?”

  “哪条?”

  “如果镀膜液断供,能不能用旧配方顶三天?”

  小王点头。

  “现在有人写了预案。”刘好仃翻开维修日志附件,“老周昨天交的,连调配比例都标了温度修正值。”

  “他啥时候写的?”

  “昨晚十一点。”

  五点零八分,公告栏前。

  刘好仃贴上新版数据采集进度表,底下压着一张便签。

  有人路过,瞥见那行字:“制度不是墙上的字,是地上的脚印。”

  没多看,走了。

  第二天上午,设备组晨会。

  老周发完任务单,忽然掏出本子,翻到一页画满符号的纸。

  “从今天起,每次换模块,谁操作、用什么工具、耗时多久,全记在这。”他说,“别嫌烦,这本子以后要传下去。”

  年轻技工笑:“传给谁啊?”

  “传给下一个修这台机器的人。”老周合上本子,拍了拍封面,“说不定是你。”

  中午,小王收到系统提醒:匿名邮箱第二条消息。

  内容只有八个字:“配电房老鼠咬线。”

  他犹豫片刻,转发给刘好仃。

  十分钟后,刘好仃带着电工去了配电房。

  墙角一堆啃过的绝缘皮,裸露的线头缠着胶布。

  “上周刚巡检过。”电工脸发烫。

  “现在补。”刘好仃蹲下,用手电照角落,“记进追踪表,来源还是‘shuiian’。”

  小王在电脑前敲下备注:“非结构化信息占比上升,建议建立分类标签。”

  下午三点,IT反馈:爬虫恢复,抓到三条新评论。

  一条写着:“深圳玻璃不错,就是包装太简陋,路上摔坏了两片。”

  小王把“运输破损”归入“复合环境耐受性”子项。

  另一条:“希望出防雾款,雨季用着有点悬。”

  他想了想,加进“客户潜在需求”备注栏。

  四点五十分,刘好仃走进培训室。

  墙上贴着红笔画的小船,旁边是白板上的老问题:“如果断电三天怎么办?”

  “启动备用电源,优先保控制系统。”

  “手动切换冷却水循环。”

  “用库存镀膜液撑到恢复供电。”

  他看了一会儿,拿起记号笔,在最底下写:“问题不会等我们准备好才发生。”

  五点二十,车间交接班。

  小张把工具放进柜子,抬头看见公告栏上的追踪表。

  他走近,找到“应急响应有效性”那一栏。

  自己的名字出现在记录里,处理报警时间:27分钟。

  旁边备注:“操作规范,复发率0。”

  他笑了笑,转身走了。

  晚上七点,办公楼只剩一间亮灯。

  刘好仃坐在电脑前,打开“003a-方案执行追踪表”,五项数据全部归集完毕。

  他翻到“版本留痕”目录,把V1.0文件复制进去。

  新文档命名为“003b-数据采集首周归档”。

  刚保存,邮箱提示音响起。

  是小李发来的汇总:

  “B2307批次共出货1200件,返修2起,电商差评3条,均指向边角发白问题。”

  后面附了一句:“要不要启动专项排查?”

  刘好仃没回。

  他点开维修日志共享文件夹,发现老周上传了一份《关键设备维修档案全记录》,时间跨度十二年,三十七次维修,条条清晰。

  文档末尾写着:“备用方案实操记录,2023年起补录。”

  他把文件拖进“版本留痕”目录,重命名为“003b-附录1-设备冗余能力原始数据”。

  手机震动。

  小王发消息:“视频校验功能,IT说下周能上线。”

  刘好仃回了个“好”字。

  合上电脑时,他顺手把保温杯盖拧紧。

  杯身“劳动模范”四个字蹭到了桌角,裂纹似乎又长了一点。

  凌晨六点,天刚亮。

  清洁工推开会议室门,准备打扫。

  她抬头看见白板,上面五条指标整整齐齐,最新一条备注写着:“匿名报告需实地核查。”

  她拿起板擦,停了一下,绕开了那行字。

  八点整,晨会开始。

  刘好仃走进来,把保温杯放在老位置。

  小王举手:“今天还拍视频吗?”

  “拍。”

  “要是有人还是应付呢?”

  刘好仃打开电脑,调出一段视频:小陈重新拍摄的“断模块”演练,全程规范,时间水印清晰。

  “应付的,迟早露馅。”他说,“认真记的,迟早有用。”

  老陈翻着新表,忽然抬头:“滤网换了,可老鼠咋办?”

  “堵洞,放夹子,再加巡检频次。”刘好仃说,“写进预案。”

  小李插话:“IT说爬虫又卡了。”

  “手动补。”

  “可数据越来越多……”

  刘好仃看着追踪表,轻声说:“越多越要记。”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最下方写下一行新指令:

  “所有隐患反馈,48小时内必须现场验证。”

  笔尖划过,发出短促的沙声。

  小王正要记,刘好仃忽然问:

  “你觉得,现在最该查哪一台设备?”
  http://www.bixia5.cc/book/14167/9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