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第181章 那可是画什么都如同真的一般啊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81章 那可是画什么都如同真的一般啊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李国助寻思片刻,觉得自己对在海藻湾建雅兰城这件事已经没什么可再交待的了,

  但又怕自己忽视了什么重要之处,便又问陈勋道:

  “那么陈大哥再仔细想想,对于这件事,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嗯,容我再仔细想想……”

  陈勋果然沉默了两三分钟,才终于摇头道,

  “暂时,我实在是想不出什么问题了,”

  “具体到施工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再及时上报吧。”

  “行,那第五件事就算说到这了。”

  李国助干脆地答应了,接着又顿了顿,才继续说道,

  “第六件复原水转大纺车的事也已经说过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说第七件事,”

  “讨论为翁翊皇和廉司南两位先生立生祠的事情。”

  “关于这件事,各位主任和委员请尽管畅所欲言。”

  此话一出,会场里的众人顿时开始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

  原本安静的会场顿时响起了一阵嘈杂之声。

  李国助只是静静地等着,观察着场上众人的表情,

  仿佛这样就能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似的。

  这种嘈杂持续了大约十分钟开始渐渐平息下去,

  又过了大约五分钟左右,会场才终于重归安静。

  “各位讨论出什么结果了吗?”李国助咧嘴一笑,问道。

  “我赞成。”

  高贯突然朗声说道,作为主任,他是代表全体冶铸委员会成员在发言,

  说明冶铸委员会已经全体通过这件事情。

  “我也赞成。”

  林翌突然朗声说道,他也是代表全体机械委员会成员在发言,

  说明机械委员会也已全体通过这件事情。

  “我代表全体纺织委员会成员赞成此事。”

  赵贞雅也突然朗声说道。

  “我也代表全体经济学委员会成员赞成此事。”

  李德紧接着朗声说道。

  “我们农政委员会全体也都赞成。”

  “我们马政委员会全体也都赞成。”

  “我们盐业委员会全体也都赞成。”

  ……

  众委员会主任纷纷代表自己的委员会对此事表达了赞成。

  “很好,既然大家一致赞同,那咱们接下来讨论生祠的形制和规格问题。”

  李国助欣然宣布,然后转向陈勋道,

  “陈大哥,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吗?”

  陈勋想了想,说道:“不知小当家希望把两位的生祠建在何处呢?”

  “啊,我倒是忽视了这个问题,嗯,容我想想……”

  李国助抬手抵住下巴,在讲台上来回踱步了一阵,突然转身面对众人道,

  “就建在永明要塞里吧,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几年内,”

  “我们的人口主要都集中在永明要塞里,”

  “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我们有必要减少人们不必要的出城次数。”

  “所以像生祠这种大家经常会去祭拜的地方,还是放在要塞里为好。”

  “可是要塞内的地块都已经划分好了,当初并没给寺庙这类建筑留下位置啊。”

  林福突然开口说道。

  他如今是永明学会炮学委员会的主任,又同时负责永明要塞的防务,

  所以对永明要塞内的建筑功能布局什么的,都有一定的了解。

  “其实……”

  李国助抬手竖起食指,向上指了指,表情古怪地说道,

  “咱们这座永明学宫,当初就是按照欧洲教堂的形制建造的,”

  “也算是寺庙类建筑,只是我总觉得寺庙用处不大,”

  “所以在想到永明学会以后,才把这里当成了永明学宫。”

  “嗨,那就更好办了,”

  林福不以为然地道,仿佛是把“这也算个事”五个大字写在脸上了一般,

  “咱们可以在永明学宫里找一座大殿,给两位先生立上牌位、画像、神龛什么的。”

  “以后所有因为发明而得立生祠的先生,都可以集中在这座大殿里进行祭拜。”

  “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反正我自己觉得这个方法相当不错,嘿嘿。”

  “嗯,我赞成这个方法!”

  陈勋立即附议,神情和语气都颇为兴奋,

  “这个方法不但符合规制,也不必再占用要塞内已经非常紧张土地,”

  “可谓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至于以后,随着咱们占的地盘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多,”

  “也可以考虑在市场,或者风景优美、环境清幽之地为两位先生建立独立的祠堂。”

  “比如即将开建的雅兰城,以后就可以考虑为两位先生建立独立祠堂。”

  “我附议。”

  “我也附议。”

  ……

  许多委员会的主任也都纷纷表示赞成。

  “那么永明学宫里,哪座殿堂适合作为集体生祠呢?”

  李国助突然问道,他这马上就又发明了一个新词,

  “集体生祠”

  “一楼不是有两座大会议堂吗?”

  李德突然开口说道,

  “反正我们平时开会,最多也只能用到其中一座,”

  “不如就把另一座腾出来,作为集体生祠堂吧。”

  “何况祠堂放在一楼,民众来祭拜也都方便。”

  “嗯……”李国助想了想,说道,“那就把南边那座大会堂腾出来做集体生祠吧。”

  众人纷纷表示赞成。

  “咱们之中有谁工于丹青呀?”

  李德突然顾谓左右道,

  “我们需要画师为两位先生绘制肖像。”

  坐在第一排的众位委员会主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有的回头看自己手下的委员,

  却是半晌都没人开口自荐或举荐他人。

  “俊臣哥肯定是工于丹青的,去年中秋节前,他还教我们做过人物灯笼呢。”

  赵贞雅突然开口说道,

  “算算日子,他也快回来了,不如等他回来了,请他来为二位先生画像吧。”

  众人纷纷开口附议,表示这件事非李俊臣莫属。

  “诶,俊臣哥日理万机的,哪能什么事都麻烦他?”

  等众人都附议完了,李国助突然朗声说道,

  “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好了,我一定把两位先生画的栩栩如生。”

  “小当家还会丹青?!”

  会场众人几乎异口同声地大声道,全是一脸震惊。

  “呃……这个嘛……”

  李国助清了清嗓子,笑道,

  “我在平户英国商馆学过西洋画法,你们之中应该有人见过西洋画,”

  “那可是画什么都如同真的一般啊!”
  http://www.bixia5.cc/book/14194/1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