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第396章 让这些土包子见识一下真正的大炮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96章 让这些土包子见识一下真正的大炮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称汗时,亲封的四大贝勒。

  这次远征,除了代善没来以外,其余三大贝勒可以说是聚齐了。

  皇太极继任汗位以后,为了收拢皇权,可是没少坑过其余三大贝勒。

  比如第一次入关劫掠后,他命阿敏镇守永平、滦州等地,就是一个明显的坑。

  阿敏果然正中下怀,面对明军反攻,弃城而逃,还屠杀城中降官降民。

  皇太极便借机召集大臣议罪,将阿敏囚禁,削其爵位,改由济尔哈朗接任镶蓝旗旗主。

  济尔哈朗跟阿敏虽然都是舒尔哈齐之子,

  但与皇太极关系更为亲近,更愿意听从皇太极的指令,

  皇太极借此实现了对镶蓝旗的间接掌控,

  改变了原本阿敏掌控镶蓝旗兵力且时常与自己抗衡的局面,

  使这部分兵力不再成为威胁自己权力的因素。

  在大凌河之战中,皇太极故意让莽古尔泰率领正蓝旗攻打明军炮火最猛烈的正南面。

  致使正蓝旗在此战中遭受重创,士兵损失惨重。

  战后,莽古尔泰因向皇太极请求兵力援助时发生争吵,甚至“御前露刃”,

  被皇太极革除三贝勒名号,还遭到罚银、剥夺人口等处罚。

  这使莽古尔泰势力大减,正蓝旗也逐渐被皇太极掌控,

  可谓是达到了借明军之手削弱异己势力的效果。

  代善是大贝勒,领有正红、镶红两旗,在八旗中有着雄厚的势力基础。

  皇太极一方面通过一些政治事件,

  比如指责代善对他本人不够尊重、处事有失公允等情况,

  在政治威望上对代善进行打压,让其不敢轻易凭借兵力优势来挑战自己的权威。

  同时,皇太极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式的管理,通过设立六部等机构,

  让八旗事务的管理逐渐向更符合皇太极意志的中央政权机构倾斜,

  使得代善虽手握两旗兵力,

  但在实际的兵力调配、军事行动决策等方面,都要更多地听从皇太极的安排,

  限制了代善凭借兵力肆意行事的能力,间接削弱了代善所能倚仗的兵力上的优势。

  如今皇太极还没有坐上大汗宝座,似乎还没有坑害其他三大贝勒的动机。

  但不能排除他为了增加自己将来继任大汗的几率,

  甚至是为了平日的一些小恩怨去坑害其他三大贝勒的可能。

  只是现在蒙古八旗和汉八旗还没有成立,

  而满八旗依然人丁稀少,他就敢玩借刀杀人这一手,实在也是够狠的。

  那么阿敏和莽古尔泰真就那么傻,一点都看不出皇太极的用意吗?

  看他们的反应,还真就是的。

  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建奴至今还没有领教过红夷大炮和棱堡的威力呢。

  历史上,明朝是从天启元年才开始引进红夷大炮的。

  当时,因明与后金的战争日益激烈,

  光禄寺少卿李之藻建议城守火器需得西洋大铳,

  练兵词臣徐光启便令守备孙学诗赴广东香山澳购炮。

  泰昌元年,李之藻派门人张焘与孙学诗前往澳门,购买了4门西洋大炮,

  当年十月运抵广州,后运到广信府滞留。

  天启元年十二月,这4门大炮运抵北京。

  之后,明朝继续从澳门购买红夷大炮,

  天启三年四月初十,新购的22门西洋大炮及23名葡籍匠师和1名翻译被明军游击张焘带领来京。

  兵部尚书董汉儒等人上奏明廷派人学习造炮用炮技艺,并将部分大炮运往山海关备用。

  也就是说,在攻打沈阳、辽阳等辽东要塞的时候,城防炮里还没有红夷大炮呢。

  建奴第一次领教红夷大炮的威力,是在1626年的宁远之战。

  而那一战是明金开战以来,建奴损失较惨重的一战。

  关于宁远之战建奴的具体伤亡数字,史料记载不一,有说法称其损失了五六百人。

  虽然不多,却是努尔哈赤起兵以来的第一次失败,对其打击很大。

  因此战后不久,杀人如麻的野猪皮就恶贯满盈了。

  宁远城在修建过程中确实部分学习和借鉴了棱堡的理念。

  明末,随着西学东渐,欧洲筑城技术传入中国。

  袁崇焕修筑宁远城时,城墙四角各筑一座附城炮台,

  其三面突出墙外,既便于放置大型火炮,又可以扩大射角,其射界能达到二百七十度。

  这种设计与欧洲棱堡通过突出部分来增加火力覆盖范围、减少射击死角的理念相契合,体现了对西式筑城法的吸收。

  有观点认为,孙元化曾参与西法修建宁远城,

  他受徐光启影响,学习了欧洲筑城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宁远城的修筑中。

  虽然宁远城整体布局仍为传统的方形城池,

  但这些炮台的设置,是将西洋筑城术与中国城池防御相结合的体现,

  可视为对欧洲棱堡技术的一种本土化应用。

  所以说在宁远之战中,建奴不止是第一次体会到了红夷大炮的威力,

  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初次见识到了棱堡与火器的天作之合。

  而如今,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很快就要提前四年体会到棱堡与红夷大炮的组合拳了。

  按说皇太极也没有领教过红夷大炮的威力,他怎么就能想到这么坑阿敏和莽古尔泰呢?

  只能说能做大汗的男人战场直觉就是比一般人强吧。

  “他们正在颜楚河上架设浮桥呢。”

  颜思齐站在垛口前,举着望远镜边看边嘲讽道,

  “嘿嘿,想不到这帮旱鸭子马匪架浮桥的水平还是不赖的嘛。”

  “还差得远,”

  林福站在垛口前,举着望远镜边看边嘲讽道,

  “就凭他们这个架桥水平,能度过咱们护城河的十不存一。”

  “一万多人马就敢来攻咱们的城?简直是做梦!”

  “他们距离颜楚城差不多有五里吧。”

  李国助也站在垛口前,举着望远镜边看边道,

  “咱们的重型城防炮应该能打到那里的吧?”

  “打是能打到……”

  林福举着望远镜,估算道,

  “但已经接近最大射程,精准度和杀伤力都非常有限,干不掉几个人的。”

  “诶,总会有倒霉鬼的,”

  李国助不以为然地道,

  “就算是强弩之末,几十斤的炮弹也能把人砸成肉泥。”

  “放几炮,让这些土包子见识一下真正的大炮。”
  http://www.bixia5.cc/book/14194/3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