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第420章 对,就是朗姆酒,少东家怎么了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20章 对,就是朗姆酒,少东家怎么了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考克斯先生,除了印度棉花,你还能为我们提供什么吗?”

  看着范迪门那鸡贼的笑容,李国助突然转对考克斯道。

  “嗯——”

  考克斯想了想答道,

  “这得看总部是否会关闭平户英国商馆,以及他们是否会允许我来永明镇开设商馆。”

  “如果是,我倒是可以从公司在印度的据点调来更多品种的印度货物。”

  “如果否,那以我的能力,也只能从印度调来棉花了。”

  说到这里,他眼神复杂地看了眼范迪门,

  “我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影响力是远远无法与范迪门先生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影响力相比的。”

  他很清楚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自己目前在东亚的处境,并不想跟荷兰激化矛盾。

  所以在苏昌城独家经销印度棉花的权利已经令他满足了。

  何况范迪门也没有对他咄咄逼人,并没有跟他竞争印度棉花在苏昌城的独家经销权。

  既然如此,他自然也没有理由再去得罪对方。

  保持与范迪门的良好私交并没有什么坏处。

  李国助含笑颔首,表示明白他的意思,然后转对范迪门问道:

  “范先生,请问印度的硝石、钢铁、棉布和香料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印度的硝石主要产自孟加拉,”

  范迪门如数家珍地说道,

  “它是全球最高品质硝石的核心产地,”

  “孟加拉硝石以纯度高、杂质少、易提纯着称,是黑火药制造的最理想原料。”

  “印度的钢铁主要是乌兹钢,可用于制造高硬度刀剑和燧发枪机的簧片。”

  “这两样印度货可以使永明镇生产的军火实现品质跃升。”

  “印度的印花棉布也是高附加值的商品,其在欧洲市场可以溢价四倍出售。”

  “在日本和朝鲜也被视为奢侈品,价格是大明棉布的3到5倍。”

  “如果你们能学会印度棉布的工艺的话,那对我们双方可都是大有裨益的。”

  “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的黑胡椒品质最佳,辣味浓郁,相比之下,苏门答腊胡椒的香气则较淡。”

  “小豆蔻仅印度西南部出产,东印度群岛几乎不产。”

  “姜黄兼具药用和染色双用途,印度产量占全球九成,香气浓郁,染色力强,适合长期储存。”

  “相信我,这四种印度货绝对都值得你付出独家经销权。”

  “这一点,我完全相信您。”

  李国助含笑颔首,终于就独家经销权给了范迪门明确的答复,

  “这样吧,我将就这四种印度货物给予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雅兰城的独家经销权。”

  “您看怎么样?”

  “哦,您真是太慷慨了!”范迪门右手抚胸,欣然鞠躬道。

  雅兰城即将成为永明镇的军事工业中心和全年通航的贸易港口。

  这四种印度货物在雅兰城的独家经销权可谓是价值连城。

  难怪范迪门会如此兴奋。

  李国助含笑颔首,然后转对郭怀一道:“郭大哥,甜菜糖厂还有什么可参观的吗?”

  “还有副产品利用设备,”郭怀一立即答道,“各位请跟我来。”

  “这是废渣压饼机。”

  郭怀一走到一台机械旁,伸手指道,

  “它的用途,是将榨汁后的甜菜渣压制成饲料饼,供牲畜冬季食用。”

  “这是一种人力机械,为螺杆式手动压机。”

  看到压榨机模具里正好有甜菜渣,郭怀一便亲自上去演示了一下,回头问道,

  “谁想来试试?”

  “老夫来试试。”徐光启突然饶有兴趣地上前说道。

  “老师请。”郭怀一连忙让开,还在模具里添加了甜菜渣。

  徐光启则是乐呵呵地按照郭怀一的演示操作起了机械。

  李国助却是被郭怀一对徐光启的称呼给镇住了。

  这小子什么时候居然拜徐光启为师了?

  “哈哈哈,不错不错。”

  徐光启看着自己压出来的甜菜渣饲料饼,满意地笑道,

  “还有谁想试啊?”

  等了片刻,不见有人回应,郭怀一朗声道:

  “既然没人要试,咱们就去参观最后一个项目吧,请跟我来。”

  “这是糖蜜发酵桶,可以把糖蜜酿成低度酒。”

  郭怀一指着一个密封的橡木桶说道,

  “如果再进行蒸馏的话,就可以酿成一种烈酒,叫做朗姆酒。”

  “据说,欧洲的海员很喜欢这种酒。”

  “朗姆酒!”李国助突然失声惊叫。

  “对,就是朗姆酒,少东家怎么了?”郭怀一迷惑地道。

  “呃——哦——没什么——”

  李国助赶忙转移话题,

  “你是怎么知道朗姆酒,还有它的酿造方法的?”

  “是农政委员会的一个荷兰籍的委员告诉我的。”

  “据他说,朗姆酒起源于加勒比海地区。”

  “他还告诉我,荷兰去年成立了西印度公司,负责加勒比海和大西洋沿岸的殖民活动。”

  有关朗姆酒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1650年左右的巴巴多斯。

  历史文献中首次提到一种名为“Rumbullion”的烈酒,产自加勒比海岛屿。

  “朗姆”是“Rum”的音译,是“Rumbullion”的简写。

  英国殖民者在巴巴多斯用糖蜜蒸馏出早期朗姆酒。

  但也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有证据表明朗姆酒的酿造在17世纪20年代就出现在了巴西。

  葡萄牙人自16世纪中期开始在巴西大规模种植甘蔗,巴西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糖产地。

  制糖过程中产生大量糖蜜和甘蔗渣,这些副产品被尝试发酵蒸馏。

  葡萄牙人从马德拉群岛和非洲殖民地引入蒸馏技术,最初用于生产甘蔗烧酒,即现代巴西卡莎萨的前身。

  部分学者认为,这种粗制烈酒与早期朗姆酒工艺高度相似。

  荷兰西印度公司在1624到1654年间控制巴西东北部,并扩建糖厂。

  荷兰人可能将加勒比海的蒸馏经验与巴西本土技术结合,生产出更接近现代朗姆酒的烈酒。

  他们后来从巴西撤至加勒比海,可能带去了改良的蒸馏技术,促成朗姆酒的正式定名。

  不过现在看来,朗姆酒还真是起源于17世纪20年代左右。

  “农政委员会里何时还有荷兰籍的委员了——”

  李国助是又惊讶又好奇,

  “他叫什么名字?”
  http://www.bixia5.cc/book/14194/4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