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词之国 >第51章 雪残风细长亭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1章 雪残风细长亭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步障摇红绮。晓月堕,沉烟砌。缓板香檀,唱彻伊家新制。怨入眉头,敛黛峰横翠。芭蕉寒,雨声碎。

  镜华翳,闲照孤鸾戏。思量去时容易。钿合瑶钗,至今冷落轻弃。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

  晏殊读着张先这首绝美好词,不觉触景生情,悲从中来。当他读到最后“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时,更是不能控制自已,泪流雨下。

  当下,晏殊就让属下派人,把自己的侍妾接了回来。

  在酒宴上,晏殊说:“你回来,可多亏了这位张通判呀!多亏他写了这样一首词,你看看,就唱唱它吧。”

  侍妾拿起了红牙檀板,美目中含着泪,唱起了张先这首《碧牡丹》。

  听着听着,爱开玩笑的张先,却怎么也笑不起来了。

  后来,夫人王氏也读到了张先的这首《碧牡丹》,也被词中的真情所感动,剽悍的她心一软,再也不过问此事了。

  张先的一首词,竟然化解了晏殊的家庭矛盾,这就是宋词的魅力!目睹这一切,词神弄玉再次被宋词折服。

  此后不久,晏殊再度获召入朝,拜官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

  天圣七年(1029年)二月,改授兵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兼秘书监。仁宗特意赐他绣癋,用来表示特别的恩宠。晏殊还奉命主持了天圣八年(1030年)礼部的贡举。

  天圣九年(1031年),晏殊升任三司使。后第二次担任枢密副使一职,尚未正式就职,又在明道元年(1032年)改拜参知政事(副相),加尚书左丞。

  范仲淹是晏殊的得意门生,晏殊一直看重范仲淹的才能,他对范仲淹关爱有加,还一直把范仲淹提拔为副宰相之职。范仲淹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人品,也让老师晏殊打心眼里钦佩。

  后来,晏殊在给二女儿选择女婿时,就专门征求范仲淹的意见,请范仲淹帮他物色一个德才兼备的女婿。范仲淹就向晏殊推荐了学子富弼,并说富弼具有“王佐之才”,范仲淹还亲自作媒,让富弼娶了晏殊的二女儿。后来的事实证明,范仲淹所说的一点没错,富弼后来果然成了大宋有名的宰相。

  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将要拜谒太庙,有人建议她身穿衮冕前往。

  衮冕,即衮衣和冕,是中国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和礼冠,是皇帝等王公贵族在祭天地、宗庙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

  刘太后咨询晏殊的意见,晏殊举出《周官》后服一节加以谏阻。

  “太后,这是不符合礼仪的,如果太后非要这么做,那臣定会第一个跪着直到血流尽,让天下人看到太后的作为!”晏殊跪下称罪。

  没有办法,刘太后只得放弃自己的打算,顺带再一次贬谪了晏殊的官职。晏殊被贬到陈州(今河南周口地区)这个荒凉的地方,一待就是五年。

  晏殊达观地接受了这个安排。

  “三月暖风,开却好花无限了,当年丛下落纷纷。最愁人。长安多少利名身。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辞花下醉芳茵。且留春。”——《酒泉子·三月暖风》

  刘太后权倾一时,是有原因的。

  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虽然后宫嫔妃众多,也生了几个儿子,可都早夭,宋真宗与刘娥刘皇后也无子嗣,在刘皇后的周旋下,宋真宗和一个宫人李氏生下一子后,由刘皇后亲自抚养,这便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刘太后颇善待宋仁宗生母李氏,把她由侍女晋升为宸妃,死后还按皇后规格厚葬。

  刘太后待宋仁宗如同己出,宋仁宗也对刘太后十分孝顺,刘太后病重,他大赦天下,为她祈福;刘太后生日,宋仁宗越制率百官给她拜寿,做到了一个儿子对母亲孝顺的极致,可谓是母慈子孝。

  这一年,六十五岁的刘太后去世,宋仁宗顺利亲政。这一对母子本来可以在历史上留下许多美谈。

  然而,刘太后去世不久,就有人向宋仁宗说了他的身世之谜,就此在北宋朝廷上下引起滔天大浪。

  宋仁宗为了查验生母李氏的死因,竟然干了一件让他特别后悔的傻事,那就是他听人说生母是被刘太后毒死的,情急之下,宋仁宗把生母李氏的灵柩打开,来了一场开棺验尸,结果发现李氏面容姣好,明显不是毒药所害。

  但是宋仁宗却找到了晏殊的把柄,那就是当李氏去世时,朝廷安排晏殊撰写神道碑,晏殊在碑文中只说她生女一人,早卒,未言及有赵祯。

  宋仁宗认为,当年生母李氏生自己的时候,晏殊是宋真宗侍从,不会不知道实情,但却没有说实话,因此,宋仁宗责怪晏殊犯有欺君之罪。但别的大臣向宋仁宗解释说当时是刘太后垂帘听政,如果实写,恐怕朝野上下不得安宁。宋仁宗听了虽然觉得有点道理,但还是把晏殊贬出了京城。晏殊成为了狸猫换太子一案最后的受伤者。

  五年后,晏殊又被召回京城,并连连升迁。

  时值赵元昊称帝,建立了西夏国,并出兵陕西一带,宋军连连败退。

  晏殊主张积极抗击西夏,他全面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很快找出了宋军接连失利的原因,并采取了一系列比较有效的对策。

  首先,晏殊撤销了军队中的内臣监军一职,将军队的指挥权交还将帅,从而使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升;其次,他大量地招募和训练弓箭手,以作战时人员补充之用;第三,他将宫中长期积压的财务全部清理出来,以资边关军饷,除此,晏殊还追回了被各司侵占的物资,大大充实了国库。

  经过晏殊的整顿,边防军队的面貌焕然一新,在范仲淹等得力干将的指挥之下,宋军很快平定了西夏的进犯。

  庆历二年(1042年),晏殊官拜宰相,以枢密使加平章事。第二年,以检校太尉刑部尚书同平章事,晋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

  当时,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人鼓动宋仁宗推行“庆历新政”。
  http://www.bixia5.cc/book/14223/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