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8章 曾国藩的抉择,武昌之爆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感慨的当然并不只有大秦君臣,历朝皇帝们也在不断发出弹幕。

  【汉武帝刘彻:说真的,除了和春带的这四千人,其他几万清军都是垃圾、废物!】

  【唐太宗李世民:之前也多次听金幕提到清军战斗力下降的事实,但这种“眼见为实”还是挺让人震撼的。】

  【明太祖朱元璋:说一件好笑的事情,在这场战斗中,太平军更像是纪律严明的官军,清军更像一群土匪!】

  老朱的话立刻就得到了历朝皇帝的认同。

  哪怕是在之前的多次败家子盘点视频中,也没见过有哪支朝廷官军居然在战斗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开始哄抢战利品的!

  清军表现出来的这种战斗素质,已经低下到了过于离谱的地步了。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此刻康熙皇帝的心情异常复杂。

  本以为八旗烂了还能有绿营顶一下。

  可现在绿营也烂到这种地步。

  还咋办?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镜头转到了曾家。

  正在服丧的曾国藩颇为惊愕地看着面前的朝廷使者。

  “招募当地兵勇训练,参加朝廷剿匪?”

  朝廷使者咳嗽一声,似笑非笑地看着曾国藩。

  “曾侍郎,整个大清可是只有二十多名官员能接到这样的旨意,足够说明皇上对你的重视了。”

  “接旨吧。”

  曾国藩接过圣旨,送使者离开后,一个人坐在大堂中长久不语。

  但曾国藩的弟弟们却一个个都已经激动了起来。

  “大哥,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

  “大哥,咱们若是能练兵,不但你可以继续高升,兄弟们也都有希望了!”

  曾家虽然子嗣众多,但从读书做官的角度来说,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曾国藩。

  事实上,曾国藩的升官经历放眼大清建国以来两百年,那都是排得上号的。

  别看曾国藩仅仅是一个非常勉强的,通过殿试才获得的二甲出身。

  但曾国藩在三十八岁时,就已经做到了礼部侍郎,二品大员。

  若是用现代华夏来做比方,曾国藩就是三十八岁的副省、部级官员!

  绝大部分的官员别说是三十八岁当二品大员了,五十八岁能捞到一个四、五品的知府、知州,那嘴巴都要笑歪,直接都能载入族谱。

  总有人觉得曾国藩前半生平平无奇仕途不畅,这完全就是扯淡。

  即便仅仅看曾国藩至今的人生,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都属于天才中的天才,当世有名的传奇人物。

  曾国藩的弟弟们对此也心知肚明。

  他们知道自己走“仕途正路”是肯定没办法摸到大哥的脚后跟。

  曾国潢,考了个秀才,是靠曾国藩的门路“纳捐”了一个国子监生。

  曾国华,连秀才都考不上,还是靠曾国藩的门路,直接进了县衙当一名吏员。

  曾国荃也只考了个秀才,同样靠曾国藩的门路混了一个“举优贡”。

  曾家的弟弟们,连一个举人都没有,走科举?那是想多了。

  眼下出现了一个朝廷下旨练兵的机会,正是这些曾家弟弟们背靠大哥曾国藩,做出一番大事业的最好机会!

  面对着弟弟们的怂恿,曾国藩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良久,曾国藩才摇了摇头,缓缓道:

  “这个旨意,我不能接。”

  面对着诸多弟弟的愕然,曾国藩淡淡地解释了一句。

  “母亲去世,我本当守孝三年,如今不过三月。”

  “若此时应朝廷之征召,那就是违背了华夏千百年来的孝道。”

  “尔等无需多言。”

  【曾国藩很快就上书咸丰皇帝,拒绝了这份征召他练兵的旨意。】

  紫禁城,御书房。

  军机大臣祁寯藻正在禀报。

  “皇上,朝廷发布的练勇旨意,已经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回复。”

  “目前除去侍郎曾国藩以守孝为名暂且无法奉诏之外,其余人都已经表示开始筹备了。”

  “曾国藩……”咸丰皇帝听到这个名字,眉头就忍不住皱了一下。

  对曾国藩这个“穆彰阿门生”,亲手打倒了穆彰阿的咸丰皇帝本来就很不
  http://www.bixia5.cc/book/14262/12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