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06章 苏武精神,刘邦骂战,朱棣西征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806章 苏武精神,刘邦骂战,朱棣西征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当苏武再度看到长安城的时候,他的心情无以言表。

  十九年前,苏武带着常惠等人离开长安时,他是真的没想过,自己竟然会在这么久之后才能重归长安。

  走的时候上百号人,而回归之时,只剩十人。

  看着越来越近的长安城,苏武突然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家中的兄弟都已经死了,也不知道那些姑嫂侄儿,他们是如何支撑到现在的?

  他们如果见到了苏武,会不会责怪他这么多年来始终毫无音讯?

  近乡情怯。

  常惠等人,大抵也和苏武一般想法,越是靠近长安,反而变得越发局促起来。

  “那里,是来迎接苏大人的人!”

  苏武抬头看去,果然看到在城门外的驿站处,一群大汉的官员正在等候。

  这些人当然都是在等待苏武归来的。

  出使匈奴时,苏武就已经是“比两千石”的大汉中郎将了。

  用现代的说法就是“副部级官职,享受正部级待遇”。

  那可是十九年前的事情!

  两千石,是大汉公认的“高官重臣”门槛。

  这也是为何历代单于都舍不得杀苏武,极力拉拢他投降的原因。

  像这样的大臣归来,有人迎接理所当然。

  苏武刚刚下马,一个熟悉的温和声音就传入耳中。

  “子卿兄,好久不见。”

  苏武身体一震,抬头迎上了霍光的视线。

  “子孟,呃,大司马!”

  苏武赶忙下马,对霍光拱手为礼。

  霍光上前两步,握住了苏武的手,拦住了苏武打算弯下来的腰。

  “子卿兄,你我二十年不见,还需要这些繁文缛节吗?”

  “走,随我入宫,陛下已经等不及要见你了。”

  看着比二十年前成熟许多的霍光,苏武心中也不由感慨万千。

  苏武和霍去病是同龄人,比霍光要大一些。

  当年大家都是侍中,但苏武的排名是比霍光要更靠前的。

  不曾想,一别二十载归来,当年那个沉静温和的小兄弟,如今已经是大汉首席执政大臣了。

  霍光微笑道:

  “子卿兄,你的家人如今都很好。”

  顿了顿,霍光略微有些歉疚地开口:

  “长君和孺卿两位的事情,光虽也在场,但委实做不得什么,还请子卿兄见谅。”

  苏武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霍光的意思。

  “我亦随侍先帝多年,自然知道大司马的难处。”

  在那位大帝面前,谁都只是一颗棋子罢了。

  突然,外面一阵喧闹。

  “苏大人!”

  “欢迎苏大人归来!”

  苏武愣了一下,打开了马车的车窗。

  大街的两旁,挤满了无数百姓。

  人们热情欢呼,对着苏武招手示意。

  苏武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霍光温和地笑着,注视着这一切。

  镜头一转,苏武跪在了小皇帝刘弗陵的面前。

  “罪臣苏武无能,困于匈奴十九年,今得归来,向陛下请罪!”

  说话时,苏武忍不住哽咽,难以成言。

  在苏武身后,常惠等九人亦同时跪地。

  少年皇帝刘弗陵看着苏武,脸上也是止不住的赞赏。

  “苏卿言重了!汝等陷于匈奴十九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实乃大汉一等一的忠臣,何罪之有?”

  “来人啊,给苏卿等赐座!”

  苏武坐下后,将这些年的经历一一道来。

  大汉君臣听完,又是震撼,又是感慨。

  桑弘羊叹息道:

  “苏大人能在北海独自一人牧羊十九年,老夫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场群臣,同样赞誉声一片。

  刘弗陵同样动容,赞叹不已。

  “苏卿坚贞不屈,真大汉之楷模也!”

  四十年的汉匈战争,许多匈奴人投降大汉,也有很多大汉人投降了匈奴。

  唯有苏武,能在死亡的威胁下绝不屈服,在艰难的环境下坚持了漫长的时光。

  这是何等让人感动的精神!

  刘弗陵看向一旁的霍光,道:

  “大司马,你觉得,朕该如何奖赏苏卿的忠义?”

  霍光起身,弯腰恭敬作答:

  “陛下,臣以为,可晋苏卿为二千石,赐下田地、宅邸等物。”

  “常惠等八人,同样有功于国,也当各有封赏。”

  刘弗陵点了点头,道:

  “好,那就由大司马拟旨吧。”

  【刘弗陵封苏武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

  【随苏武归汉的常惠、徐圣、赵终根都官拜中郎,赐丝绸各二百匹。】

  【其余六人因年老而返乡,各赐钱十万,终身免徭役。】

  镜头一转,苏武来到了一座刚刚建成不久的祭庙中。

  他颤抖着身体,一步步走入庙宇大堂。

  正中央,挂着一幅画像,正是大汉上一任皇帝刘彻。

  苏武俯身拜倒,嚎啕大哭。

  “陛下,臣……回来了!”

  【苏武持节不屈,不畏强权,坚守信念,忠于祖国,他是华夏文明爱国精神的最好体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

  【先有张骞,再有苏武。这两位伟大的汉朝外交官,都在华夏文明的外交史上写下了独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不由感慨。

  【秦始皇嬴政:汉武大帝,果然了不得啊。】

  【汉高祖刘邦:你说啥呢,这明明要归功于朕建立了大汉!】

  【汉武帝刘彻:呃……高祖皇帝说得对。】

  【宋太祖赵匡胤:拉倒吧你刘邦,就你那个时代培养出什么好的臣子来了?上梁不正下梁歪不知道啊,领导不行小】

  【宋太祖赵匡胤:兵当然也不行!就你那个水平,能有个韩信萧何都烧高香了,还搁这说什么张骞苏武!】

  刘邦看到这条弹幕,顿时勃然大怒。

  【汉高祖刘邦:你还有脸说朕?朕的大汉后代把匈奴给打赢了,你的后代呢?给金国皇帝下跪去了!】

  一场异常激烈的骂战顿时爆发。

  朱元璋有些无语地揉了揉太阳穴。

  “这个刘邦是真能吵啊,和谁都能吵起来。”

  朱高炽沉吟片刻,道:

  “按照史书记载,汉高祖好像确实是一个非常
  http://www.bixia5.cc/book/14262/8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