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林晖亲事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现在已经快晌午,林岁安刚回松鹤堂不久,赵宝娥便换了轻便的衣裳首饰来了松鹤堂。

  里间祖孙俩正说着话,林岁安便去偏厅瞧瞧午膳可有备好。

  偏厅里靠窗的位置已经支起了两口锅子。

  见林岁安过来,负责老夫人饭食的媳妇儿笑盈盈地同她打招呼。

  “安儿姑娘,您瞧瞧这些菜可妥当?老夫人爱清淡口味,世子夫人爱辣口,奴婢便备了参茸古董羹和椒香红露羹两种,酒也备了荔枝酒和花雕贡酒。另这些个素菜是今儿一早富昌侯府派人送来的,十分鲜嫩。”

  “陈家嫂子置办的,自是放心。”

  负责老夫人膳食的正是影儿的大嫂,大家称其为陈右家的。因着林岁安与影儿相熟,便顺着称陈右家的为陈家嫂子。

  话虽如此,林岁安还是按照规矩查检了一番。

  靠窗放置古董羹的桌上左右各摆了两排碟子,两口锅子皆冒着热气。

  其余的碟盘放在远些的桌案上,到时候要吃,再由丫鬟送过去。

  扫了一眼桌案上摆放的菜肴,山珍海味有,寻常小菜也有。

  最难得的是,在这万物枯黄的冬日,还有好几样青翠欲滴的菜蔬。

  除了两大碟切得薄薄的肉片儿,那是鹿身上最细嫩的鹿柳。

  其余的每样菜都用精致的小碟盘,一式两份儿的装着,每碟里面也就三两口的量。这些菜瞧着琳琅满目,不过是种类多,分量少罢了。

  林岁安查看完所有的菜肴,瞧见没有老夫人和世子夫人忌口之物,才缓缓点了点头。

  “陈家嫂子,派人去请老夫人和世子夫人罢。”

  “哎,好。”陈右家的忙应了,身边的一个小丫鬟出门往正房去。

  不一会儿,赵宝娥便扶着老夫人缓缓走来。

  祖孙俩在窗口处坐了。

  从窗外望出去,是一片红梅林。

  光秃秃的枝丫上,红梅凌霜傲雪,开得如火如荼,美不胜收。

  “祖母这儿景儿真好,赏着梅,吃着锅子,品着酒,真是一件美事儿。”

  赵宝娥刚坐下,便赞叹道。

  若说整个侯府哪个院子四季景色最佳,自然是松鹤堂。

  “喜欢你便常来,都是一家子骨肉,不要生分。”

  老夫人拿着长筷子涮了块儿鹿柳,放在小碟子里,示意丫鬟端给赵宝娥。

  赵宝娥接过,颇有些不好意思。

  “祖母,别家都是儿媳孙媳伺候婆母长辈用膳,哪有咱们家这样,长辈给晚辈涮鹿柳的。”

  说着便涮了片儿鹿柳放在老夫人碗中。

  “别家是别家的事儿,咱们家没那么多规矩。祖辈挣下这些基业,是叫儿孙享福的,何必整那些规矩来叫大家都不痛快。”

  老夫人毫不在意地道,将赵宝娥给她涮的肉吃了。

  “祖母说得有道理,孙儿也最烦那些个规矩,可生在皇家,不得不规规矩矩地守着。”

  赵宝娥嘟了嘟嘴,做小女儿姿态,又上手涮了筷子嫩青菜放在老夫人碗里。

  “冬日里有这么多鲜嫩的素菜也是难得,只有咱们京郊的温泉庄子里才四季有这些,不过地不大,自已吃,再一家分些,便没了。这些,还是二妹妹派人送来的。”

  老夫人点点头,“你二妹妹孝顺,时时记着咱们。”

  “听说二妹妹家专门有一座大宅子,用琉璃瓦做顶,搭建成暖房,里面皆种的这些个菜蔬。除了自已吃,便是进贡给皇家。想来咱们吃的这些也是那大宅子出的。”

  若说整个京都谁家吃用最奢靡,除了皇家,那肯定是富昌侯府。

  不过富昌侯府办事周全,这些菜都是给皇家种的,自已不过是跟着吃一口罢了。

  “你执掌中馈,凡事也别都亲力亲为,叫你手下的人替你去做,你自已也松快些。”

  老夫人见赵宝娥连这些素菜是哪家送来的都一清二楚,不由得劝道。

  府上人口简单,下人虽多,但龃龉少,管起来相对轻松。但是日日不得歇,也很是累人。

  赵宝娥很少听见这样暖心的话,抿唇笑了笑,乖巧地应了声:“好。”

  两人默默吃了会儿菜,赵宝娥看了老夫人好几眼。

  只老夫人慢条斯理地吃着锅子,喝着温酒。

  赵宝娥终是憋不住,“刚刚孙儿回去换衣裳时,说有一件喜事要说给祖母听。孙儿憋了许久,等着祖母来问,哪知道祖母好似忘了般,提也不提。”

  赵宝娥端着荔枝酒,轻抿了一口,又缓缓放下。睨了老夫人一眼,佯装嗔怪。

  “谁叫你个泼猴儿走时吊我胃口,现在总该告诉我了吧。”老夫人笑道。

  “好祖母,是宝娥的不是,宝娥自罚一杯。”

  赵宝娥将杯中的荔枝酒饮尽,才开口说起回去换衣裳前未告诉老夫人的喜事儿。

  “今儿在宁王府上,有人拉着二婶子,好似在给晖弟说亲呢。”

  “晖哥儿?哪家的姑娘?”老夫人问。

  林晖也早就到了说亲的年岁,只是先前他要读书,考取功名,总不能白身去求娶人家姑娘,他又没有爵位要继承。

  后国丧期间,这些事儿也无人敢谈起。

  “说的是忠勇侯府的小孙女。”赵宝娥道。

  “忠勇侯府?”

  老夫人端着酒杯的手一顿。

  “说起来,忠勇侯府与咱们家也有些渊源,只是他家的小孙女在京中倒是不曾见过。”

  忠勇侯府与以前的平宁侯府一样,都是武将出身。

  平宁侯府镇守南疆,忠勇侯府镇守北疆。

  平宁侯府自林敬、林牧这一代彻底转换为文臣。

  而忠勇侯府现在还担任着镇北大将军一职。

  只是,忠勇侯府为了北疆安宁,家中儿郎大多战死沙场。如今只剩下忠勇侯姜堰,以及一屋子女眷和一个年仅九岁的小重孙子。

  忠勇侯老了,家中儿郎也只剩下这一根独苗。

  忠勇侯便想着叫忠勇侯府留下一根香火,那小重孙子自小便叫他好好读书,以后走科举之路。

  忠勇侯希望,自已的小重孙能够似平宁侯府般,走上文臣之路。

  正好自小跟在他身边的小孙女年岁也不小了,回京都相看亲事,便想着与平宁侯府联姻。

  一来是平宁侯府是武将转为文臣极为成功的例子,很是值得忠勇侯府学习。

  再就是忠勇侯府早就派人调查过,平宁侯府是京都高门显贵中少见的平和之家。

  他的小孙女只会舞刀弄枪,文墨粗浅,性子率真。去了别家后宅,可能真玩不转。但平宁侯府不欺负儿媳孙媳,是个极好的去处。
  http://www.bixia5.cc/book/14287/3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