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重庆电令调离函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民国三十一年六月的沂蒙山区,暴雨冲刷着鲁苏战区司令部所在的石屋。屋檐滴水在青石板上凿出深浅不一的凹坑,像地图上被日军分割的根据地。于学忠就着煤油灯擦拭佩剑,剑身映出他鬓角新添的白霜——这把张学良亲赠的中正剑,已伴随他转战四省。

  \"总座!紧急密电!\"李振唐浑身湿透闯进来,防水油布包裹的文件袋竟还夹着朵被雨水打蔫的野山茶。电文纸展开时发出脆响,重庆军事委员会鲜红的关防印赫然在目:\"着即解除于学忠鲁苏战区总司令职务,调任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克日赴渝...\"

  煤油灯突然爆了个灯花。于学忠的剑尖挑起电文凑近火焰,纸角卷曲泛黄却终究没点燃。屋外惊雷炸响,参谋们看见总司令的影子在墙上剧烈摇晃,像棵被狂风撕扯的老松。

  军医陈思齐端着药箱进屋时,于学忠正用放大镜研究电文水印。\"磺胺针剂告罄了。\"陈医生故意高声汇报,同时从药箱夹层抽出纸条——这是被策反的伪军通讯兵冒死送来的情报。

  纸条上铅笔字已被汗水晕开:\"汪伪《中华日报》提前三日刊载将军调职消息,日军拟在津浦线设伏。\"于学忠瞳孔微缩,这意味重庆方面有人泄密。他瞥见陈医生白大褂下露出半截绷带——昨夜救治的八路军伤员还藏在山洞里。

  \"给士兵们多备些奎宁。\"于学忠突然提高声调,手指在桌底迅速写道:\"速查电讯科新来的译电员。\"陈医生收起纸条时,窗外传来王勇练刀的破空声。卫士长最近总在司令部外围警戒,他的关东大刀已砍缺了三处刃口。

  黎明前的马灯下,于学忠逐一检视要销毁的文件。当翻到去年阵亡将士名册时,他的钢笔尖在\"费县师范十二学生\"处顿了顿——那些孩子为传递空袭情报全体遇难。名册旁摆着苏曼送来的《抗战画报》,扉页照片里,蒙山深处的兵工厂正在组装土制迫击炮。

  \"总座...\"李振唐抱着装满地图的铁皮箱欲言又止。于学忠摆摆手:\"带上沂水、蒙阴两县的土壤样本。\"他最后看了眼墙上手绘的布防图,忽然将煤油灯砸向地图。火焰窜起的瞬间,早埋伏在梁上的侦察兵立即泼下沙土——这是防备日军飞机发现火光。

  院外传来车轮碾过泥泞的声响。于学忠戴上斗笠,发现拉车的竟是沂蒙山特有的小毛驴。农夫打扮的交通员低声道:\"走沭河故道,76号的人卡不住。\"

  沭河故道的芦苇丛中,于学忠的灰布长衫已吸饱水汽。走在最前的王勇突然蹲下——腐烂的芦苇杆上缠着半截电话线,这是日军野战通讯连的标记。李振唐摸出苏制指南针,发现指针在剧烈抖动。

  \"水雷。\"于学忠用口型示意。百米外的河面上,日军汽艇正用探照灯扫射。突击组员们屏息没入水中,只露出芦管呼吸。探照灯掠过时,于学忠看见汽艇尾部架着德制G34机枪——这原本是国军德械师的装备。

  藏在芦苇荡里的木船底舱,被策反的伪军营长递来干净衣裳:\"重庆来的特派员钱耀祖,上月秘密会见过济南的日本领事。\"他递上的烟盒里藏着微型胶卷,拍下了日军调动部署。船板突然震动,王勇的刀尖已抵住伪军营长咽喉——原来船底绑着炸药。

  徐州城外的天主教堂地窖,于学忠见到了穿神父袍的\"围棋先生\"。这位军统潜伏人员摆开棋盘,黑子白子竟拼出日军第十师团的布防图。\"委座调您实属无奈。\"神父落下一枚黑子,\"何总长在参政会上说,鲁苏战区已成中共温床。\"

  于学忠的白子啪地打吃三颗黑子:\"去年台儿庄,我部伤亡八千,换来的就是这'温床'二字?\"棋盘突然被掀翻——伪装成忏悔室的无线电侦测仪发出警报,日本宪兵队正在搜查教堂。

  地窖暗门关闭前,神父塞来张车票:\"明早六点,陇海线特别列车。\"于学忠却在火柴盒里发现字条:\"勿乘该列,制动系统被动过手脚。\"落款画着个三角卍字符——正是三年前青驼寺陷阱里出现的标记。

  特别列车在砀山站爆炸时,于学忠正在二十里外的骡马市。冲天黑烟中,卖煎饼的老头突然亮出枪械登记证:\"卑职是第三战区情报处驻徐组长。\"他掀开煎饼鏊子,底下藏着部军用电台。

  \"重庆方面给您准备了新身份。\"老头递上套商人行头,金丝眼镜的镜腿里藏着密写药剂。突然,市场东头传来日语喝骂声——是日军在搜查爆炸案目击者。王勇抓起辣椒面扬向追兵,于学忠趁机钻入运棉花的卡车。

  棉包缝隙里,于学忠用钢笔胶囊里的药剂显影密信。字迹逐渐浮现:\"张自忠将军殉国前电文提及您,疑为调职诱因。戴局长已派行动组清除泄密者。\"落款处画着朵小小的山茶花——这是他与张学良早年约定的暗记。

  汉口法租界的阁楼里,于学忠透过百叶窗凝视长江上的日本军舰。化装成钟表匠的联络员正在组装发报机:\"军事参议院是个冷衙门,但每月五号能参加最高国防会议。\"

  联络员突然噤声——楼下传来手风琴声,这是警报。于学忠推开暗窗,发现巷口停着辆黑色斯蒂庞克轿车,车旁穿中山装的男人正在看《中央日报》,报纸右下角露出半截樱花图案的钢笔。

  \"从后巷走。\"联络员递来船票,\"民生公司的'民权'轮,船长是原东北海军旧部。\"于学忠却将调职令副本塞入信封,写上《大公报》编辑部地址。信封里还附了张照片:被日军细菌弹感染的村庄,孩子们溃烂的手臂在阳光下触目惊心。

  汽笛长鸣时,于学忠最后望了眼北方。王勇默默递上个小布包,里面是包沂蒙山的红土,和颗从台儿庄带回的日军子弹壳。
  http://www.bixia5.cc/book/14303/2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