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山雨欲来时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重庆的十月总是浸在湿冷的雾气里。于学忠站在曾家岩寓所的窗前,望着嘉陵江上往来穿梭的舢板,船夫们的号子声穿透浓雾,带着某种凄凉的韵律。他手里捏着今早刚送来的《中央日报》,头版头条印着"国军光复南京"的粗黑体字,旁边配着南京受降仪式的照片。

  "总司令,药熬好了。"老管家福伯端着青瓷碗走进书房,碗里褐色的药汁泛着苦味。三年前在山东落下的咳疾,每到雾季就发作得厉害。

  于学忠接过药碗一饮而尽,喉间火烧般的灼痛让他皱了皱眉。窗外突然传来汽车急刹的声音,副官李振唐快步走进院子,军靴踏在青石板上的声响比平日急促许多。

  "出事了?"于学忠放下窗帘,转身时碰倒了桌上的黄铜镇纸。那还是张学良当年在沈阳大帅府送给他的。

  李振唐摘下军帽,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刚接到军政部通知,所有原东北军系统少将以上军官,明日八点必须到国防最高委员会参加特别会议。"

  "特别会议?"于学忠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镇纸上的貔貅纹路。自从去年被调离山东前线,他这个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就像件过时的兵器,被高高挂起。

  "据说...是关于东北接收的人事安排。"李振唐压低声音,"还有传言说,要整编所有非中央军嫡系部队。"

  书房里的德国座钟突然敲响整点报时,惊飞了窗外槐树上的乌鸦。于学忠望着那些四散的黑点融入雾中,想起九一八那年沈阳城上空的硝烟。

  入夜后的重庆像座浮在雾海中的孤岛。于学忠披着旧棉军大衣,走进七星岗附近一家不起眼的川菜馆子。穿堂风卷着辣椒的呛味扑面而来,角落里已坐着个戴圆框眼镜的中年男子——原东北军第51军参谋长赵镇藩。

  "孝侯兄!"赵镇藩起身相迎,眼镜片后的眼睛闪着警惕的光。跑堂的伙计端上麻辣兔头和水煮鱼后,立即被支去了前厅。

  于学忠注意到老部下左手无名指缺了半截,那是长城抗战时在古北口留下的伤。"你的调令下来了?"

  "下周去长春,当个空头警备副司令。"赵镇藩苦笑着斟满两杯泸州老窖,"倒是你,听说何应钦在军政会议上公开说'东北军余孽不可重用'?"

  酒液在煤油灯下泛着琥珀色的光。隔壁包厢突然爆出一阵哄笑,惊得两人同时噤声。于学忠想起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扣时,何应钦力主轰炸西安的旧事。

  "明天会上肯定要宣布部队整编方案。"赵镇藩蘸着酒水在桌上画了个粗略的东北地图,"咱们的老弟兄,不是被分散塞进中央军,就是给个虚职..."

  跑堂的突然掀帘进来添茶,谈话戛然而止。于学忠望着窗外的浓雾,恍惚看见山东沂蒙山区那些跟他出生入死的将士。去年调离时,参谋长王静轩带着全体军官在防区边界列队敬礼,雪花落在他们冻得通红的脸上。

  国防最高委员会的礼堂穹顶上悬着巨大的青天白日徽,于学忠坐在第三排边缘,看着主席台上将星云集。军政部长何应钦正在宣读《国军部队整编实施方案》,锃亮的马靴踏在柚木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回响。

  "...为适应战后新形势,所有战区级单位即日起撤销,原属各集团军按新编方案..."何应钦的声音忽然顿了顿,镜片后的目光扫过东北军将领所在的区域,"特别是某些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部队,必须彻底打散整编。"

  坐在于学忠斜前方的万福麟猛地攥紧了拳头。这位当年跟着张作霖起家的老将,此刻脖子涨得通红。于学忠悄悄按住他的手腕,触到一片冰凉的冷汗。

  "总司令于学忠,调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会场响起压抑的骚动。这个所谓的战略顾问委员会,实则是安置失势将领的冷衙门。于学忠盯着自己手背上那道台儿庄战役留下的伤疤,忽然听见后排有人小声嘀咕:"东北佬这下彻底没戏了。"

  散会时,几个中央军系统的年轻将领故意撞开于学忠的公文包,褐色的档案袋散落一地。他弯腰去捡时,发现其中混着张陌生字条:"今晚八点,上清寺陶园。"
  http://www.bixia5.cc/book/14303/3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