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白银的隐患
推荐阅读:
战场合同工
谍云重重
军工科技
红色莫斯科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熢火之下
蝉动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藏国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外西北与外东北的情况不同,此地位于中亚,距离俄罗斯近,俄罗斯调兵方便。这里属于俄国中亚草原总督区,俄罗斯的东扩战略这里执行的部分就是逐步蚕食中国的西北地区,尤其是准格尔部以前占据的地域。所以,西北的这场战可能比外东北的战争更为持久更为残酷。而且当地人经常摇摆在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甚至喜欢在混乱中谋求自己的地盘。
现在的清朝工业已经能够供应这场战争的弹药,米涅步枪和米涅弹都能仿制,土手榴弹也能制造了,火炮因为“丰南号”提供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也不会轻易炸膛了。
沈云峰暂时不会将先进武器提供给清廷,清廷不像李秀成或者石达开,这是卧虎在侧的潜在危险。
“丰南号”只会提供少量老式迫击炮和火箭筒给清军作为杀手锏。承诺军费如有缺额可以贷款给清廷。
奕欣此次来广东还有调整官员的意图,准备将沈桂芬调任军机处,沈葆桢调任两广总督,淮军着名将领张树声出任台湾巡抚。因为涉及到广东和台湾,所以也顺便征求沈云峰意见。
沈云峰于是顺便摆了李鸿章一道,将李鸿章在北洋水师贪污的材料给了奕欣,奕欣一看当即表示换人。准备将李鸿章调任到贵州任巡抚,换原湘军水师将领杨幼斌为北洋水师统制。
谈好西北和广东人事的事情之后,两人又一起去了香港和澳门转了一转.打败英法葡之后,中国局势稳定,工业化后市场购买力显着增强,商贸流通又因为扬子江等河流的河运发达起来,所以香港和澳门的进出口生意非常红火。
香港和澳门公司因为地价上涨码头增值等原因,固定资产价值数倍增长。“丰南号”因为在最初收回香港和澳门的时候,大手笔购入地皮,建设仓库和房屋,投资不仅仅数倍收回,还占有了大量的地皮。
两地海关税收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上海,正如当年沈云峰向奕欣说的那样,可以养活广州舰队。
看过了香港和澳门的繁华,沈云峰向奕欣提出了自己一直担心的事情,就是货币的问题。
白银实物作为货币,一直被欧洲商人和美国人投机取巧,美洲产银便宜,中国经济一旦向好,就需要大量的白银。欧洲商人从美洲低价换取白银,然后到中国购买货物,到欧洲以金币结算,除去商品的利润,还获得了金银之间的兑换差价。
一旦国际市场白银涨价,或者欧洲国家联手囤积,中国就会出现银荒。
由于是实物货币,中国阻止不了走私白银,自主权极差,毫无调控能力。
这是眼前看到的繁荣景象下埋藏的重大隐忧。如何破解,沈云峰自己不是金融行家,只能从历史知识中找到近代中国对外经济的重大问题,但是想了十来年,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这对奕欣来说,是一个知识的盲区,清廷的闭关锁国,导致有知识的人也很少从国际视野看问题,几乎没有人去研究。
但奕欣不傻,沈云峰一说,他就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墨西哥鹰洋流入。本以为是能够缓解银荒的好事,没想到是欧美商人的套利。
但是中国人不傻,集合大家的智慧总会想到破解之道,尤其现在,以“丰南号”为纽带,已经有几个国家会牢牢形成一条战线。
这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学课题,当前要解决的还是收复国土的事情。奕欣从广州回到京城,就着手和军机处研究收复外西北土地之事。
奕欣是打了鸡血一般,如果在他摄政期间,再收复外西北就可以说圆满了。虽然香港澳门广州是沈云峰收复的,但和外东北一样,都是在他摄政期间收复,以后史书上都是要记上的。
这辈子虽然未登九五,可是做出了堪比先祖的事业,奕欣也觉得够了,在宗室记载中,未来是占一席之地的。
收复外西北之战也是要等到快进入夏季,这段时间正好做准备工作,这就牵涉到工部、户部、兵部的筹划。
工部要组织枪支弹药火炮的生产,户部要准备钱粮,兵部要征兵、调防,还有将领的配备。
在外东北收复之前,沈云峰参与制定的方案让清廷这些参与的大员都耳目一新,所以也不像以前高谈阔论,而是将各部的官员组织起来详细编制方案。
曾国荃从陕甘奉诏回京,曾国藩小心叮嘱,此战要必胜,已经走了镇南王的门路,胜了就可以回来。
曾国荃连连点头,他这几年虽然在西北,但也知道朝中形势,自己去了西北也是镇南王的手笔。
与曾国藩的稳重不同,曾国荃向来桀骜,一般人不放在眼里,包括左宗棠。可是现在对沈云峰处置石达开和李秀成的大手笔也不得不感叹沈云峰非常人也!
不过,左宗棠既然成功取下外东北,曾国荃心里想自己绝对不能输给左宗棠,必须要成功收复外西北。
此时的清廷,无论文官还是武将,都已经开始大范围的启用汉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开国后宗室子弟在生而俱来的荣华富贵中已经荒废,骑马挽射的技艺已经让给书画琴棋,白山黑水之间的骑马的猎人终究还是被汉家的儒文化给同化了。
曾国藩、沈桂芬入列中枢,两大舰队司令均是汉人,督抚大员汉人占了一半还多。本是历史弄潮儿的李鸿章被沈云峰拨动了命运的齿轮,奉调贵州任巡抚,离中枢越来越远。
清廷的事情是清廷的事,该奕欣办的事情还是交给奕欣去办,就像北美一样。
“丰南号”的根本不是开疆辟土,收敛钱财,而是科技的研发,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这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1868年1月,“丰南号”第一艘万吨级军舰“井冈山号”下水成功,防城第二造船厂欢呼雀跃,盛况空前。
http://www.bixia5.cc/book/14311/5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