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大都光复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晨光穿透大都的硝烟,将皇城的断壁染成金红。抗虏军的玄铁甲胄在朝阳下泛着冷光,李火旺的狼头护腕举起战旗,赤红色的 “抗虏” 二字掠过太和殿的废墟,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 这支历经数月苦战的队伍,终于踏着元军的残甲,收复了这座被异族占据数十年的帝都。街道两侧的百姓早已跪伏在地。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叩首;有抱着孩子的妇人,衣襟还沾着逃难时的尘土;还有些半大的孩童,举着自家仅存的粗粮饼,眼神里既有好奇又有敬畏。当抗虏军的马蹄踏过青石板路时,绵延数里的人潮突然爆发出压抑已久的哭喊声,紧接着又转为震天的欢呼。
“是王师!真的是王师啊!” 南锣鼓巷口,卖胡饼的张老汉扑在地上,额头磕得青肿也浑然不觉。他的铺子在热气球空袭中被炸毁,儿子被元军抓去当民夫至今生死未卜,此刻望着抗虏军的玄铁盾阵,浑浊的眼泪混着脸上的尘土滚落,哭声里却带着如释重负的笑意。
最热闹的是钟鼓楼前的广场。百姓们自发排成长队,箪食壶浆从街头绵延到巷尾。陶碗里盛着温热的米汤,竹篮里装着刚蒸的麦饼,还有妇人将自家织的粗布塞给士兵,指尖触到甲胄上的缺口时,突然捂住嘴抽泣 —— 那缺口分明是刀箭留下的痕迹,却护着这些士兵活着带来了光复的希望。
燕红叶的灵脉弓斜挎在肩上,女将翻身下马,接过一个孩童递来的野果。孩子约莫七八岁,辫子上还系着逃难时的红布条,他踮着脚把野果塞进燕红叶手里,奶声奶气地喊:“姐姐吃糖!” 女将的指尖触到孩子冻裂的小手,突然想起北苑被解救的人质,眼眶一热,笑着揉了揉孩子的头顶,泪水却滴落在野果上。
街道两旁的残垣上,有人用石灰水刷出 “光复” 二字。字迹歪歪扭扭,却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几个幸存的书生站在墙下,高声朗读着抗虏军的安民告示,读到 “免除三年赋税” 时,人群再次爆发出欢呼,有妇人激动地拉着士兵的手,把家里仅有的鸡蛋往他们怀里塞,推搡间鸡蛋壳碎了,蛋黄顺着甲胄的纹路流淌,像极了凝固的血。
李火旺在街角停下脚步。狼头护腕的红光扫过一处坍塌的宅院,那里的门楣上还留着元军的箭簇,却已被百姓插上了新的桃枝。一位瞎眼的老嬷嬷正由孙女搀扶着,对着抗虏军的方向叩拜,她的儿子在守城中战死,此刻却摸索着将积攒的铜钱塞进士兵手里:“买点伤药... 买点伤药...”
午后的阳光暖起来时,军民共庆的队伍已蔓延至皇城根。孩子们缠着士兵要灵脉符玩,老兵们则给百姓演示火铳的用法,当铅弹穿透远处的靶心时,人群爆发出阵阵喝彩。有个穿破棉袄的少年突然放声大哭,众人问起才知,他的爹娘都死在元军的屠刀下,如今看到抗虏军,才敢哭出积压已久的悲伤,哭声未落,就被周围的笑声与安慰声包围。
南宫云被士兵抬着经过御街。他望着沿街跪拜的百姓,又看向皇城上飘扬的抗虏军战旗,苍白的脸上露出微笑。虎娃的修灵笔在他掌心轻轻跳动,少年正帮他记录百姓的诉求,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与街头的欢声笑语、啜泣哽咽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特殊的光复乐章。
暮色降临时,大都的万家灯火次第亮起。这是数月来第一次全城点灯,微弱的烛光从残窗破壁中透出,像无数双守望的眼睛。抗虏军在街角燃起篝火,百姓们送来柴火与食物,士兵们给孩子们讲战场的故事,讲到惊险处众人屏息,讲到胜利时满堂喝彩,偶尔有老人想起逝去的亲人,低低啜泣几声,立刻就有邻里递过手帕,拍拍肩膀轻声安慰。
李火旺站在皇城之巅,狼头护腕的红光与万家灯火交相辉映。他望着街道上流动的人潮,听着风中传来的哭笑声,玄铁战刀在手中轻轻颤动。这场光复之战代价惨重,太和殿的焦土、密道的血迹、居庸关的尸山都还历历在目,但此刻百姓脸上的泪水与笑容,让所有牺牲都有了意义。
“大都光复了。” 周益走到他身边,算筹在掌心轻转,竹片的红光映着远处的烟火,“但真正的重建,才刚刚开始。” 李火旺点头,望向北方的夜空 —— 忽必烈虽已北逃,龙脊核心的隐患未除,但至少此刻,这座饱经战火的都城,终于在哭声与笑声的交织中,迎来了久违的安宁。
http://www.bixia5.cc/book/14394/4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