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应天勘察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长江的春水裹挟着灵脉气息,在应天城的城郭外翻涌。周益的算筹在船头排列成阵,竹片的红光掠过江面,与水底深处升起的淡金色光晕交相辉映 —— 这是他率队抵达南京的第三日,测绘队的船正沿着秦淮河逆流而上,寻找最适合新朝宫城的灵脉宝地。“周先生,此处水脉紊乱,怕是不宜建城。” 负责勘测的老工匠指着水下泛起的漩涡,那里的灵脉光带呈现扭曲的螺旋状,测灵仪的指针疯狂跳动,“老辈人说这是‘龙摆尾’,动土会遭天谴。” 他的旱烟杆在船板上磕出火星,眼神里带着敬畏。
周益却弯腰将算筹浸入水中。红光与淡金色灵脉接触的刹那,漩涡突然平复,光带舒展成流畅的弧线。“这不是凶兆,是水脉与地脉交汇的自然现象。” 他取出羊皮卷,笔尖蘸着灵脉液绘制图谱,“你看,秦淮河的水脉从东南来,钟山的地脉自西北至,此处正是两条主脉的节点,只是被泥沙阻塞才显紊乱。”
测绘队在钟山南麓扎营时,恰逢春雨初歇。周益带着队员登上最高峰,观测仪的镜头对准山坳,屏幕上立刻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灵脉节点,像散落的星辰。最引人注目的是山坳中央,一团淡金色光晕正缓缓旋转,隐约能看到鳞爪形状的光纹在其中流动。
“是紫金灵脉!” 随行的灵脉师惊呼。他颤抖着伸出手,指尖刚触到光晕边缘,就被一股温暖的力量托起,整个人悬浮在半空,“传说中南京的龙脉核心,只有盛世才会显形!” 周益的算筹突然齐齐亮起红光,竹片自动排列成龙形,与光晕中的鳞爪完美重合。
接下来的三日,测绘队沿着灵脉走向细致勘测。周益发现紫金灵脉并非孤立存在,它像一棵巨树的主根,向四周延伸出无数支脉:向东与玄武湖水脉相连,向西汇入长江,向北深入钟山岩层,向南则滋养着秦淮河两岸的沃土。算筹推演显示,这是个天然的灵脉闭环,能自行净化邪灵脉。
最惊人的景象出现在第五夜。当周益在山坳中央埋下最后一枚测灵符时,紫金灵脉突然爆发强光。淡金色光晕冲天而起,在夜空中凝聚成栩栩如生的龙形,龙首高昂,龙尾扫过应天城的轮廓,整座城市的灵脉光带都随之亮起,如繁星点点的星河。
“龙形光晕!是天命所归!” 营地的士兵纷纷跪倒,连最不信鬼神的工程师都目瞪口呆。周益却盯着观测仪上的数据,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不是天命,是灵脉共振!山坳的位置恰好是灵脉闭环的圆心,在这里建宫城,能借紫金灵脉的力量稳固国运,百邪不侵。”
他当即在羊皮卷上圈定宫城范围:前临秦淮河,后靠紫金山,左依玄武湖,右望长江口。算筹在图纸上排出九宫格,每个格子都对应一处灵脉节点:“太极殿建在龙首光晕处,承乾宫落龙身,御花园接龙尾,再以灵脉步道连接各殿,形成生生不息的灵阵。”
老工匠看着图纸上的布局,突然明白了周益的深意:“您是要让宫城融在灵脉里?” 周益点头,将算筹收起:“元虏的宫城硬撼灵脉,才会被核心反噬。我们要顺势而为,让紫金灵脉成为新朝的根基。” 他指着山坳中仍未散去的淡金色光晕,“这龙形光晕,就是最好的选址证明。”
消息传回大都时,李火旺正在批阅迁都章程。当看到周益附上的灵脉图谱和龙形光晕绘图,他提笔在奏章上批复:“准奏。宫城依紫金灵脉而建,务必保灵脉流通,勿伤山川地脉。” 狼头护腕的红光透过信纸,仿佛与千里之外的淡金色光晕产生了共鸣。
测绘队离开应天时,周益在山坳埋下一块刻有 “新朝龙兴” 的石碑。春雨再次落下,雨水冲刷着石碑,却冲不散周围的淡金色灵脉光晕。他望着钟山的轮廓,算筹在掌心转出红光:“从这里开始,新朝的蓝图将沿着灵脉铺展,应天的每一寸土地,都将见证盛世开启。”
船顺流而下时,周益的羊皮卷上,宫城的轮廓已清晰可见。紫金灵脉的龙形光晕在图纸上若隐若现,与长江的水脉、钟山的地脉共同构成了新朝的地理骨架。而那夜冲天的龙形异象,已在应天百姓中传开,成为 “天命归心” 的佳话,为即将到来的迁都与登基,埋下了民心所向的伏笔。
http://www.bixia5.cc/book/14394/4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