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南北通驿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大都的钟楼敲响辰时,南京的鼓楼竟同时传来共鸣。南宫云扶着观测仪站在紫金山巅,屏幕上的灵脉波形如琴弦般震颤,淡紫色光带从大都方向延伸而来,与南京的水脉灵脉交织成网 —— 历经三月赶工,这条贯穿南北的灵脉传讯网,终于在今日迎来首次通联测试。“三十六个中继节点,沿运河灵脉布设,每五十里设一座传讯塔。” 周益的算筹在案上排出星图,竹片红光标注着节点位置,“最难的是黄河渡口那段,灵脉受浊流干扰,我们用三尊镇脉鼎才稳住信号。” 他将一块刻有水纹符的传讯符牌递给南宫云,“这是启动符,注入灵脉就能发送消息。”
大都传讯站内,耶律诚正盯着青铜镜般的接收盘。镜面泛着灵脉微光,边缘刻满与南京对应的符文,当南宫云在南京注入灵脉的刹那,镜面突然亮起,淡紫色光带在中央凝聚成字迹:“灵脉通畅,可否接收?” 字迹停留三息后消散,如水中墨痕。
“能接收到!” 耶律诚激动地将早已备好的军情简报卷成细条,塞进传讯符牌的凹槽。简报记录着漠北斥候的最新动向:忽必烈已抵达克鲁伦河,龙鳞甲死士增至五千。他以灵脉笔蘸取朱砂,在符牌背面画下加急符文,用力按在发射阵盘上。
紫金山巅的接收盘立刻亮起红光。南宫云的观测仪同步解析内容,屏幕上的符文迅速转化为文字,虎娃的修灵笔悬在纸上,自动誊抄出完整简报。从发送到接收,全程不过十息,比最快的驿马快了整整七日。周益的算筹算出误差:“灵脉延迟半息,完全能满足军情传递需求!”
测试最关键的环节是加密传讯。燕红叶从大都发来密令,符牌上的文字被灵脉干扰码覆盖,看似杂乱无章。南宫云取出解密玉珏,贴在接收盘上,淡紫色光带如钥匙般解开乱码,“居庸关灵脉阵已加固,可抵御万骑冲击” 的字迹清晰浮现。虎娃拍手道:“这样就算传讯被截获,没有玉珏也读不懂!”
正午时分,传讯网迎来实战考验。大都西南突发山洪,冲毁了两段运河堤坝。耶律诚的急报刚到南京,周益已通过传讯网调令江南水师驰援,同时让灵脉工匠携带修复法器北上。从灾情发生到援军出发,全程不足半个时辰,比传统驿报节省了三日时间。
百姓们围在南京传讯塔外,好奇地望着闪烁的灵脉光带。有经历过战乱的老者喃喃自语:“当年元军南下,消息传到临安要走一个月,如今南北相隔千里,说话却比邻里喊话还快。” 孩童们则追逐着光带的残影,把传讯塔比作 “通天的信使”。
暮色降临时,南北传讯量已突破百条。有粮草调度的清单,有灵脉修复的进度,还有学堂开课的章程,甚至有士兵给南京亲人的平安信。南宫云将最后一份简报整理成册,观测仪屏幕上的灵脉网如血管般遍布南北,“这张网不仅传军情,更能连民心。”
周益的算筹在地图上画出新的节点规划:“下一步要往西南延伸,连接湖广与川蜀,让整个南方都纳入传讯网。” 他看向李火旺留下的御笔信笺,上面写着 “通驿则政通,政通则国兴”,竹片红光在字迹上跳动,仿佛在呼应这句期许。
夜幕中的传讯塔亮起长明灯火,灵脉光带在星空下流转,将大都的灯火与南京的夜色连为一体。南宫云望着连绵的光带,知道这条由灵脉构筑的通途,不仅缩短了南北的距离,更在无形中将新朝的政令与民心紧紧相连 —— 当军情能瞬息传递,当政令可即刻抵达,这座刚刚安定的江山,便有了最坚实的沟通根基。
虎娃的修灵笔在传讯日志上画下圆满的句号,笔尖红光与窗外的灵脉光带融为一体。远处的钟山上,登基大典的祭坛已隐约可见,而这条贯通南北的灵脉传讯网,正以无声的轰鸣,宣告着新朝高效治理时代的来临。
http://www.bixia5.cc/book/14394/4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