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水利新功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晨雾像轻纱裹住江南的稻田,新砌的青石水渠在雾中若隐若现,渠壁镶嵌的镇脉石泛着淡紫光晕,将长江支流的灵脉引入干裂的土地。周益踩着露水站在渠首,算筹在掌心转出红光,顺着水流划出银线 —— 这条贯通三县的 “灵脉渠” 历时半年竣工,今日正是检验成果的日子。

  “主渠三丈宽,支渠十二道,每里设控水闸三座。” 老工匠颤巍巍展开图纸,指尖划过朱砂标注的灵脉节点,“最难的是跨河渡槽,按先生的法子在桥墩嵌了灵脉铜片,水过自动分流,旱时开闸灌田,涝时闭闸泄洪。” 他话音刚落,渠水突然泛起涟漪,镇脉石的光晕连成光带,顺着水流漫向远方。

  周益俯身掬起渠水,掌心红光与水纹相融:“灵脉流通率比测算的高三成。” 话音未落,光带已漫入稻田,枯黄的秧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叶片,根部土壤渗出细密水珠。田埂上的农户们发出惊呼,张老汉丢下锄头,看着自家龟裂的田地渗出潮气,浑浊的眼睛里滚下泪珠 —— 去年大旱时,这片地颗粒无收,他差点卖掉孙女度荒。

  “周先生快看!” 虎娃的修灵笔指向渠尾蓄水池,银线红光勾勒出漩涡。池中央的镇脉鼎咕嘟冒泡,将多余灵脉转化为白雾,均匀洒向菜田,蔫巴的青菜瞬间挺直腰杆,露珠在叶尖折射出七彩光。孩童们追着雾团奔跑,衣角沾着的稻花在晨光中闪烁。

  午后骤雨突至,检验水渠防洪能力的时刻到了。雨水砸在渠面激起水花,主渠水位迅速上涨,却在接近堤岸时被自动升起的控水闸拦住。灵脉光带在闸板上流转,将洪水导入泄洪道,顺着预设河道汇入长江。农户们站在廊下看得咋舌,再也不用像往年那样冒雨堵缺口。

  雨停后,周益发现柳家村支渠的光带变弱。虎娃的修灵笔顺着渠壁游走,红光在块松动的镇脉石下停下 —— 石缝卡着树根,阻碍了灵脉流通。工匠们撬开石块清理,复位瞬间光带骤然明亮,水流变得湍急,冲得渠底鹅卵石叮咚作响。

  消息传到南京,李火旺正在批阅新政文书。他摩挲着周益送来的水渠图谱,狼头护腕红光落在 “灵脉灌溉” 四字上:“水利乃民生根本。” 提笔写下 “功在当代” 匾额,命人快马送往江南。

  农户们自发集资在渠首立碑。碑身刻着水渠长度、惠及田亩数,末尾凿着 “均赋税而仓廪实,修水利而岁时丰”,碑顶嵌着块灵脉石,阳光下泛着温润光泽。立碑那天,三县百姓敲锣打鼓,张老汉让孙女用红绳系着灵脉石挂在胸前:“记住是谁让咱有饭吃。”

  小姑娘捧着石碑念新学三字经:“水有源,田有根,政惠民,天下安。” 声音惊起白鹭,在水渠上空盘旋成白色的云。周益望着碑文,算筹算出收成预测:“灵脉加持下亩产至少翻番,够三县吃两年有余。” 虎娃的修灵笔在碑侧画株沉甸甸的稻穗,红光渗入石缝,与镇脉石光晕相融。

  暮色中,水渠如银带蜿蜒在田野间,灵脉光带与蛙鸣交织成催眠曲。农户们躺在草棚里,梦乡里都是稻浪翻滚的声响。那座渠首石碑沐浴着晚霞,用无声的文字诉说着:当灵脉与民心同频,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终将迎来真正的丰衣足食。
  http://www.bixia5.cc/book/14394/5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