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民国少帅,我是西北的 >第128章 坐上专列,拖欠国税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28章 坐上专列,拖欠国税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和杨昆一起,从魔都购买的一百辆福特汽车,此时已经分配到了各地。

  省府汽车大队,也悬挂上了秦西省00001号车牌。

  由于此时民间很少有汽车,所以没有区分。

  但是00001,仍然是很多人知道的,少帅座驾。

  从督军府汇合,省内高官云集,全部乘坐汽车,前往长安车站。

  “大家好,我是秦风日报总编南南轩,现在大家看到的场景是,督军府少帅何子长,亲自率领秦西省文武百官前往长安火车站。”

  “潼陈铁路,于1917年正式动工,本年度冬天正式修通。

  今天,就是潼陈铁路正式通车的时间。”

  “从此,老秦人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

  南南轩在镜头前,介绍着。

  而随着他说完,镜头拍了一下何子长,然后是省府的各大员。

  接着,何子长带着大家上了各自的座驾。

  汽车队飞快行驶,前往火车站。

  在李达康的发展下,长安城高速发展。

  别的不说,马路上一水的水泥。

  其次,两侧也有了电灯,有轨汽车。

  如今的长安,人称西北小魔都。

  到达车站,何子长这才带领大家亲自上车。

  火车,他不是第一次坐。

  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他都坐过。

  进了火车,有一节单独的专列。

  专列深黑色,看着就很神秘。

  里边床铺,卧室,厕所,餐桌,椅子等等,一应俱全。

  “很好,很好,很好。”

  “遂山兄,你做的很不错。”

  “多谢少帅夸奖。”

  赵燧山也不敢居功自傲。

  整个华夏,能够自己掏钱修铁路,有几个人?

  是的,全长三百公里的潼陈铁路是何子长的私人财产。

  以后他的财产,要和国家财政分开。

  毕竟这不是古代了,国家可以拿着财政去抚养皇室。

  以后,何家的宗室子弟,特别是他这一支的,以后的吃喝拉撒睡,全都依靠潼陈铁路等他自己投资的资产。

  坐在专列上,何子长等秦西省的军政大员甚至还可以吃着盒饭,喝着西凤酒。

  而窗外的西北独特景色缓慢的闪过,让人有一种舒畅的感觉。

  一览无余啊。

  在国内来说,这不过是一条普通的铁路。

  但是对于秦西省来说,这条铁路意义非凡。

  坐在专列上,何子长在摄像机的拍摄下,开始询问。

  “遂山兄,从潼关到长安,到陈仓,需要多长时间?”

  “回少帅,目前火车的标准速度是三十公里一个小时。

  从潼关到长安大概四个小时,从长安到陈仓大概六个小时。”

  “今后,除了客运火车,我们还有货运火车。”

  “另外,我们还储备了应急火车,军用火车。”

  “届时,可以把一支军队,在最快的速度,从长安出发,两个小时到达潼关,或者三个小时到达陈仓。”

  普通速度和应急速度自然不能一样。

  何子长非常满意。“好,接下来,就是府镇铁路了。

  府镇铁路一旦修通,那么秦西省的东西南北中就可以全部连接在一起。”

  “遂山兄,你们铁路局任务重大啊。”

  “请少帅放心,我们铁路局一定完成少帅交代的任务。”

  赵燧山这个人,还是有点能力的。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能力,就看有没有伯乐。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而郭希仁等人,则是在火车上四处行走,显得极为激动。

  回到专列,郭希仁那叫一个激动。“少帅,真是没想到,我们老秦人终于有了自己的铁路。”

  要知道,华夏的铁路已经出来几十年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了铁路,

  但是到现在,西北才有了第一条铁路。

  而距今,铁路已经在华夏出现了四十来年。

  何子长表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为百姓做实事,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少帅说的好啊。”

  “铁路的方便我们都看到了,为此,我们准备合伙拿出五百万,参与府镇铁路的投资。”

  南南轩虽然钱不算多,但是他是革命党,也是商人。

  最重要的是,他身边还有柏惠民。

  柏惠民可是不要钱的投资革命几十万的土豪。

  还有大地主少爷王绍文,也能拿出几十万。

  除此之外,省内的吴怀先,汉中安杰三等人也被动员,以各自工厂向交通银行抵押。

  如此,才凑了五百万大洋。

  拿着这五百万大洋,府镇铁路总算是一分钱不缺的可以修通。

  不过现有的铁路修建速度太慢了,一年才三百公里。

  等到以后,说不定可以一年五百,一年一千公里。

  何子长很是欣慰。“风熏先生,辛苦你们了。”

  出钱出力,人家出钱,怎么不能当一声辛苦。

  “不辛苦,不辛苦,一切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投资铁路是为秦西省工业发展做贡献,同时也能赚钱。

  这会的铁路非常赚钱,要不然老外也不会疯狂投资。

  而铁路视察完毕,何子长等人又回到长安城。

  1917年底,由于何子长私自扩编六个团一万多人,需要二百多万军费。

  所以他趁着老段和南方革命党开战,直接截留了这三百万大洋的国税。

  “少帅,财政部又来电报,让您把财政部的国税交上去。”

  刚到督军府,就听到财政厅长党仲昭来汇报。

  他哪里能做主?

  何子长摆摆手。“不要管他,再说截留税款又不是我们一家。”

  从1916年,袁大头死了以后,地方上渐渐的开始拖欠税款。

  甚至再过一两年,大家都不交税了。

  有了钱,直接自己招兵买马。

  而省长赵立春忧虑的说道。“少帅,不行还是给点吧。”

  “一点也不给,我怕财政部说不过去,到时候他们在陇海铁路,或者长江水运给咱们找事,也是一个麻烦。”

  毕竟,西北属于内陆,不能直接进口。

  也不是没有对外通道,比如西疆省,就可以和老毛子等联系。

  不过现在的秦西省,和西疆省还隔着一个大大的陇右省呢。

  何子长考虑了一下,说道。“我截留了300万,250万已经组建了六个团。

  这样吧,还剩下五十万,给他送去。”

  交50万税款也算不错。

  不过到了明年,何子长甚至敢一分不交。

  今年三万多大军,明年最少五万精兵。
  http://www.bixia5.cc/book/14403/1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