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民国少帅,我是西北的 >第131章 南方变动,大要条件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31章 南方变动,大要条件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此时,华夏大地那叫一个乱哄哄的。

  首先是大方向,北洋军人要武力统一,但是内部分成直系和皖系。

  而南方革命党加地方军阀,则是联合成为军政府,对抗北洋。

  但是内部纷争不断,

  比如孙大炮轰炸督军府以后,不得不被迫答应,由岑云阶为总代表,另立西南各省联合护法会议。

  要知道南方已经有了军政府,有了人数不足,但是却自己选举大元帅的孙大炮。

  那么这个会议,排出了孙大炮,不就是独立吗?

  听到刘方子的汇报,副官处长吴立凡摇摇头。“这年头,局势真是太混乱了!”

  “是啊,整个华夏,乱成了一锅粥。”

  北方和南方打,北方和北方打,南方和南方打。

  也就是西北,目前还处于低调,发展阶段。

  像是川军,那更别提了。

  民国开始,到抗日时期,没有一天不打仗的。

  军情处长刘方子也补充道。“这湘南战场热闹,川中也不差啊。”

  1917年四月开始,川中大战,也叫川滇黔混战。

  听起来就知道,这场战争的乱,足足三个省,在川中开战。

  也就是何子长没有趁火打劫,要不然都可以派人走陈仓,汉中,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到时候川滇黔混战,变成了川滇黔陕四省混战。

  看着川军的内战,所有人都佩服何子长。“还是少帅英明,让我秦人免受内战之苦啊。”

  “是啊,要是没有少帅,此时的秦西省,还不知道几人称王,几人称霸。”

  别的不说,历史上真的是陈柏森当了督军,但是省内还有多股势力,连连造反。

  何子长摆摆手。“大家就不要拍马屁了。”

  “保境安民,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嘛。”

  “少帅,紧急军情。”

  “1月27日护法联军攻克岳阳,俘虏1300余人。”

  就在几个人吹捧何子长的时候,南方战事又出现了变化。

  何子长连忙走向沙盘。“岳阳,荆州,襄阳,武市。”

  “坏了。”

  “这要是护法军拿下荆州襄阳,随时可以威逼武市啊。”

  “是啊,最重要的是,拿下荆州襄阳,就把川中的吴植堂来了个瓮中捉鳖。”

  “咱们这位国舅爷,可够呛挡得住四面合围。”

  此时陆士毕业的吴植堂,(段芝泉的小舅子)正带领第八师,攻打川军。

  川滇黔混战,就有他的一份子。

  何子长说道。“这护法军打别的地方都无所谓,偏偏这个岳州,简直就是要捅国舅爷的腚眼啊。”

  “这一下,段总管还能忍受?”

  果不其然,大家正在说着话,津门的老段坐不住了。

  “少帅,段督办的紧急电报,让我秦军务必出动一个旅从安康一代出兵,经十堰,支援襄阳。”

  从安康地区的旬阳(陈柏森老家)到十堰不过一二百里的距离。

  到达襄阳,也是非常近的距离,大概300公里。

  如果步兵急行军,有几天时间就到了。

  最重要的是,从岳州到襄阳,还有荆州需要攻打。

  三百公里,按照一天行军六十公里来说,五天时间就到了。

  而在川中的吴植堂,也在带兵攻打宜昌。

  “少帅,我看这次段总管应该是发火了。

  要不,咱们还是出动两个团?”

  北洋军队编制,一个步兵旅就是两个团。

  说话的是吴立凡,毕竟老段名义上还是北洋大佬。

  何子长也点点头。“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啊。”

  “但是随随便便就出动两个团?也不是我的性格。”

  “这样吧,电告段总管。”

  “就说我秦军十五混成旅和陕北革命党作战,实力大损。”

  “若再调动一个旅,省内防务空虚,怕川军从汉中攻入。”

  “请段总管,拨付军饷一百万大洋,步枪三千支,机关枪十二挺,手枪若干。。。

  有了装备,军费,我秦军必定两日内出发。”

  李云龙给别人当短工还给工钱呢,好家伙,他堂堂一个少帅,出动一个步兵旅,不给点军费,当我是要饭花子呢?

  津门,参战公署。

  徐又铮又要给老段上眼药。“老总,这是何仿檀部的要饷电报。”

  “这个何仿檀,太不听话了,不给钱就不出兵。”

  “又铮啊,我知道你跟何仿檀的独生子何子长有些矛盾,但是不要意气用事。”

  “现在植堂在川中很危险,你嫂子也是天天哭哭啼啼的。”

  “这样吧,马上给他,让他务必于后天拂晓前,到达十堰。”

  “是。”

  一百万而已,对秦西省是个钱。

  可是对于管理整个北洋,一年六亿多的老段来说,真不是钱。

  何子长东拼西凑的,也只是贷款几百万。

  而老段,借款就是上亿。

  实际上,老段是何子长的十倍还要多。

  看到回电,以及交通银行的一百万军费提取单,何子长非常高兴。“来人啊,让王肃斋再招聘两个团的步兵。”

  这两个团的军费,可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拿老段的军费,扩编自己的部队,这事何子长拿手。

  而且他知道,从去年开始,直皖大战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马上,徐又铮这个老同学又会出了一个昏招,让直皖大战必须打。

  不过那是后话,暂且不提。

  “传我命令,令晋升二团团长丁伟为上校,南征支队司令。”

  “以步兵第二团,加步兵第九团,两个团火速前往十堰,然后支援襄阳。”

  “是。”

  新任副官处副处长,张向寅中校,连忙去安排传达。

  “少帅,那么新建两个步兵团,以何人为团长?”

  老牌步兵有七个步兵团,一个警卫团。

  上次扩编六个团,有五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

  而五个步兵团里,一个副官处的,一个警卫团的,只有三个是步兵团的。

  也就是说,老牌的七个步兵团,还有五个副团长等着晋升中校团长呢。

  何子长并不急着任命,部队刚招聘,还都是新兵。

  “不急,等半年后,训练好了再说都可以。”

  “是。”

  虽然没有任命,但是符合晋升的副团长,以及总部副处长,总部的少校们,全都磨拳擦掌,等着当这个步兵十四团,十五团的团长。
  http://www.bixia5.cc/book/14403/1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