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背刺之盟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背刺之盟

  按照孙师长的命令,

  经过整编的侦察连再次踏上了侦察之路。

  这一次,

  他们的目标是曼德勒城外的缅北丛林,

  一个充满未知和危险的地方。

  当古之月的布鞋鞋底踩进缅北丛林的腐叶堆时,

  发出了一阵轻微的“嘎吱”声。

  这声音在寂静的丛林中显得格外突兀,

  仿佛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了郑三炮的闷声闷气的骂声:

  “球货,

  踩断枯枝跟踩鼓皮似的,

  当这是你老家麦场啊?”

  他的声音在潮湿的空气中回荡,

  带着一丝恼怒。

  古之月和其他五个侦察兵立刻像被按了暂停键一样,

  瞬间停止了动作。

  他们的枪口齐刷刷地转向了东南方,

  那里是郑三炮骂声传来的方向。

  雨林中的潮气裹挟着腐木的味道,

  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

  拼命往他们的鼻子里钻。

  这种味道既刺鼻又让人感到有些恶心,

  但侦察兵们却无暇顾及,

  他们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郑三炮身上。

  古之月紧紧地盯着郑三炮的后颈,

  那里有一道两寸长的疤痕,

  在他黝黑的皮肤上显得格外醒目。

  那是仁安羌拼刺时留下的,

  是他勇敢战斗的证明。

  此刻,那道疤痕随着郑三炮的呼吸微微起伏着,

  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激烈战斗。

  “带你的班往城南摸,”

  古之月操着一口苏北腔,

  语气沉稳而坚定地说道,

  “日落前必须搞清楚鬼子前沿火力点的位置。”

  郑三炮听到命令后,

  迅速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

  然后紧了紧腰间的刺刀,

  只见那刺刀在阳光的映照下,

  晃出了半道弧光。

  “中!”

  郑三炮毫不犹豫地应道,

  “要是碰着鬼子斥候,

  给咱留个活的咋样?”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和期待。

  然而,话还没说完,

  突然,东南方二十步外的蕨类植物中传来一阵哗啦哗啦的响声。

  紧接着,

  四个戴着屁帘帽的身影如鬼魅一般猛地撞开了茂密的藤蔓,

  出现在众人眼前。

  那四个身影手持三八大盖,

  刺刀的尖端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距离最近的侦察兵仅有半臂之遥!

  刹那间,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冷得让人的骨头缝都疼了起来。

  郑三炮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最前头的那个鬼子,

  他清楚地看到那个鬼子的喉结在钢盔带下微微滚动着,

  似乎正准备发出一声呼喊。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郑三炮的右手如同闪电一般迅速甩出,

  只见一道寒光如流星般疾驰而去。

  那是他手中的飞刀!

  飞刀在空中急速旋转着,

  划破了潮湿的空气,

  发出“噗”的一声闷响,

  准确无误地扎进了那个鬼子的咽喉。

  刹那间,鲜血四溅,

  如同一朵突然绽放的金菊花,

  溅落在那肥大的日军军服上。

  剩下的三个鬼子这才如梦初醒,

  他们惊慌失措地举起枪托,

  狠狠地砸向自己的肩窝,

  想要开枪还击。

  然而,已经太迟了!

  只听得“砰”的一声枪响,

  子弹擦着古之月的耳尖呼啸而过,

  将他身后的野芭蕉叶打得千疮百孔。

  “狗日的!”

  郑三炮怒骂一声,

  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

  中正式步枪在他手中剧烈跳动,

  仿佛一头狂野的骡子,

  子弹呼啸着飞射而出。

  他的目光紧盯着前方,

  只见第二个鬼子的胸口瞬间被击中,

  身体猛地一颤,

  踉跄着向后退去,

  最终撞进了灌木丛中。

  伴随着枯枝断裂的声音,

  日军的惊叫声也在雨林中回荡开来,久久不散。

  就在这时,

  第三个鬼子刚刚举起手中的步枪,

  准备还击。

  然而,他的动作还未完成,

  便被侧面疾驰而来的侦察兵,

  如鬼魅般迅速地一刺刀捅进了腰眼。

  刹那间,肠子顺着刀刃滑落出来,

  一股浓烈的腥臭味儿扑鼻而来,令人作呕。

  最后那个挂着伍长军衔的鬼子见状,

  突然转身狂奔,

  皮靴在泥泞的地面上不断打滑,

  显得狼狈不堪。

  郑三炮见状,迅速甩了甩手中已经打空的步枪,

  然后大吼一声:

  “留活口!”

  紧接着,他像一头猎豹一样,

  如疾风般猛扑上去。

  伍长的军刀在他转身的瞬间划出了半道耀眼的银光,

  郑三炮只觉得左脸被一股凌厉的刀风扫过,

  顿时传来一阵火辣辣的刺痛。

  他敏捷地低头躲过了第二刀,

  顺势用枪托狠狠地砸向对方的手腕。

  只听“当啷”一声脆响,

  军刀应声掉进了旁边的泥坑中。

  两人在腐叶堆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近身肉搏。

  郑三炮紧紧地抱住伍长,

  两人在泥泞中翻滚、扭打,互不相让。

  在这近距离的接触中,

  郑三炮闻到了鬼子领口散发出来的樟脑味,

  与他身上的汗臭交织在一起,

  让人感到一阵恶心。

  伍长的膝盖如闪电般迅速顶向他的下腹,

  这一击迅猛而狠辣,

  仿佛要将他的内脏都顶穿。

  然而,他的反应同样敏捷,

  身形一闪,巧妙地避开了这致命的一击。

  就在伍长的膝盖落空的瞬间,

  他如鬼魅般出手,

  反手掐住了对方的脖子。

  他的手指如同铁钳一般紧紧夹住伍长的喉咙,

  指节深深地陷进那软乎乎的肉里,

  伍长顿时呼吸困难,脸色涨得通红。

  \"龟孙,服不服?\"

  他喘着粗气,怒吼道,

  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带着丝丝寒意。

  然而,就在他以为伍长已经屈服的时候,

  突然,他瞥见鬼子舌根下闪过一丝金属的光泽。

  那是毒胶囊!

  \"日你先人!\"

  郑三炮心中暗骂一声,

  慌忙松开了手。

  但为时已晚,伍长已经毫不犹豫地咬破了胶囊,

  一股黑色的液体从他的嘴角涌出,

  仿佛是死亡的使者。

  郑三炮眼睁睁地看着伍长的瞳孔,

  迅速蒙上一层灰色的翳障,

  他的身体也像被抽走了生命力一般,

  软绵绵地倒在地上。

  郑三炮狠狠地踹了一脚尸体,

  心中的愤怒和懊恼交织在一起。

  这时,他抬起头,

  正好看见古之月踩着断枝走了过来。

  古之月的苏北话里明显带着火气:

  \"让你抓活的,抓个球?\"

  郑三炮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

  蹲下来开始扒拉鬼子的口袋。

  不一会儿,他从里面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地图,

  上面用红笔圈着曼德勒南郊的等高线。

  \"连长你看,

  这狗日的临死还想吞情报。\"

  郑三炮将地图递给古之月,

  愤愤不平地说道。

  古之月接过地图,

  仔细端详着上面的红圈,

  眉头紧紧皱起。

  就在这时,

  一阵细微的碎裂声从他的脚下传来,

  那是腐叶被踩碎的声音。

  突然,东北方传来一阵压抑的犬吠声,

  那声音在寂静的森林中显得格外突兀。

  \"是日军的秋田犬!\"

  古之月的脸色一变,

  他当机立断地喊道:

  \"撤!\"

  他像触电一般猛地抬起头,

  满脸惊恐地喊道:

  “鬼子斥候队至少有五十人啊!

  就咱们这点人,

  根本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听到这话,侦察兵们脸色剧变,

  纷纷开始收拢伤员,

  然后毫不犹豫地沿着来时的兽径狂奔而去。

  郑三炮则背着一名伤兵,

  艰难地跟在队伍最后。

  他的后颈处有一道狰狞的伤疤,

  此刻正被汗水浸泡得生疼。

  雨林中的暮色仿佛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突然拉下来的,

  黑暗像一块浸满了墨汁的布,

  猛地罩住了整个森林。

  郑三炮一边喘着粗气,

  一边数着自己的步幅,

  突然,他觉得周围的植被有些异样——

  原本高大的望天树不知何时被矮小的棕榈树所取代,

  而脚下的腐叶层下,

  竟然露出了细碎的沙粒。

  “连长,不好!

  咱们怕是走岔道了!”

  郑三炮心中一紧,

  连忙拽住古之月的衣角,

  焦急地说道。

  就在这时,一股陌生的气味钻进了他的鼻尖,

  那是烤面包的焦香与机油味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在这潮湿的雨林空气中显得格外突兀。

  众人不敢怠慢,立刻猫着腰,

  小心翼翼地摸上了一个土坡。

  然而,当他们看清眼前的景象时,

  古之月的太阳穴却像被重锤狠狠地敲击了一下,

  突突直跳。

  放眼望去,一片狼藉的景象映入眼帘。

  那原本整齐排列的英军帐篷,

  如今却东倒西歪地散落在地上,

  仿佛被一阵狂风肆虐过一般。

  而那些本应高高飘扬的米字旗,

  此刻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严,

  被雨水浸泡得发皱,

  无精打采地垂落在帐篷上,

  仿佛是被这恶劣的天气打败了一般。

  卡车引擎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如同雷鸣一般,响彻整个战场。

  那巨大的噪音似乎要冲破云霄,

  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士兵们忙碌地穿梭在车辆之间,

  他们动作迅速而有序,

  将毛毯和铁皮罐头源源不断地往车上堆叠。

  这些物资在他们手中传递,

  就像是生命的接力棒,

  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格外重要。

  在这片混乱中,野战炮的炮管在暮色中泛着冷光,

  宛如沉睡的巨兽,

  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它们的炮衣被随意地丢弃在泥泞的地面上,

  显得有些凌乱,

  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郑三炮站在一旁,嘴里不停地骂骂咧咧着:

  “狗日的……”

  他的河南话带着明显的颤音,

  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愤怒,

  更是因为内心的不安。

  他手持望远镜,

  紧紧地盯着远处的英军营地,

  仿佛要透过那镜片看穿敌人的一举一动。

  透过望远镜的镜头,

  郑三炮看到了几个英军士官正挥舞着斧头,

  狠狠地劈向成箱的弹药。

  每一次斧头落下,都伴随着木箱破裂的声音,

  那里面的弹药似乎也在痛苦地呻吟着。

  这一幕让郑三炮的心跳愈发加快,

  他的眉头紧紧皱起,

  满脸都是焦虑和担忧。

  随着斧头的起落,

  木片四处飞溅,

  子弹壳也像雨点般叮叮当当滚落一地。

  在更远处,成捆的铁丝网被拖进壕沟里,

  马匹在营地的边缘惊恐地嘶鸣着,

  马夫们则手忙脚乱地用匕首割断缰绳——

  显然,他们已经顾不得这些战马了。

  古之月快步走过来,

  从郑三炮手中接过望远镜,

  仔细观察着英军营地的情况。

  他看到英军士兵们把步枪,

  像扔垃圾一样扔进熊熊燃烧的篝火中,

  枪托在火焰中燃烧,发出噼啪的声响。

  有人甚至用靴子狠狠地碾压着那些被撕成碎片的地图,

  仿佛要将它们彻底摧毁。

  与此同时,烤面包的香味越来越浓烈,

  弥漫在空气中,

  与橡胶燃烧的刺鼻气息交织在一起,

  让人的眼睛感到一阵刺痛。

  郑三炮突然指着营地的西角,

  高声喊道:

  “连长,你看!”

  在那个地方,

  十几辆涂着迷彩的卡车静静地停靠着,

  仿佛是被时间遗忘的巨兽。

  这些卡车的车厢里塞满了皮质行李箱和雕花木箱,

  一眼望去,便可以明显看出这些都是军官们的私人物品。

  几个印度裔士兵正忙碌地往车下丢弃着麻袋,

  麻袋上的粗麻布已经裂开了口子,

  里面的面粉像雪一样洁白,

  纷纷扬扬地洒落出来。

  这一幕引来了一群乌鸦,

  它们呱呱乱叫着,

  似乎对这突如其来的“美食”充满了期待。

  营地中央的炊事帐篷前,

  厨师正在用力地掀翻着一口巨大的铁锅。

  炖牛肉的香气混合着雨水的味道,

  在泥地里积成了一滩浑浊的水洼。

  这股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但在这样的环境下,

  却显得有些突兀。

  “他们要撤往印度。”

  古之月的声音仿佛被冻住了一般,

  生硬而干涩,就像一块硬邦邦的窝头,

  卡在了他的喉咙里。

  郑三炮看着他,

  只见他紧紧地攥着望远镜,

  手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变得苍白,

  望远镜的镜片上蒙着一层水汽,

  让人分不清那是他呼出的哈气还是落下的雨水。

  远处,传来了英军军官的哨声,

  伴随着一声声不耐烦的咒骂。

  卡车们开始缓缓启动,

  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

  车灯刺破了暮色,

  宛如一串惨白的骷髅眼,

  透露出一种诡异的氛围。

  返回师部的夜路异常艰难,

  暴雨毫无征兆地突然砸下来,

  如瓢泼一般,将众人浇了个透心凉。

  郑三炮背着缴获的地图,

  能听见雨水在钢盔上敲出的鼓点,

  混着远处隐约的炮声 ——

  那是日军在试射,

  炮口火光映红半边天,

  像道催命的符。

  孙师长的指挥部里,

  油灯在穿堂风里摇晃,

  把墙上的地图影子扯得老长。

  古之月把湿透的地图铺在桌上,

  指尖划过曼德勒西线:

  \"英国人的防线这儿,

  这儿,还有这儿,全空了。\"

  合肥话带着浓重的鼻音,

  孙师长凑过来,

  鼻尖几乎碰到地图上的蓝铅笔线:

  \"确定是撤退?

  不是换防?\"

  郑三炮蹲在角落里,

  啃着冷硬的馒头,

  听见古之月说:

  \"亲眼看见他们烧辎重,

  连炮衣都丢了。\"

  孙师长突然一拳砸在桌上,

  油灯差点翻了:

  \"龟儿子!

  老子就知道这帮洋鬼子靠不住!\"

  他转身扯下另一份地图,

  红笔标出的腊戍位置上,

  已经画满密集的蓝圈 ——

  那里今早失守了。

  \"曼德勒会战打不成了。\"

  孙师长的声音突然低下来,

  像被人掐住了脖子,

  \"西线一撤,咱们腹背受敌。

  回国的退路...

  滇缅公路让鬼子占了,

  野人山...\"

  \" 师长,咱不能走野人山啊!\"

  郑三炮突然插话,

  河南话带着哭腔,

  \" 上个月咱团有个弟兄迷了路,

  进去三天就剩副骨架,

  身上全是蚂蟥...\"

  帐篷外的雨声更大了,

  古之月看见孙师长的喉结动了动,

  伸手拍了拍郑三炮的肩膀:

  \"现在不是怕的时候。\"

  他转向古之月,

  眼神像淬了火的刀:

  \"你带侦察连继续盯紧英军动向,

  尤其注意他们的通讯线路。

  要是发现他们跟鬼子勾连...\"

  他顿了顿,从腰间拔出手枪,

  \"不用请示,直接给老子把线掐了。\"

  离开指挥部时,

  暴雨已经变成淅淅沥沥的小雨。

  郑三炮望着远处英军营地方向,

  那里的灯光已经全灭,

  只剩下几点暗红的篝火,

  像鬼子的眼睛在盯着他们。

  古之月突然停住脚步,

  抬头望着墨色深沉的天空:

  \"知道野人山为啥叫野人山吗?\"

  他没等回答,径自说下去,

  \"因为进去的人,最后都变成了野人。\"

  夜风卷着雨林的潮气扑来,

  郑三炮打了个寒颤。

  后颈的疤又开始痒,

  他摸了摸腰间的刺刀,

  突然觉得这玩意儿比地图上的防线可靠多了。

  远处传来狼嚎,

  不知道是野狗还是日军的巡逻队,

  总之,这条路,怕是越来越难走了。

  三天后,侦察连的加急情报摆在远征军总部的作战桌上时,

  曼德勒西线的蓝色防线已经彻底消失。

  古之月站在孙师长身后,

  看着参谋长用红笔在野人山区域画了个巨大的问号,

  笔尖划破纸面,

  在地图上留下道深深的伤痕。

  \"腊戍失守,

  英军西撤,\"

  参谋长的声音像生锈的齿轮,

  \"我们已经没有正面突破的可能。\"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只有吊扇在头顶发出恼人的吱呀声。

  郑三炮躲在门后,

  看见几个高级将领互相交换眼色,

  领口的将星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却照不亮他们眉间的愁云。

  \"只能走野人山了。\"

  不知谁嘀咕了一句,

  像块石头扔进死水,

  激起阵阵涟漪。

  孙师长突然站起来,

  合肥话带着血丝:

  \"野人山能走吗?

  上个月驮着物资的骡子进去都没出来!\"

  他指向墙上的等高线图,

  \"五千米的高山,

  原始森林,

  还有疟蚊、蚂蟥、野人...

  这不是撤退,是自杀!\"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叹息,

  像一群漏了气的皮球。

  古之月盯着地图上蜿蜒的红线 ——

  那是计划中的撤退路线,

  像条即将窒息的蛇,

  在野人山的褶皱里扭曲盘绕。

  郑三炮突然想起在英军营地看见的烤面包,

  现在想来,那香味竟成了最后的盛宴,

  之后便是漫长的、看不到尽头的噩梦。

  \"侦察连准备出发。\"

  孙师长突然转身,

  盯着古之月的眼睛,

  \"你带先头部队探路,

  重点标记水源和宿营地。

  记住,能活着回来的,才是好样的。\"

  他又看向郑三炮,

  \"你小子不是能在山里跑吗?

  这次给老子把眼睛睁大点,

  别让弟兄们喂了蚂蟥。\"

  走出指挥部时,

  夕阳正把远处的群山染成血色。

  郑三炮摸着后颈的疤,突然笑了:

  \"连长,咱这算是从刀尖上,

  走到鬼门关了?\"

  古之月没说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远处,不知哪儿传来断断续续的枪声,

  惊飞了树梢的夜枭,

  扑棱棱的翅膀声里,

  最后一丝天光也消失了。

  雨林深处,黑暗正在逼近。

  没有人知道,

  这条退路究竟通向生门还是死穴,

  他们只知道,

  刀尖已经卷刃,

  现在要靠血肉之躯,

  在这张打满死结的地图上,

  硬生生撕出条血路来。

  而郑三炮后颈的那道疤,

  终将在野人山的迷雾里,

  成为无数伤痕中,

  最微不足道的一道。
  http://www.bixia5.cc/book/14454/2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